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作者| 宇多田
来源| 虎嗅科技组
封面| 虎嗅现场拍摄
作为一个科技作者,2021年给我的感觉很奇妙。
互联网大厂们仿佛进入了漫长的缄默期;新零售、新金融等多个热门赛道逐渐由高谈阔论,转为窃窃私语;手机等数码电子产品早已进入存量市场,不再是大V 们热衷讨论的焦点。
而另一边,新造车屡创纪录的市值表现带来了上下游产业链的爆发式增长,卡脖子技术——半导体、生物医疗以及航空航天,在国家的号召下焕发出一种“既脱离现实,又源于现实”的活力。
昨天,是我第二次参加奇绩创坛的线下创业路演。这个由科技产业传奇领袖陆奇与国外孵化器YC在中国创立的中国创业社区,每年都会吸引一大批愿意通过创业放手一搏的中国和世界顶级大学理工毕业生。
但让人略感惊奇,这一次路演释放的张力和吸引力,超过以往任何一届。
虎嗅拍摄自现场
如果说2020年因为疫情和技术商业化前景不明,导致年末的路演活动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那么今年政策与市场带来的“天时地利人和”,让投资领域几乎把一多半的目光放在了技术项目上。
这一次,台下不仅爆满,甚至大多数人需要站着听完33家创业公司的演讲。
“这一次创业营我们累计收到了近3500份申请,录取率不到1%。” 陆奇在开场演讲中,就点明今年的录取项目,100%都是科技公司。甚至创始人平均年龄35岁,88%以上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图为陆奇博士发表路演开场演讲,虎嗅拍摄自现场
没错,今年的项目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让人很难不相信这里存在一个跟着政策走的录取标准——
如果说去年还有20%~30%的新零售、社交等互联网赛道的创业公司,那么今年,你只能看到生物科学、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准入门槛”就会压死大多数人的技术驱动类项目。
100%高端技术人才的天下:没有一个人不是名校毕业,创始团队大部分是硕士以上学历,且在各专业领域取得了不小的学术或产业成就。
医疗相关的项目占比高达40%,虽然并非是噱头含量居多的医疗+互联网,但很多是像“可穿戴设备”“AI检测”“身体矫正”“医疗器械”类的2C类医疗产品项目,从历史数据来看,这类项目的成功率并没有很大。
半导体仍然跟去年一样是热点赛道。但今年的半导体有两个明显趋势——一个是非具备高技术含量的项目增多,譬如猪体植入芯片、医疗检测设备用的耗材芯片;一个是更加垂直赛道化,譬如医疗芯片项目。
跟风口的创业项目不在少数。无论是汽车电源新方案(能利芯科技)、汽车开源软件(second state)还是汽车检测(清研精准),某种程度上,都是踩住了新能源+智能汽车架构迭代的大趋势。
响应国家“碳中和”政策号召,这次针对环境污染的绿色能源技术项目骤然增多,满眼都是绿色的logo和T恤。除了材料学博士扎堆上场,“碳+SaaS”似乎也为企业服务市场开辟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赛道。
“社区”和“开源”类创业项目从未被人放弃,反而有越来越热的趋势。从去年的路演开始,就有不少科技创业公司想做“中国版github”(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github聚集了一大批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者在上面更新代码,让所有人都可以在这里挖掘到优质的开源项目)。但问题是,中国特殊的知识分享环境和小平台有限的牵引力,让这类创业项目截至目前还尚未打开过局面。
图为林元庆博士。人工智能界的超级创业明星、Aibee创始人林元庆博士的妻子何芳连博士也加入了创业大军,创建了针对生命科学领域的“中国Github”。
肉眼可见,拥有材料学背景的人才在各个产业里正在愈加关键的作用。高端医疗设备、汽车零部件以及航空航天元器件的创新,必然有很大一部分是源于材料的创新与迭代。
但是,得天独厚的个人条件与稀缺的技术能力,真的能让他们取得商业上的成功吗?
优秀是真的,市场也是真小众
与过去我见过的技术创业者一样,强大学术背景让他们把“自信”写在了脸上。
要知道,尽管这33家创业公司前途未卜,甚至很有可能马上消失。但他们创始人团队的背景资料,却让坐在我旁边的投资人大叔恍然发出这样的感慨:
“是不是世界上最牛逼学校的最牛逼学生都出来创业了?”。
用当下年轻人流行的表达方式就是,这场路演变成了“名校拼杀的内卷之王”。
你觉得清华牛逼?MIT、斯坦福、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所(Darpa,别告诉我你不知道darpa)的研究员一个接一个上台……
你硕士?还有一大群博士,以及在顶级期刊发表N篇论文,师从国内外著名院士的博士后……
只有计算机专家,工程专家?不,还有具备超过10年专属学科研究经验的生命科学专家、材料学科学家、航空航天专家……
就举一个例子:密码子创始人张璐帅老师,是位美女,公司做的是针对冷数据存储进行创新。除了台上,台下听众很多也都是这样的学历。据说奶茶妹妹坐在第一排。
在现场,各路人马履历上的拼杀,内卷到让我感觉自己好像不配呼吸这里的空气。
当然,更多的还是受到了巨大的鼓舞——虽然对于自己的平庸戚戚然,但这里有一种奇特的、人才汇集后才能形成的“场”,让你不自觉想像鲁迅在《热风·随感录》里的说的那样:“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
开个玩笑:如果让孩子们高考前在这样的环境里沐浴一下,也许真的能多做两套试卷。
不过,这群刚开始崭露头角的年轻科学家们,也许是“有脑任性”,想做的事情都有点奇奇怪怪——有些是远超我脑细胞可以感知到的业务范围,譬如卫星碘电子推进器、DNA数据存储、碳核算、蛋白质修饰和折叠系统软件化……
有的却是极具乡土气息,甚至是连大多技术创业者都不太愿意碰的养猪种田类操作。
先举个高端的例子,你知道卫星推进器是做什么的吗?
图为纳飞动力用碘为燃料的卫星推进器。碘比起现在用“氙气”的推进器的价格要低很多,但性能与后者相同。不过其有腐蚀性的缺点,需要关键技术来消除。
这家叫做“纳飞动力”的创业公司技术专家,总是要给围观的人从马斯克的SpaceX讲起,然后才能讲到这个几十公斤,形状方方正正、带一个红色按钮的铁盒子——碘卫星电推进系统。
顾名思义,既然是“推进”,自然是“推着卫星往前走的一种动力系统”。
由于每一颗卫星最终被弹射入太空后,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过活。因此,这个“寄居”在卫星上的零部件,会在必要时刻,帮卫星从A轨道“跳”进B轨道;
也可以在卫星即将寿终正寝时,把卫星推回大气层,让它在大气层被燃烧焚尸。这样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卫星被扔进“坟墓轨道”后造成的太空污染。
而未来,除了马斯克星链网络要发射的1.2万颗小卫星外,2020年10月,中国曾向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提交两个巨型卫星星座,总共2阶段7组共12992颗宽带通信卫星的轨道和无线频段使用申请。
因此,未来可期的庞大卫星发射量,既让长期雷声大雨点小的卫星发射商业市场有了些许眉目,也让像“纳飞动力”这样的卫星产业链企业有了切入的市场机会。
这就是一颗重达几百公斤的小卫星模型,中间红色盖子那一块就是嵌入的推进器部分。
3D打印在一堆奇奇怪怪的项目里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譬如国内李宁早就跟3D打印公司清锋时代推出过3D打印的鞋子,非常好穿。
但在跟升华三维创始人、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材料学硕士吴敏老师交流之后,我才惊奇发现,与塑料类3D打印相比,金属与陶瓷材料的3D打印技术难度相对更高。
此外,这类技术虽然在国外早已进入一个非常成熟且批量制造阶段,但在国内,连研究层面都挺骨感。
“在国外,主流车厂早就开始了3D打印零部件的批量化制造,而在国内,现在还只是一个开始。” 他拿起一个布满“蜂窝”的金属柱状体解释,国内目前的制造水平不可能生产出来这种多孔蜂窝状零部件,只有靠3D打印才能成型。
“国内现在都是高校研究所和军工企业在3D打印金属和陶瓷零部件,但更广阔的汽车等消费类市场,还没有触及到。”
这个蜂窝状的部件,普通制造工厂竟然生产不出来
吴敏老师提出的一个观点值得让产业思考——为什么要做3D打印的复杂零部件?做不出来汽车上反正也有简单的、可靠的现成部件,何必要去做这些投入成本较高的创新呢?
“你看这块的孔路,是一个环形上升的生成方式,但传统机加工只能做直的,做不出来这种(下图)。而做不出来,就意味着你设计出来的产品只能用那种直的、笨重的元件去构建,那还做什么新设计呢?
3D打印,不是要做出多牛逼的东西,而是要释放出企业更多产品设计和创新的能力。”
这个零部件也同样不能使用正常的制造工序
他很坦白,比起当下国内传统企业,新造车势力对这些新技术应用的态度更开放,包括3D打印的零部件,像小鹏这类企业也愿意去合作试试看。
“从成本来看,一块金属部件打印出来的成本必然会比工厂流水线下来的要高,但是3D打印的关键点在于一个复杂零部件的一体化成型,而非五六块金属组装起来,其中的时间、人力和设计成本,是需要进一步估算的。”
这个看起来像乌贼的文创产品,是一体成型的
这次最不性感的项目,当仁不让是农业赛道的技术公司。
这个领域没有什么最高端前沿的技术应用,也没有什么复杂难懂的概念,但却莫名让人觉得温暖且踏实。
由于2020年曾去猪圈走过一遭,我后来才知道几年前阿里、京东宣传的、甚至登上BBC报道的“猪脸识别”,根本就是胡吹八扯,一点实用性都没有。
1年前我在养猪厂里拍到的沾了一脸泥的猪。除了当时猪厂里的摄像头装置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曾跟猪农大叔解释过两个小时的“人脸识别”,仍然不能将其说服。
“他们那些猪脸识别其实主要就是为了给猪测体温,就是摄像头方案,但其实非常不准。我们跟好几个养猪厂都聊过,他们都很嫌弃这种方法,说还不如人测的准。” 植入型芯片创业公司芯联心科技COO、曾在华为海思工作过的清华大学博士侯向往告诉我,测试猪的体温、血压的最好办法,仍然是一些“旧方法”。
“目前就是给猪带电子耳标,这类传感器公司还挺多。但就只能测温,不能提供其他数据指标,后台的数据化和分析力度不够。” 所以,他们公司就想办法给猪植入一种超小型芯片,既能准确测量猪温、血压等关键指标,又能进行更为精准的数据分析。
“猪农最怕什么?猪瘟猪疫。一旦沾了这个东西,都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直接就破产了。给猪植入一个芯片,当体温血压发生异动,就赶紧把这几十万头猪里的一小部分都剔除出来,以免扩散到整个养猪厂,及时止损最重要。”
但现在他们面临一个问题,也是大型猪厂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怎么在活猪被宰杀后,顺利将这枚直径比一个小拇指度还小的芯片取出来。
“现在我们都在集中讨论这个问题,毕竟你不能让肉带着它上餐桌。最后吃出一枚芯片来。”
芯连心科技展示的芯片产品
除了养猪秘籍,现场还有帮农民收土豆的新方法。但这也是一个很耗费时间和体力的技术创新。
每年8~9月,是北方很多土豆种植区收土豆的季节,往年,土豆种植户都是要在这个期间雇佣需要大量农民来帮自己挖土豆,差不多一亩地就要几十人。
当然,也有种植大户会采用国外诸如约翰吉尔(Johndeere)的土豆种薯机,但这些机器据农民反馈,很容易夹坏土豆,甚至花几百万买了机器直接锁进仓库里。
“挖土豆,分拣土豆。我们在做这样的一体机。” 本华科技的创始人、前大疆高级研发经理高欣说,现在市面上没有很好的分拣一体化设备,也没有数字化分析工具,仍然是靠大量的人力采摘。
“但是土豆这个东西,破皮的拉到市场卖不出去,但薯片加工厂不介意;不过薯片加工对土豆大小有要求,大土豆都过不了关。” 他能感受到,2C市场的需求已经越来越明显反馈到产业链上游,一块薯片,可以推动土豆种植和采摘的技术升级。
“而且现在愿意收土豆和分拣土豆的都是中老年农民,你在田里几乎看不到年轻人的影子。”
从薯片到土豆,2C市场正在对2B市场产生更多影响
不过,一台上百万的新设备,仍然需要土豆种植户进行深思熟虑;另外,新设备是否具备他们宣传的能力?只能说他们与内蒙古土豆田的免费合作测试仍在继续。
但不得不说,像本华科技这种企业的创新出发点,无疑是需要我们鞠一躬的,要知道当下的农业创新,几乎聚集在销售渠道的创新层面,种植和采摘环节的商业化技术应用还极为稀少。
其实类似的技术创新,在这次路演中普遍存在。
譬如“帮助孩子矫正体型和头骨”、“帮助医学生更方便地查找论文、对接导师”、“帮助程序员更方便地查找代码”、“帮助花粉症患者利用卫星数据避免花粉症干扰”……
但是,这些高大且理想化的目标,真的足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吗?
优秀的人,不一定能组成一家优秀企业
当把理想和情怀打包塞入一家以盈利为目的的公司,很多事情并非那么简单。
或者说,大部分让技术人充满激情,干劲满满的项目,不仅可能入不了投资人的眼(当然,国有产业基金除外),还可能会在中途“变质和腐烂”。
首先,他们有些存在很严重的商业模式问题。
譬如一家长期为2B和2G市场提供遥感卫星数据的公司,具备预测18种实时数据的能力。而现在,他们想把“测量花粉浓度”打造成2C产品,主要目标用户是花粉症患者。
他们的技术小哥给我打开了一个“北京市花粉浓度分布图”,告诉我只要输入我居住的地点,在出门时规划交通路线,app就能给我一个最佳出行路线。
我问:“我带个口罩,不比规划的那条多花20块油费的路线更划算?”
但他解释,未来会借这个数据切入,逐渐在app上从花粉监测逐步向用户提供付费的个人环境服务。
当然,虽然产品目前还在内测,但这在某种程度上,听起来就像是一个有了更多数据监测能力的“墨迹天气”。而墨迹天气是靠个人环境服务盈利的吗?大家都懂。
其次,刚毕业的大学生或者是刚从2B市场转向2C市场的创业者,还略微欠缺用户思维。
有家本质是做机械臂的技术公司,形容自己产品的最大亮点为“可复制”。即“两三台机械臂可以一起制造出第四台机械臂”,而这样的机械臂累积达到一定数量,就可以自动安装光伏电站,取代人力安装。
但实际上,“自我可复制”是否是企业客户——大型电站的关注焦点?这只是产品具备的一种能力,而光伏电站注重的自然是成本和效率。
第三,想改变世界,但不一定要说出来。夸大创业理想、产品功能以及企业目标,不利于拓展2B市场。
也许是随着年纪增长看的技术产品多了,所以听到台上大喊“想改变世界”的呐喊,我就会虎躯一震。但当我在展台上看到那些据说可以改变世界的产品时,才发现是一个市面上已经有不少功能相似竞品的头戴设备;
有人说,自己的芯片是一块“划时代芯片,独一无二”,但其实我也曾在其他公司那里看到过这种“可测量水流量且具备数据分析功能”的耗材芯片产品。
第四,要考虑自己能不能在自由化市场吃得开,而不是首先想到的是“哪个赛道政府补贴多”。
的确,现在绝对是技术创业最好的时候——大量资金注入到工业、半导体、人工智能以及地方创业产业园区中去,国家对技术的重视前所未有。
然而,活下去是一回事儿,能否走的远、走得好又是另外一回事儿。到底是要靠自己真实的产品能力,还是靠“补贴”和“为自己站台的院士教授名誉”过活儿,是企业需要慎重思考的一件事情。
之所以这样提出来,是因为在交流中,我发现不止有一家公司流露出“这个领域获得政府补贴”的迹象。因此,创业不仅是理想高远的、艰难的、灵活变化的,其实最应该坚守的,是“纯粹”。
这里,无疑是科技界最为顶级的人才汇聚地。但是,我们一方面应具备成长为顶级人才的进取心,另一方面则需要具备清醒的思辨力。
这就是一场科技路演给我的最好启示。
我是虎嗅科技组的傅博,笔名宇多田,欢迎产业人士一起交流(微信:fudabo001,务必备注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