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出色WSJ中文版(ID:WSJmagazinechina),作者:徐涵,编辑:Lyra,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严厉警告之后,人类脆弱的胜利
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刚刚在格拉斯哥落幕。
经过十几天的谈判,与会各方、近 200 个国家于 11 月 13 日达成一份名为《格拉斯哥气候公约》的联合公报,以应对未来的气候危机。公约包括分阶段减少使用煤炭等化石燃料,并制定了针对 2015 年《巴黎协定》确定的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 1.5 摄氏度以内的行动路线。
另外,这份公约还指明减排的紧迫性,并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资金,帮助适应气候影响;有 40 多个国家承诺到 2050 年前逐步淘汰煤炭;100 个国家的领导人承诺到 2030 年结束或减少森林砍伐;美国和欧盟宣布将合作减少甲烷排放。
有专家们对大会达成的协议表示谨慎乐观,认为这些措施将维持《巴黎协定》的延伸目标,控温 1.5 摄氏度可以避免极端气候灾难。据央视报道,中方表示此次大会取得的成果令人振奋,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关心的适应、资金等议题上取得一定的积极进展,期待相关各方落实承诺,採取切实务实的行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不过欧洲多国不满大会应印度等国最后一刻的要求,将“逐步淘汰”(phase out)使用煤炭发电,改为“逐步减少”(phase down),对此印度环境和气候部部长布彭德·亚达夫表示,改动是为了体现“新兴经济体的国情”,但多国对削弱措辞表示强烈保留及失望。
今年八月,联合国发布最新的气候报告被认为是“最严厉的警告”(点击这里阅读相关报道)。本次气候变化大会主席、英国商务、能源与产业战略大臣夏尔马(Alok Sharma)形容达成协议仅取得“脆弱的胜利”(fragile win),在最后致辞时更一度停顿哽咽,表示:
“我对这次协议要以这样的结果呈现感到遗憾,我感到非常抱歉。”
“我理解很多人会对此感到失望,但更重要的是能够达成包括控制全球升温不超过 1.5 摄氏度的协议。”
他强调这次大会不仅只是签署协议本身,各国是否兑现承诺也十分重要。然而现实情况是,就算能兑现目前的承诺,也只能将全球变暖限制在 2.4 摄氏度以内,《格拉斯哥气候公约》距离控温 1.5 摄氏度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瑞士代表、环境部长索马鲁加(Simonetta Sommaruga)在会上警告,有关修改将难以达到限制气温升幅的目标,但美国气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就表示,减少使用煤炭是最终会完全停止使用的开端,称大家都预期此次气候大会未必会有实质的决定,但建基于《巴黎协定》的基础,格拉斯哥会议,就对抗气候变化发出了“起步的枪声”。
同时,在以美国及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反对下,草案没有提及就补偿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造成破坏及损失而设立的具体融资机制及财政安排,仅同意未来就此问题保持“对话”,协议草案同时对富裕国家未能兑现十多年前承诺的每年 1,000 亿美元“深表遗憾”,敦促各国“紧急并在 2025 年之前”付清欠款。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也在会上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尽早兑现对发展中国家有关资金的承诺,共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
大国的减排角力
此次会议最引人注目的“成果”,要数大会即将闭幕前夕,中美承诺加强气候行动及合作的消息,多间外媒以“出乎意料”(surprise)来形容双方达成的协议。
据我国生态环境部官方网站消息,11 月 10 日,中国和美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格拉斯哥大会期间发布《中美关于在 21 世纪 20 年代强化气候行动的格拉斯哥联合宣言》(以下简称“联合宣言”)。双方承诺继续共同努力,并与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双方同意建立“21 世纪 20 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工作组将定期举行会议以应对气候危机并推动多边进程,聚焦在此十年强化具体行动。
“联合宣言”称,中美将在减少甲烷排放、逐步淘汰煤炭消费和保护森林等多个方面加强合作。美国制定到 2035 年 100% 实现零碳污染电力的目标,中国将在 2026 到 2030 年的 5 年内开始逐步淘汰煤炭,并将减少温室气体甲烷的排放。
“联合宣言”中还提到,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排放国,共占所有碳污染的近 40%,两国“认识到气候危机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尤其在“2020 年代的关键十年”,将重提温升控制低于 2 摄氏度之内,并努力限制在 1.5 摄氏度之内,中国也明确将制定甲烷国家行动计划。这份宣言被认为是更具可行性的行动纲要。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在推特上对中美两国的协议表示欢迎:“应对气候危机需要国际协作和团结,这是朝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欧盟气候政策负责人蒂默曼斯(Frans Timmermans)表示,两国的合作表明中美意识到气候问题比分歧更重要,有助多方在会议上达成协议;法国前最高气候谈判代表、2015 年《巴黎协定》的主要起草人图比亚纳(Laurence Tubiana)也表示,“现在两国必须合作,确保气候峰会取得雄心勃勃的成果,意味著让我们走上维持升为在摄氏 1.5 度内的路线,并向那些最脆弱的人提供所需的重要支持。”
外界对中美两国能达成如此协议感到意外。此次会议,两国领袖无缘亲自会面探讨这一重大决定。但据报道,会议期间,气候特使解振华与克里(John Kerry)曾持续对话、相谈甚欢。参与谈判的官员表示,两人在一次会议时先谈到各自的家人和孙子、克里的新度假屋和解振华的新花园,之后才进入正题讨论气候变化。
解振华表示,中美作为世上两个大国,需要承担应有的责任,本着合作精神,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克里则称,中美很清楚双方的分歧,但气候峰会的重点不同。“我的工作是成为气候谈判者,要继续专注于努力推进气候议程。”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11 日则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美双方将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各自国情,采取强化的气候行动,有效应对气候危机。中美可以在国际重大问题上进行合作,中美合作可以办成很多有利于两国和世界人民的大事。
中美决定合作所引发的哗然,体现出应对气候变化中,大国承诺的重要性。其实在此次格拉斯哥峰会之前,来自中国、美国、印度、巴西等排碳大国在内的 20 国集团领导人已经试图在 10 月举行的罗马峰会上,就气候议题达成共识。
20 国集团由 19 个国家和欧盟组成,集团成员的排放总量相当于全球温室效应气体排放总和的 80%。集团领导人们同意采取“有意义和有效的行动”,努力控制全球变暖,但几乎没有做出具体承诺,只含糊其辞地将目标确定在本世纪中。这让活动人士感到失望。此外,向贫穷国家提供应对气候变化资金的协议也未达成,富裕国家每年向贫穷国家提供 1 千亿美元款项的承诺要在 2023 年才能兑现,比原先制定的目标期限延后了 3 年。
面对气候变化,小岛与弱国首当其冲。小岛屿国家联盟主席布朗(Gaston Browne)表示:“我们对此(控温任务)非常关注。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生存问题。”
他指责,跨国公司和游说团体从化石燃料的补贴中获益,导致罗马峰会未能拿出更好的计划;代表最不发达国家集团主席旺迪(Sonam Wangdi)也表示,已做好自己应尽的职责,并认为不发达国家对环境问题的责任最小。
在格拉斯哥峰会期间,一些来自拉丁美洲及非洲的贫穷国家也一直在呼吁通过损失和损害原则提供资金,即富裕国家应该补偿贫穷国家无法适应的气候变化影响。问题的焦点似乎变成,各大国在环境问题上步履蹒跚,导致减排角力艰难进行。
未竟的承诺
这次气候变化大会的过程并不尽如人意。与会者的各国领袖在台上侃侃而谈,却有人对会议的认知却与代表们不一致。
美国气候特使约翰·克里,曾对本次峰会取得的进展表示惊叹:“我从来没有在会议最开始的几天就见到过这么多的举措,以及这么多的真金白银被摆上台面。”
然而,以年轻人为主的公众显然不吃这一套,同时对各与会国希望改善气候的诚意心存疑虑。英国《卫报》揭露,虽然首相约翰逊认为全球变暖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但此次会议仍乘坐包机往返公务,而不是乘坐车程仅四个半小时的火车,从举办地格拉斯哥回到伦敦,对此官方给出的回应为,由于“时间限制”,不可能做到。此后,约翰逊及美国总统拜登又相继被拍到疑似在会场睡着行为,更让会议本身的有用性开始受到公众质疑。
11 月 5 日、气候变化大会举行的第六天,在格拉斯哥的会场外,瑞典“环保少女”葛蕾塔·桑伯格出现在成千上万欢呼的人群前,宣布峰会的失败。她表示缔约方会议已经变成了一场公关活动,领导人正在发表优美的演讲并宣布天花乱坠的承诺和目标,而在幕后,全球发达国家的政府仍然拒绝采取任何彻底的气候行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失败已不是秘密,很明显地我们无法解除危机,用最初让我们陷入危机的相同方法。”
有参与活动的民众表示,气候变化大会已经举办 26 届,却没有为环境带来显著影响,显示这套系统行不通,需要彻底改变,一方面与会者需要聆听群众,包括年轻人及工人声音;另一方面,会议不应再在密闭地方召开,应该让其他人参与及发声。
11 月 6 日,会场外爆发约 10 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示威活动,游行串连各大洲社运、草根组织,据主办单位称,至少有 25 万人参加游行终点的集会,与“虚伪、不正义的官版气候峰会较劲”。
示威者表示,会议召开一周,协商结果仅有模糊的减排承诺,他们要求政治人物、跨国企业和富裕国家采取更多更快的行动来应对全球暖化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社会和经济不平等的情况。主办游行的“COP26 联盟”发言人拉赫曼(Asad Rehman)表示,当天在各大洲总计有 306 场响应活动,仅在英国就有至少 50 万人上街示威。
当日游行气氛热烈,出现音乐、舞蹈元素及各种创意装扮,也有许多小朋友参加。许多参与者认为,气候变迁不只是环境,也关乎社会、经济、种族和性别议题,会凸显各种结构性不平等,各国既得利益者必须尽快扛起责任,而不是心存侥倖。现场标语既有创意又充满警示意味:
“我(地球)要死了,你们怎麽还不努力”
“我们没有第二个地球”
“停止废话连篇”
“终结二氧化碳殖民主义”
虽然大会主席岑浩文也曾呼吁各国代表加紧磋商达成共识,但似乎并未挽回社会对于会议的失望之情。
六年前的 11 月,195 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商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措施时,就曾出现过数不尽的音乐会、集会、自行车游行等示威活动。时任法国外长法比尤斯曾表示,这些活动对于促使各国政府採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是“非常积极的”。但纵观历届气候大会,即使群众的游行、示威及不满已成为家常便饭,却似乎不曾带来实质性的会议进展。
但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系统科学中心负责人迈克尔·曼恩(Michael Mann)教授认为,会议尽管进程缓慢,却仍有其存在的意义。他在推特上表示,几百个国家之间的谈判过程很复杂,围绕气候政策的政治博弈,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在会议刚开始的时候,气候活动人士就宣布会议已死亡,反而让会令化石燃料公司的高管们欢呼雀跃,因为这些言论正中他们“想要破坏诋毁多边气候行动的概念”的下怀。
让气候运动的代沟如此分明、年轻人的愤怒如此强烈的原因是,“在大多数抗议者出生以前,世界各国领导人就一直在开会讨论应对气候变化的必要性,但收效甚微”。长久的“劳而无功”引致了年轻一代的失望。
气候大会往往“说得太多、做得太少”,许多光鲜的承诺往往只能打折执行,界面新闻记者王磬在新闻发布会上提问,如果过往承诺已有太多无法履现的先例,我们要如何才能相信,这次大会达成的协议不会再度沦为一纸空文?
大会主席阿洛克·夏尔马(Alok Sharma)表示,将建议同事们监督融资等计划的细节及配套分析,以实现各国提交的关于气候金融的数年承诺。
会议因为新冠疫情而推迟一年多开幕,有赞助商形容“这段时间并没有用于取得更好的进展。一切都感觉非常紧迫”。早在大会之前,斥资数百万英镑赞助这一会议的企业就已经投诉这场会议“管理不善”,重要问题得不到解答,计划决策常常推迟,沟通不畅带来了很大的挫败感。
让人欣慰的是,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在会议上承诺,再捐出 20 亿美元应对气候变化,同时发表一段感言:
“大自然很美丽,但也非常脆弱……每年森林和植被需要吸收 110 亿吨二氧化碳。当我们破坏大自然时,这个过程就将逆转。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大自然从二氧化碳吸收池变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池。这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巨大的危机。我们会在这个会议厅里共同努力,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改善的自然世界吗?我知道答案是肯定的……我期待着在这个重要的旅程中共同努力。”
尽管有人评价贝佐斯抛售亚马逊股票捐款,不过是为高位套现找借口,但当地球上的一切都被环境问题捆绑之时,纷纭争议或许更能体现出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共同努力自救的迫切心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出色WSJ中文版(ID:WSJmagazinechina),作者:徐涵,编辑:Ly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