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在美国, 2.43亿人口拥挤在仅占美国总面积3%的土地上,那就是城市。
在日本,生活在东京及其周围的人口高达3600万,要知道,日本的总人口也才1.2亿。
在中国,同样的故事也在上演。过去的四十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从当初的17.9%提升到如今的63%,未来,这个数据还将以每年1%的速度递增。
有了互联网和远程办公,为什么我们还要扎堆在城市?传说中的逆城市化,为什么还没见发生呢?人口膨胀、交通拥堵、房价高企的大城市病,到底有没有解决方案?
今天,我们就推荐四本跟城市有关的书,希望能帮你填补在这一领域的知识空白。
1.《城市发展史》
芒福德的《城市发展史》,在美国、欧洲乃至中国,都是城市规划专业的必读书。
对于非城市规划专业的读者而言,这本书也能看。毕竟,这本书的名字叫《城市发展史》,而非《如何进行城市规划》。
一般的城市史,关注的是城市的政治经济,或者是城市的建筑。芒福德的这本城市史,关注的却是城市本身。比方,在书中,芒福德说,人类始终在两种生存方式之间摇摆,一种是游动,一种是定居。游动和定居这两种生存方式,可以追溯到动物和植物,植物接近于定居,动物则是游动的。
看看这种表达,芒福德对城市的思考,已经给溯源到头了,再往前就到地球的诞生了。
芒福德另一个比较厉害的地方,是他的预见性。这本书写于1960年代,却准确预测了城市的发展变化,比方远程办公、跨国公司、全球尺度的信息共享和文化交流,今天都已经实现了。
2.《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城市到底是什么?它为谁而建?应该怎么建?
简•雅各布斯不是专业的城市规划理论家,但他的这本《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1961年出版后,却成了城市规划领域的经典,至今仍发挥着影响力。
二战后,主导西方城市建设的理论,主要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柯布西耶的“光明城市”理论。雅各布斯发现,这些理论并不是以城市居民的生活为核心的,而是掉入了分工明确、功能单一的所谓理想城市的陷阱。
雅各布斯讽刺这些理论是伪科学,主张用系统地的观点,对城市进行规划。
今天的中国,还处在快速的城市化的阶段,中国的城市规划师和市长们,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毕竟,要想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不能只看有没有先进的基础设施,更要看这些先进的基础设施,是不是做到了以人为本。
3.《大国大城》
面对几亿农民,城市化和新农村,哪条路是更好的选择?今天,我们都知道了,是城市化。
《大国大城》的作者陆铭,就是一位城市化、特别是大城市的支持者。在他看来,大城市是欧洲许多小国求而不得的梦想,尽管有大城市病等弊端,但整体上利大于弊。
作者还表示,人为规定一个城市的人口上限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预估人口的增长情况,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上加把劲,提前做好准备。
这本书的缺点是有点啰嗦,不过,作为一本偏科普的著作,对缺乏相应知识的读者而言,啰嗦也不见得是坏事。
4.《世界经济中的城市》
在每个历史时期,世界经济由不同的地理区域、产业和制度安排构成。当前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是,越来越多的资本在国家间跨国流动。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重要性,甚至开始超越了国家。
本书作者丝奇雅·沙森,是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也是 “全球城市”概念的提出者。通过本书,你不仅可以了解过去及现在变化中的世界与城市,也能对未来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它是创新的发动机,致富的加速器,同样也是适合灵魂安放的地方。现在就点击上面喜欢的书的封面,进入虎嗅妙投加油站店铺购买吧。如果加入妙投会员,还能享全站购书6.5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