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1-10-18 12:08

数百家“协和医院”消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ID:wowjiemian),作者:黄华,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中国到底有多少个“协和医院”,可能没人能说的上准确的数字,但显然,其中绝大多数“协和医院”都与真正的协和医院并无关系。


新华社2018年时曾刊发《部分医院“傍名牌”调查:一搜“协和医院”,蹦出1700多家》,曝光了个别“傍名牌”医院存在非法开展手术、诱导医疗等违规违法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报道称,除了“协和”,“同济”“华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医院”等知名医院也是被“傍名牌”的重灾区,而不仅是公立医院,“和睦家”这样的民营医疗机构也有上百个“山寨亲戚”。


不过在整治之下,这一现象目前已有很大缓解。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15日,当前全国名称中带有“协和”字样的医疗行业企业仅有267家,注销企业402家。注销企业数目是现存企业数目的1.5倍。


假“协和”们的加速注销背后,是各地监管机构对于使用知名医院字号的营利性医疗机构清理整治工作的持续推进。就在今年2月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再次印发通知,要求全系统开展坚决清理整治知名医院被冒牌问题行动,逐一核查在名称中使用“协和”“华山”“同济”“华西”“湘雅”“齐鲁”“同仁”等知名医院字号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含企业、个体工商户)


部分民营医院冒用知名医院的品牌美誉度,实际体现的是其在与公立医疗机构竞争之下的获客困境。一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相比,一些民营医疗机构获公众信任水平较低;另一方面,由于医疗资源分布差异,一些民营医疗机构对其的医疗服务质量存在不自信。


众多民营医疗机构为了招揽更多患者,便以“协和”“华山”“同济”之类的命名来提高自己的权威性。除了医院的命名, 为了“以假乱真”,在具体宣传上,“假协和”们多宣称与北京协和医院有隶属关系或技术协作关系,自称是“协和医院××分院”属于“协和医疗集团”“北京协和医院连锁医院”。


通过成本较低的“傍名牌”策略,为医院带来营销效果。但问题在于,“傍名牌”这一方式尽管在短期获客上有一定效果,但并非长远之计。损害病患利益的同时,也招致了一些劣币驱除良币的结果,影响的是整个民营医院市场的发展。


事实上,国内监管机构近些年对于医疗机构“傍名牌”的监管在持续进行。早在1994年,国家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中,对医疗机构的名称组成、命名原则、核准层级、名称数量等做了明确规定。2017年,官方又修正了前述细则。


2020年7月,国家卫健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名称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履行名称管理职责、严禁利用名称误导患者,医疗机构擅自使用“协和、同仁”等知名医院名称标识的不予登记。


而今年9月27日,江西省卫健委发布《关于征求<江西省医疗机构命名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更是规定:社会办医疗机构名称不得使用“人民”“中心”“总”“公立”“省立”“市立”“县立”“协和”“同仁”“华山”“湘雅”“齐鲁”“同济”“仁济”等字样。同时,也不得使用“第X”“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城中”“杏林”“济民”“为民”“惠民”等容易让群众误以为是公立医疗机构的名称。


“老”“祖传”“超级”“疑难病”“专治”“专家”“名医”或者含有同类含义同音、谐音、歧义文字的名称也不准使用。不得核准具有宣传或者暗示诊疗效果的名称,不得核准“男子”“男性”“男科”等不属于医疗机构识别名范畴的名称。


而实际上,众多“李鬼”的消失并不意味着非公医疗发展受挫,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数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医院数量达到3.6万个,其中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4万个。


与2020年2月底比较,公立医院减少70个,民营医院增加1357个。另外,与2016年同期比较,国内民营医院数量在5年时间里增长了近5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界面新闻(ID:wowjiemian),作者:黄华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