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独立鱼电影(ID:duliyumovie),作者:鱼叔,头图来自:《我的青铜时代》
最近,罗翔老师再次蹿上了热搜,因为一件他亲自讲述的小故事:
26岁那年,他在北京一座天桥上,看到一位衣衫褴褛的老太太在四处问路,却无人搭理。罗翔上前一问,才知道她要去法律援助中心,自己一个人从北京西站一路走过来,估计走了好几个小时。他心里一阵心酸,干脆提出要打车带她过去。结果老太太一听,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再三道谢。
等到达目的地后,老太太离别时的一句话更让他永生难忘。
“你就不用陪我上去了,别影响你的前途。”咯噔一下,罗翔心里羞愧万分。
他狠狠地批判了自己:“其实是用这种虚伪的道德优越感,来掩饰内心。”
这段讲述,出自于最新的一部访谈节目《我的青铜时代》。
其实,过去一年关于罗翔老师的访谈不少。不过大部分出圈的,还是在于罗翔的幽默、聪慧、博学多识、金句迭出。
这次有点不一样。这次,罗翔难得地敏感,紧张,难得地敞开心扉,与人分享自己生命中的重要时刻。
而给予他如此安全感,让他讲述出这个尘封多年故事的——正是《我的青铜时代》主持人,陈晓楠。
关于罗翔,我们已经说过太多。
今天,鱼叔想着重跟大家说说这个知性、睿智,极具亲和力的主持人。究竟她是如何做到,仅仅通过聊天,便从一个个嘉宾身上挖掘出最深邃的秘密与最动人的瞬间。
一
陈晓楠算不上红。
在这个流量为王,人人追赶热点、造梗玩梗的时代,她作为一个主持人,身上并没有什么能够“一夜爆红”的特质。不像易立竞那样锋芒毕露,总能把人问到哑口无言。
也不像许知远那样“有梗”,是个文人里的段子手。
当然,更不像鲁豫,能够轻易把天聊死,制造各种社死现场。
而对于陈晓楠,不管是主持还是采访,总是温柔娴静、娓娓道来,仿若流水一般,这让人很容易忽略掉她的存在。
但与热度相对的,是她节目的口碑。
除了担任过许多国际大事的主持,陈晓楠身上最强烈的印记就是《冷暖人生》。豆瓣上评分高达9.4,并多次获得国内外的奖项。
她在《凤凰大视野》中做的专题《非典十年祭》,一样是9.4分。
在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的时候,还被大家翻出来,发现再看一遍也不过时。
跳槽到腾讯之后,陈晓楠做了新节目《和陌生人说话》。
一播出就爆了,目前共三季,季季评分都是9+。
包括她做主持人的《一本好书》,也是文化节目里响当当的一块招牌。两季分数都在9分以上。
她的节目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首先就是因为干货够足。
《冷暖人生》从2003年开始,一做就是13年。这13年里,陈晓楠和节目组记录了太多人间故事。
里面涉及的题材可谓是包罗万象,现在随便拎几个出来都足以引起震动:
“老巴黎”背后的老年同性恋群体;
安乐死决定带来的争论……
在那个网络尚不发达的年代,《冷暖人生》就像是一个窗口。让很多人和很多事,有机会被社会看见、听见。
2017年开始播出的《和陌生人说话》也一样,曝光了许多具有争议性的话题:PUA、杀猪盘、“神女”集体霸凌事件。
每一个相关集在播出后,都离开引起全网热议,直到现在也让人记忆犹新。
到了这次的《我的青铜时代》,又是第一期就登上微博热搜。
徒步从北京西客站走到双安商场,因为被指路就激动到下跪的老奶奶;为了寻求法律援助找到北京,又不想打扰同学们跑去睡地下通道的农民。
罗翔口中的故事既是发生在自己身上,又是发生在了一个时代里。而他对于法律本质的思索,和对于自我道德感的内省,更是贡献了无数金句在网上流传。
能够带来这些内容,陈晓楠的秘诀是什么?
这个问题,鱼叔想用她形容史航的一句话来回答。
在录制《一本好书》的时候,陈晓楠请来了多年好友,编剧史航作为节目嘉宾。她这样描述史航:录节目就像跟朋友聊天,但又是那种特别有营养的聊天。
这句话,其实也可以放在她自己身上。
陈晓楠做节目的秘诀就是聊天。
她太会聊了,跟明星聊,跟学者聊,跟素人聊。从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也从不流露出任何先入为主的偏见。更不会抛出高深莫测的词汇,用那些形而上的笼统概念去给访谈覆盖上一层哲学色彩。只是用一种朴素的方式去接触朴素的人,用一种亲切的方式去亲近对方。而这,却让她发掘出了太多不寻常的故事。
二
不要小看了“聊天”二字。
在这个人与人之间壁垒越来越厚,表达者越来越容易被误解的时代。能“聊得来”已经是种莫大的褒奖。
因此,如果要给陈晓楠的采访选一个最明显的特质,鱼叔觉得,那便是种聆听感。
她愿意听,愿意在听的同时思考、接受对方所说的话,并且顺着对方的故事继续走下去。这才让被采访的对象愿意说更多。
而想要做一个好的聆听者,首要的就是共情。让被访者感觉自己“被理解”了,才会化解与陌生人交流时的距离和防备。
看陈晓楠的节目你会感觉到,整个氛围非常的融洽、舒适。
《我的青铜时代》第二期里,陈佩斯回忆起自己插队生活的苦和难,是笑着说的。
但陈晓楠最后看着他,一边点着头,一边感慨了一句,“您其实始终没适应。”
陈佩斯梗了一下,点头说对。
然后又想说什么,但张了张嘴最终没说,只是眼眶红了。
采访明星是如此,采访素人也是如此。
《和陌生人说话》里,她采访到中国第一例“人体冬眠”的家属。
丈夫把患病的妻子低温冷冻,期待有朝一日技术成熟了,能把爱人再次唤醒。
讲述整个故事的时候,丈夫一直在说妻子“睡着了”。
陈晓楠敏锐的捕捉到这一点,有些唏嘘地说,“你在谈到她的时候从来不会说她……”
说到这里,陈晓楠停住了,反倒是被访者接过话:“死了?”
陈晓楠点头,“你都是说她……”
被访者继续接过话:“睡着了。”
虽然她想指出这个表达的差异,但在过程在她依然没有说出“死”字,而是把选择权交还给了被访者。
她知道,这个字,可能对方并不愿意听。
细微之处的分寸,让她得以尽可能地走近这些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这种共情也表现在,她不会对被访对象随意judge。
《和陌生人说话》第一季里,陈晓楠采访到了“杀马特教父”罗福兴。
说起杀马特那些夸张的装扮和举止,她没有表现出一丝鄙夷。
更没有给杀马特群体打上“哗众取宠”的标签,而是认真倾听对方的人生境遇。
试图理解那些出格行为背后,一个“被忽视”的群体。
当然,她也不只是循循善诱。在关键时刻,陈晓楠也会推对方一把,让对方把那些正在犹豫要不要说的话说出来。
《我的青铜时代》里,罗翔老师说起2010年生活遭遇变故之后,整个人变了许多。
不爱聚会了,不爱喝酒了,周围的人觉得他不像以前那么有趣了。
说完这句他停了下来,跟陈晓楠对视着,两人有一个短暂的沉默。
沉默过后,陈晓楠追问了一句:那你自己心里呢?
罗翔几乎没有犹豫,马上回答:
“我心里觉得很有趣。”
“心里有一种笃定,最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情。”
其实这两句话,才是关于整个遭遇变故的故事的重点,是罗翔心里想说但又因为自制被收回去的话。
陈佩斯聊起自己当年承包山头的往事。
冬天的时候走在雪地里,看到前边没有脚印,所以他知道这是没人走过的路。他还讲着山里的喜鹊、狍子,讲狍子的脚印是什么样的。
在这些琐碎、充满细节的故事里,陈晓楠似乎捕捉到了什么,问他:走没人走过的路,不会害怕吗?
陈佩斯答道,“不会害怕的,因为你知道没有人害你了。”
一句话,反而让陈佩斯透露出了内心深处的真实。
除了这些,陈晓楠同样也善于进行文学性的阐释和总结。
跟罗翔聊到结尾的时候,她说起了这种突然出现的流量在褪去时留给人的震荡。
“在这个流量的时代,当人突然站在流量的桥头,过一阵子流量又会褪去的时候,对人会有振荡吗?”
随后,她又补一句依然很生活化,很细节的问题:“你怕被忘了吗。”
罗翔很自然的回答:对于不可控的事情,我们保持乐观;对于可控的事情,我们保持谨慎。
跟陈佩斯说到喜剧在当年的异军突起。
“那种放声大笑,在一代人的生命轨迹里都不多见。”
陈佩斯同意——喜剧的爆火,其实是社会开始变得和解的历史坐标点。
如果说易立竞的采访特点是“不适”,那么陈晓楠的特点就是“舒适”。
相比于前者“掌控全场”的气势,她更像一个配角,从来不让自己的光芒盖过了采访对象。
一个明显的特征——不管是《和陌生人说话》还是《我们的青铜时代》,火出圈的都是节目,而不是她陈晓楠。
但,如果没有陈晓楠,这些作品也将不会成为佳作。
三
再让我们抛开节目的形式,去观察内容。
你会发现:不管是早期的《冷暖人生》《凤凰大视野》,还是这几年的《和陌生人说话》,包括新开播的《我的青铜时代》。
陈晓楠很少把视点聚焦在“娱乐圈”,也很少做极具热点的话题。
相比起采访明星,追逐流量带来的讨论度,她更加倾向于采访普通人、素人。
就算是在面对像罗翔、陈佩斯这种“名人”的时候,她也很少去聊那些光鲜的、被外界所熟知的一切。
更多的时候是聊琐事,聊细小的感受,聊生命中的某个瞬间。在她眼里,正是这些东西,构成了生活的本质。
陈晓楠采访罗翔的重点不在于他一夜爆红的人气,也没有再去探讨闹得满城风雨的退博事件。
而是跟他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光。聊带着同学一起喝酒,聊天,唱歌,骑着自行车转遍北京城。
也就是这样生活化的细节,才得以探知了老奶奶的故事。探知了那个让罗翔理念受到撼动、让他从“蒙昧”“傲慢”去往成熟的瞬间。
罗翔自从走红之后,接受过很多采访,也自己登台做过脱口秀。但这是他第一次讲述到,年少岁月中那个偶遇老奶奶的故事。
采访陈佩斯,陈晓楠没有把重点放在为什么离开央视。而是聊年少时到舞台上追蝴蝶,聊春天山野里开满沙枣花的香气。
陈佩斯讲起下乡遇到天鹅,通灵般的美给自己留下了很大的震撼。
等到后来自己做电影,到处跑电影厂卖片的艰难岁月。
有一回在电影厂后面的宾馆里,半夜又听到了天鹅的叫声。
他坐起来就哭了。
“太美了!”
陈晓楠的采访就是如此。从最细碎的、最生活化的地方去入手,寻找对象某个“被击中”的时刻。
它脱离了艰涩难懂的词汇,不涉及攻击与防守的博弈。换来的,是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共情。
在创办《和陌生人说话》的时候,她说:人与人之间,内心与内心之间,恐怕还是需要一种最朴素、最原生态,甚至是最笨的瞬间。
你说我听,感同身受。
这次创办《我的青铜时代》的时候,她又说。罗丹的雕塑“青铜时代”,代表的是“人类觉醒,摆脱蒙昧”。她想做的就是寻找那些让一个人认清自我、认定未来道路的时刻。
“当你汇入人流的时候是否问过自己,你是谁,你想当谁。”
这种了解、倾听、传递的渴望,让陈晓楠一路走到现在。
在一则介绍传奇美国主持人拉里·金的微博下面,她转发道:“对主持人来说,感到惊奇很重要。”
这大概就是她的秘诀。
对所有的被访者都保有十二分的好奇,有兴趣去了解每一个人身上发生的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这些小事就在讲述中被慢慢拼凑起来,绘制成一幅超出想象的巨幅画卷。
从曾经东方之星沉船事故、追凶17年的“民间神探”李桂英、被冤杀的呼格吉勒图。到现在产业化的杀猪盘/PUA、持续十几年的“神女”霸凌事件、卧底自杀群的劝生者。每一件都是既小又大。
当这些真实的人生故事被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整条时间的刻度。再回首望去,你就会蓦然发现:看啊,她是在用聆听的方式,给这个庞大的时代做注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独立鱼电影(ID:duliyumovie),作者:鱼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