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3-27 20:36
当深圳成为“搞钱之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体面主义(ID:ziyutongxie2019),作者:子宇爸爸,原文标题:《当深圳成为“搞钱之都”》



现在提起深圳,最热门的标签大概是搞钱。


搞钱之都,来源于2020年底,微博段子手@休闲璐的一次造梗。


我印象中,这一段子传的很广,还一起新派生了一个二次传播的热词深圳女孩。


不过段子的长尾在南北两端完全不同。


在北京,笑完就算了。


毕竟北京每天都有新的热点,比如:


北京一下沙,就成了北宋。



北京人抖抖身上的沙子,就忘了这码事。


但在3月就热得短裤拖鞋齐出的深圳,完全不一样。


搞钱,和深圳,及“深圳女孩”强绑定,持续在深圳各大新媒体发酵。


一时间,成为一种美誉。


确实,挣钱,然后财富自由,实现自主独立等,对男女,特别是女性有极强的触动,也符合现在女性崛起的大潮流。


但我总觉得,这是一个一言难尽的话题。


01


搞钱这个标签为什么和深圳这么契合。


首先,深圳是一座经济都市。


这里各项经济数据名列前茅。


以城市为标准,深圳的GDP总量26927亿仅次于北京和上海,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


如果按照人均GDP、单位面积土地面积创造财富等标准来说,应该是中国大陆第一。



这里是腾讯、华为、大疆、招商银行、平安集团、万科等巨巨的总部所在。拥有319家上市公司,世界500强企业里,有8家总部在深圳, 全国500强里,有19家总部在深圳……


这里有做生意的传统,有发达的金融服务体系,有证券交易所,与海关意义上的境外只有一线之隔,有只想炒不想住的楼盘……


更有依托于珠三角多年贸易加工型建立起来的生产体系,除了航空母舰和第五代战斗机以外绝大多数的商品,都可以在深圳快速找到从钱到生产销售的完整体系。


以至于,远在沈阳的班宇老师在几年前就这么写了:


据说整个南方都在做买卖,没人上班,街边都是椰子树,椰子垂到你面前,随手摘下来就吃。——《逍遥游》


当然,并不是说,只有去了深圳才能搞钱。


比如著名的咪蒙老师。


在深圳的时候,大概只是一位纯粹的文学青年+媒体人+《老友记》爱好者。


后来她决意去北京,投入新媒体这一行,开始了她让助理实现月薪5万的传奇。


所以,对咪蒙们来说,还是北京给她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搞钱这件事,可能去大城市就对了,其他没有绝对。


杭州为什么不搞钱?蚂蚁金服的IPO,如果不是马爸爸失言,对杭州乃至地球房价或有强势拉动。


北京为什么不搞钱?快手IPO的车你上了吗?郑爽在上海买一个亿的豪宅,显然不是从家乡沈阳挣的钱。


上海为什么不搞钱,就不说遥望陆家嘴的豪宅已经成国产影视作品标配了,拼多多灯火永不眠,是为了解放全世界四分之三受苦受难的人民?


……


why 深圳?


Why only 深圳?


02


这件事,可能还是要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思考。


本质是一个哲学问题。


就是你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干什么?


我从东土大唐来,前往西天大雷音寺,拜佛求经……


这是公元七世纪武德充沛的东亚大陆的人本主义需求。从东汉覆亡开始,三国、八王之乱、十六国春秋、南北朝、隋末乱世到长安天可汗与草原帝国的一次次决战中,面对各种无常、速死,魏晋以来道家玄学的“修炼以长生”,就是孙悟空的第一次创业项目,不再吸粉了。


人民需要新的解决方案。


21世纪有自己的主题。


“我从铁岭来,来吃椰子鸡,要去世界之窗感受人类五千年文明精华。”


如果是这样的话,深圳和北京是没有区别的。吃椰子鸡约等于吃全聚德,去世界之窗四舍五入约等于去故宫,你有后海我也有后海,你有前门我有东门,你有北大我有深大,你有回龙观我有白石洲,你有公主坟我有八卦岭……


没有区别。


“我从铁岭来,来科兴科学园加班,或去华强北做买卖。”


这就不同了。


正如史记的《货殖列传》里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深圳是纯粹的。


这里不是以小剧场或法式bistro闻名的。这里没有动物成精的传统,也没有传统的武侠门派,乾隆或慈禧等旅游博主也没来过这里……


决定了在深圳一定会有更多的人,以金钱功利作为唯一考量。在当地人口中的比例远超北京上海。


这是搞钱之都的一个人本主义基础。


很pure。


03


金钱与一个地方强绑定,历史上看并不新鲜。


在15-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东方就是搞钱的同义词。


葡萄牙航海家瓦斯科·达伽马前往印度,为的是香料。


香料,或者说丁香、胡椒和肉豆蔻,不是今天我们理解的,用来做辣条的东西。


香料是用来保存食物的,在有冰箱以前,至关重要。


所以,香料船就是15-16世纪的拆迁户,就是钱。每一船香料从印度抵达欧洲,是100倍以上的利润。


今天,印度尼西亚的摩鹿加群岛(Kepulauan Maluku),曾经的名字叫做香料群岛,散发着金钱的甜美味道。


谁控制了香料群岛,谁就控制了16世纪的台积电。


而《马可波罗行记》里记载,


在契丹(中国)以东1500里处的海上,有一个岛国,盛产黄金。


这个黄金国在欧洲叫做Chipangu(锡潘戈)。后来才知道,就是日本(Japan)的一种音译。


Chipangu就是黄金国,哥伦布发现美洲,初衷就是找到通向这个Chipangu的航路。


后来我们都(不)的知道这句名言,来自弗雷德里希·恩格斯:


“黄金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踏上一个新发现海岸时所想要的第一件东西。


18、19世纪,新的搞钱之地在美国和澳大利亚。


贡献了两座名城。


一座叫做新金山,就是今天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墨尔本;


一座叫做旧金山,就是今天美国的……旧金山。


有点冷笑话。


但当年去那里淘金的心情,并不亚于今天的年轻人给基金经理打call。


20世纪的后半段,以奋斗基因或人肉干电池闻名的东亚社会,先后贡献了两座超凡的金钱世界。


一座是东京,岩井俊二的电影里,称其为“元都”。元是日元的简称,顾名思义,金钱之都;


一座是香港,曾经何时,香港人与人之间最高频的词语不是“做人最紧要是开心”,而是“搵钱”。意思和今天的搞钱也蛮接近的。


所以,2020年代的第一年,深圳就和搞钱绑定起来,诚如意大利历史哲学家贝内德托·克罗齐(Benedetto Croce)所言,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大概也是一种,风水轮流转,今年到什么的感觉。


毕竟,以前大陆最喜欢嘲笑香港是文化沙漠,而北方特别喜欢嘲笑深圳是文化沙漠。


今天香港已经不适被过多谈论,而深圳根本不在乎自己是不是文化沙漠。


搞钱一出,谁与争锋。


人类的历史充满着变量,就是如此。


04


我完全可以理解,为什么搞钱这一标签,在深圳有那么强的共鸣。


长期以来,深圳的形象,有一种肉体炙热,但面貌模糊的感觉。


以上不是说罗湖区和宝安区的水会。


什么叫做炙热的肉体?


高楼大厦、比邻香港、科技中心、金融创新、房价十万/平米等。还有年轻、奋斗、厂妹、富士康、深圳湾一号、码农、996、城中村、三和大神、科兴科学园……


面貌模糊怎么理解呢?


深圳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


中国有两座城市,是可以简单回答的。


帝都北京、魔都上海。


帝都和魔都这两个词,最早日本二次元体系用,后来进入中文的流行体系。


“帝都”是二次元世界对重要国家的首都的通俗称呼。东京也可以叫做帝都。


上海叫做魔都,则来自于1930年代日本作家村松梢风的小说《魔都》。


日本人在造概念方面还是挺厉害的。


但除了帝都和魔都,剩余的中国城市想给自己一个朗朗上口,并被民间广泛使用的外号并不容易。


比如广州,到底是什么都?


没定论。


肯定不是花都,花都只有空姐空少和皮具城(其实在白云区)。


以至于今天问,全国第三有名的城市是哪座?


答铁岭好过答广州。


毕竟那是宇宙的尽头。


“穿过长长的银河,尽头就是铁岭了。”


这优美隽永的修辞,就是一口气。


深圳就缺一口气。


深圳,早年有一个名字叫做“寨都”,直接源自华强北那些运行安卓系统的苹果手机,不是很体面。


不过现在华强北都改卖化妆品了,也没有那么多人再叫深圳寨都。


这个气很多年来,大家都觉得该有了,就是出不来。


终于,帝都北京、魔都上海以后,搞钱深圳轰然诞生了。


以后,上海小姑娘说,我是魔都小囡,大家觉得好萌可爱,噶嗲。


北京小姑娘说,我是帝都姐们,大家觉得好大气,是老少爷们那味了,下一步就要给你丫一飞踹。


深圳小姑娘说,我是搞钱女孩,大家觉得……还能说啥,热烈鼓掌呗!


05


过去,深圳的标签是希望突出奋斗。


但是,奋斗这个概念,多少被坂田巨厂的“xx奋斗者协议”搞得有点那味。


所以,民间只能衍生出搞钱这一种另类表达。


从这个角度来说,搞钱还充满了自由的意味。


隐隐约约,有一种


奋斗让你996,

搞钱让你自由。


~的对比感。


奥威尔直呼内行!


老百姓想搞钱是无罪的。


但一个城市所有人都想搞钱,还是有点让人担忧。


因为搞钱这个说法,本质还是有着强烈的投机意味。


一方面,投机这件事,并不是一件在道德上受到肯定的事。


但另一方, 人民确实热爱投机,因为向往不劳而获。


但有时候,我特别想问,这么多人都说要搞钱,真的搞到钱的人,有几个呢?


假设社会是一个大的微信群,里面所有人想搞钱,且不说什么审美、格调、有趣、精神等虚无缥缈的东西。


就意味着都能搞到钱吗?


我总觉得,所有人都想搞钱,疑似是内卷的另一种说法。


另外,如果想搞钱就是城市成功的秘密。


那么显然,中国最成功的城市不应该是深圳,而是汕头或温州。


这里没有丝毫说汕头或者温州不好的意思。


汕头卤水鹅肝好吃,温州海鲜好吃,口水直流……


向温州商人致敬,向潮商致敬。


但是,如果深圳在40年后走到了只剩下搞钱一个主题。


这多少是让人有点忧虑的。


至少,一个城市哪怕是100%的市场经济,也不能只有搞钱。


深圳很多人一直认为,取代香港不远了。


深圳能否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取代香港,不是本文要讨论的话题。


但个人愚见,香港如果说还有什么优势地位话,除了海关意义上的境外这点,那就是香港还有一群专业人才。


一个城市拥有大量的专业人才,以医生来说,就如同上海有张文宏医生,北京有陶勇医生,都是值得羡慕的。


06


2020年底,一部动画电影《心灵奇旅》上映,探索人生的意义(没看过可以down下来看看)。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深深被其打动。


除了里面那些关于人生、灵魂等的概念,作为一个做过大厂品牌的人,我也感受到,这部电影也是纽约的城市宣传片。


总结一下,无非就是


纽约香,纽约香,纽约真TM香。



我没有在纽约生活过,但我在伦敦和东京生活过。


那两个城市也是很香,我怀疑比纽约还香。


在那两个城市的生活过的中国人,回国以后都有浓重的乡愁。特别是伦敦,一提到伦敦,很多人吃饭也香了,便秘也好,头也不秃了,晚上两个眼睛瞪得和铜钱一般……


其实,无论东京、纽约还是伦敦,都透着金钱的味道。


那里有最大的企业,最多的可能性。


但这些城市老鸡贼了,他们从来不突出自己的金钱色彩。


相反,他们会告诉你,纽约的生活多么丰富多彩,伦敦的每一片砖石都是历史,东京有多少次被怪兽毁灭……




连香港后来都不太热衷讲搵钱了,被“你饿不饿,我煮碗面给你吃?“取代,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只有深圳最实在,大家一起搞钱吧。


其实,从城市包装的角度来说,


深圳还真是一个铁憨憨的直男。


07


回到那个段子本身。


在我看来,这个段子与其说北京和深圳谁更有意思。


还不如说,两座城市谁更无聊。


我北京有一点值得欣赏,这是一个全国罕见的话题性很丰富的城市。


可能是全国唯二存在圈子这种概念的城市。


2020年11月,北京下雪之际,我一个人在在北京一家名家情忆草原的涮肉店吃涮肉。


傍边坐了一群人,他们在聊中亚历史,充满了布哈拉、撒马尔罕、花剌子模等名词。


后来我了解到,那是一群各国传统武术的爱好者,当然也是一群历史爱好者。


这是典型的北京特色。


我其实并不是一定认为这种圈子文化就一定好,正如我并不认为,小三出轨和魏晋门阀制度作为“话题”有什么高下之分。


但是一个城市如果话题有且只有“小三出轨”或“搞钱”。


还是有点无聊。


最后,


在我们这个时代,节衣缩食、勤奋劳动不再受到鼓励,甚至不再是一种美德。


OK的。


我并不想用中世纪的价值观去非议现代人的选择,毕竟不同时代,知行合一的标准都在变化,前段时间在美国,年轻人买点股票,也已经等同于为天道匡扶正义的志士了。


但搞钱成为一种人人颂扬的价值观,或许并不意味着绝对繁荣的到来。


相反,名为内卷的巨兽,萦绕在人们的头顶,让人心神不安。


最后,


期待深圳be colorful。


搞钱之余,多一些专业人才,多一些有趣的人,多一些迷途的灵魂,多一些失足的……


除了搞钱之外,偶然也可以讨论一下魏晋门阀制度或科兴科学园十大海王。


真的,奋斗是为了自由,不要让搞钱成为一种PUA。


祝大家都能获得自洽的人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