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ID:yurii-says),作者:余晟,头图来源:《江湖儿女》
俗话说,“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 这大概描述了“人在江湖”,总会遭遇意外的无奈。但是我们也要知道,除了无奈,还有许多种意外。前几个月,我就遭遇了这么一档子事情。
那天我忽然收到前同事发来的几条微信:我们这里新来了一个求职者面试,他好像跟你共事过一段,所以我想从你这了解一下他的情况……
世界上就是有这么巧妙的事情,我在两家不同公司的前同事,现在竟然成了面试官和求职者的关系,而且,面试官还等着我的意见做参考。实话说,我和正在求职的这位并不太熟悉,以前的关系也算不上太好。
那么,我该怎么办?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先讲几段自己的经历。
经历一
许多年前,我所在的技术团队还不大。有一天,老大们把我们一个个单独叫去面谈,除了了解工作的情况,还专门问:“你看看周围的同事,谁的工作你有把握能接下来?”
当时我感觉很有点奇怪,这不太应该是一个纯技术问题,或者在这个场合下应该问的正常的问题。于是我回答说:“对其他人的工作我都不是特别了解,需要一些时间来思考。”
这个回答当然很天真。虽然我有“好几天”的时间来思考,但是两天之后的早晨,我就接到一个电话:“你后来不用来公司了,多发你一个月的工资,去找新工作吧。你如果想找其他的工作,公司还可以帮你推荐。”
口气很温和,态度很坚决。
于是我猜当天被问到那个问题的一定不是我一个人。但是,应该有人给了明确的答案。
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我也换了别的工作,留下来的同事也做得不错。更何况,大家后来还可以一起聚会吃饭。不过,在之后的许多年里,我还是忍不住把当年那个问题翻来覆去想了很多遍,我又没有办法给出不一样的回答,改变当年的结局。
我的答案是:不行,没办法。再来多少次,我也只能给出那个回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为标准,我还是狠不下心来做那种选择。即便从“在商言商”的角度出发,如果我给出了不一样的回答,日后每次想起来,还是免不了会谴责自己一番。
经历二
还是许多年前,一天夜里,一位前同事跟我聊天,说了一件他感觉“不可思议”的事情。
原来他和另外一位同事聊天,提到我的管理风格。他觉得很好,对大家要求很严,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那位同事的观点却大相径庭:
他对我们要求太严格了,何必呢?本来工资就只有那么点钱,还要这么高标准严要求。我们都是普通人,只想打一份工,过好生活而已,这有什么错吗?我为什么要拿着几千块钱的工资,用几万块钱的标准要求自己?
更何况,你看那个谁谁谁,明明水平只是一般,薪水还比我们高,说明他对团队根本不能一碗水端平。
跟我转述这些意见的前同事评论说:你看,这人就是不识好歹,有机会成长都不抓住……
我能说什么呢?
我只能说,谢谢你觉得我们共事的经历让你得到了成长,我很高兴。同时,我也谢谢你告诉我这些。要知道,大千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追求、标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意识到,不是人人都想变成“更好的自己”,或者说,即便大多数人都想变成“更好的自己”,大家对“更好”的定义也不同。所以,惊异于某人“不希望成长”,这个结论往往太过简单,真相是自己没有和对方“调频”,没有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来思考。
至于说薪水问题,薪水从来也没有绝对的“一碗水端平”,必须是一系列因素复杂决策的结果。哪怕是能力完全相同的人,在不同阶段进入公司,薪水也可能相差迥异。更何况,以当时我所在公司的定位,要招到某种类型的人其实相当难,所以遇到合适的候选人,进行必要的倾斜,是天经地义的。只是这背后的逻辑,完全不必摊开来讲,反而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经历三
我曾经和协作团队的负责人搞得相当不愉快,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连带着,两个团队的协作也有很大阻力,经常出现问题。
转机来自于一次敞开的沟通。至今,我还很感激这位同事,愿意主动来找我,把许多事情摆出来说清楚。那天我们长谈了很久,才发现之前沟通协作中的许多阻力,都来自小道消息,来自各种各样的猜忌。其实,事情远远没有那么复杂。
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许多年,但它给我的教训却异常深刻。
第一,直面问题的勇气最可贵。
许多问题解决起来并不困难,难的是有足够勇气去直面它。合作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不要猜,也不要议论,找到最短的沟通路径,找到最直接的当事人,当面跟对方提出问题,共同探讨原因和解决方案,这是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可惜,许多时候我们就是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是喜欢从侧面去打听,去议论,去制造和传播一些风言风语。所有这些做法,看起来能让自己“爽”,其实只能让事情更复杂。如果自恃不是玩弄这一套的高手,直接沟通绝对是解决问题的不二法门。
第二,职场是寻求利益最大公约数的地方。
我常常想,在职场之外,许多人根本不会产生那么多的矛盾,爆发那么多的冲突。然而一进入职场,每个人就有了不同的角色,好像大家穿上了不同的马褂,需要各就各位,泾渭分明。渐渐的,马褂似乎脱不下来,俨然已经与本人融为一体。结果就是矛盾越闹越大,甚至场面不可收拾。
遇到这种情况不妨退后一步,想想对方为何意见不同。到底是出于本人的特性,还是出于某个目标的认定,或者是受到某种利益格局的支配。根据我的经验,大部分时候,原因都不是“本人的特性”。毕竟,绝大多数时候,职场只是个大家暂时的共同栖身之地,是谋求共同利益的场所,因为个人因素而与他人为敌,实在是小题大做。把个人与角色绑死,把暂时与长久绑死,并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
经历四
这其实不是我自己的经历,是我一位朋友的经历。
这位朋友刚在异国找了一个心仪的工作,顺利通过了面试。在入职之前,公司还需要给他做背景调查。思考再三,他找的证明人是自己之前在国内工作的同事。因为认定之前大家合作愉快,彼此印象都不错,背景调查应当是毫无问题的。
不料,恰恰就是在最不可能出问题的环节出了问题。在背景调查环节,以前的同事给了一些很不好的反馈,最终导致他丢掉了这份工作。
他跟我说起这回事的时候,我也感到很不能理解。照道理说,他之前已经给这位前同事打了招呼,说会有新东家找他来做背景调查,人家也答应一定会配合。再者说,如果是零和博弈,那么背后说人坏话尚且情有可原,但是这显然不是零和博弈,无论背景调查的结果如何,对这位前同事都没有任何影响。
为什么要逞口舌之快,让万里之外的同事丢掉一份心仪的工作呢?他不能理解。老实说,我也不能理解。
把以上这些经历综合起来,我似乎发现了一些规律。那就是,不管我们做什么事情,如果只是当时爽,事后想起来心里却不痛快,似乎都不是太好的事情,反而可能会越来越纠结。相反,即便当时有些挣扎,但事后想起来觉得没有做错,就与纠结绝缘,反而可能越来越轻松。所以,关键是决定要经得起自己内心的考验,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怎样的决定是经得起这些考验的呢?其实答案很简单,那就是,符合善良的、理性的决定,大多是经得起考验的。
善良与理性,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抽象的善恶标准往往会被具体的利益格局所掩盖,理性的思考也往往会被感性的冲动所掩盖。但是也恰恰因为如此,善良和理性的决定才可贵,才真正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会在日后给自己留下负担。
所以,回到本文开头。招聘方等待我的答复,该怎么答复?
我的答案是“客观+善意”。
所谓“客观”,指的是不要故意夸大或贬损候选人,应当把自己对候选人的了解,包括优缺点,都原原本本讲出来。哪怕不够了解,也需要直接说“不够了解”。这样既是对候选人复杂,也是对招聘方负责。
所谓“善意”,指的是大家都是同行,能帮人一把尽量帮人一把,乐见大家都能过得更好。脱离了利益格局,就该放下纠葛,与人为善。
有些人认为“客观”和“善意”不能并存,只能选其中一个,因为没法回答“要不要介绍候选人短处”的问题。但“客观”和“善意”当然是可以共存的,每个人都有短处,没有完美的人,招聘方也不会期望找到完美的人。所以,问题只在于在介绍了短处之后,还必须介绍如何避免短处,或者是从安排上扬长避短,或者是从合作上取长补短。只要你提供了这些信息,“客观”与“善意”就是共存的。
对于招聘方来说,“单纯知道一个问题”与“知道一个问题,并且知道如何解决它”,完全是两回事。前者很容易提升风险,让他们断绝了念头,后者却会增强他们的信心,更有把握去面对。两个结果相差万里,原因却很可能只在一念之间,在于“客观”之外的那点“善意”。
如今,每年我都还会接到几个类似的询问。想起来总有点荒谬,我已经身在万里之外,竟然还能影响到之前熟悉的、不熟悉的同事的求职,确实有点诚惶诚恐。但是,也恰恰因为身在万里之外,所以“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也显得苍白无力。
我相信,重要的是与江湖和解:你给江湖注入一分善意,江湖中人就会减少一份无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ID:yurii-says),作者:余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