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4-16 12:51

城市机场流量变局:机场成群“起飞”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ID:urban_evolution),作者:黄名扬,原文标题:《城市机场流量变局:“千万级俱乐部”缩水,谁在逆势起跳?》,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全球各个行业里,疫情对航空业的影响是最大的。”今年初,东航集团总经理李养民这样说。


日前,中国民航局最新发布了《2020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


整体来看,2020年我国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36.6%。具体到各地,客货运吞吐量排名变化不小:


旅客吞吐量第一的机场易主、前五的省份名单生变;13家机场掉出“千万级俱乐部”,但也有23座机场旅客量逆势增长。


短期的冲击不可避免。但把视线拉长,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生长”,跨入“十四五”的中国,即将迎来新一轮机场建设高潮。


透过疫情下的数据,哪些机场韧性较强,折射出当地航空客货流的巨大需求?哪些区域增长潜力凸显,有望搭上新一轮机场规划建设的快车?


客运“顶流”易主


全球民航运输量明显降低,但中国民航在全球率先触底反弹,成为全球恢复最快、运行最好的航空市场。


虽然如此,国际航线所受影响仍然明显——2020年我国机场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近九成,同期国内航线降幅约三成(30.7%)



整体来看,2020年包揽客运排行榜前十的机场旅客吞吐量,普遍降幅都在20%以上,其中8座机场跌出“4000万级俱乐部”。


国际航线繁忙的北、上两座机场,受影响尤为明显:北京首都和上海浦东降幅在60%及以上,名次分别下降4位和7位。


由此,原本位居第三的广州白云,直接跃居客流量榜首;成都双流成为唯二旅客吞吐量维持在“4000万级俱乐部”的机场,客流名次仅次于广州白云;重庆江北则是前十名中名次上升最大的机场,从2019年的第9位,直接前进5名至第4。


尽管名次有升有降,但和去年同期相比,“前十”的成员并无变动。东部地区占6席,西部占4席,中部和东北地区仍无机场上榜。


“千万俱乐部”也在缩水:2020年,我国境内241个运输机场(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年旅客吞吐量1000万人次以上的机场仅剩27个。


这一数字,较上年减少了13个(因为北京大兴机场新晋级为年旅客吞吐量千万级机场,所以实际较上年净减少12个)


而在这13个跌出“千万俱乐部”的机场中,8个在省会城市,包括太原、南昌、合肥三个中部省会。


2020年跌出“千万俱乐部”的机场名单:


东部:福州长乐、宁波栎社、温州龙湾、珠海金湾、石家庄正定、烟台蓬莱


中部:太原武宿、南昌昌北、合肥新桥


西部:呼和浩特白塔、银川河东


东北:大连周水子、长春龙嘉


普降之下,全国有23个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却出现了逆势上涨



其中有一些为新开机场:甘孜格萨尔、北京大兴、重庆巫山,均为2019年8月、9月左右通航的新机场。


此外,还有不少上榜机场位于热门旅游城市:疫情“足不出国”的趋势下,在九寨沟等传统旅游目的地,以及去年国庆热度暴增475%的“大西北”等地区,多座机场客流增幅明显。 


但从旅客吞吐量来看,除北京大兴机场以外,其他22座机场年吞吐量并不高,全国排名都在百名开外。


货运“短板”待补


2020年,旅客吞吐量同比下降36.6%,货邮吞吐量降幅则是前者的零头,约在6%左右。聚焦全国31省份,货邮吞吐量仍有7席保持正增长。


图片来源:2020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


疫情让航空客运一度停摆,物资运输的需求却意外凸显出我国航空货运的“短板”。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在航空货运方面暴露出我们没有专业化航空货运的短板,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航空货运机场系统。”


去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基础设施发展司一级巡视员任虹就指出,加快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建设,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2020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显示,全国 “万吨级”机场仍为59个,总数没变。这些机场去年总的货邮吞吐量,占到了全国的98.6%,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不过,2020年全国货邮吞吐量前十的名单,较前一年有所变化。


去年位居榜单第二的北京首都今年降幅接近四成(38.1%),排名下降两位,上海虹桥和昆明长水跌出榜单,由南京禄口和西安咸阳替补进场。


更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郑州、西安等地都曾提出过要打造“中国孟菲斯”,但到目前为止,我国以货运功能为主的机场,仍然为零。


“破零者”出现在湖北鄂州。鄂州花湖机场已于2019年下半年开工建设。据最新消息,该机场今年底有望实现试运营。


花湖机场不仅是我国第一个获批建设的专业国际货运枢纽机场,也将成为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预计到2030年,其年航空货邮吞吐量将达330万吨。


除了鄂州,有望乘上航空货运“东风”的,还有郑州、天津、合肥


今年2月24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勾勒出我国未来15年,乃至30年的交通网络“主动脉”。其中明确,要“推进郑州、天津、合肥、鄂州等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图片来源:《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事实上,早在2018年底出炉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中,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名单已包括郑州、天津、鄂州三地,合肥则是在今年《规划纲要》中,首次入选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建设。


数据显示,2019年合肥新桥机场货邮吞吐量排在全国第32位,2020年实现了0.5%的正增长,排名前进两位,至第30位。


机场成群“起飞”



除了补齐航空货运短板,“机场群”是另一个潜在机遇


今年的全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期间,将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65%,发展壮大城市群和都市圈。


这也就意味着,未来5年,我国每年进城人数仍将达到千万级的规模;城市群和都市圈,将是人口聚集的重点。人口的聚集,也将催生航空运输需求的扩大。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曾指出,世界级城市群民航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机场群”支撑“城市群”——


部分地区由于经济活跃、高收入人群较多,对航空运输的需求十分旺盛,但受限于机场最佳经济规模限制,建设了多个机场,甚至多个大型国际枢纽机场。


成渝地区是世界级机场群的潜力股之一。根据《2020年民航机场生产统计公报》,成渝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8383.0万人次,超过京津冀机场群近千万。




根据《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要“以提升对外连通水平为导向,强化门户枢纽功能,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对外连接、门户枢纽,哪一个都离不开航空运输的加持。


图片来源:《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今年6月,全新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即将投用,满足年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30万吨需求。在成都之后,关于重庆第二国际机场建设的消息也频频传出,这为成渝地区航空运输的增长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而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的航空版图上,深圳同样值得被“高亮”。


深圳宝安机场开始的定位是干线机场,2015年底,其运营国际客运航线只有13条,通达的城市大部分为亚洲国家。


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将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定位升格为“国际航空枢纽”。但直到2019年底,其开通的国际航线仅有约50条,同期广州为164条。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世界级机场群”。同年,深圳入选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其交通强国试点方案先于广东省获得国家批复。


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意见,打造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是其第一要务。其中明确支持深圳新增国际航线,3至5年内超过100条,机场国际旅客占比达到20%。


就在两天前(4月13日)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发布,深圳已提出,将强化与惠州机场战略协同,推动惠州机场建设大湾区东部干线机场,“谋划多机场发展格局,共建世界级机场群。”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ID:urban_evolution),作者:黄名扬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