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1-24 18:18

路红莉:“顶流”晚会背后的女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APP(ID:gh_e662088418b6),作者:朱恺,原文标题:《路红莉:“顶流”背后的女人》,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1月4日21点40分,路红莉打开手机,发布了今年第一条朋友圈。


眼下,她正在位于郑州市的河南广播电视台8号演播厅,张罗着 《元宵奇妙夜》的前期筹备工作。


此时此刻,窗外大雪纷飞,室内灯火通明。


路红莉刚忙完手头上的一部分活,走出办公室大门,便迎面碰上另一拨正在准备“河南春晚”的同事,大家相视一笑,匆匆打个招呼,又各自赶往下一场工作会议。


她在朋友圈里写道:“此时是晚上九点四十分,没有夜晚相遇的诧异,一切都正常到理所应当——2022年的第一个法定工作日,也是我们的2022年第四个工作日。”


同事镜头下的路红莉,常常工作到深夜。/微博@御景高歌


对于路红莉这个名字,你或许印象并不深刻,但说起她的作品,你一定不会感到陌生——


路红莉,是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的总导演之一。


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河南卫视的“奇妙游”多次出圈,成为当之无愧的卫视晚会顶流:


从2021年河南春晚意外走红的《唐宫夜宴》,到开创先河、炸裂全网的《元宵奇妙夜》;从水下衣袂翩跹的《洛神水赋》,到力量与美感兼具的《龙门金刚》……


其中,不少让观众眼前一亮的代表作,都有路红莉参与的身影。


一切正如2021年河南春晚开场曲所唱的那句——不是华夏吹来世界风,而是世界吹来华夏风——这一年,包括路红莉在内的“河南广电军团”,通过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让这股来自河南的“华夏风”,吹到了世界各地。



一、开端


不如先将时针拨回2021年2月11日:


除夕那一天,路红莉和爱人李增力刚刚结束河南春晚、元宵晚会的录制工作——河南春晚一般在年二十九播出,因此他们往往要忙完工作,才有时间开始匆匆在家里打扫卫生、购置年货、贴上春联。


等到路红莉终于能坐下来包饺子的时候,她已经错过了央视春晚的前几个节目。这个场景几乎每年都会重演,因为她每年都要参与河南春晚的制作,(央视)春晚的第一个说口节目,我老是看不了,只能等第二天再看重播”。


不论如何,刚刚忙完工作的她,终于可以停下来歇一口气。如无意外,接下来的行程将和往年一样,先去双方父母家里拜年,再留点时间给自己休息。



不过,可能连路红莉自己都没有想到,这短短几天的休息时间,将是她未来一年里最长的“假期”——


2021年,路红莉几乎全年无休,动辄熬夜工作到凌晨3点,半夜点开微博一看,给她推荐的全是脱发焦虑的广告。


而这一切的起源,还要追溯到2021年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


一开始,在主创团队的眼中,它只是一个“还不错”的常规节目。


《唐宫夜宴》改编自郑州歌舞剧院的《唐俑》,虽然拿下了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之前也在郑州演出过几次,获得业内认可,但在圈外并没有引起太大轰动。


路红莉和同事最初提议将其搬上河南春晚,主要是觉得作品符合春晚的调性,“特别幽默、好玩”。


为了做出新意,节目组利用AR、VR等技术特效,将14位扮演唐朝少女的舞者置身于虚拟的博物馆场景中,为观众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博物馆奇妙夜”。


所有人都没想到,《唐宫夜宴》爆了。



大年初二,河南春晚的热度开始发酵,火爆程度出乎大家意料:春节期间,《唐宫夜宴》累计获得超过20亿次播放量,先后5次登上热搜,相关话题讨论量迅速突破30万。


在河南共青团B站号发布的纯享版《唐宫夜宴》视频底下,一条获得近7万点赞的留言写道:


“要传统文化有传统文化,要创意有创意,要科技有科技,要主旋律有主旋律,不愧是天地之中,华夏文明的起源,我爱河南!”


这是河南春晚第一次受到如此大规模的关注。面对全网铺天盖地的好评,大家一边又惊又喜,一边“惶恐不安”——他们一时还没反应过来,自己“到底哪里做对了”。


台里的艺术总监李暄在刷微博时,忽然看到这样一条评论:“今年河南春晚办得不错呀,不知道正月十五(元宵晚会)怎么样?”


元宵晚会的总导演路红莉开始觉得,事先准备好的节目,现在是“拿不出手”了。她的快乐转瞬即逝,压力涌上心头:观众这么热情,我们不能无动于衷,怎么办?


一开始,路红莉和团队想了很多方案:


最简单的做法,是保持原有的元宵晚会不变,在开场前邀请一些文化名人过来座谈,再放上一些网友的反馈截图;紧接着,他们又想到让主持人回来加录一段,几个节目也可以再延伸一下,加点新的内容。


但是大家对这些方案都不够满意,又将其一个个否决。路红莉和团队在冷静分析后,意识到《唐宫夜宴》的火爆,主要在于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科技赋能,“唐宫小姐姐”这个元素应该单独拎出来——


最终,台里的领导拍板决定:已经录制好的元宵晚会,全盘推翻重做。



2021年2月22日,河南卫视举办了一场《元宵奇妙夜》的新闻发布会。


总导演路红莉、艺术总监李暄、总策划徐娜都出席了这场发布会。她一边感谢网友的鼓励,一边请大家继续关注,言辞恳切:“无以回报,唯有作品。”


跟河南春晚一样,元宵晚会也是提前一天播出——从大年初九确定最终拍摄方案,到正月十四《元宵奇妙夜》正式播出,留给路红莉的时间不到5天。


春节期间,河南的各大知名景点白天都游人如织,路红莉和团队只能在晚上闭馆封场、路人散去之后,才开始投入到紧张的拍摄工作中。大家半夜一打开朋友圈,在线的都是自己人:


有人凌晨1点在“大玉米”(郑州地标建筑)旁的如意湖畔,给汪苏泷拍摄开场歌曲《娱乐世代》;有人凌晨2点在河南博物院,为唐宫小姐姐录制《元宵奇妙夜》的转场片段;有人凌晨4点来到开封的清明上河园,拍摄戏曲节目《上元灯会》……


节目匆匆拍摄完,还要赶紧剪辑——从8号演播厅的特效拍摄现场,到河南电视台的后期合成机房,有大约5公里长的一段路,开车都要15分钟。


那几天河南下着大雪,路红莉已经急得“不挑路”了,一出门就风风火火地往前冲,等她回到台里低头一看,半截腿都湿透了。



等一切尘埃落定,已经是播出当晚了。


为确保河南卫视能准时播出《元宵奇妙夜》,路红莉团队先将节目上传至大屏,也因此耽搁了微博、B站、快手等平台的播出时间——小屏的上传,延误了近20分钟。


眼看直播间的人数一点一点往下降,路红莉紧张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手心冒出了冷汗:“《唐宫夜宴》的热度,万一到我这没接住,凉了可怎么办?”


直到《元宵奇妙夜》终于播出,直播间的人数又成万成万地往上涨,第一个节目播完后一片好评,大家心中那块悬着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以往只在河南卫视播放一遍的元宵晚会,这次也开创了“循环播放一整晚”的先河,节目组还特地在片尾附上一句“未完待续”,鸣谢全国各地的观众。


路红莉的妈妈是个“老广电人”,以前从未见过这种全新的节目样态。当《元宵奇妙夜》播出第二遍时,她慌忙打来一通电话:“红莉,你这是咋回事,怎么节目写着‘未完待续’,下集没播,又播出了上集?”


路红莉被妈妈的话逗笑了,赶紧向她解释 “未完待续”的意思,是指以后会推出更多作品,不辜负观众的期待,妈妈这才松了一口气。


多亏这场“河南广电军团”全员出动的《元宵奇妙夜》,维持住了《唐宫夜宴》的热度,河南卫视长达一年的“中国节日”系列,也由此正式拉开了帷幕。



二、传承


对路红莉来说,《元宵奇妙夜》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路红莉是一个地道的河南洛阳人,从小就在这片土地上长大的她,对传统文化、戏曲艺术并不陌生,“虽然说不上痴迷,但我起码能听懂它好在哪”。


用她的话来说,这得益于中原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你开着车在河南随便转转,有时候路过一个普通的小村庄,都会想起在教科书上看见过它的名字,很多著名的历史事件都在这里发生过”。


事实上,《元宵奇妙夜》播出时,不少观众也在弹幕区表示:“(博物院)这舞台布景,别人想抄都抄不了,都是河南一个个刨出来的(文物)。”



另一方面,路红莉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也离不开家庭的影响。


路红莉的父亲路振隆,是中国著名的戏曲导演——上世纪70年代,他毅然放弃来之不易的上海户口,从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回到家乡河南,参与河南电影制片厂的筹建工作,用一部部作品向全国推广河南戏曲的魅力。


路红莉从小就跟着父亲在拍戏片场四处溜达、跑到剧院里看各种悲欢离合,父亲为她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让她从小种下了当一名导演的梦想:


“每个人都会通过一种方式来传递自己的情感,对很多人来说,这种方式可能是语言,可能是文字,但我找到了镜头”。


路红莉在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去观看了第五代导演的新作《一个和八个》——这部电影无论是镜头色彩还是运镜构图,都对当时中国电影的镜头语言和叙事方式实现了巨大的突破。


路红莉看完后激动不已,她没想到,电影还可以这样拍。回到家中,路红莉坐在床边,与父亲大谈特谈自己的观后感,一向不苟言笑的父亲,居然笑眯眯地听完了她的发言,并赞许地点点头:“红莉,我觉得你说得真是不错。”



不过,路红莉的导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中央戏剧学院读书时,路红莉在剧组担任场记、副导演的工作;大学毕业后,路红莉是先从编剧做起,写了几年的剧本。


因为长得一身正气,她也当过演员——在河南电视台,路红莉曾经出演过一部以“打假”为主题的短剧,作为一位正气凛然的女士,说服想开假饮料厂的男朋友改变主意,走回正道。


没多久,河南电视台准备开设一个新栏目:《艺术空间》。当时正在外景地拍摄电视剧的路红莉,接到这个消息后不久便调去了文艺部——


适逢六一儿童节,路红莉以河南诗人王怀让《写给女儿的诗》为题材,拍摄了第一个文学MV,便拿了国内星光奖的二等奖,“没想到我刚来文艺部,一亮相就带了点动静”。


再后来,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栏目准备由录播改为直播,在台里设置了一场直播考核,公开招募新人导演。路红莉马上抓住这次机会,自告奋勇报了名:


为了通过台里的考核,她暗中下了不少苦功,把台里几位资深导演录制的晚会作品拿出来反复观看,认真揣摩里面的窍门,还主动承担录制完的二次编辑工作,“看看他为什么要这么拍、为什么要用这个镜头接上一个镜头”。


正式考核的那一天,直播间里坐着一堆权威的资深导演,导播台前的路红莉紧张得衣服肘下全湿了,“本来直播就很紧张了,更何况后面还坐着一帮人”。


但路红莉在业务上是个很好强的人,“既然热爱这一行,就一定要把事情做好”——从小到大的文化与艺术积累,为她带来了独特的镜头表达方式;多年来的刻苦准备,让她有了站在台上的底气。


下来之后,前辈们都纷纷拍着她的肩膀说“真是不错”,路红莉也由此开始了她的导演之路。



台里的前辈都说路红莉像个“大男孩”,活泼大胆、敢想敢拼。 


《元宵奇妙夜》,并不是路红莉作为导演的首次创新之举。


早在2015年,当各大卫视的春晚节目陷入同质化、定势化的发展瓶颈时,路红莉就带着团队走出8号演播厅的大舞台,在户外拍摄了一期春节特别节目,探索“全外景”的拍摄模式:


在这场没有主持人的特别节目中,路红莉用独特的文学视角,将一场节目拆分为“视像、味道、声音、圆梦”4个篇章——


光是在声音这一篇章,节目组不仅录制了省剧协下乡的片段,还为91岁的台湾豫剧“皇太后”张岫云录制了纪实片段,听这位住在海峡对岸的河南人讲述过年时的思乡之情。


不仅如此,路红莉还在郑州高铁东站做了一个民族交响乐团(近70人)的器乐快闪活动。


当时,国内还没有人尝试过这么大规模的快闪活动。一开始,路红莉也担心中原人内敛的性格、郑州东站的客流量,会让活动效果大打折扣——没想到活动当天,来往的旅客与演奏家热情互动,现场气氛十分火热,节目效果出乎意料。


路红莉主导的春节特别节目,实现了一次大胆的创新,省里评奖的时候,还对它的归类犯了不少愁——因为这种全外景的节目样态,放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史无前例的。


当时的台长还高兴地对路红莉说:“我平时不经常夸人,但是这次春节特别节目,我要给你评个98分。”



在2020年年初,路红莉充分利用央视春晚的“河南8分钟”场地资源,做了一场惊艳观众的河南春晚,“当时朋友圈都炸了”。


2020年的年中,河南电视台开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路红莉原来所在的文艺部,被划归到了“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


在全媒体营销策划中心,路红莉成立了“路红莉导演工作室”。许多在文艺部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同志,一时之间无法快速适应新事物的冲击,但路红莉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


“我们不要惧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这是我们的‘困境’,但也是我们的机遇。”


2021年河南春晚采用的是导演竞聘制,每个工作室提交一个方案,台里经过一系列评选再择优录用——


80后青年导演陈雷从中脱颖而出,成为2021河南春晚的总导演,路红莉则作为资深导演“保驾护航”,参与全程的录制工作;而她正式接的第一个活儿,是《元宵奇妙夜》


路红莉用一场推翻重来的《元宵奇妙夜》,向全国观众交出了一张完美的答卷。


如今在台里,路红莉已经是一位资深的导演,但大家却完全不觉得她有“年纪感”。她觉得这跟自己的工作状态有关,“拥抱新时代、拥抱新媒体,并不是以年龄划分,而是以心态划分的”。


在节目筹备期间,总策划徐娜认证了路红莉的“创作狂”身份:“台里的许多年轻人,有时会熬夜到两三点,但是一般到5点就睁不开眼了,这时候你回头一看,路导仍然在激情澎湃地创作中。”



2021年,路红莉正在与同事紧急讨论《元宵奇妙夜》的拍摄方案,领导笑称“这是把她架在火上烤”。


三、力量


2021年7月20日,作为《七夕奇妙游》的总导演,路红莉、陈雷一行人来到上海,参加河南卫视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推介会。


这场长达3小时的推介会,河南台里的大象新闻客户端也在进行全程直播。


开到一半,直播忽然停了。


路红莉再掏出手机一看,发现从卫视频道、电台广播到网络新闻、媒体资讯,河南正在全方位报道“7·20特大暴雨事件”——前几天还在被大家“调侃”的暴雨,眼下正在引发河南百年一遇的涝灾。


还在河南的爱人李增力告诉路红莉,家里已经停水停电了——小区断水、电梯停运之后,人们吃什么、怎么过都成了问题,住在高层的老人行动不便,出门在外的孩子只能拜托他人帮忙照顾,邻里的互相帮助成为常态。


小区边上有个地势稍高的驾校,物业反应迅速,让大家赶紧把车挪到驾校里头。李增力蹚着泥水帮忙挪完车,脏兮兮地回到家里,因为没水洗澡,连续睡了四五天的地板。


因为手机电量有限,又没法充电,他发短信告诉路红莉:“先别给我打电话了,有什么情况我再打给你。”后来他们约定好,一天分3个时段发短信联络,互相报个平安。



家里发生的紧急情况,还不是路红莉唯一要担心的问题:


一方面,位于一楼的河南8号演播厅被水淹了,导致录音棚无法录音,机房设备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


另一方面,原定拍摄《龙门金刚》的场地,也因为河堤护栏被水冲垮,打乱了原有的拍摄计划——即将播出的《七夕奇妙游》,再一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上海困了两天后,路红莉和同事辗转坐车回到郑州,思考如何调整拍摄方案。


在回程的一路上,路红莉向车窗外望去,满眼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车牌号码——全国各地的救援车都开来援助河南,河南人也在展开一场积极的自救行动:


在大象新闻的直播里,有市民拿起锤子砸破车窗,拯救被困在车里的陌生人;有人伸出援手,拉住险些被水冲走的小孩;郑州一家电影院开放影厅,留宿上千人......


大家都绷着一股劲,在齐心协力修复共同的家园。



看到这一幕幕,路红莉深受感动——小区的物业、街边的民警、奔走的志愿者,都在各自的工作中忙碌,“我也得干好我的本职工作。我们不是旁观者,而是亲历者,我们也想传达自己的情感,用文艺作品给大家提供一个精神的支撑点”。


路红莉当机立断,提议临时增加一首《夜空中最亮的星》,感谢前来支援河南的兄弟省份:


一开始,主创团队想把这些省份的流星雨画面找出来,做一个流星雨集锦;后来他们去应急办一问,发现“全国各地都有,除了应急救援,还有武警、解放军”,最终决定再重新调整节目创意。


距离《七夕奇妙游》播出,只剩不到几天的时间。


在洛阳拍摄《龙门金刚》的间隙,路红莉半夜走出摄影棚,又斟酌了半天,权衡用哪一段歌词比较合适,随后迅速敲定场地和演员,第二天一早便开始投入紧锣密鼓的拍摄工作中。


《七夕奇妙夜》播出当天,“英仙座流星雨”划过天际。


在《夜空中最亮的星》里,演员一摊开手心,是一朵淡黄色的菊花,以此缅怀逝去的同胞;“鸿星尔克”的标志在天空划过,留下一道闪耀的痕迹,最后化成一句:“谢谢所有帮助过我们的人。”



作为《七夕奇妙游》的重头戏,《龙门金刚》取材自龙门石窟石刻的飞天和金刚,在展示龙门乐伎和飞天的同时,运用AR、3D建模、染色等技术手段,着重塑造龙门金刚大力士的艺术形象。


《龙门金刚》,一方面寓意着跨沟过坎后的人生升华,另一方面也含有辟邪镇恶的寓意,寄托了人民对幸福安康的期盼。


《七夕奇妙游》播出之后,不少河南人感到感受到一股昂扬的力量,刷起#金刚不坏,河南不败#的话题;外交部的两位发言人汪文斌、赵立坚,纷纷在海外社交平台转发《龙门金刚》的视频,向世界展示这场刚柔并济的视觉盛宴。


这也是路红莉2021年最喜欢的一部作品。


《龙门金刚》采用的360°环绕定格拍摄手法,在河南电视台的作品里算是首创,但不少卫视平台早已用过很多次,并不是什么新鲜手法,为什么偏偏这次火出了圈?


她觉得,《龙门金刚》与其他作品拉开距离的独特之处,正是在于主创团队倾注了不少心血,投入了真情实感,将好钢使在刀刃上:“我们的设备可能没有其他人好,但是大家把技术精髓用到了,所以我们的作品才是‘先进’的。”



四、前行


紧随其后的《中秋奇妙游》,在挖掘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开头不到5分钟,就融入了剪纸、皮雕、舞狮、火龙、三彩釉画烧制技艺、白马寺金银器制作技艺等非遗元素;一曲《秋月稷》,将“九月筑场围,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的情景再现得淋漓尽致。


戏曲节目《戏韵》第一次将镜头转向京剧的后台,通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靴子张”“盔头李”“绣娘”与京剧表演各派传承人的演绎,为观众进一步展示中国戏曲文化的魅力;


舞蹈节目《墨舞中秋帖》,邀请了王羲之的第七十五世后人王文杰,向观众演绎传承的故事;歌曲节目《若思念便思念》,则通过知名歌手周深之口,将客家文化与河洛文化的渊源娓娓道来。


中秋之后,路红莉回到家中看望父亲。因为早年四处奔波拍摄,父亲的膝盖磨损得厉害,他坐在轮椅上,对路红莉说道:“你今年干得不错,我很为你骄傲。”


这是自路红莉小学被表扬之后,父亲第二次如此郑重地对她表达肯定。



在路红莉看来,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是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


她始终觉得,现在的年轻人是“识货”的:他们喜爱汉服、热衷国潮,对传统文化其实并不抵触,只是缺乏相关的了解渠道。


女儿的毕业晚会上,不少学生表演了以“国风国潮”为主题的舞蹈节目;2021年年初,路红莉给女儿买了一个河南博物院的考古盲盒,两个人还兴奋地蹲在阳台上扒拉了半天。


在路红莉眼中,主创团队不乏扎实的艺术功底,但还需要不断扩大眼界,将镜头和触角伸得更广泛一点:“葱、姜、蒜,这些必备的原材料我们都有了,关键是要如何炒出一盘新菜?”


唐宫小姐姐这一IP的演变,也见证着整个团队的创作历程:


从《元宵奇妙夜》中不开口说话的舞蹈人物,到《清明奇妙游》中的二维动漫形象,再到《中秋奇妙游》里有故事背景的人物,团队一直在力求突破、探索更新颖的表达方式。


路红莉引用了《牡丹亭》中的一句话:“‘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我们一定要先做出好看的节目,把观众带进‘园林’里头,才能让他们知道,原来里面有这么美的东西。”



如今,路红莉每次在河南景区拍摄、采风时,总会有人上前询问她是不是“奇妙游的路导”。


其中很多人是母亲,当她们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就会兴奋地告诉路红莉,自己特别喜欢带家里的小孩看这些节目,一边看一边向孩子普及传统文化。


有时孩子特别感兴趣,还会主动提议暑假去节目中的拍摄地看看,亲身感受厚重的文化氛围。


不仅如此,河南开始走向世界:


2021年12月31日,河南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滚动播出——因为疫情,纽约时报广场在2022年才重启跨年活动,河南作为中国的代表登上世界舞台,站在C位向全球观众推介自己。


有位小伙子告诉路红莉,自己的爷爷奶奶住在海外,听到周深的《若思念便思念》之后特别激动,迫不及待地跟他讲述了“八姓入闽”、也就是中原地区人民第一次大规模南迁的故事。


路红莉觉得“奇妙游”系列节目的另一个重大意义,就是扭转了外地人对河南的刻板印象:大家突然发现,河南原来有这么漂亮的山,有老君山、云台山、嵩山;河南还有那么好的人文,嵩阳书院、少林寺、龙门石窟。


这一刻,河南不再只是一个地理名词,透过节目提供的窗口和视角,人们得以多方位地了解河南,看到河南的另一面。


有位河南观众告诉路红莉,自己的儿子正在外地上大学:“以前他介绍自己是河南洛阳人,同学们都没什么反应,他也就不好意思再提了;但《龙门金刚》播出后,他逢人就很骄傲地说自己是河南人,还说自己就住在拍摄地附近。”



在纽约时报广场上滚动播放的 “河南30秒”,惊艳了全世界。


2021年,路红莉的生活中还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一年,她的女儿颖宝参加中考。


因为要录制节目,路红莉没来得及顾上孩子的考试。她对女儿说:“你是一名学生,我是一名导演,你在考试,我也在‘考试’,咱们都把各自的答卷填好,考完再一起庆祝。”


女儿考完回来告诉路红莉:“妈妈,今天试卷上考了你们节目中提到的内容,我觉得我答得挺好。”


平日里,路红莉也很注重跟女儿的沟通。


颖宝初二的时候,对家长有一些情绪上的抵触。当时学校准备举办14岁的成人礼,路红莉决定给她写信,承认自己作为父母也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也要逐渐调整、学习成长。这封信一写就是好几页,直到爱人在旁边开始催促,“快收笔吧,别到时候人家蛋糕都吃完了,咱家孩子还没看完信”。


看完信之后,颖宝的眼泪流了下来——她知道自己不是被忽略了,妈妈在干一件有意义的事。


现在颖宝上高中,周末回家的时候,两个人晚上就会躺在一起聊天,倾诉自己的想法;路红莉临时接到工作的时候,她也会主动说:“妈妈,你先去忙吧,我自己能行。”


2021年,路红莉与女儿颖宝在台里的职工联欢会上表演,这是她们为数不多的合照之一。


而路红莉的爱人李增力,是她另一个坚强的后盾:


不论忙到多晚、加班到几点,李增力都会从家里开半小时的车来接她,年年如此,风雨无阻。


有时候,路红莉和同事一走出办公楼,就会看见爱人站在车旁,笑眯眯地看着她。同事们调侃说“猝不及防地吃了一口狗粮”,路红莉也很骄傲,“这是你们的榜样,男同志都好好学学”。


在路红莉看来,李增力对她的默默支持,出于同行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他是河南卫视大型晚会的节目导播,两个人有时坐在家里看一场新年音乐会,都会默契地讨论起这场活动的机位设置,平日里也会给予对方业务上的支持。


2021年,路红莉与李增力在晚会现场商量录制工作。 


路红莉觉得,团队里的其他人也是如此:正是出于对职业的热爱,才让他们坚持到了今天——从2021年年初到现在,路红莉和同事都没有好好休息过:


10月份的《中秋奇妙游》刚刚告一段落,她又马上投入到中国开封菊花文化节的节目制作中;忙完了之后,转眼又到了2022年的《元宵奇妙夜》筹备期......如果不是周一车辆限号,她已经分不清哪天是周几了。


哪怕前段时间路红莉出差,一天下来,她也要开三四个线上会议;凌晨3点56分,她还在与视觉总监李鹏通话,聊一些新想到的节目灵感。但她一点也不觉得这是“累活”:


“我们(团队)好就好在,脑子从来没有停止运转,一直保持着兴奋的创作状态。要想有收获就得下功夫,这跟考试是一样的道理,你不好好复习,怎么能交出一张满意的答卷?


“还是那句话,‘无以回报,唯有作品’。我们不敢停歇、也不能停歇,一直在不断前行。”


路红莉为数不多的一次“忙里偷闲”,是在2021年的年末。她抽出时间,到郑州大剧院看了一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片尾的一行字幕,让路红莉一下泪崩了。她觉得,自己这一年干得有意义:


“谨以此剧,致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创造者、传承者。”


路红莉与“中国节日”系列主创团队的大合照。


(文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APP(ID:gh_e662088418b6),作者:朱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