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采铜的创想世界(ID:CTDT4US),作者:采铜,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去年看过一本钱穆先生写的《学籥》,颇有收获。籥,yuè,原指古代一种管乐器,另外又有钥匙的含义。学籥,意指做学问的方法和门径,这本书辑录的就是钱穆有关治学方法的文章。
书中讲治学的四个阶段,分为专门、博通、专门、化境四步。
第一步是“专门之学”,就是“专读一书,专治一人、一家、一派”。这个阶段,以专为贵,不要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拿来看、拿来读,最后呢,学到的都是泛泛,没有一样是深入的,这样就得不到“专门之学”。
第二步是“博通”,“从此专门入,又转入别一专门,只此便是博通”。假设原来你专门读李白的诗,花了两年时间把李白的诗都读全了、读透了,然后你就可以读杜甫的诗,在你读杜甫的时候,脑袋里有时候会跳出李诗,去跟杜诗参照比较,这就有了“博通”之感。博通一定是以专门打底的。
钱穆认为,学问的第三阶段,即在博通之后,又回到了专门。此时的专门已不同于以前,是阅尽千帆,是专门之学的Pro版。有了前两个阶段的知识打底,找到一个专题,汇聚到一个点上,这时你便会有新的发现,能构筑深入的、系统性的见解,并有所创造,这就是第三步。
而第四步叫“成家而化”,是“既专门,又博通”,入了化境了。走到第三步的人已经是高手中的高手,而第四步则是大师级的人物,本领域中所有的知识都已经融会贯通,是博通的Pro版。
现代人大多追求速成,迷信捷径,以为只要抓住了所谓的“本质”、“诀窍”、“底层思维”等就能一步登天,一脚跨过知识的崇山峻岭,最后反倒是走了歧路、错路,迷途而不知返。
一个人的知识体系,若是在钱穆的四步框架下,循序渐进地搭建,才是正途。
如果你还没有走好第一步,还没有“专门之学”,就想直接跳到第二步“博通”了,可能吗?自欺欺人而已。
钱穆是大学问家。在大学问家眼里,所谓的“专”跟普通人理解的不同,是比普通人理解的那个“专”还要“专”许多。如果有人说自己的专长是中国古诗词,在钱穆眼里是一点都不专的。因为“中国古诗词”这个范围太大了,哪怕缩窄到“唐诗”这个范畴也是相当大的,光读唐诗可能你一辈子都读不完。
所以真正的行家,他们的“专”是比普通人认为的更加聚焦,同时又更加深入。同样是历史学家,有些人专门研究唐史,有些人专门研究宋史,有些人研究春秋战国史,有些人研究魏晋南北朝史,但如果有人说自己精通中国历史,那么基本上就是半瓶子醋瞎晃荡了。
讲到这里,你就可以问问自己了:“我的专门之学在哪里?”
许多人自以为很博学,什么书都看一点,什么东西都了解一番,到最后,其实没有一项是真正懂的。如果你一年看五十本书,这当然是非常用功的表现,但往往这五十本书各自没什么相关,写啥的都有,那你就要想想这样看书的效果了。这种所谓学习的方式,没法达到“专门之学”,只能徘徊在真知的门外头,一直没入门呢。意识不到这一点,可能一辈子都只能在原地打转。
学东西,必须得一竿子捅到底。刚开始学,是浅尝,你了解到了一点点,很新鲜很激动,就以为醍醐灌顶了,以为点到天灵盖了,只是错觉而已。越是入门级的知识,知道的人就越多,因为大多数人也都是浅尝。你以为学到了什么不为人知的绝学,其实别人好多年前就知道了,只是没说而已。
但是呢,你选择继续深入下去,在这个专门的小课题上钻研下去,不是浅尝辄止,而是打破砂锅,那么你就会发现一些以前想都想不到、别人也不太知道的知识。你越是往深的地方去学,你所积累的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就越多,那样渐渐地,你就成为别人眼中的高手了。
随便找身边的人一问,问他受益最大的是什么书,那么95%的人会说出一些大家都听过的书名,什么《人类简史》《原则》《反脆弱》《穷查理宝典》等等,问他什么小说最好看,他说《红楼梦》《百年孤独》《平凡的世界》《挪威的森林》,聊起科幻就是三体,一丧起来就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些书当然是很好的书,但是光看这些书还远远不够,因为你看过的书好多人也看过,你没有比别人更特别一点,更多了解一点。
但是如果你的目标就是看大家都看的书,学大家都学的东西,那么你永远都学不完。因为你不聚焦,面铺开的太大,并且总有新的东西在流行,所以你就一直在后面追,但总是追不完。
只有当你一竿子捅到底,下定决心把一个东西学透了以后,你才能发现一些别人不知道的好书、好电影、好纪录片、好课程等等,你才可能打出你这张品牌。如果你一直浮在水面上,折腾来折腾去,也都是别人知道的东西。
我们都知道“乔哈里视窗”,一个2*2的矩阵,把信息分为“我知道且他知道”、“我知道且他不知道”、“我不知道而他知道”、“我不知道他也不知道”四个象限。
那你想,如果你要成为一方高手,如果你要让自己不可替代,那么这四个格子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格子?当然就是“隐秘区”这个格子,我知道但是别人不知道的东西,这些东西你掌握得越多,你就越不可替代,你在别人看来就越有价值。
你要把“隐秘区”扩大、再扩大。
就好比,在中国人里面,可能只有5%的人知道钱穆这个人,但是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人知道《学籥》这本书,如果你能从好多本像《学籥》这样的书中吸取养分,你就能形成一个非常独特的、别人无法替代的知识体系。
前段时间我读海明威的经典小说《老人与海》,我比较了好几个译本,也找来了英文原版,比照着读,但是感觉,总读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老人与海》讲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甚至有点无聊的故事:一个老渔夫,出海打鱼,他不捞小鱼,专钓大鱼,越大越好,然后呢他就跟一条大鱼搏斗,半条命都快没了,但是最后,还是失去了这条鱼。读的时候我就纳闷,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个故事为什么能成为经典?
在疑惑中我找来了杨照写的《对决人生:解读海明威》这本书。这本书书如其名,真的把海明威的一生,以及他的主要作品都解读了一遍。而且非常系统、非常有条理,非常有说服力。
然后我就明白了,原来海明威他自己一生的主线就是“对决”,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喜欢看拳击比赛,结识过多位职业拳击手,他把自己的写作看成是与伟大的前辈作家的对决,他一生想超越的对象是托尔斯泰,且自认为已经击败了屠格涅夫、莫迫桑和司汤达。所以,《老人与海》这本书写的就是海明威终其一生所贯彻的对决理念和对决精神。
我一边读杨照的这本书,一边就感叹,杨照这个人真是把海明威一竿子捅到底了。他是看过多少海明威相关的资料,做过多么细致的梳理,才能把海明威、把海明威的作品分析得这么透彻啊。后来我还读了杨照的另一本书《马尔克斯与他的百年孤独》,杨照不仅梳理了马尔克斯的一生,还回溯了拉丁美洲几百年来的历史,在这个背景之下,才能理解《百年孤独》这本书。然后我又想,杨照真是把马尔克斯一竿子捅到底了。
这就是“专门之学”啊!
海明威有个非常著名的说法叫“冰山理论”,意思是一部小说,写在字面上的那层意思只是海面上冰山的那个尖,也就10%的信息,另外90%的信息隐藏在海面之下。那么这90%的信息你怎么得到呢?就靠“悟”吗?当然不行,你得深入下去钻研,读与之相关的各种资料,去扣一个又一个的细节,解一个又一个的悬疑。
把一连串的“我不知道”变成“我知道”。
渐渐地,海面之下的信息你就拿到了。而绝大多数人,都在海面之上徐徐泛舟呢,他们只看到了海面之上的风景,而你却已在深潜了。
这就是“专门之学”。
当你有了专门之学以后,别人只说得出一二三,而你却接着说出了四五六七八九十,那么恭喜你,你的这条知识小船,当这一竿子捅下去以后,已经驶出好一段了。
小沙弥问师父:
“师父师父,这竿子太沉了,我只捅下去一点点,但是捅不到底怎么办?”
师父说:
“我让你一竿子捅到底,没让你一口气捅到底,缓口气再来,慢慢捅。”
小沙弥又问:
“若是迟迟不见底呢?”
师父拿起一本《老人与海》,狠狠地说:
“人在竿在,捅到底前不换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采铜的创想世界(ID:CTDT4US),作者:采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