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勿以类拒(ID:nfccmzk),作者:宝珠,编辑:秋雨,头图来源:《纸牌屋》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是因为真正的问题总是很难被解决。
3月16日,豆瓣网友“高晗”对一本名为《休战》的西语小说打出了两星的评价,原因是”机翻痕迹严重……希望出版社至少找西语科班出身的译者翻译这些名家。”
从豆瓣页面来看,高晗是一位读书与电影爱好者,她会对一部电影发出“我们永远不会失去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的感叹,同时批评一本诗歌集“用词啰嗦又爹味十足”。她应当无法预料到,自己一个日常的打分行为,会在豆瓣掀起一场反举报运动。
针对高晗对《休战》的评价,一位名为“Anito Anago”的网友向她所念学校的老师发去一封邮件,称其严重不实的言辞给译者的个人荣誉和出版社名声造成了不良影响,并要求高晗为此公开道歉。
高晗的致歉声明
从高晗的道歉声明来看,她由此遭到了校方约谈。这引起了豆瓣网友的愤慨,无数人涌入《休战》评论区,用一星表达他们的不满。
其中一位网友评论说:“一个豆瓣评论,动辄诉诸权力来解决,这也算是‘特色’了。”
目前,豆瓣官方已经隐藏了《休战》的评分,但是“一星运动”仍在继续,一些曾经声援过译者的翻译界同仁卷入其中,他们的作品也没能逃过“一星”的报复。
整个事件发酵至今已有半月,如果不出意外,它会像大多数网络风波那样,随着讨论声浪渐息,淹没于茫茫信息之海。
然而,这件事当中有太多我们熟悉、畏惧又无法忽视的东西,其中出现的举报,以及举报后的激烈反抗,正是当今互联网生态的一个鲜明注脚。
举报?告密?
“一星运动”令许多人想起了去年发生的“肖战227”事件,《休战》,肖战,不知是否冥冥之中自有巧合。
不过与粉圈一上来就生猛的骂战不同,《休战》事件的当事人最初都还保持着文化人的礼貌往来。
起初,看到高晗的评价,《休战》的译者韩烨留言道:“翻译时也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不足之处请你多多指证,但看到机翻痕迹严重几个字真的觉得不公平。”
此时,已翻译过多部西语作品的译者汪天艾出面为韩烨说话,尽管高晗仍坚持自己的想法,言语中也不失对业界前辈的尊敬。
豆瓣网友整理的高晗与汪天艾的对话
事件的转折点在于那封“举报信”。
举报人自称是译者的知情人,根据网友所还原的邮件内容,他在信中称:“高同学空口无凭,在豆瓣网上以毁谤和捏造事实的形式去攻击《休战》一书的译者韩烨,无端指称他人一字一句辛苦议成,修改长达几个月的书稿‘机翻痕迹严重’。”
“机翻痕迹严重”,在普通网友看来,大概是“翻译水平极差”的另一种说法。从高晗对韩烨所说的“您是用心翻译的,这一点我毫不怀疑”也能看出,她并非真正在指称译者的职业道德问题。
可以说,举报人用夸大的语言将一条差评组织为诽谤的“罪名”,举报信的内容显得过于上纲上线。
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举报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如果说高晗的发言触及了某项具体的法律,举报便无可厚非。但是,因为一条豆瓣差评,就给学校送上邮件,其性质更像是打小报告,甚至是“告密”。
一位文化批评家曾说:举报是正常地行使监督权,告密是借助权力侵蚀私域。
尽管“Anito Anago”曾将其发给高晗教师的邮件公开在网上,这仍是一种私下的交流。而校方对其主张的事实,是否进行处理,以及处理的方式,并无成文的规章制度可依赖,靠的是双方某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邮件中写道:“本着维护贵系乃至外语学部和学校学术形象的考量,以及防止事态进步扩大,贵系应该主动介入。”由于高晗所学专业与翻译业界息息相关,这句话或多或少都暗示了校方介入的必要性。
而高晗系主任对西语译者汪天艾所说的“毕竟都是同行,无需结梁子呢”,正是这种默契得以实现的最好证明。
系主任与汪天艾的对话
今年年初,拼多多员工网上匿名发布消息后被开除一事,也曾引起轩然大波。仅从一种朴素的界限观出发,人们也能认识到,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即便是发布众人可见的网上言论,也属于私人领域的活动。
无论是公司还是学校,皆无权将触手伸到员工或学生的社交媒体上,控制他们的一言一行。
高晗仅因一则书评就遭到学部谈话、公开道歉,便显得十分荒唐。举报之所以合理,是为了维护更多的公共利益,一句“机翻痕迹严重”,完全不同于偷税漏税、贪污腐败等行为,写举报信的目的更谈不上伸张社会正义,只是为了防止出版方和相关者的利益不受损伤。
告密带来的最坏后果,是破坏了共同体内的信任感,将人人置于一种惶恐不安的氛围之中。不难预料的是,《休战》事件后,与高晗同专业或同系的学生,可能长时间内都不会轻易地对相关西语翻译作品发表负面的评价。
告密侵害了人们自由表达的权利,不少历史经验都表明,告密之风盛行的社会,往往也是伦理法治溃败的社会。
在无数豆瓣网友眼中,高晗是被权力按着脑袋,进行了一番道歉。
而我们本应有着不被干涉的自由。
停不下来的一星运动
在愤怒的驱使下,“一星”差评还在源源不断地涌入豆瓣的相关评论区。
许多人不知情的是,就在“一星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3月29日,“举报者”Anito Anago也在豆瓣发表了道歉声明,其中写道:
“在认知与言辞方面,我都因当时的激愤而呈现了一些失当的表达,偏执与讥讽之意过重,如今回顾,这些表达是对语言的滥用和不敬,尤为不该。”
客观地看,这是一份不失真诚的致歉声明,但在此时几乎已经不起作用。
事态已经失去控制,尽管多方都已有过说明,大部分网友仍不相信这次举报与译者或出版方无关,许多无辜文学作品遭受殃及,“举报者”的姓名与工作信息也被人肉挂到了网上。
有人发出了“此事不是出于译者和出版方的操控,谨在此提议停止一星运动”的呼吁,只是在隆隆的讨伐声中,这样的意见显得微不足道。
一年前,同人平台AO3被肖战粉丝举报下架后,粉圈内同样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反肖战”运动,双方气焰彼此不相上下。如果说,两桩事件中,众人起初反抗的理由都充满了正当性,只是当抗议的声浪越来越大时,我们的感受难免变得复杂起来。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一星运动”是网友个体自发的行为,网友有着给作品打分的权利,自然也有用评分表达意见的权利。
不过不可否认,当打分演变为群体行为时,总是不可控地带上暴力与破坏的色彩。对公平的追求不必然导向公平,从结果来看,双方的当事人都已带着伤痛隐身,只留下网友高涨的情绪,还有评论区里的满地狼藉——不过对于运动的参与者来说,四处飞散的“一星”正是他们的荣誉勋章。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尽管缺乏证据,许多网友将“《休战》事件”中牵扯到名编辑、出版方统称为“学阀”。学阀指的是凭借势力把控学界、业界的人,网友的态度很容易令人联想到粉圈对“资本”的厌恶,这场一星运动,已经不仅关乎“打分”的自由,年轻人还致力于冲击他们心中所理解的“特权阶层”。
为何反抗总是走向暴力,这或许只是网络环境恶化的一个缩影。
研究暴力犯罪的学者指出,“暴虐化”是暴力犯罪的第一阶段。暴虐化是一种意识上的变化,当一个人自己长期遭受暴力或者不断目睹身边的人遭遇暴力后,他逐渐相信,只有暴力本身才能保护自己不被进一步伤害,这加强了他使用暴力的决心。
这一理论或许也可以被运用到网络暴力上来,在人身攻击、人肉搜索无处不在的环境里,人们只能学会以牙还牙。当看到高晗——同时也是每一个默默无闻的网友自己,被某种更高的力量压迫时,网友也试图凭借集体力量进行报复。
今天的网友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手中掌握着什么,也更加擅长使用权力。不过就像平等情怀是反智主义的根源,一方面,这是当今人们自我意识进步的表现,但是另一方面,它使得集结起来的群体更方便地打击异见者。
比如虎扑网友深谙,只要集体向客服投诉就能“冲掉”杨笠的代言;不断举报一个曝光男子吸烟的网友,就能导致她的微博被销号。
网友肖美丽因为在网上曝光邻桌的吸烟行为,账号被大肆举报
种种古怪的现象,一定成因在于平台举报机制的不合理。为了方便起见,社交平台往往根据举报次数,而非根据举报内容来决定是否处理。
不过这种类似由鸡蛋集合起来,对墙进行的对抗,未必都能有所收获。比如在反肖战运动中,无数网友向肖战代言的商家索取发票,向品牌示威,却往往只是增加了打工人的负担。
回到“一星运动”中,我们也要反思的是,这样的行为是否为真正为网友们争取到了自由评分的保障?是否真正撼动了所谓的“学阀”?
孔令飞在《叫魂》全书最为精彩的末章写道:“在这个权力对普通民众向来稀缺的社会里,以叫魂罪名来恶意中伤他人成了普通人的一种突然可得的权力……在这样一个世界里,妖术既是一种权力的幻觉,又是对每个人的一种潜在的权力补偿。”
摘自孔令飞《叫魂》
有些武器人人可得,比如客服申诉、微博投诉、豆瓣评分。但是将这些视为武器,本身是一种悲哀。
在《休战》事件中,约谈高晗的校方并未受到最直接的攻击。学校的隐形,或许是无奈的结果,对译者的不满尚可用评分表达,对学校的不满应该去哪里寻找渠道表达呢?
尊重人人有发声而不被压迫的自由。如果这样的认识真正被广泛地接受且理解,那即便有个别人试图借用权力打击异见,在举报环节便已遭到鄙夷,也不会有后面的一地鸡毛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勿以类拒(ID:nfccmzk),作者: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