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09-22 20:00
“双减”真的会对标德国吗?聊聊德国教育那些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女子无才便留德(ID:wucai6de),作者:无才姐,原文标题:《“双减”真要对标德国?这些事德国人不会告诉你!》,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很多读者想看我写“双减”,因为坊间盛传这次的“双减“政策是要对标德国,而我正好生活在德国,写过许多关于德国教育的文章。


这个话题非常庞大,我打算分为三篇来写:


  • “双减”对标德国的可能性有多大,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 家长面对“双减”为何更焦虑了,如何克服焦虑?


  • 怎样教育孩子,才能在“双减”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话题,积极参与讨论。



天下苦内卷久矣!


当我刚听说“双减”政策出台时,长长地吁了一口气。


这两年写育儿文已经越写越沉重,越写越压抑,越写越背离当时的初衷——那时候我只想做个简单的逗比,分享育儿过程中的趣事。


在后台的留言中,我接触到的却是一个又一个不快乐的家长和孩子。


如今,跳楼和抑郁症已经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话题,而且有愈发密集的趋势。


你能想象吗?和我讨论抑郁症的最小的读者,仅仅小学三年级。


我是江苏人,从小接受的就是应试教育,经历过传说中地狱模式的高考,可是在我十八岁离开家乡去上大学之前,还没有听说过一起青少年自杀事件。


可是去年,仅仅在两个月间,那个十八线小县城竟然一连发生了五起中小学生跳楼事件,其中一个还是我母校的小校友。


相比起民风尚算淳朴、家长鸡血程度中等的小县城,一线大城市的情况更是堪忧,每每和北上广的朋友聊到孩子,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一头满溢的焦虑。


不要说孩子,连大人都快扛不住了。


所以我对“双减”政策的态度十分明确:举双手双脚赞成。


当一个剧场已经严重失序,观众们不仅纷纷站起来,还抢着垫脚,甚至企图爬到椅子上去时,管理人员是时候登场了。


大家都坐下难道不香吗?


这个重新维持剧场秩序的措施,就是“双减”。


那么,我国“双减”政策的目标是什么?路径将会怎样?有没有参考的对象呢?


有人非常肯定地说,“双减”政策对标的是德国。


理由很简单,因为其它国家的教育体系都不符合我们的国情和价值观。


比如美国,工人阶级和中产阶级的孩子从小走的就是泾渭分明的两条道路。工人阶级的孩子上公立学校,早早放学后就在马路边玩;中产阶级的孩子上私立名校,放学后在无数兴趣班之间辛苦奔走,这种景象在《不平等的童年》这部轰动一时的社会调查报告中被揭露得淋漓尽致。


分化和对立显然不符合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价值观,我们的目标是共同富裕嘛。


再比如芬兰,芬兰教育享誉全球,是真正的佛系养娃快乐教育,学生学习时间最少成绩却最好,教育体系突显平等和高效。可是芬兰全国人口加起来才500多万,人均GDP却有5万美元;我国人口14亿,人均GDP仅1万美元。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芬兰采取的都是小班教学、定制化教育,对于有特殊问题的孩子,学校甚至会专门配个老师来教他,这个国家教育资源的雄厚程度只能用叹为观止来形容。


对标这样的“小巨人”显然是不现实的。


相比较而言对标德国确实要靠谱一些。德国是欧洲人口大国、教育系统以公立为主、分配体系注重公平、整个社会分层呈扁平化,和我们的目标十分接近有没有?


最重要的是,德国有全世界最好的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德国制造”背后的秘密武器,也是解决“千军万马挤独木桥”问题的不二法宝。


那么,是不是我们一比一拷贝德国模式就行了呢?


恐怕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很多人都知道德国教育是两条腿走路,即施行“双轨制”。


简单说,就是让擅长学习的孩子去接受高等教育、当白领,让不擅长学习的孩子去接受职业教育、当蓝领。


请注意,这两条腿和美国教育体系的两条腿从本质上来讲是不一样的。


美国的两条腿是从孩子出生时就分开了,中产阶级走这条,工人阶级走那条。


而在德国,不管哪个阶层的孩子从小都在一起上免费公立学校,小学四年级结束再进行分流,决定到底要走哪一条路。


由于德国各州的教育体系不尽相同,实际情况极为复杂,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仅以我所在的拜仁州为例,用最简短的文字向大家做个介绍。


拜仁州中小学体系图(来源:www.km.bayern.de)


拜仁州小学(Grundschule,图中绿色)毕业分流是有统一分数线的,达到2.33的孩子可以进入文理中学(Gymnasium,图中蓝色);达到2.66的孩子可以进入实科中学(Realschule,图中橙色);其余孩子可以进入中等中学(Mittelschule,图中紫色)


请注意,德国的五分制和美国是相反的,小学毕业最好成绩为1.00分。


文理中学的学制为8-9年,毕业时参加“高考”,得到高阶中学毕业证书(Abitur)后可根据成绩报考心仪的Universität即综合大学。


这条路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大直路,一路奔向“大学本科”。


实科中学的学制为6年,中等中学的学制为5-6年,毕业后均可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去工厂当学徒工,也可以进入FOS或BOS这样的学校进行学业深造,最后有望获得类似于高等专科学校的文凭。


实科中学和中等中学大体上都是奔着蓝领去的(但不绝对),两者的区别在于,实科中学获得的职业教育的范围更广,机会也更多一些。


好了,现在重点来了,在经济发达、教育质量名列前茅的拜仁州,小学生升入文理中学的比例有多少呢?


要知道,现在国内多少家长急得睡不着觉的原因都是只有50%的孩子能上高中啊!


那么德国家长佛系养娃的原因是因为闭着眼睛就能上文理中学吗?


你猜,你使劲猜。


找这个升学率的数据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德国小学一般不统计这个。


大麦一年级第一次家长会的时候我问了班主任这个问题,结果班主任一脸懵地看着我,好像我是从外星来的。


后来大麦和小米相继毕业,身边朋友提供的信息越来越多,我才对升学率有了个直观的感受,就两个字:离谱。


通常二十人左右的班级,全班只有一个孩子没考上文理中学的,和全班只有一个孩子考上文理中学的,我都听说过。


是不是和学校的好坏有关呢?


真没关系,完全随机。


最后我终于找到了一组珍贵的官方数据,据教育部统计,拜仁州2017/2018学年四年级学生进入文理中学的比例是38%。


不过请注意,“进入”和“考上”并不是一回事。


“考上”是客观事实,而“进入”是主观选择。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考上”了,但我不一定要“进入”。


是的,颠覆常识的事情出现了,在德国确实有不少孩子是考上了文理中学却不去上的,他们转头选择了实科中学。


人家压根就没把读大学当做人生必选项。


这样的情况在大麦和小米班里都有发生,理由都是家长和孩子不想承受太大的学习压力,所以放弃了课业繁重、节奏很快的文理中学。


中国家长肯定要想不通了,德国人该不是有什么大病吧?就这么把孩子前途给毁了?


当然不是。


“不想吃苦”只不过是表面原因,而背后真正的原因其实是性价比的问题。


也就是说,读文理中学的性价比未必就比实科中学更高。


坐稳了,更多冲击三观的奇奇怪怪的东西正在扑面而来。



德国人无疑是敬重知识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一人博士,全家博士”。


一旦获得博士学位,Dr. 这个头衔就会和你的姓名永不分离,印在信笺上,刻在门牌上,而且买一赠一,连配偶的姓名前也自动带上Dr.供人瞻仰。


可是要说这是学历崇拜,却又完全不是那回事。


德语里有个词叫Überqualifizierung,学历过剩,我刚来德国的时候曾经对这个词百思不得其解。


学历还会过剩吗?学历难道不是越高越好吗?学了更多的东西难道不是更有竞争力、对社会更有用吗?


德国朋友摇摇头告诉我,学历太高是会找不到工作的,博士失业可不是什么稀奇事。


你让博士去干蓝领的活儿,他们根本干不过接受过系统职业教育的蓝领;你让博士去干本科硕士的活儿,他们掌握的那些高深的理论知识派不上用场不说,公司还要按照博士的级别支付工资,还要担心大材不堪小用不能安心工作,所以一般德国公司都只会按需招聘,避免学历过剩的情况发生。


再看看如今国内职场内卷,博士抢硕士的饭碗,硕士抢本科的饭碗,本科抢蓝领的饭碗……难免觉得德国人的思维方式可真有意思。


那么,防止学历过剩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其实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各种职业需求是一定的,人才各尽其用就能高速运转,过高的学历并不能带来更多的红利,倒是反而要面对教育资源浪费的问题。


对于个人来说更是没有必要,如果学习既非出于内心热爱又非出于实际需求,那就只是对青春的浪费而已。


职场其实是另一个剧场,当观众们纷纷站起来去够更高的学历时,学历门槛就被毫无必要地提高了。


一方面,大学生太多文凭的含金量急剧下降,而另一方面,连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的现状倒逼着教育系统更加内卷。


职场竞争和教育系统相互作用,卷成麻花。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德国人会有“学历过剩”这个概念,而在我们的概念里就是学历越高越好呢?


用人单位常常为自己的“含博量”、“含硕量”沾沾自喜,把杀鸡用了牛刀当作自身实力的象征;而当“大学生当蓝领”这样的社会新闻出现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屈才”,很少有人会去讨论行不行这个问题。


原因有两个:


首先,如果说教育这个剧场需要“双减”来重新维持秩序,那么职场同样也需要管理员的出现,让大家都“坐下来”。


德国相对完善的劳动法和强势的工会都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蓝领和德国的蓝领不是一回事。


由于缺乏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的高级技工很少,蓝领大多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低水平的意思,就是进入门槛很低,可替代性很高,换句话说就是谁都能做。


而在德国,连烤面包都要经过系统培训拿到证书,更别说水电机械这些技术领域。


大学生纡尊降贵想当蓝领?不好意思隔行如隔山,先得考出资格哦。


而事实上,我国对于高级蓝领的需求是巨大的,人才缺口长期存在。


所以与“双减”政策并行的,必然是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从这一点来看,德国确实是个非常好的参照物,“双轨制”不仅能够缓和升学压力,也有利于推动社会分配体系的公平化,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加速迈进。


因为劳动力的价格不是由学历决定的,而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职业教育面向市场需求,同时又大大提高了劳动力的核心竞争力,势必会推动整个蓝领阶层的劳动报酬,缩小与白领阶层的收入差距。


德国人为什么会主动选择职业教育这条路,不觉得当蓝领有什么不妥呢?


因为职业教育不仅学习压力小、学制短,而且一样可以拥有相对体面的生活,蓝领和白领的收入差距微乎其微。


我认识的一位高级技工就是从职业教育体系中走出来的,没有读过大学,在某公司负责大型机器的全球售后维修工作,工资加出差补贴月入两万多欧(与人民币一比八),远远高于普通白领的收入。


你说他会逼自己的孩子考大学吗?没有必要啊。


当然了,在德国有些职业是有特殊滤镜的,比如医生,律师,大学教授,这些都需要高学历,且无法走职业教育的道路;另外对于一些晚熟的孩子来说,如果职业教育走了一半又开始向往大学生活,那就需要走一些弯路了。


所以我一直把进入“文理中学”当做“最宽的那条路”,因为选择最多,这可能也是德国高知家庭重视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了。


尽管如此,他们的心态也是相对平和的,毕竟,就算走不了“最宽的那条路”,其它路也不算太差,只要足够努力都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除了“双轨制”,我还想说说德国教育体系中一些不容易引人注意的地方,而恰恰是这些地方另有乾坤,体现出了这个国家真正的教育理念和实力。


前面提到过,拜仁州小学分流是有统一分数线的,这个分数线长期固定,使用多年。


也就是说,不管这一年有多少小学毕业生,只要成绩达线,都可以进入文理中学。


万一,万一小学生们纷纷鸡血上身,全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那不是把文理中学的校门给挤烂了吗?


这个问题我曾经问过大麦的班主任,结果她又一次一脸懵地看着我,不明白怎么有人会觉得这是个问题。


后来我当然知道了,很多人从一开始就没有想上文理中学,早早就瞄准了职业教育那条路。


可是从管理的角度看,难道不是根据每年的毕业人数和成绩排名确定分数线更容易操作吗?


比如大麦和小米最后上了同一所中学,就因为两届报名人数相差较大,最终班级数量都不一样,给学校管理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但这种学校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的行为正是体现了德国教育的核心理念:避免竞争。


分数线只是一个标准,达到了就说明你有能力上文理中学,但是你不必和任何人竞争,别人学得怎样与你无关。


直到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小学四年从来没有成绩排名,因为用不上。


这完全颠覆了我们从地狱模式带来的“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人生观。


即使这样,拜仁州的教育部门也遭到了很多批评,因为分数线的存在,拜仁州被认为是学习压力最大的州之一。


那么其他州又是怎么操作的呢?


有许多州是采取老师推荐的形式,即老师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推荐进入不同的中学;还有的州则完全根据家长的意愿,家长和孩子一合计,想上什么就上什么……


打鸡血的都去文理中学,想躺平的都去别的中学?万一不合适怎么办?这不如同儿戏么?


别着急,其实各种中学都是留有“后门”的。


进入文理中学不是一劳永逸,每年都会淘汰一些学生,比如多门功课不及格、主课补考不过。


但是请注意,这不是末位淘汰制,只和学生的个人成绩有关,和竞争排名无关。


这个淘汰率我没有找到统计数据,只知道朋友的孩子入学时有7个班,最终留下参加“高考”的是4个班,消失了3个班。


不过与此同时,实科中学每年都会有一些成绩优异又有主观意愿的孩子升入文理中学,甚至有中等中学的孩子连升两级最终也进入文理中学。


也就是说,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一步调整目标,最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当然了,实科中学和中等中学的学习内容本身要比文理中学简单,升入文理中学后跟不上再掉下去也是有可能的。


这也是一些目标明确的家庭尽量争取一次到位、避免孩子进入其它中学的原因。


不过总体来说,这样的设计让孩子们始终专注于“我想要什么”和“我能做什么”,不断去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把精力放在残酷的竞争上,大大减少了焦虑。


再来说说德国的升学考试。


在德国人的词典里没有“一考定终生”,无论是考中学还是考大学都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分数计算系统。


在大麦毕业之前,整个四年级期间需要经过三门主课的总共22门大考,再加上平时的口试成绩,最终换算出总成绩,到了小米毕业这一年,因为疫情关系大考减少到18门,但是除了口试成绩之外还加入了一些随堂测验的成绩。


考大学那就更复杂了,通常从11年级开始,平时的笔试和口试就开始计入最后的Abi总成绩,而所谓的“高考”虽然也声势浩大,但只占到总成绩的30%左右。


怎么说呢,体验起来十分酸爽。


在经历大麦和小米连续两整年地毯式轰炸般考试的过程中,我常常想,还是直接来一刀比较痛快。


但是真正冷静下来又会觉得,确实这样才能如实反映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


而且对于孩子来说,从小就认识到学习需要踏踏实实,不能心存侥幸,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教育。


德国这种以平时成绩为主的计分体系对整个教育系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背后是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和教师队伍的高度职业化。


只有在教育资源均衡分布的情况下,不同学校的“平时成绩”才能得到相同的认可;也只有在教师队伍高度职业化条件下,才能杜绝徇私舞弊的情况发生。


在现阶段,我国对标德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可行的,但是要照抄德国的教育系统和计分体系却是不现实的。


举个很小的例子,在大麦选择中学的时候我一度不敢相信,真的是本市所有中学随便选吗?会不会选了太热门的学校被拒呢?


结果完全没问题,全市公立学校无差别对待,有多少学生报名就收多少。


我们所在的城市属于德国的中等城市,私立学校寥寥无几,口碑一般,和想象中的贵族学校根本不是一回事,基本不在当地人的选择范围内。


大麦入学第一天就发现和市长的女儿同班,就连市长和市长夫人本人也是从这所平平无奇的公立学校毕业的。


全民接受公立教育真不是一句空话,阶层差别在教育系统中很难看得出来。


当然,德国也是有真正的贵族学校的,但和其它国家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和中产阶级甚至一般的富裕阶层都没有多大关系,通常不在教育系统的研究范围内。



写了这么多,只是想尽可能地阐述德国教育系统的现状,并没有鼓吹德国教育的意思。


事实上,德国人对他们的教育系统并不满意,批评的声音很多,特别是分流过早的情况饱受争议。


我在写这篇文章查找资料的时候甚至看到一篇德语文章,标题就是《德国教育体统为何如此糟糕》。


可见,从来就没有完美的系统,只有不断努力完善的系统。


如果往前追溯半个世纪,我们会惊奇地发现,那时候的德国教育和今天的中国教育极其相似,也是鸡血满满,分数第一,打骂教育盛行。


今天的德国,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后不断追求公平的结果,也正好配合了社会老龄化和竞争活力下降的趋势。


效率和公平,是人类永恒的难题,也是今天的中国最需要面对的问题。


以目前的发展阶段和人口结构来看,激烈的竞争仍然会在中国长期存在,德国模式只能部分借鉴而不能完全照抄。


在教育领域,我们也需要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以“双减”政策遏制恶性竞争,就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女子无才便留德(ID:wucai6de),作者:无才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