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4-08 10:53

高校割起年轻博士的韭菜有多疯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生物学霸(ID:ShengWuXueBa),作者:SOOF,原文标题:《6 年招聘 8000 多人引发争议:高校割起年轻博士的韭菜有多疯狂?》,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对任何组织而言,人丁兴旺都是发展进取的正面指标。


最近,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刊载了一篇题为《6 年引才 8000 多人,这些青年人为什么钟情于中山大学?》的报道。


图片来源:中大官网


如此大动作高姿态的招聘,似乎有些不太寻常。果然,知乎上很快出现了相关提问。


图片来源:知乎


这也难怪,在高校招聘花样百出的今天,谁不想知道中大这 8000 人的“蓄水池”里,究竟有多少是按照“专职科研人员”标准引进的,抑或者到底还剩下多少人?


高歌猛进


不少人可能还记得,去年两会期间中大书记曾说:


从师资来看,目前学校有专任教师 4000 多人,还有数千名专职科研人员和博士后……


图片来源:中大官网


目光再放向两年前,2018 年中大春季工作会议上,校长曾说:


2015 年以来引进各类人才 3311 人,其中 40% 的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学术精英直接从海外引进。


几个时间节点上数字的变化,折射出中大招聘博士的高歌猛进。就算官媒不发问,学术界的人也都好奇:


在编制受限的情况下,中大是如何吸引这么多人的呢?


必须承认,中大在国内一直有很强的名校光环。不仅有历史积淀,还背靠经济和人口大省。学校坐落于一线城市,硬实力也拿得出手。由北向南的三大城市群里,北有 Top 2,中有华五,南面则中大一家独大。


仅有这些优势还不够,中大的秘诀是制度创新 —— 设立专职科研人员。


进入新世纪,国内高校不断探索事业编改革下的聘任制,招人不给编制逐渐成为主流。借着这股东风,中大把原有的专职科研编制 B 系列人员改编,签三年聘期,给校内头衔,加考核要求。


2014 年,中山大学试行专职科研系列人员聘用;


2015 年,中大加快实施专职科研系列人员队伍建设;


2016 年,中大试行针对专职科研系列人员的考核实施办法。


中山大学 2015 的文件,图片来源:中大官网


此举一出,江湖振动。外加传说中的 30 万年薪,中大招聘,自然应者如云。


源源不断的优秀大脑进入中大的人才“蓄水池”,效果立竿见影。


2014 年以前,中大科研到账经费在 10亿~12 亿元间波动,施行专职科研人员招聘仅三年,2017 年中大的科研到账经费猛增到 29 亿元。


国社科立项数第一,图片来源:中大官网


与科研经费暴涨匹配的,还有科研项目立项数。三年时间里,中大国自然项目立项数跃居第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立项数抢得第一,独霸至今。


盛名之下


光鲜的排名背后,是网上频频爆出的中大专职科研岗的巨坑。


首先是招聘中的不实宣传。专职科研岗,没有编制,没有安家费,没有科研启动金还倒罢了,房补和子女入学等福利也没有,连传说中的高薪都打了几道折。


传说中的 30 万年薪,实则只有 20 万出头,还是税前。更坑的是,这 20 多万是“打包”价,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和其他保险全都包括在内。


换言之,中大对外宣称的所谓薪资,其实是校方的用人成本。实际上,那些带着 B 的中大专职科研人员,每月到手只有万元左右。扣掉一线城市的吃住成本,所剩无几。


某网友的分享,图片来源:知乎


其次是聘任结束后的去向。花大价钱招人,中大千方百计想把人才留下。校方承诺,专职科研人员只要审核达标便可转岗。标准说来简单,一看论文二看立项。


具体要求高得吓人,过线也仅代表具备申请资格,至于能不能转,还得看有没有大佬撑腰。先别着急吐槽,即使成功转岗拿到编制,也只能算校内晋升,不享受引进人才的政策,还是没有安家费和科研启动金。


这很合理嘛,能拿到项目,发表论文,难道不是因为中大提供了一流的科研平台?再说了,中大这不是已经给了编制的,还要啥自行车?


第三是转博后。对于那些达标无望的专职科研人员,中大也帮忙想好了退路 —— 做博后。


做博后好啊,额外多了申请博后基金的机会,还能享受广东省的博后政策。一年 15 万补助呢!可以帮学校省好大一笔钱。只是能不能出站,那就另说了;退站要不要退钱,也不知道。


来了就是中大人。不能转岗就做博后,实在不行的话,继续做专职科研人员也能撑几年。


不得不说,中大对博士们的分流去向,还是有考虑的,就是招聘里那股“不挑食”的劲儿,着实令人生疑。


匿名网友的分享,图片来源:知乎


某位 2019 年参加中大专职科研岗招聘的网友说,同去的 10 人,竟然有 9 人被录取,连那些科研成果较差,论文数量和质量堪忧的博士也能拿到 offer。


这种招人方式,有保险行业内味了!


全都是坑?


看到中大的专职科研岗这么好,其他高校的应该也不能差到哪里去吧?


专职科研岗是中国高等教育借鉴国外经验的产物,对高校事业编制严格控制,仿照 tenure-track 的模式引进人才,给予一定年限考核科研产出,非升即走。


考虑到中国的国情,为了申请项目时不受职称限制,多数高校给专职科研人员戴上特聘研究员或副研究员的头衔,待遇也比讲师高。


与中大互为一时瑜亮的武汉大学,施行“3+3”聘任制。虽不叫专职科研岗,但逻辑类似。其他国内知名高校也大都有 tenure-track 的临时科研岗位。


武汉大学非升即走,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


看来看去,还是走在改革开放最前线的中山大学创新最彻底,已经完全取消了讲师的招聘,除人才引进外,招聘只招专职科研岗。


有人说,国内搞专职科研岗是压榨科研人员,还不想给编制的流氓做法;也有人说,这种制度至少给了不少博士上场竞赛的机会,只要在待遇上能像国外一样,做到和有编制的教职工一视同仁,也算未尝不可。


规则都是人制定的,也必然有人能够很快适应规则,在规则的缝隙中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


王小胖五年前入职华南某高校的专职科研岗。手握三篇顶刊本硕博均毕业于 985 院校的他,刚开始还雄心勃勃地要评副教授,但眼看拿编制转岗的要求越来越高,王小胖终于放弃了幻想。在充分计算了发论文的速度,与国内高校普遍提高的招聘要求后,王小胖果断入职东南某知名一本高校,副高有编制。


李大壮的故事也很励志。本科双非硕士 211 博士 985 的他,苦心求学一步一个台阶。专职科研岗于他而言只是科研路上的又一个台阶而已。反正到哪里都得拼搏!带着特聘副研究员的头衔转博士后,到手工资没少,还享受了住房待遇。去年他很幸运地拿到“博新”,现在手头的文章也已足够出站,今年又搏一把国自然青基。李大壮从没想过能留下,因为出身西北农村,他在一线城市肯定买不起房。年底出站,他感觉能按副教授直接进老家的高校 —— 如果不要求海外经历的话。


当然,作为新生事物,专职科研岗也有些问题,在大环境下尚不能独当一面,还需要其他岗位的配合。取消了讲师招聘的中大,又设立了助理教授的岗位,与专职科研岗互为补充。


此岗位带编制,有安家费。为了公平起见,此等好事,只留给尚未入职的新韭菜博士,已在校内做专职科研人员的博士们是没有资格申请的。


中山大学招聘助理教授,图片来源:青塔


要知道,无论专职科研岗也好,助理教授也罢,想要留高校,注定是越来越难,否则,学校又怎么激发选聘教师活力,提高选聘质量,优化师资结构呢?


找这种岗位,千万别想留下,就当作人生中的经历,刷怪练级得了。


擦亮眼睛


虽说专职科研岗很好,但高校里其他岗位也不少。有时,就算是名称相同的岗位,在不同高校常常也不太一样。尤其对于“蓄水池”很大还经常换水的高校,入职前更是需要多方调研。


1. 选择平台很重要。


搞科研,平台很重要。有没有支持,力度多大,几乎能决定一位科研萌新的生死。平台至少包括高校、院系和导师三个层面,不要只看短期内的待遇,要关注项目申请和科研开展。


2. 薪金待遇不马虎。


不要面皮薄,不要羞于谈钱。多向人事处询问,确定入职后的收入状况。除了到手工资之外,各种保险和公积金,以及科研奖励和年底绩效,还有逢年过节的各种福利,都得问清楚,最好还都能落实到合同里。


3. 评比要求不能变。


大部分高校各种审核评比的要求逐年提高。有的高校很精明,用人合同里的评比标准只写参照 XX 的要求,但这个 XX 的要求校方又随意变更。所以,尽量把评比要求直接写进合同,最大程度保障自己的权益。如果高校不同意,那就得留出足够的提前量,防止高校的标准朝令夕改。


4. 离职程序不留坑。


包括中大在内的几乎所有高校,都在想尽办法留下人才,离职经常会很麻烦。说到底,面对铁了心要走的人才,高校能指望的,也就是钱。在合同中留心一下离职的程序,重点计算离职要花多少钱。


其实,在大部分博士心里,给高校点“分手费”也未尝不可,毕竟还是有真感情的,但有些高校动辄要几十万,那就不好了。又不是来卖的!


教师离职被学校索赔 42 万,图片来源:潇湘晨报


5. 留好退路随时走。


这都已经 1202 年了,谁也别指望一份工作干到死。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心底无私天地宽,保持关注多调研。多留心高校乃至企业的招聘,多寻求差异化竞争,有合适的机会就走。反正在哪里都是为人民服务!


如今全国知名高校都在争创“双一流”,把竞争和淘汰引入大学,是践行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尝试。优化教师队伍,说到底是各方受益的好事。


然而,许多高校打着“非升即走”的改革名头压榨青年才俊,干着收割韭菜的事,非常令人无奈。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在高校的互相攀比之下,甚至催生出很多严重违反劳动法的纠纷。新岗位迅速被玩坏,高等教育更加乌烟瘴气。


希望学术界,能对年轻人温柔一点,把学术界的根留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生物学霸(ID:ShengWuXueBa),作者:SOOF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