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幕味儿(ID:movie1958),作者:奇爱葛格,图片:奇爱葛格,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大概还有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第十一届北影节就要和大家见面了。虽然,距离电影节正式开幕还有一段时间,但在各个影迷群里,我发现大家对于今年北影节的期待特别高,不断有人在猜测,今年到底有哪些热门会在北京放映。
随着资讯时代的到来,加上新世纪迷影文化的爆发式普及,影迷的专业度已经毋庸置疑。
从内容层面上来看,“人人皆是策展人”,已属现实。
可现实中的难点在于,电影节中最简单、最快乐的正是拉片单的过程——诚如我的一位策展人好友所言。相比较这种面对电影文本时的纯粹与快乐,其它一切都令人紧张、操心和忧虑。
我们在给研究生上电影节策划课程时,把整个电影节划分成了数十个子流程,影迷们所最关心的“要放什么”,仅仅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电影节实践的过程,其实就是理想照进现实的过程。而不能实现的理想,如飘渺的空中楼阁,坦白说,价值为0。
就像刚刚所说的“要放什么”这事儿,相信有不少人,都会一厢情愿地认为,既然今年北影节难得接在了戛纳的后面,干脆把戛纳的片子都搬来,不就行了?
《安妮特》
对此,操作过电影节的行内人员都知道,在戛纳之后确实便于选片,但“复制”戛纳,抑或搞所谓“戛纳直通车”基本都是伪命题——这背后有诸多复杂因素,有产业的、题材的,以及合同签署、物料交接、观众口味等各种情况的制约。
关于此问题,我在近期“幕味儿”“电影山海经”已和上海策展大佬妖老师有过多次交流,在此不再赘述。
简言之,“戛纳直通车”只是一个带有美好愿望的形象的修辞,真正能让国内外电影节展相互联通起来,需要我们提供更开放的产业环境,以及,建立更具国际声望的文化评价体系。
这个绝非一日之功。
那么立足实际,不想那些有的没的,北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电影节?
说实话,虽然最近六年,我一直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担当策展人的工作,但这个根本性的问题,我自己也曾有多次的辗转反复和举棋不定。
我曾分析过国内各友节的特点优势,但种种特点优势都和各自举办地城市本身的特点息息相关,把FIRST、平遥这种“小而美”的办节经验移植到北京、上海这种需要承载几十万观影人次的大都会,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
我还设想,让北影节展映进化到以放映当代新作、做产业推手的世界主流模式中来。甚至一度激进地希望,把经典老片、大师回顾等等完全划出电影节,归到日常,和展映新片的电影节互为补充。
但思考再三,我明白,在国内这终究是过于理想主义。
松风竹影:松竹经典回顾专题
我还曾发挥过自己大忽悠的特质,有时候会把这些想法放在影迷群里“试试水温”,果不其然,担心踩雷的北京影迷对世界新片充满疑虑,他们大多只对大师经典和新片中少数出名的爆款感兴趣——而北影节所要求的二三百部电影的体量,一千场左右的电影放映,让我们到哪里去找到这么多爆款,或者把不知名的新作炒作忽悠成爆款?
我们缺乏足够强大的包装宣传营销能力,归根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在世界电影节声望体系中处于青涩起步的位置。
2019年备受关注的当年新片《盗梦特攻队》
就像戛纳电影节,今年把西恩·潘《国旗日》这种大烂片选入金棕榈提名,但又如何?它就是戛纳的选择。再烂,中国的影评人、自媒体下一次照样义无反顾、收拾行囊奔赴棕榈海滩。
换成我们,那绝对要被大家群嘲奚落不知多长时间。
那么,面对种种限制和困难,北影节到底该如何做?我个人认为,关键在于切实针对北京的城市特质,解决好展映“平衡度”的问题。
特质之一,是应发挥好北京作为首都的政治姿态功能。
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政治的中心。如果说,某些影展的选片和所在城市的肌理与气质紧密相连,那么北京天然就在这座古老城市之外,还和国家形象、政治意志和外交信号,有着牢不可分的关系。
看到上海、香港,你想到的可能就是上海、香港,到了北京,你会直接把它和更高层级的国族想象与文化建构结合起来。
因此,北影节展映在每年的特展单元、国别单元,抑或是对什么样的外国电影适合于在国内放映,放映多少,我认为都应该有值得观察的意义。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上影节的成功和这座城市的粉丝文化土壤有着直接的关系,粉丝文化、二次元特质选片的突出,是上海不可忽视的优势,也让它在常规电影节传播作者电影和艺术电影的语境外,进行了极大的拓展。
北影节的展映策划中,关于城市、首都和国家之间平衡度的体现,是尤其应该明晰和着墨的。
特质之二,是应凸显北京作为电影产业中心的推手功能。
北京是国家电影行业集聚的中心。这种中心,于电影节而言,有利有弊。利的是,电影节就在家门口,你上午还在上班下午就来了;不利的是,我们的生活天天和电影紧密结合,似乎没有电影节,这么多年不也过来了?在北京参加电影节,少了点“在别处”的惬意和放松,似乎不像是度假而更像是工作,忙叨完还得回家照顾老婆孩子。
北京还拥有大批量高素质、热爱讨论和喜好豆瓣打分的影迷群体。高水准影迷的存在,往往让片方在电影节投放新片时,既充满期待又惴惴不安。这是不折不扣的双刃剑。
对此,作为策展人和选片团队,应该在北京实现新片露出和次新片助推市场发行的平衡。前者主要应由天坛奖、注目未来等评奖单元承担,次新片的部分则结合影片气质、档期发行,主要由展映单元、红毯、论坛沙龙等部分承担。
北影节成为了《吉祥如意》中的一部分
首映率对于电影节而言固然是重要的评价指标之一,但在北京这种产业中心,我们认为,影片质量和交流质量比首映率更重要。
没有足够首映率的地方性影展,基本上难以建立足够的行业权威。但谁都不能否认,任何一部中国影片是能够取得成功,最终都需要征服北京。
北京,是一部电影从见自己、到见天地、见众生的关键指标城市。北影节,理应有自己的从容与底气。
特质之三,是应强化北京作为电影学术中心的支撑功能。
除了政治中心、电影产业中心,北京当然还是文化的中心,在国内拥有首屈一指的电影学术力量。仅就电影创作和研究而言,从北京电影学院到北大、清华、北师大、传媒大学、人民大学、艺术研究院等等可谓重镇林立。
当然还有我所供职的独一无二的电影资料馆,既是国家级的电影研究中心,还是珍藏四万余部电影宝藏的档案国库。
在与电影节进行结合时,学术和档案固然不是必需之元素,但将它们与大都会观摩型影展相结合的时候,往往能生发出惊人的魅力,也是实现真正电影策展的可行性的通路之一。
我还记得,曾几何时,香港国际电影节曾有二十余年,连续举办各类香港电影专题策展,并出版中英文特刊,如今它们已成为香港电影研究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第七届北影节在邀请梅峰导演的《不成问题的问题》进行国内首映时,也以文人电影为出发点,策划了一个包含三十部新老影片的“东方文人电影大展”(包含上海文华公司七十年特展、唐书璇《董夫人》国内首度放映、《一串珍珠》默片配乐、四场电影交流沙龙等多个板块)。这类活动,没有北京相关机构的档案资源支持和学术支持,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2017年奇爱博士与当年策展单元的“灵感缪斯”郑大圣于《廉吏于成龙》映后
因而,北京要打造自己的特色,为影人服务,为产业服务,为影迷服务,要善于利用以上资源,将电影节的交流互动环节深度化,让见面会不只是主持人照本宣科的say hello,而是成为未来产业上拓展口碑抑或推动人文交流的思想生发地。
北影节的交流,应该是可以作为物料,长久留下来的有价值的沉淀。随着时间推移,它们也必将造福于未来的迷影者与研究者。
以上,是我对北影节在策展“平衡度”方面的一些个人思考。
简而言之,概括起来,包括:
在办节宗旨上,实现国家意志和电影节普遍规律的平衡;
在展映选片上,实现新锐佳作和经典影片的平衡;
在产业推动上,实现竞赛新片首映与展映佳作推荐的平衡;
在思想生产上,实现当下创作交流和历史学术钩沉的平衡;
……
北影节的策展难度,不是要实现以上各种平衡中的“之一”,而是要同时满足以上的各种需要。这样的北影节才会是有特点的,是大家所期待的,也是我们今年所孜孜以求的。
我们热烈期待大家的检验与反馈。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幕味儿(ID:movie1958),作者:奇爱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