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vivo悄悄崛起的方法论

特别策划

2022-01-27 18:01

对手机产业来说,2021 年注定是动荡的一年。

 

几家国产手机面对着市场严重内卷的大环境下,绞尽脑汁、花招百出,想要在国内扩大占有率。但就在中国手机市场杀得面红耳赤之时,却有一国产手机公司出乎意料地从后超越了一众喊杀声震天的友商。

 

根据全球知名调研机构 Counterpoint 的最新统计显示,vivo 在 2021 年以22%的市场份额,成为全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的第一名。

 

vivo,凭什么摘下“全国第一”的桂冠?

 

本分,并不是佛系

 

在这个存量竞争厮杀惨烈的手机市场里,多年来,很多人见 vivo 行事低调,就觉得他们很佛系......然而,这全是错觉。

 

在 vivo 前不久召开的年会上,vivo创始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沈炜就曾如此表示:“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我们依然埋头种因,用户创新实验室、芯片实验室、模拟网实验室、千镜安全实验室等先进的新技术实验室与研究所接二连三被建立,充满着科技力量的种子一颗颗被种下,静待根深叶茂之时。”

 

vivo的低调是“埋头种因”,是在科技创新上的另一种锐意进取。正如vivo在内部强调,面对价格战这种短期看似有利、长期有害的竞争形为,要能抵抗诱惑、恐惧,要保持平常心,在产品研发、技术突破层面要有进取心,要敢于追求极致。

 

vivo 的悄悄崛起,其实是这家公司在“冰山之下”做了不少大动作的开花结果,包括:

 

  • 与百年影像巨头蔡司展开全球战略合作,并投入巨大研发成本,与蔡司团队经过多轮验证,开发出了工艺难度更大的玻璃镜片,实现高透光率、超低色散、热稳定强的效果;


  • 此外,vivo 引入了能满足蔡司 T*镀膜要求、目前行业内独家的 ALD 镀膜工艺;


  • 首款自主研发专业影像芯片 V1,扩充高速成像算力,释放主芯片负载,同时服务用户拍照和录像的需求,效果体验兼容兼得;


  • 发布新一代原系统 OriginOS Ocean,采用了简单但全新的视觉设计和交互体验,并通过对底层的各项调校来优化体验;


  • 设计了高实时计算、智慧调度计算及高速追载三大引擎,不但让系统更加高效,也在原子动效引擎的基础上,研发了业内首创的拟水面物理动效,从心理层面引起用户的共鸣;


  • 抗老化模型再升级,进一步贴合用户实际使用情况、覆盖用户全部高频场景,同时制定了非常严苛的评价体系来指导系统研发;


  • 首发“全场景持久流畅体验”,获得行业权威泰尔实验室的五星认证。

 

也许,大众注意到的是“冰山之上”的结果,使用了 V1 芯片的  X70 Pro 系列产品推出后,旋即在 4000+ 价位段高端手机市场,取得了份额排名前三的成绩。正如沈炜所说:“科技不是为了秀科技而存在,科技的终点是让人感受到幸福,抵达美好。”尽管vivo不善于“秀”,但用户仍然实实在在地感知到这些技术所带来的好处,才能让 vivo被悄然热爱。


 

换言之,一直说自己“平常心”的 vivo,并没有大众想象中佛系。这就像我们在学校里见到那些学霸一样:每次考试前都说自己没温习,但实际上却每晚宅在家里熬夜温习一样。

 

vivo 执行副总裁、首席运营官胡柏山曾告诉虎嗅,这些技术并不是今天找一堆人、投一堆钱马上可以出结果,而是需要持续积累。例如 vivo 这次能成功推出自研的 V1 芯片,跟他们在 5、6 年前在影像算法上作出巨大投入,有莫大关系。

 

当手机市场忙于内卷之时,vivo 却偷偷地躲在一旁,玩命地做基础技术研发。

 

vivo为何“闷声砸研发”?也许源在于“本分文化”。

 

36 个月的坚持

 

沈炜曾如此解释 vivo 的本分文化:“不忘初心,埋头种因,初心就是我们本分的文化与价值观,而埋头种因则要凡事坚持长期主义。

 

最初,vivo 和不少公司一样,只能做 12 个月内的产品规划和实现。这种时长的规划,仅足以预判短赛道的发展;但这些短赛道的不仅技术门槛低,而且很容易看到天花板。

 

以屏下摄像头技术为例,这可能就是典型的短赛道。这种技术谁都能用,一旦迈过关键门槛,就没有什么太大的迭代空间;采用相关技术只能作为保健因子,能领先一个月或者是半年,但形成不了积累和差异化。vivo认为,真正的长赛道是:

 

“站在后天看明天。”

 

近年,vivo 为了能进行更长时间的产品规划和实现,他们在这几年打造了一个铁三角体系。所谓的铁三角,分别是产品规划、技术规划、技术预研,实现产品与技术握手:

 

“产品规划”,就是想清楚用户要什么?


“技术规划”,就是如何满足需求和实现用户的需求。

 

当产品和技术两者握手结合,vivo 会设下长达 36 个月的一系列未来技术清单。其中一部分技术可能是在短期尚未成熟,vivo 就要通过投资、或增加人力投入的方式,把相关技术催熟。

 

然后在“技术预研”过程里,把两个握手之后产出的技术结晶最终落地。事实上,X70 系列产品上面的部分新技术,早在两年前就开始预研。

 

这就是长期主义的精萃所在吗?

 

不全是。36 个月,仍然是太短了。

 

vivo 在 2021 年初成立了一个中央研究院,致力于新产品形态跟踪研究、国内外行业前沿技术扫描、芯片等领域的技术布局,并作为未来 36 个月以上的“技术灯塔”。但毕竟今天手机用户往往 3 年换一次手机,这代表今天手机所用的技术均会在 3 年内过时。因此,vivo 在进行 36个月以上的预判,其实是预判那些根本不存在于现有世界的技术。

 

可见,所谓 36 个月的预判,当中有着巨大的不确定性。

 

vivo 为了能洞悉清楚 36 个月以后,可能有什么样的新技术新趋势;胡柏山自己直接兼任中央研究院的院长,从全公司的最高点开始,在足够的权限和资源支持下,第一时间判断和规划。他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推进?是战略性投资?进行并购还是跟合作伙伴一起推进?通过这样的长期规划,支撑产品一代代往前迈进。

 

脱离用户的,都是伪需求

 

基于这样的“本分文化”思想下,vivo 从 2019 年开始的三年里,选择了设计、影像、系统和性能四大“长赛道”,网罗全球尖端人才,进行长期、持续的研发投入。他们躲在友商看不到的角落里,悄悄地积累技术,等待着一个机会。

 

三年后,vivo 登上顶峰。


 

三年后的 2021 年,vivo 将“设计驱动”写进核心价值观,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思想;他们自称这次是“企业文化的升级”,也是“ vivo 的质变元年”。据沈炜在致辞中透露,设计驱动目前已经成为 vivo 的方法论,也是这家以长期主义为理念的公司,未来 10 年、20 年要持续努力的目标。它是一种价值观,是创新解决用户潜在需求、推动社会进步的系统思维方式。

 

到底“设计驱动”是什么?“设计驱动”为啥会触发 vivo 的大爆发?

 

光看着字面意思,“设计驱动”好像和传统意义上的“用户导向”没有太大的分别,但对于 vivo 说,“设计驱动”不等同于简单问用户要什么。在vivo看来直接问用户要什么,根本不可能问到答案;用户的真正需求,必须放到场景里面,预判用户的需求,贴近用户需求背后的本原思考与实践理解,才能真正满足用户真实场景的痛点。

 

换言之,任何没有场景的用户需求,都是伪需求。

 

因此,vivo 在做用户洞察的时候,肯定要把用户的需求场景化。以周末的运动和亲子场景为例,还需要做进一步分离和区别:他们到底是喜欢户外运动,还是室内运动?所以 vivo 在做用户需求洞察的时候,一定是落到具体的某一个相对具体的场景,才能发现用户需求。在“设计驱动”的前提下,vivo会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

 

vivo 能改变什么?


这种改变是否能给用户带来全新的意义?


这种改变是否是以简单、完美、优雅的方式去实现?

 

沈炜曾经表示,vivo 真正的突破点只有一个,就是做伟大的产品。做出伟大产品的前提,就是思想上、理念上、价值观上的设计驱动。也许,他们并不在乎短期的市场占有率,也不在乎短期的营销和声望,他们追求的仅仅只是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满足消费者的场景需求。

 

而 vivo 造芯一事,就是典型的“设计驱动”例子。


自研芯片,所为何事?

 

2021 年,vivo 推出了自研的影像处理器芯片V1。而且,整个 V1 的项目,研发历时 24 个月,投入研发团队超 300 人。尽管 vivo 在芯片项目上作出了大量投入,但vivo却明确地表示,他们不会自己造手机 SoC 主芯片,也不会自己“流片”(即芯片设计本身和生产工序)

 

不会自己流片,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芯片项目就很“克制”。


 

vivo 在芯片项目上,与友商一样野心勃勃,同样可能在其他长赛道上布局芯片。但对于 vivo 来说,芯片其实只是一个单纯的硬件载体,光有自研的芯片,根本无法为消费者带来什么效益;只有把芯片与通过消费者洞察得出的核心算法结合,才能提升消费者的体验。

 

没有对消费者的洞察,就没有自研算法。

 

但没有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自研算法,芯片再强也没用。

 

所以,自研芯片并不应该是目标,而是手段。去年推出的vivoX70系列,就是要针对手机拍照,重点强化。而自研的的专业影像芯片——V1芯片,在算力、功耗上,最大程度提升了手机的影像性能。

 

举例说,夜景视频是挑战很大的一个拍摄场景,想在晚上拍出一个好看的视频,一般的做法有两个,一个办法是提高进光量,另一个方法是拉长曝光时间,但是第一种办法会导致视频里面出现很多噪点,第二种办法会影响视频的流畅度。而X70 Pro系列借助高性能、低功耗的 V1 芯片的帮助,让夜间视频拍摄既足够清晰、也足够流,因此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欢迎。

 

沈炜说,vivo要一切工作以用户为核心展开,用心去了解用户,回到各种场景去洞察和研究用户的真实需求,真正解决用户所关心的问题,定义好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为了把用户的体验真正满足好,要始终以用户为思考的原点与复盘的终点,不仅在用户的基线需求上确保满足,也要在用户能显性感知的黑科技赛道上持续给用户带来惊喜,还要在支撑品牌心智的长赛道上坚持不懈的投入和持续引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的去解决问题,去大幅提升产品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确保每一款产品成功的确定性,从而抢占用户心智高点,真正实现用户NPS(净推荐值)的良性循环。


而 V1芯片在夜景拍照这个场景,vivo无疑尝到了以用户为导向的甜头,长期投入,黑科技纷纷登场,成为抢占高端用户心智的突破口。

 

最具挑战的一年

 

2022 年,是 vivo 成立的第27 个年头,也是 vivo X 系列产品的第十年,尽管 vivo 登上国内手机市场的顶峰,但他们在 2022 年仍然面对着严峻的挑战。在vivo 年会上,沈炜致辞时承认:

 

“我们看到疫情影响下全球经济低迷,手机行业竞争激烈,用户需求与时俱进,2022年,将是智能机时代最具挑战的一年。”

 

要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要打造一件伟大产品,并非朝夕之功,需要企业抵抗一切的诱惑与恐惧,专注于用户的需求。犹其在当下手机行业的“多事之秋”,更是如此。刚登顶的 vivo 能否坚持着应走的道路,继续守着这个第一的位置吗?

 

时间将会给出最好的答案。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