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网(ID:eeojjgcw),作者:梁嘉琳,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近日,A股医药板块出现了一波大跌行情,被视为股市动荡期“稳定器”的部分医药龙头企业跌停:创新药领域市值最大的“恒瑞医药”六年来首次跌停,创新器械领域市值最大的“迈瑞医疗”一度下跌17个点,第三方检验服务领军企业“金域医疗”跌停……
这场暴跌似乎没有先兆。此前一周,梳理医药企业半年报后,多家券商仍在中期策略报告中提出“研发创新给企业带来议价权”“龙头公司竞争优势逐渐显现”等利多表述。当行业研究机构将“创新”作为股价的护身符,笔者想为产业界和金融界朋友泼一盆冷水:中国创新药的春天已经到来了吗?如何避免“倒春寒”甚至“气候异常”?
“春天论”出自中国自2015年启动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与创新药第一梯队美国、第二梯队日本相比,我国创新药产业已经从“跟跑”提升为“并跑”,并在部分领域做出“领跑”的姿态。
对于那些跟风式的乐观者,一个不容忽视的逻辑漏洞是:刨除“高仿”的微创新药物,光看新靶点、新机制的全球新药,从研发到上市平均往往需要10年,如果说中国仅用5年就“建成相对完整的医药创新生态”,那么这个生态的雨露只能泽被早期研发的旱田,无法覆盖全产业链。光看新药研发管线数量,中国占全球比重跃至约14%,一举超越日本。
随之而来的是资本狂潮,中国医药医疗领域的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到2020年增长15倍,高达1850亿,其中三分之一聚焦新药研发。但基金运行周期短于医药创新周期,高回报、稳回报需求导致创新资本不愿放手一搏,挤在少数成熟靶点、机制的“独木桥”。与此同时,资本催化的研发人才争夺战打响,刚成立一两年的创新药公司一度敢于百万级、千万级重金挖人,导致临床科研人才的流动性过大,二期临床试验还没做完,行业知识库还没建成,“半生不熟”的科学家、分析员就选择跳槽。
根据《构建中国医药创新生态系统系列报告》,中国的全球首创新药数量仍然非常有限,2017-2020年中国上市的37个I类新药中,仅3个在作用机制上实现创新。目前全球活跃在研单抗药物覆盖靶点共计约400个,中国药企研发管线覆盖仅为其中五分之一。创新成色不高,创新人才不够,创新支撑不稳,这是中国医药创新行业的三大命门。
因此,对于医药创新行业,还需要下更多的改革工夫。
一方面,创新扶持政策须更精准,挤压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投机空间。前几年,依附于“健康中国”“创新中国”等政策,以及作为中国创新产业为数不多可以短期内赶上发达国家的行业,医药股被贴上“白马股”标签,无论是避险需求还是追高需求,医药板块总体一路上扬。这是反常识的:既然医药创新在一级市场(VC、PE)存在高风险,为何到了二级市场就稳赚不赔?进一步说,政策保护的是个体和公众的健康权,而不是保护某个行业(医药板块),更不是某家企业(个股)。公共资源没有义务为投机者“抬轿”“护盘”。
另一方面,要树立“为创新买单”理念,避免医药创新出现上游通畅(新药审评审批)、下游堵塞(医院临床使用、医保支付报销)的“堰塞湖效应”。无论是在恶性肿瘤、罕见病领域,如果无法提高患者对创新药的可及性、可负担性,不仅创新药会成为“成就展”橱窗里的摆设,还会导致前期的高额投入无法回本,甚至中小型医药创新公司面临资金链断裂乃至直接出局的风险。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打通“三医联动”的壁垒,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网(ID:eeojjgcw),作者:梁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