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5-31 18:10

叔本华的阴郁哲学:什么叫“活得很好”?

“学习的本质,不在于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如果你认可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的这个观点,那么你或许会意识到思考之不言自明的重要性。因此,某种程度上,知识只是你思考过程中必要而自然的附加产物。


回到本文。理解叔本华的哲学观念,需要知道其仍旧是在“德国观念论”的脉络里展开的,虽然通读其著作,会让你感受到他对于人生的悲剧性理解和印度教、佛教的某种内在关联,但其论述的条理却是逻辑分析而非顿悟式的。叔本华受康德影响而来的“物自身”(thing-in-itself)与“表象”的区分,以及“表象”必须服从“充足理由律”这两点构成了叔本华哲学的核心出发点。但不同于康德的是,虽然物自身处在表象之外,但它并非是不可知的,恰恰相反,叔本华认为物自身乃是可被直接把握的,它就是意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利维坦(ID:liweitan2014),文章首发时间:2019年9月10日,作者:Nick Wignall,译者:死役所志村,头图来自:《菊次郎的春天》


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大概是19世纪,或者有史以来最不受重视的哲学家。对于叔本华著作——比如《劝戒与格言》(Essays and Aphorisms)——的评价总是认为它们并不精妙,而且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其著作在当年并没有被广泛接受。


尽管如此,叔本华的伟大却独树一帜,与同时代的其他哲学家如黑格尔(G. W. F. Hegel)、克尔凯郭尔(Søron Aabye Kierkegaard)恰恰相反,他并没有直接影响大众的思想,而是影响了后世杰出的思想者,比如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这样在各自领域引发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的思想家。(译注:所谓“范式转移”,是指一个领域里出现新的学术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设或者法则,从而迫使人们对本学科的很多基本理论做出根本性的修正。)


叔本华思想的核心是对于“意志”(Will)及其概念的思考,叔本华认为,意志是一种对于物质存在的强烈、非理性的冲动,他还认为必须通过艺术、伦理和自我反省否定并控制这种意志。这种观点让叔本华的思想自始至终都充满消极、阴郁的色彩。但是,仔细品读其思想之后你会发现,这些金玉良言对生活的艺术大有益处。


以下我(作者,下同)将按照个人喜好,从叔本华的著作中摘录一些语句,并附上我个人的理解与反思。


叔本华肖像照,大约拍摄于1859年。© J Schäfer


关于不幸与安慰


若要安慰自己所有的痛苦和不幸,只需看看那些比我们更不幸的人,就能获得最有效的安慰:而且这种安慰方法对所有人都适用。但是想想看,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到比下有余,这对全体人类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


我们中大多数人在面对不幸时,都习惯把“比下有余”当作一种自我排解技巧。但大多数时候,当我们在心里这样想也只不过是敷衍了事而已——我们并不会真的用心思考那些比自己更不幸的生活到底有多么不幸。因此,我认为“比下有余”作为一种排解痛苦的技巧似乎并不是很有效。


但如果我们真的严格执行“比下有余”,会发生什么呢?在你下一次感到压抑的时候,如果你能花上15分钟想象他人的不幸到底有着怎样具体的痛苦,如果你真的能仔细品味那些不幸的细节,又会发生什么呢?


乍看之下,这是一项非常阴郁的想象力锻炼,也是一种奇特而古怪的自我排解方法。然而这种排解也许并不奇怪,想想看吧:我们的文化总是在无情地强调你必须保持积极乐观,这也许已经让我们对所有负面的东西产生了巨大的认知偏差。从这一点看,也许对上述思考的排斥并不是我们自身的反应,而是文化中某些反常的行为规范准则在代替我们作出反应。


© Tenor


关于阅读


阅读只不过是一种自主思考的替代品,也就是说,允许其他人左右你的思绪。


当然,这话说得很夸张:叔本华自己就通过大量阅读受益颇多,我们任何人也都是如此。


但是这种夸张手法却很能说明问题,而且相比叔本华所在的年代,今时今日的情况更适用于这句话:我们总是自欺欺人地相信,只需简单地吸收知识就足以完成学习、进步,甚至是积累智慧。当然,我们的确需要学习、阅读先贤的著作。但是思考这项工作必须由我们自己完成,必须转化知识,而非简单吸收,只有把知识和自己独特的观点融合在一起,才能推陈出新


想想看,你花了多少时间来思考呢?那种专注的、一心一意的,直面问题核心意义的思考?


关于不阅读


不阅读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它意味着无论在任何时间,都能无视那些引发公众关注的事情,不抱一丝兴趣……读好书的先决条件是不读烂书,毕竟人生是有限的。


做任何事情都要面对机会成本,阅读也是一样。你在励志类图书上花费的5个小时,原本可以用来阅读一些与本质问题更密切相关的书籍,只要你也认同阅读后者更有意义,也有更具挑战性。


对于现代社会中的“新闻成瘾”现象,这样的警世名言同样具有巨大价值。想想看,你曾经花过多少时间关注昨天或今天发生的突发事件,并听取三流思想家对此发表的冗长言论?那时候你付出的机会成本是什么?怎样才能让自己更有效地支出时间和注意力呢?


毕竟,人生是有限的。


关于(并不)快乐


意外横财式的暴富总是会招致悲剧结局,其原因并不复杂——所谓幸福或者不幸的本质只不过是我们‘想要的’与我们‘得到的’之间的比率罢了,正因如此,我们总是并不关心已经拥有的财产,却执着于尽可能地拥有更多财产。如此看来,所有享受的本质都是消极的,因为享受只能暂缓痛苦。相比之下,痛苦和罪恶才是一种积极的因素,因为它们可以被直接感知。


我很早就发现一件有趣的事,在传统的“六大基本情绪”中,其中有五种“消极”情绪,只有一种“积极”情绪。(此处的“六大基本情绪”指的是1972年由保罗·艾克曼提出的“愤怒、厌恶、恐惧、快乐、悲伤、惊讶”。)


另外,我很认同叔本华另一个相似的观点,我们所谓的“积极”经历其实并非增加了任何积极的感受,只不过是削弱了消极的感受而已,它们只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罢了


关于心智


在恰当的时机,任何拥有美丽而丰富心智的人只需要独处一小时,就能自行找到穷尽整个地球都无与伦比的美景。


很多人都不敢面对内心,不敢面对自己,害怕忧虑的思绪,害怕消极的情绪,也害怕痛苦的回忆。于是他们把生活建筑在忙碌之上,这种生活的核心原则就是时刻保持繁忙,无暇与自己的思绪独处。


这不仅是引发多种焦虑心理障碍的巨大诱因,更是一种惨痛的损失,因为人类心智所容纳的思绪、想法、梦想和印象原本可以美得无法用语言描述。


由此看来,刻意封闭、围堵自己的内心,这显然是一种浪费。


关于期望


想要在此生之中指引自己的方向,最可靠的指南针就是在心里接受并习惯于把这个世界当作赎罪之地,或者罪人的流放之地。当你真正做到这一点,你就会看清事物的本质,并借此制定对生活的期望,而且再也不会把生命中的灾祸、苦难、折磨和穷困当作是无规律的随机事件。


世上的苦难、不幸、痛苦之多,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愿意承认的数量,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生长在第一世界国家的人而言。然而,就算有些地方人们的生活更富足一些,悲剧和苦难仍然广泛遍布于这个世界。我不认为这样的陈述是悲观的,倒不如说这就是现实。


问题在于,每当你面对自身的不幸与苦难(这就已经很艰难了),还要和自己的期望不停斗争,毕竟在你的期望中所有事都是美好而且积极的,于是现实与期盼的差距又会在你最艰难的日子上再涂抹一层不幸。


我猜叔本华一定会认同村上春树的那句:痛苦不可避免,但可以选择是否受苦


关于哲学思维


保持哲学思维的两个基本要求是:其一,保持永远不忽略任何问题的勇气;其二,在理解一个问题的时候,无需借助任何言语表达也能获得清晰的认知。


我个人对于哲学的定义简单而实用谨慎地思考那些重要的事。但如果你总是掩盖问题,或者总是想当然地接受定论,那么想做到这一点就非常困难。


另一位风评不佳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也有一句言论被人们反复解读:“受过良好教育的心智必将拥有一个重要标志,你可以在不接受一个观点的情况下仍然容纳它。”


保持怀疑,对一切提问。


关于知识


就图书馆而言,如果世上最大的图书馆杂乱无章,那么其作用根本抵不上一座小巧但是经过细心整理的图书馆。同理,你可以积累大量知识,但如果你不能对这些知识进行自主思考,结果只能是多学无益。想真正做到拥有知识,或者真正把知识转变成力量,唯一的途径就是通过不断对比这样或那样的真理,最终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叔本华认为,凡是有用的知识都需要根据一套流程加工制作:添加一份信息,再加入三份批判性思考,最后把所有内容进行整理、梳理。


关于经验主义


仅凭经验做决定就和阅读一样,都是思考的替代品。纯粹的经验主义之于思考,就如同咀嚼之于消化吸收。如果经验主义吹嘘自己的功绩,认为人类只有通过实践发现才能让知识进步,这就好像嘴巴在吹嘘人类的整个身体都是依靠这一个器官活下来的。


无论是阅读还是实践,都会带来一手信息,但如果没有经过批判性思考、沉思或者整合就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我个人就无法理解这一点,如果手中不拿着一根笔(至少是一根铅笔),人们还怎么进行阅读。只是简单粗暴地输入书中的信息实在非常无聊,只有当你开始质疑、论证,并且全力以赴与这本书争辩的时候,阅读才会变得刺激、有趣


关于真理


真正阻碍人们发现真理的障碍,既不是将人们引入歧途的虚假表象,也不是推理能力缺陷导致的致命短板,真正的阻碍是那些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偏见。它们就像伪君子一样,天生就挡在通向真理的大道上,如果有人问津,它们又会像狂风把船只远远吹离大陆那样,让人远离航道,即使你再怎么用扬帆使舵也是徒劳。


这就是所谓的证实偏差(Confirmatory Bias)(译者注:证实偏差指的是人们选择性地回忆、搜集有利细节,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资讯,来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或假设。)


世间万物的表象总是变幻无常,但这并不是什么问题,正如我们的智力水平总有起伏但也无伤大雅。


偏见引发的关键问题在于混淆视听,当一个人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与对真理真相的认知发生混淆,那么对已知真相的任何质疑或发问都将引发极大痛苦,于是此人根本无法保证怀疑思考的频次与深度。


当你把对于真相的认知、对于自我身份的认知二者彻底区分开,会发现自己不仅更接近真相了,也更接近快乐了。


关于伟大


如果你想赢得同龄人的尊重,势必追随这一代人的脚步,但是这将让你无所建树。如果你预感自己未来可以做出一番事业,你必须把自己定位于子孙后代之中。


如果你周围的人根本不理解你的努力,这要么是一个巨大的噩耗,要么是一个天大的吉兆。


但我认为,只要你吃苦耐劳、思维灵活、足够聪慧,而且能够时时自省,那么一旦发现周围的人不认同、不理解甚至批评你的努力,这很可能说明你就是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


关于灵感


当一个男人期盼自己的灵感缪斯能时不时大发慈悲地给他启发,并借此谋生,或者说单凭自己诗一般美好的天赋讨生活,在我看来,这就好像一个女孩希望单凭自己的长相讨生活一样。


这两种想法都是对内心最深处自我的亵渎,都是在消耗无价且最美好的天赋换取蝇头小利,这两条路都只能通向枯竭的终点,并且通常导致可耻的结局。因此,不要让你的缪斯女神自降身价,沦为妓女。


在我看来灵感就像中奖:如果出现了就满怀欣喜地迎接它,如果没有出现也别对它抱有任何期盼。


© YouTube


关于自我


在所有的欧洲语系中,用‘人’(Person)这个词指代人类个体极为恰当,而且这还是个无意为之的天作之合——‘伪装’(Persona)一词原指演员的面具,巧妙的是,对于我们任何人来说也是如此,因为没人会以真面目示人,我们都戴着各自的面具,扮演着各自的角色。


从某种程度上讲,戴着面具生活是不可避免的。我认为关键在于,对自己正戴着面具生活这件事是否自知?是否知道自己这样做的理由?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对自我的认知必须足够清晰,我们的内心必须足够强大。


关于成就


与生俱来的天赋才是真实而可靠的:如果你想在商业、写作、绘画或者任何领域有所成就,你必须在根本没意识到游戏规则是什么的情况下就已经运用自如了。


换句话说,把某个领域的游戏规则内化成为自己的直觉——只有达到这样的水准,你才有足够的空间孕育创想、引领革新,或者发挥出顶尖表现。


关于想象


所谓想象力丰富,指的是大脑的感知功能异常强大,根本不需要获得外界刺激就可以持续保持兴奋、激活的状态。因此,想象力越丰富,借助感觉器官从外界获得的感知就越少。而那些能提供长久孤独的环境,比如监狱或病床,那里的寂静、黄昏、黑暗无一不有利于想象力的生长:哪怕没有人请想象力登台,它也会影响我们在脑内上演一场大戏。


相反地,当外界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填满了我们的感知,无论是身处旅行中,还是被淹没于生活的喧嚣之中,哪怕只是处于焦灼的正午时分,想象力都会擅离职守、销声匿迹,任凭你怎样呼唤都不会出现:因为它知道眼下正是自己的淡季。


总体来说,我们也许已经花了太多的时间在烈日之下劳苦奔波,也花了太多时间在会议室里百家争鸣。


我们需要给陋室留一点时间,给夕阳留一点时间,为自己找到一片迷雾森林,以及一块避世却富饶的孤岛。


400年前的诗人说:“没有谁是一座孤岛。”(编者注:语自17世纪英国诗人约翰·邓恩(John Donne))这话没错,但我也确信:没有谁是时代广场


关于生活


很多读者之所以过早地放弃阅读叔本华的作品,大多是因为其中看似阴暗的世界观——特别是当他指出生活主要是由痛苦和磨难组成的,并认为我们只能全盘接受现实的惨淡,并期待自己偶尔能创造片刻的幸福与美好。


这话也许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试试看,闭上眼睛,花15秒中想象一大片盛放的玫瑰花丛……好,现在回忆一下,你对脑中玫瑰花丛的主要印象是什么?


对我来说,最大的印象是美。尽管那些鲜艳又甜美的花只是我眼中所见的一小部分,根茎枝叶的体积明显占据了绝大部分的画面,但是我对这幅景象的主要印象还是美丽的花。


任何花匠都会告诉你,让玫瑰盛放的诀窍就是修枝剪叶,而且绝不姑息开败的花株,整株剪掉。乍看之下这有点违背常理,但是只有下决心斩断残枝败叶的牵连,才能让一整棵玫瑰灌木茁壮成长。


“常叹玫瑰无一不带刺,不想荆棘多刺无一花。”——亚瑟·叔本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利维坦(ID:liweitan2014),作者:Nick Wignall,译者:死役所志村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