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原创
2021-04-14 18:31

“好久不见”的李一男,忙着造车

造车是男人的春药。


从贾跃亭、许家印到“新势力三傻”李斌、李想、何小鹏,前段时间雷军的加入让这个赛道变得更加拥堵。


其实,还有一个低调的男人,早在2019年就不声不响开始造车了,这个人就是原华为常务副总裁、原小牛电动创始人兼CEO、梅花创投合伙人李一男。


日前有一则新闻跟他有关。3月14日,汽车公社独家报道称,有零部件供应商知情人士透露,李一男创立的小牛电动将收购北汽新能源常州工厂。后来小牛电动CEO李彦辟谣称:“这个跟小牛电动没有关系,属于误传。”


这个传闻对了一半,的确跟李一男有关,但跟小牛电动无关。据虎嗅从知情人士处得到的确切消息,北汽新能源常州工厂的收购方是李一男新成立的江苏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江苏牛创”)。但对方没有透露收购相关的其他细节。


李一男2017年12月从里面出来后很快辞去了小牛电动CEO职务,为小牛电动IPO扫清了路障,并于2018年3月加盟梅花天使创投担任合伙人。因为按照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因贪污、贿赂、侵占财产、挪用财产或者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五年,或者因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执行期满未逾五年,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此后他几乎从公众视野消失了。


直到2020年9月28日,36氪报道称,从多位行业人士处获悉,小牛电动创始人、前小牛电动CEO李一男已投身新能源汽车创业阵营,与理想汽车一样,李一男的新能源汽车项目也采用增程式技术方案,首款车为SUV,计划打入20万元左右市场。


早在2017年12月他从监狱里出来的时候,我曾在《李一男被高墙隔绝的日子》中写道:“如果李一男一直都在的话,或许他去做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汽车,甚至是涉足共享单车了,当然,都是假设。李一男这样的人注定不甘寂寞,亦不会甘于平庸。不管他出来后,是继续带领小牛电动,还是继续创业,47岁的他还有大把的时间去验证成功或失败。”


如今一语成谶,李一男跳进了新能源电动车创业的坑里。


36氪的报道还称,李一男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已经启动一年多,在上海等地设立了研发中心,团队规模有100多人,已经进入样车阶段。样车是对车辆的性能和设计可靠性等进行试验,验证完成,就将进入小批量试制阶段。


加上此次传出的收购北汽新能源常州高端产业基地(即上文的北汽新能源常州工厂),或许意味着李一男造车进入了关键攻坚阶段。


根据天眼查数据,江苏牛创于2020年12月3日注册成立,法人代表、执行董事为杨敬一,监事为方卿,注册资本5000万美元,由Niutron Technologies Group Limited(疑似注册地在香港)100%控股。


江苏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截图:天眼查


根据股权穿透,杨敬一还是常州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常州牛创”,注册成立于2020年10月27日,注册资本101万)的法人代表,持股19.8%。常州牛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大股东为李一男,持股59.41%;另一个股东是生长龙,持股比例19.8%,他同时也是小牛电动的股东,占股2.63%。



杨敬一串联起来了李一男几家公司的关系,截图:天眼查


尽管江苏牛创没有披露股权结构,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其实控人为李一男。


江苏牛创收购的北汽新能源常州高端产业基地、常州牛创和小牛电动工厂都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武进区俨然成了李一男的创业根据地。


之所以选择增程式造车,首先是见效快,如果造纯电动车,从最底层的汽车电子电器架构、域控制器、操作系统开始研发,少说也要个五年,对于想在2022年拿出第一款车的李一男来说太久;其次有理想汽车在前面铺路,证明了增程式汽车目前对消费者有吸引力,做一个集成商对后进者而言是一条捷径,同时也切中了纯电动车用户“里程焦虑”的痛点。


但对于李一男来说,造纯电动车是大势所趋。


虎嗅汽车编辑孙鸣远认为,就像岚图一样,增程式只是个过渡期产品,“随着电池和充电逐渐改善,增程式电动车就没啥优势了,政策也不会向它倾斜,比如上海已经不给这种车绿牌了。”


按照如今的速度,现在拿下北汽新能源常州工厂进行改造,然后试产,那么可能明年能拿到工信部的批准,最快也得明年第四季度能出来。


或许2022年12月或2023年初——因为出狱五年期满后,他就可以担任CEO或高管了——李一男将再开一场“最后一次创业”发布会,宣布他造的第一辆SUV。此前他曾在2015年的小牛电动N1发布会上称,小牛电动是他的最后一次创业。


一位造车新势力的高管则表示汽车这个行业内卷太厉害:“造车有风险,入坑需谨慎。”


李一男投身造车,最亢奋的或许是投资者。“如果他开放融资,我们会第一批投资。”一位投资人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


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募集来的钱投不出去就是一种失败。


虎嗅作者“半佛仙人”4月13日在《资本逼着所有人造车》中写道:“造车这门生意风险高、周期长、容错率低,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是很重的生意,即使是找代工厂也需要高额的资本性投入,产业链变得更长,商业模式也并不相同,过去的成功打法和经验也不能复制。原有的研发人员并不能直接用,需要再重新招,无论是组织、供应链都需要重新搞。除了钱以外,什么都要推翻重来,曲线也不能短平快。”


但不想造车也要造,前段时间造车新势力以及恒大汽车的股价失控般疯涨就证明了资本的疯狂,也证明了造车的泡沫有多大。


李一男(中)出现在小牛在纳斯达克上市现场


李一男无疑是好的投资对象,其创办的小牛电动证明了他的创业眼光。去年小牛已经实现了近2亿元的净利润,同时也是连续两年实现盈利。虽然他不再担任小牛电动任何职务,但其仍然是小牛电动的第一大股东,持股35%。小牛的股价目前为33.65美元,较IPO发行价涨了近3倍,对应市值为25.67亿美元。


昨天,李一男以“最近比较忙”为由,婉拒了虎嗅的采访请求。或许在忙着造车吧。不过造车是个烧钱游戏,李斌曾说没有200亿别想造车,雷军则宣布初期投入100亿元人民币、未来十年投资100亿美元用来造车。


或许投资机构早已准备好现金排着队,就等李一男开口融资了。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