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3-27 14:14
“增高药”收了多少智商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指北(ID:hlwzhibei),作者:指北BB组 翁梦欣,编辑:大浅,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身高似乎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焦虑的源头。


在虎扑上,JRs以“身高”为关键词的发帖数已经超过了8000条,单帖最高浏览量更是超过110万。这其中,由“身高”引发的讨论已经衍生出许多经典的段子,成为了步行街文化的最好名片。



与虎扑的调侃不同,在豆瓣上,身高相关的话题总会与交友、婚恋、择偶等内容相绑定。例如在豆瓣“征友相亲”小组中,我们很容易在那些对于身高的限制性要求的帖子中找到印证。


而在知乎上,身高相关的讨论不仅有女性视角对于男性身高的评价,也存在男性视角对于女性身高的讨论。



显而易见,身高正在成为让年轻人感到焦虑的重要因素。而在身高焦虑蔓延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关注如何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变先天不足的身高。


例如在淘宝上,我们搜索增高产品,排在前面的数十个“增高钙片”在最近30天里,多的付款人数有数万,即使是少的也有数千人的付款记录。


在京东平台上,这样的产品通常有数万或者数十万的评价;而同属京东的京喜平台上,同类产品的销量则更为可观,在搜索排名靠前的“增高药”产品中,销量基本都在数万或者十多万左右,多的甚至能达到20多万。


而在拼多多上,本着“薄利多销”的原则,相关产品的价格低则三四十,同时拼单成功的人数也是直线上升,大多都以10W+起步。



从这些数据中,窥一斑而知全豹。纷繁复杂的市场中,“增高药”显然已经成为深陷身高焦虑里的年轻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人们争相购买,试图找到一些长高的契机。


但,真的有用吗?


难以证伪的“增高药”


虽然市场上宣称能够 “增高”的产品有很多,如各种的内服保健品和外用的辅助医疗器械,但最受人们欢迎的,其实还是那些在药店、或者电商平台上就能随意买到的“增高药”。


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增高药”是一种毫无疑问的智商税,但不能否认的是,这种被称为智商税的东西,现在仍然被许多人视为长高的希望。原因就在于,“增高药”这种东西,真的很难证伪。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按照最普遍的说法,一个人能否能够继续长高,关键在于这个人的骨垢线是否闭合。但这个关键因素却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年龄、或者时间限制。它因人而异,有的人18岁就不再生长,而有的人却可以在二十三四岁仍然长高。


与人体生长发育时间的不确定相同,市场上那些流传最广的“增高药”也没有明确的年龄和适宜人群的限制。这也就导致了不同年龄的人,不管是否具有长高的条件,他们都在服用这种不知效果的产品。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于那些骨垢线尚未闭合的青少年而言,他们吃下“增高药”之后大概率是真的能够长高的。只是在长高之后,我们很难判断这种身高的变化,究竟是“药理”作用,还是其他因素的影响。但对于服用“增高药”的人来说,他们其实更愿意将自己长高的结果归结于增高药的作用。


相反,对于那些骨垢线已经闭合的人来说,虽然你吃了这个“药”没有效果,但前面有那么多“成功的”案例在前,再加上“增高药”的成分中,确实存在一些诸如钙铁锌硒维生素之类的有助于的生长发育的东西,所以你也很难说清楚,这究竟是药物的无效,还是自己的身体素质异于常人。


但即使这些产品的效果难以论证,我们还是可以从其他方面找到一些线索。


例如,几乎所有的“增高药”在宣传包装,或者商品详情页中都着重介绍自己获得了多少权威的专业认证,并配上“国食健字认证”和“药监局认证促进生长发育”的字样。


而还有一些产品,为了增加自己的高级感,并且让自己与国际社会接轨。他们还会用看不清字样的外文证书,标明德国食品认证标准、联邦环境安全认证、国际卫生认证标准等字样以标榜自己是经过权威认证的,值得信赖的产品。


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具有国际背景的专业认证,真的能保证这些产品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吗?答案却是未必。



例如,我们经常在增高产品上见到的“蓝帽”标识,其实只是代表国家对保健品的一种认证,并且这种认证是十分宽泛的,它通常只需要相关产品注明“不适宜人群”,并不需要具有治疗效果。但这种要求对于属于内分泌科的增高来说,显然并不足够。



此外,那些具有“国际背景”的增高产品也存在许多类似的问题。以一款来自德国的增高产品为例,在其官方旗舰店中,为了凸显这种药品的德国背景,该店铺特地将德国医药中心的一串编码打在了该产品的宣传图片上。


而据我们了解,这个来自德国医药中心的PZN码,是指经德国联邦药品与医疗用品研究所(BfArM)批准,由德国医药产品信息中心(IFA)颁发,仅在药品、保健品、婴幼儿奶粉,以及部分药妆产品包装上印刷的一种编码。


看起来似乎确实挺高大上,但当我们到德国药监局官网并在搜索框内输入这串编码时,看到的产品名称与产品外包装同淘宝官网上所展示的图片,不能说是完全一样,可以说是毫不相关。



同时,这家店还将许多“专业证书”也同样放在商品的详情页面上,并注释为“多项国际认证德国医药生产标准”。


但实际上,这些证书不仅看不清楚,而且许多证书都无从查证。例如、联邦环境安全认证并没有指明是哪个联邦,美国是联邦、俄罗斯也是联邦,甚至巴基斯坦也是联邦。


退一步讲,即使存在这样一个联邦,那一个“增高药”又和环境有什么关系?而至于国际卫生认证标准,我们搜之后更是发现并不存在这样一个标准,更别提成分无添加之类的认证了。



所以说,对于商家而言,他们肯定也知道这些东西经不起推敲。他们将这些所谓“认证”放在台面上,其实就是摸准了消费者看到国外的认证就会对这个产品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产生信赖,从而促进销量。


但实际上,我们即使不提这些所谓“证书”的真实性,即使假设它们都是真的,从这些证书的名字上我们也能看出,它们只是这个行业里最最基础的入门条件。这就像罗翔老师曾在一期视频中提到的那样:法律只是对一个人基本的要求,如果一个人标榜自己遵纪守法,那这个人也完全有可能是个人渣。


所以说,对于这些用所谓“专业”的证书标榜自己的产品,具体效果如何?显然也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买单,为了万分之一的概率


宣传上的这点小心思,想要拆穿并不难;甚至很多人也知道购买“增高药”几乎就等于缴纳智商税。但即使如此,在各大电商平台上,购买“增高药”的消费者也仍然络绎不绝。


我们在淘宝上搜索关键词“成人增高”,以销量优先排序,出现在前排的是一款销量Top3的“麦金利”生长胶囊,点进产品内页显示月销量超1000+,评论区有超过10万+的评论数量。而在京东或者在拼多多上搜索“成人增高”,单项产品的最高评论同样可以达到20万以上,最高拼单人数甚至超过10万件。



但既然道理如此清晰,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人前赴后继跳进这个圈子?难道真的是因为钱多了没地方花吗?答案当然也不是。


在知乎上,我们看到很多关于为什么要购买增高产品的讨论。


例如,在激烈的婚恋市场上,身高越来越成为限制性条件之一,将许多“矮个子”挡在了门外。例如,在豆瓣的各种相亲贴中我们可以看到,身高不仅成为寻找配偶的一种刚性要求,也已经成为个人自我介绍吸引别人的加分项。



显然,在当前的婚恋市场,身高越来越成为与房子车子、工作学历等条件并列的刚性要求。以至于许多男性自嘲,“身高159,28岁,是不是没机会娶老婆了?”而即使是表示不在意身高的女生,往往也会要求对象“至少要比自己高”。


而除了婚恋市场之外,身高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同样时时刻刻让人们产生焦虑。例如,只有167cm的小刚就告诉我们,作为男生,167的身高时常让他感到自卑。在他看来,除了面对女孩儿之外,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甚至社交中,矮个子通常都处于弱势地位,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小刚说,从小时候开始,他就能感受到身高对他的不友好,这就像长得丑的人总会更容易感受到社会的恶意一样。“我从小就能感受到,长得高的学生更容易被同学们亲近、被老师关注。”“工作后,在职场里长得高的人缘总不会差、也更容易得到领导的信赖和发展的机会。”



实际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像小刚一样的人并不少见。我们常会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这这样的描述:“我到现在都会在意别人说我矮”、“这么多年了依然很自卑”、“身高所造成的自卑情绪几乎笼罩了我整个青春期”......


无法否认,在很多场景中,身高总是会和“自卑”“在意”“嫌弃”“歧视”之类的带有负面色彩的语词联系在一起,给人们带来强大的压力,以至于有的人甚至不惜冒着高风险“断骨增高”。



“断骨倒不至于,我其实已经习惯了,但如果有希望的话,我还是想试试,毕竟,万一呢?”在提起网上流行的“增高药”时,小刚这样告诉我们。


在知乎上,我们也发现了一个名叫@无言也欢的知友在问题“某宝长高药真的有用吗”下面的回答。他在回答中提到了自己购买某品牌生长胶囊时的心路历程。他说:“我知道很多东西都是假的,但我还是想试一试。如果可以的话,那就太棒了;不行的话,就当交个几百块钱的智商税给它,就当投资自己了。”



此外,知乎网友@岁南山也提到自己购买“增高药”的心理过程,“看了评论,很多好评,有刷的,有认真写的,给人一种小期待的样子,而且商家说一个月会有效果,刚好搞活动,所以就试试了。”


而我以咨询增高钙片为由,也曾私信了一位知友。她今年17岁,购买过两款产品。问及效果时,她告诉我们“没有长高,我感觉没什么用,都是智商税,别吃的好,还贵。”


不过,虽然在对话中,她将长高钙片这类产品设定为了“智商税”产品,但是在聊天过程中她还是不免会重抱希望地问我,用过哪些产品?又是否有效?



在与其他购买增高产品的网友的交流中,我发现很多人其实都尝试过不止一款长高钙片,有的人长高了,有的人没有。其实他们自己也无法判断钙片在其中占了多大的作用,同时他们又对于产品效果不置可否,认为这因人而异,“想长高,总不能只靠想吧。”


显而易见,当身高的压力变成一种阴影笼罩在人们的头顶时,人们更愿意抱着万分之一的侥幸心理、前赴后继地去尝试,然后想着“万一呢?”


谁在赚钱?


既然有这么多人在为了一个“万一”的可能一掷千金,那又是谁在背后将这些钱收入囊中呢?


我们与许多购买过“增高药”的网友聊过,他们表示自己大多是在各种平台的信息流广告中看到的增高产品,“淘宝弹出来,看到了。”



还有的人则是本身带有长高需求,带着明确的目的去种草平台搜索相关的产品。比如,一位购买过多款增高产品的知友告诉我,她主要是在小红书上看帖子种草的,什么EX、洛施娅、澳洲bio、水珠儿,上面有很多这样的安利。



按照她的足迹,我在小红书搜索框内输入关键词“长高钙片”,显示的笔记中果然有她所提到的这些产品,其中还有不少我之前没有了解过的品牌。


我随机点开一篇3000+的笔记,评论区的留言主要是询问产品效果及其购买链接的。但200多条回复中,这样一条留言引起了我的关注,“我吃的另一款钙片长高了三厘米。”


这样的留言在其它品牌钙片安利笔记的评论区也能看到,“我吃过一款钙片还不错,长高了。”展开更多回复,底下基本全在跟帖求问,“是什么牌子的钙片。”



而这样的引流手段,不仅仅出现在种草平台上,在知乎上也能找到一模一样的复刻。比如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内容,“某宝我不知道,不过疫情期间入手一款压缩乳酸钙还行,大半年3.9厘米,真实测量。”展开回复,内容是和小红书评论区一样的“求推荐”、“求链接”。如果不点进这些人的个人主页,我们很难直接分辨他到底是真的想要长高,还是“刷评”的水军。



他们在描述自己所服用的产品时,都会提到是亲友的安利,比如,“姑姑推荐给我哥吃的”、“那个钙片是我姐给我买的”,这样的话术有亲友“背书”,直接拉近了距离感。



当我私信他们时,他们都默契地直接将微信的联系方式推给我,而顺着他们给到我的微信号,我一共加了3个售卖增高产品的微商,他们售卖的产品分别是“妍本乳矿物盐压片糖果”、“桔可牛初乳压片糖果”和“左谜乳矿物盐压片糖果”。



以“桔可牛初乳助高钙片”为例,售卖这款产品的微商介绍,在服用一个疗程45天里可以达到长高3-8cm的效果,并且除了吃钙片外还会附赠一份私人长高计划,“里面有一些拉伸动作和长高小知识,可以促进钙片的吸收。”在我向她寻要相关认证证书时,她给了我一份国家级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



在中国QS许可证查询官网上,我们也确实找到了相关信息。上面显示:山东润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糖果制品。只是糖果制品,却宣称45天能长高,这比起“蓝帽”的保健食品认证更为荒谬。



但翻看微商的朋友圈,每天都在实时更新“长高”案例,在图片所展示的聊天截图中,还有不少是长高后继续下单的“回头客”。只是这些截图中存在多少的真实性,我们不得而知,有多少消费者在看到这样极具“诱惑力”的截图后会选择下单,我们也无法得知。



到此,我们可以来尝试还原一下他们的“引流路径”——在各大社交网络平台上创建账号进行推销,营造身份,借用亲友的安利在评论区与潜在消费者构建对话场景,然后水到渠成地将目标受众引进自己的池子里。而我在微商的朋友圈内,也看到了代理的培训课程,第一堂课的标题就是——“新领域引流一发即火,抢占市场”。



为了了解更多的信息,我向微商咨询了关于成为产品代理的一系列流程——首先,你需要先缴纳398元的费用成为最低级别的VIP,在这之后“会有专门的人员提供免费的培训扶持,主要是教你怎么引进客源拿下顾客。”


产品售价一盒168元,两盒228元,一个疗程四盒456元,代理从中赚取差价。根据她提供给我的品牌代理利润区间显示,一般来说VIP的利润区间在75-150元,而晋升后则更多。



事实上,我们大可以简单的算上一笔账,在淘宝的可见数据中,Top3的产品月销量在1万以上,Top10的产品月销量也能达到1000+。我们以一款月销量Top3的长高钙片为例,它的售价是185元,而在商家的产品宣传图中显示产品累计热销240万+。所以,如果我们粗暴地将售价×销量,那么这就是一个以亿起步的庞大市场。


那,如此巨大的盈利空间,又都是谁在生产这类增高产品?


其实无论是淘宝上售卖的增高产品,还是微商圈内热销的压片糖果,在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和中国QS查询网上都能搜索到备案信息。我们发现,它们的生产厂家多出自“XX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XXXX医药有限公司”、“XXXX保健品有限公司”。同时,这些公司都无一例外地将保健食品纳入自己的经营范围之内。



从“制药”,到售卖,再到推广,我看到了一个细密、完整的产业链条,“制药”的生产商精准捕捉人们的需求和渴望,实时更新产品类型,不断推出新的保健食品,或者食品。随后,电商平台的商家,微信好友里的微商、各大社交平台伪装的“药贩子”,各方参与不断完善“增高”假象。


在今年“315晚会”上,央视记者曝光了在UC浏览器上搜索“减肥”“降血糖”等关键词时的发现。其中,前几条搜索结果均为网友分享治好疾病的经历,下方标注着广告字样。


而早在2014年,CCTV-2的《消费主张》就曾揭露过增高骗局,其中所谓号称有增高功效的产品,一个重要的宣传渠道就是百度。在百度中搜索“增高”相关的关键词,前面的大多是一些增高产品,比如“N倍高”、“贝贝高”等。



时至今天,随着互联网行业的急剧发展,广告传播的渠道、触达的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今天,图文种草、短视频营销、精准贴片广告已经成为了网络营销的新贵。而没有改变的,则是这些“增高”产品与时俱进的营销方式。


如今的增高“药”,除了沿袭以往在搜索引擎投放广告的套路之外,现在它们的推广渠道更多地开始采取“游击作战”的方式,沿着年轻人的购买路径——种草、测评、消费,瞄准空白的市场精准引流,通过微商、直播等方式销售。


而一旦消费者发现不妥想要追责,那么遭遇的可能往往是一记拉黑处理。


结语


“增高骗局”还要演多久?智商税还要交多久?


在社交平台上,我们也能看到不少付过智商税的消费者站出来揭露增高产品的骗局。比如,有人曝光了店铺商家和自己的微信聊天记录截图,截图显示商家会以“红包返现”的方式让消费者复制粘贴一段好评文案。


(图源自知乎@升级打怪)


又比如,有人会发布自己服用某品牌增高产品的实验贴,表示自己5个月下来,身高并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尽管作者已经在文章中说得很清楚,这个药对他没有效果,但还是有不少网友“不死心”地私信他。


(截图来自知乎@无言也欢的文章)


我们看到,在“增高药”这个市场中,有的人在看清真相后从陷阱里跳了出来,并试图警示外围的围观者。但即便如此,面对头顶上身高化作的阴云,仍然有不少人前仆后继地踏进商家精心设计的圈套。


毕竟“万一长高了呢?”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