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作者:阿饼,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这些年来,经济大省广东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有强大耀眼的珠三角,也有冉冉升起的大湾区。
另一边,潮汕三市(汕头、揭阳、潮州)虽也为经济特区,但这光环似乎缺少一些存在感。
今年年初,曾有媒体人十问汕头,叩问这些年的“高开低走”,击中不少潮汕发展的痛点。
潮汕人意识到,连冠名特区都已经跨过40年,他们却还一直屈居于省域发展副中心的地位——想要赶上身旁的兄弟们,这里亟待发力翻盘、重新出头。
重点之一,落在一场名为“打造区域教育高地”的自救计划。
高地建设目标里,教育被汕头写进工作报告的第一位 / 《2020年汕头政府工作报告》
1500万人口的潮汕三市,目前有韩山师范学院、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和汕头大学三所本科院校,其余高教资源以专科和职院为主,整体基础不算扎实。
要想真真切切堆拢起一块优势突出、整体强势的教育高地,不仅首先要把高教资源的整体数量提起来,也要在已有资源里稳住主心骨的领军定位。
而着眼当下,最有资格担当这一领军身份的,是潮汕三市唯一的省级211——汕头大学。万众瞩目的汕大,一度肩负了潮汕人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所有期望。
那么有钱,却有点普通?
要说中国的富豪高校,很难不提及汕头大学。
“全球唯一一所持续支持私人基金的公立大学”,这一头衔源自李嘉诚基金会自建校以来对汕大的持续资金资助。自1981年起,李嘉诚先生及其基金会就一直支持和推动汕头大学教学发展,截至2019年官方数据,汕大接受资助逾100亿港元。
阔绰的资金,还让汕大直接成为了全国范围内最“别人家”的高校。
2019年6月,汕头大学在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将在李嘉诚基金会专项奖学金的支持下,实施第一期本科生学费全额奖励计划。
也就是说,自2019级起的未来四届本科生都可享受学费全免政策,以鼓励这四届本科生在校修读完成本科所有课程。
启动项目的第一年,招生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新生免学费政策已经100%覆盖了每一位2019级新生。说到做到的汕大,这下也可以多加一个排面——国内第一所全日制本科生学费全额奖励的公立综合性大学。
拥有如此强大的资金后盾和倾囊投入的政策,按理说,学校在学科建设上必定更有底气。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汕头大学的表现却是不尽人意。
2017年,汕大数学、生物学、临床医学3个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只获得C+评级。而C+,已经是汕头大学目前拿到的最好评级。
汕大学科评估成果
这份平庸的答卷,不禁让人反思,难道是汕大一贯行之的精细化教育模式行不通了?
追求招生少质量高的精品化教育,这是汕大办学的理念。汕头大学在2020年共招收3064名本科生,除广东省之外,只面向全国14个省份和港澳台地区招生。
这个不及省内广大华工半数的生源数据,已经是汕大扩招后的结果——对比下2017年,汕头大学录取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共计2900名,其中仅有1810位本科新生。
学生规模小,意味着每位学生分配的教学资源能够更多。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我国综合类高等院校的生师比为18:1。
靠着14:1的优良比率,汕大在2018年广东省大学生师比排行榜中排名第六,把中大、暨大、深大等省内其他综合性大学甩在身后。
2018年广东省大学生生师比排行榜 / 武书连《2018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表现尚佳的师生比数据,对应的是师资团队里超半数的博士学位教师,与超40%的海外背景教师,其中还有接近20%的专任外教。
看得出来,汕大走国际化路线和精细化的高质量教育,声势很大,信心也很足。
自2015年起,校方还提出了“五个一”本科教育质量工程,承诺为学生落实“一张含金量高的文凭,一份雅思(课程)考试的成绩,一次出国出境交流学习的机会,一项原创专业的作品,一份好工作或创办一个企业”。
但招致近年汕大风评下降的,却恰恰是前面提到的扩招。
汕大的扩招是一次“破天荒”的历史。从2007年到2017年十年时间里,不扩招一直是汕大对公众的承诺,在这些年间,汕大一直将本科招生控制在1800人左右。
也正是从2018年起,汕头大学本科招生规模首次增加510个计划,使招生人数达两千三百多人,生师比也降低至17:1。
此事一出,引发不少“精英教育滑坡”的质疑。原本的不扩招宣言被“打脸”,包括历届学生在内的公众们,都有对优质教育资源被冲淡的忧虑。
校长姜虹解释:汕大规划发展成一个中等规模的综合性大学,适当扩大招生是必经之路。汕大未曾想过放弃小班教学等原有的办学特色,此次扩招也有理有据——当年相应新增了8个新兴专业。
新建能容纳两万人规模的东海岸校区,扩张办学格局,已经是时候成为这所“80后”大学的担当。
留住人才,是潮汕的执念
汕大与许多出生在非省会地级市的高校一样,都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困境。
近三年汕大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反映出来的,是潮汕地区魅力不敌珠三角。本科毕业生留潮汕率从原本的12.5%到去年的19.18%。小有进步,可是离稳超60%的珠三角就业比例还差得很远。
研究生的数据也同样不够理想。2020年492名省内就业的硕士里36.59%的留汕数据,看起来理想了不少。
但这一部分的数据大多由入学就前在潮汕地区已有稳定工作的在职研究生贡献,他们毕业后留在潮汕只是必然。
在网络上,的确有省外学生透露了自己真实的心声:把汕大当作跳板,是为了日后更方便在珠三角找工作。
尽管人才有进有出才能保持动态平衡,但花了四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把各省千里迢迢来汕培养出来的高质量学子,又送往了广深,这对本就缺乏高端人才的潮汕三市来说是一笔损失。
而且,这样的情形不仅仅发生在汕大身上。
一份针对潮汕三市高中毕业生的调查报告里,透露出些许端倪:349位参与调查的潮汕学子大学意愿地依次为:省内其它地区(48.14% )、外省(34.38% )、国外(11.46%),仅占6%的本地就读意愿排在末位。
潮汕地区的高等教育无法满足潮汕学子的需求,在数量和结构上就表现得很明显。
列入全国高等学校名单的,潮汕地区有以上6所
目前,只有汕头大学、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和韩山师范学院,撑起潮汕地区所有的本科教育资源。
一直以来,汕大都对本地生源一视同仁没有倾斜,加上逐年升高的分数录取门槛,大批本地学子被拒之门外。
隔壁的广以,开放招生不到4年,目前更像一块中外办学的“实验田”,看不出个所以然。
韩山师范学院,历史底蕴深厚,在省内师范院校中并非劣势,却在很大程度上吃了地理位置的亏……
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量潮汕本地高中生都会为了更有性价比的分数线和更优势的地理区位,纷纷出市、离省、跨国。
另一大批潮汕学生,则汇入了中高等职业教育。
市属、民办的高职专科在潮汕地区遍地开花,这些专攻与潮汕地区产业密切匹配的技术院校,受到许多潮汕家庭的欢迎。这些数量占优的职业院校的存在,也为潮汕产业劳动力的来源提供了保证。
目前潮汕三市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第三产业迅猛,信息产业起步尚晚。在潮汕三市还未能真正向科创性新城转型之时,他们首先需要的,是大量满足本地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技术教育,其次才是去兼顾部分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本硕博学生。
有媒体对汕头一市的科技人才情况进行评估,大学生从业人员比一项明显薄弱 / 中投大数据
在这一产业发展结构的要求下,相比起发展本科以上的高教资源,潮汕三市更愿意优先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
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汕头亲自下场,主持各类市属公办职业院校优化,牵头创办幼儿师范、体育运动、护理学院等职业教育项目。
而对市内唯二的本科——汕大和广以,停留在支持鼓励两校扩大教学规模与设施的“维稳”阶段。
但这并不意味着,潮汕对高学术科研水平的人才没有一点野心。
“三年内引进1000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和3000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被写进了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面对高端人才,政府给出的20万、50万,直至100万的人才补贴,力度非同小可。
这一次,为留住高素质人才下的血本,终于让潮汕地区对人才的渴求出现在了公众的视线中。今年,汕头即将举办第三届亚青会,给潮汕三市带来了新的期待。
他们在人才引进上出手阔气,背后的意思是: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优质的新血液。
潮汕三市,需要下一个汕大吗?
38年前,这里原是一片荒芜田地,创办汕头大学,尽管被人嘲讽是愚公移山,但我坚信只有推动教育改革,初心的许诺才能实践。
李嘉诚先生曾在2018年汕头大学毕业典礼上表此决心。
创办40年过去,坐拥阔绰的资本和精细化的模式,还算年轻的汕大的确靠着最土豪的方式刷新了综合性大学的办学模式。
这块“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试验田”在汕大生效了,但与此同时的全体潮汕地区,还有许多片荒野尚未开垦。
无论是专职、技校还是本科硕博,潮汕教育在整体上缺的是院校数量。潮汕人不一定需要再走一遍汕大模式,但一定需要几间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院校,来给低迷的人才氛围加上一剂强心针。
首先迎来的答案,是从揭阳市传来的好消息:广东工业大学揭阳理工学院一期工程完工,今年秋季便会正式招生,揭阳人民终于结束了没有本科院校的局面。
图 / 广工揭阳理工学院官网
除此之外,还有1500万潮汕人都寄予厚望的“潮汕大学”。
2019年,广东潮汕高教科技研究院获得广东省民政厅的正式批准,认证注册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正式机构,目前已在潮州落脚。
接下来,它将在一众海内外潮籍博士、专家学者的带领下,打造出与国际接轨的高教科研平台,并在未来成长为潮汕大学申办建设的依托主体。
但在当下,潮汕人依旧要留意的是,追求好大学,不是简单为学校进驻喝彩而已。巨大的产业人才缺口,都意味着大学们来到这里要更“接地气”,有意识地培养出能为本地输出的优质生力军。
高等职业教育这支经济要求下优先发展的梯队,也是时候打起精神,扎扎实实靠特色兴校。
潮汕人不想再只靠美食和富商知名,如果想要多找一个拿得出手的理由,教育必须是潮汕人们共同发力的重中之重。
停滞在对资源分配不均的怨声载道里,不如回头看看汕大校徽上那只腾空而上的凤凰,里面凝结的是整个潮汕高飞的梦想。
参考文献
[1]赖星华.潮汕地区高中毕业生高等教育意愿调查与分析[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7,7(01):75-79.
[2]李承耕,刘波,康远志.潮汕地区的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05):463-464
[3]《十问:汕头何日再出头?》.二月春风.南方Plus
[4]《汕头市科技人才资源综合分析评估报告》.中投大数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作者:阿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