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轻拿轻放局(ID:heybecareful),作者:唐姆里德尔,原文标题:《“奥运冠军被瞒着奶奶去世”,看得人难过》,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直到上周末东京奥运会正式落幕,孙颖莎才得知奶奶4月份时因病去世的消息。
这个还未满21岁的小姑娘刚刚在赛场上勇夺了一金一银,“掐脸杀”被做成表情包风靡全网。
而父母瞒下这个噩耗长达3个月,正是为了让她“安心备战奥运”。
在昨天的一篇新闻稿中,当地媒体详细地描述了孙颖莎听到消息时“焦急又略微颤抖”的声音,以及随后“长久的沉默”。
看完这篇报道,我最先感受到的是愤怒。尤其是文中先是渲染了“孙家人的隐忍和付出”,紧接着又对孙颖莎的成绩和“使命感”大加赞美。
而网上的一些讨论将其上升为“忠孝两难全”“顾全大局”,更让人嗅到了危险的味道。
我们太习惯这种叙事,医生加班不顾家中生病的孩子、老师为了学生与孩子……这些“牺牲”都曾经被赞美过,后来又被警惕过。
但仔细想想,却又有所不同。
除了当事人和外界的赞美这两方之外,这类事件中还存在一个隐形的”加害者“,就是夹在中间的父母。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艰难、更难以评价的选择:“在孩子的重大人生节点上隐瞒坏消息”的行为,是合理的吗?
如果代入被隐瞒者的立场,当然很难接受。
实质上是他人代替自己做了选择,只能被动接受由此产生的遗憾。
这甚至提醒了很多人,以后要多跟家人强调“身体如果有任何问题,一定一定不要瞒着不说”。
因为“跟耽误工作比起来,更无法接受没能陪在亲人身边”。
但把立场转换一下,这个答案立刻又会变得没那么清晰;
我们之所以会觉得父母的做法“难以评判”,正是因为他们其实承担了更多。
相比于开头那些“鼓吹奉献”的故事,更相似、更让人心情复杂的类比可能是下面这个:
“高考前家里人被查出重病,应该告诉孩子吗?”
我拿这个问题去问了几个朋友,得到了一些不同的回答。
大多数觉得应该告诉,因为“前途有很多种可能,但家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但反倒是一个曾经目睹过类似悲剧的朋友,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她说,并非只有孩子陪伴家人的冲动是人性,家人想要隐瞒的冲动也是人性。
朋友是真的见过家里的一个姑姑,在孩子高三时被查出重病;
出于对孩子的尊重告知了病情,但真的影响了他的复习心态和高考成绩,最终姑姑抱憾离去。
很多网友在对孙颖莎表示心疼时,说“奶奶在天上也会高兴你拿了奖牌”;
话是安慰没错,但也来源于真实世界的心情。
这其实有点像是《麦琪的礼物》,吉姆卖掉金表为妻子买梳子,德拉卖掉长发给丈夫买表链。
可手表能赎回,头发还能长,错过的亲人却不会再回来。
父母一定是真挚的,他们一定是真心希望女儿不受影响、拿到好成绩,不辜负这些年来的辛苦。
所以才更让人想要发问——究竟是什么东西让我最亲密的人,阻拦我去和他们一起分享悲伤呢?
在那篇报道中,孙颖莎的父亲详细地阐述了她跟奶奶的关系有多好:
“我大学考出去后在石家庄安了家,后来有了莎莎,我们两口子工作忙,她小时候一直由爷爷奶奶带。”
据说,孙颖莎虽然忙到节假日都没空回家,但只要一有时间就会给爷爷奶奶打电话。
很多类似的故事中也一样,孩子和家人很亲密,所以错过最后一面会造成深刻的遗憾。
但这同时又印证隐瞒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感情这么好,听到这个消息一定受不了。”
而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恰恰在于评估利弊的标准。
一边是需要打起精神去应对的“人生重大时刻”,另一边是亲人的病情,无法靠人力去改变。
隐瞒者的动机或许是无私的,但这一决定依然建立在功利主义的逻辑之上。
做出决定的父母们,一定已经把两种选择会带来的伤害,放在心里反复衡量过。
但个体的情感损伤大概没有被考虑其中的,甚至会被看做是一种负担。
我们经常从考生家长嘴里听到这样的理由:“反正他知道了也帮不了什么忙,还不如先安心考试。”
“帮不上什么忙”,才是隐瞒行为中最强劲、最“合理”的动机。
没有见到最后一面的遗憾,被看做是一种暂时的、可以忍受的痛苦,需要顺理成章为“成绩”“前途”让位。
甚至就连失去亲人的痛苦本身,也常常需要为现实让位。
《请回答1988》里有一集,讲的是德善奶奶的葬礼。
爸爸和姑姑们整天都在聊天吃喝、招待宾客。直到深夜大伯从美国回来,兄妹几个才抱在一起痛哭。
发泄是需要让位给“正经事”的——哪怕这正经事的起源,明明就是出于最朴素的情感需求。
而在我们的环境中,亲人去世几乎已经是最被认真对待的情感损伤了,其他形式的让位更是处处可见。
之前中国版的学生天台喊话被诟病远远不如原版的好看,就是因为满屏的“考试”“前途”,少有对真实情感的允许。
妈妈天天把闺蜜学习成绩好挂在嘴边,完全不在乎会不会因此断送掉两个小姑娘的友谊。
很多人被长辈催婚,背后的也是这种“让位”的逻辑:“过了xx岁就别太挑了,感情这东西处处就有。”
可有些选择之所以艰难,恰恰是因为情感无法轻易割舍,人本就不是只会做利弊加减法的机器。
就算明知就业、考研竞争激烈,也无法把同学、朋友看作你死我活的敌人;
想要相信“这辈子跟谁都是过”,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忍受没有爱情的婚姻。
而涉及生死时,这种更沉重、更极致的悲伤就愈发变得无法忽视——
就像在有关孙颖莎新闻的评论区里,偶尔能瞥见的,那些来自网友的追悔莫及。
这样的追悔莫及我们并不陌生。
《你好,李焕英》里有一段晓玲在妈妈病床前自述的情节,就源自贾玲的心结。贾玲见母亲最后一面是在殡仪馆,所以她说,我没有见到妈妈去世时的样子。
岳云鹏的父亲在他演出前突然去世,他最后忍着眼泪上台;后来写了一首歌,歌词里唱“如果有个直达天堂的电梯,我会不顾一切去看你”。
友情、爱情、亲情,关系远近有不同,“让位”时的疼痛程度也不同。
但再怎么把个体的情感视作可被牺牲、无关紧要的东西,也无法掩盖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
就像我不知道孙颖莎的训练会不会因此受影响,考生的高考成绩会不会因此下滑,也无法判断结果“值不值得”。
可总觉得这样的选择,该由自己做才更好。
有些事情是没有正确答案的,人生也难免会经历遗憾和悲伤。
但恰恰因为这样,才更要把心里的声音喊得大声一点,再大声一点。
在痛苦的内心挣扎中,最后哪方胜利并非关键。
允许这样的挣扎发生,才最重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轻拿轻放局(ID:heybecareful),作者:唐姆里德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