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2-15 13:51
绝大多数高呼“人效管理”的企业,都掉入了四个陷阱

作者:穆胜,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从2012年底,“人力资源效能”一词突然引起了实践界的高度关注。随之而来的,是对于“人力资源效能管理(简称“人效管理”)”的诸多探索。但遗憾的是,时至今日,依然鲜有企业可以称得上人效管理的标杆。自然,关于人效管理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依然是众说纷纭。


我发现,有几类比较流行的观点可能大大误解了人效管理,非但不能为人力资源专业带来积极的变化,还会导致不必要的危险。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辨析了这些误区,就有可能对人效管理产生更加深度的认知。


误区1:人效管理不是一刀切


通常,我们很容易让老板认识到人效的重要性,而后,他们会将这种压力传递给HR。不出意外地,老板们会说:“我们公司的人效在行业里排名如何?如果不是领先的,我们就应该马上做出改变!”


突然之间,人效指标成为了一个在人力资源工作上压倒一切的存在。于是,以老板要求的这个人效水平作为金科玉律,HR们开始疯狂抓人效。最直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以这个人效水平来严格核定各个组织模块的编制;二是直接把人效指标包干下去,再按照这个人效水平进行强考核。


无论哪种方法,都是在“一刀切式”的转嫁KPI。这看似是一种最安全的方式,实际上却是一种最没有才华的方式。实际上,HR是在没有听懂老板的诉求时,用执行上的勤奋掩盖思维上的懒惰。


首先,行业里的人效指标有参考意义吗?


相当一部分企业,用竞对企业的营收或利润除以人数,就开始和自己的数据比较。但即使在同一个行业里,大家的竞争战略、业务模式、发展阶段、建队思路也不同。所以,这种宽口径人效的比较,参考意义真的不大。例如,行业里有的竞对的某部分员工可能是外包的,这种宽口径比较就失去了准头。再如,有的竞对在上市之前努力做大流水,比较人家的人均利润就没有意义。如何将行业数据进行过滤,而后得出有意义的参考人效指标(来进行对比),本来就是一个高难度的事情。在我们的视野里,能够完成这个事情的企业着实不多。


其次,即使找到一个可以参考的人效指标,又真的应该一刀切吗?


企业的人效要求还得下沉到每个组织模块上。有的企业处理方式堪称简单粗暴:对于前台业务部门,直接按照公司人效指标来考核,例如要求他们必须高于公司的人均利润目标;对于中后台部门,按照一定的空间来核定总编制,并尽量压缩各部门的增编需求。但是,每个组织模块的功能定位不同,团队结构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人效自然不同,他们的人效指标一定不同。例如,初生业务部门的人效要求难道应该和成熟业务部门一样吗?再如,研发部门的人效指标难道应该和业务部门一样吗?


当这种人效标准不清晰,人效管理就成为了编制分配,和以前的玩法没有任何区别。变化在于,HR们控制编制似乎有了“尚方宝剑”。但以缺乏说服力的人效标准作为控制编制的理由,各个组织模块与人力资源职能之间必然产生更大的矛盾。


现实中,正是因为人效管理的这种复杂性,不少企业在雄心勃勃地喊出人效口号后,又纷纷黯然退场。原因很简单,人力资源部用一刀切的方式来回应老板的人效管理需求,造成了人力配置上的若干昏招,导致各个部门怨声载道,最后自然就是不了了之。HR好像对老板有了交代——“您要抓人效,我已经做了呀。”老板好像也无能为力——“人效好像很难抓起来,算了,缓一缓”。


人效管理没有错,错在这些企业曲解了人效管理。相当一部分不想改变的HR没有决心去读懂业务,只把人效当成了一个强管控权力或理由,自然没有心思去解这道难题。


误区2:人效管理不是做龟缩


对于传统的人力资源专业来说,人效无疑是个新事物,而对于未知的恐惧则是所有人的本能。前几年,每当我提到人效或人效管理,企业里HR们反馈出奇一致——“我们干预不了人效指标,我们只能减少人员或人工成本,而对于收入利润等产出指标却无能为力”。他们害怕这个自己驾驭不了的指标成为了反噬自己职业价值的“潘多拉魔盒”。


人效是各类产出除以人力投入,是一个投产比概念。从数学逻辑上看,要提高这个指标有两个途径:一是提升各类产出,二是降低人力投入。所以,这部分HR们的观点似乎没错。但如果回到生意的逻辑,人效是强调以人力投入推动各类产出,人力投入和各类产出之间并不是独立的关系。这样看来,这部分HR“抓一头”的观点似乎就有些保守了。他们没有意识到,当他们抛出这类观点时,他们就已经与经营无关了,只能被锁死在后勤定位上了。按照这种观点进行极端假设,很容易就看出问题——难道把人数减到1个,人效就能变得最高吗?


其实,按照这种保守的思路发展,人力资源专业非但不会进步,还会出现倒退,就像是某些企业极度保守的财务部。


某些企业僵化的财务部砍预算时基本只会问三句话:“第一,这件事做了是不是马上有回报?第二,这件事为什么要用供应商做,自己为什么不能做?第三,这件事过去不是已经做了吗,为什么还要做?”说白了,就是不管业务需要,任何成本费用都不想支出,一顿狂“砍”,并把这样的姿态认为是尽职。有意思的是,不少老板还很欣赏这样的财务部门,认为是帮自己守好了家业。但殊不知,这样的财务部可能是企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当然,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人力资源部。成本费用要砍,但应该砍得有水平,不能把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


不妨想想,人力资源部如果秉持保守思路,是不是也会进入这种路数?这样的职能部门,究竟是经营的发动机,还是经营的路障?在我的观察里,确实存在某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为了追求一时的高人效(完成自己的KPI),非理性地“龟缩式”裁撤人员,导致团队被破坏,耽误了业务的发展。


在大刀阔斧地砍编制的同时,他们可能振振有词——“公司的相当一部分人都是不产生价值的,缺了他们企业效率会更高。”的确,所有企业都会有这样的冗员,但问题是,你怎么知道哪些人是冗员?这正如营销界的一个经典段子——“我知道广告费浪费了一半,但我不知道是哪一半。”于是,下次还得继续投入。人力资源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不能识别业务需求,HR们闭着眼睛做龟缩的理由根本就不成立。


我曾在《激发潜能:平台型组织的人力资源顶层设计》一书中提出,规模是进攻的底线,效能是防守的底线。显然,只要防守,不要进攻,用减少人力投入的方式来追求人效,就是“龟缩”。


其实,即使只谈人效概念,也不应该仅仅是防守导向。人效强调以合理的人力投入推动各类产出,其本质是一种“精实增长”式的进攻导向。显然,这在宏观经济进入存量时代的背景下,人效管理对于企业意义非凡。


平庸的HR紧盯人效,生怕老板多投了一个人,影响自己的KPI达成,他们做的是“人效龟缩”;而优秀的HR紧盯业务,不断寻找生意的机会,帮助老板下决心用大资源赌大未来,他们做的才是“人效管理”。


误区3:人效管理不是新瓶装旧酒


当前,人效热度的确惊人。穆胜咨询2020年和2021年的两份《中国企业人力资源效能研究报告》显示,70%左右的老板和高管在各种场合频繁提及人效。显然,这个概念已经成为他们衡量人力资源工作优劣的核心指标。


于是,不仅是企业开始探索,各类咨询机构也开始跟进这个主题。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大多市面上的方法论依然是“新瓶装旧酒”。拥护者的理由看似很有道理——人力资源专业的目的不就是让人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吗?这不就是追求人效提升吗?所以,他们默认所有的人力资源动作只要足够专业,都会产生人效结果。以人效为由头重新包装过去的选用育留套路,就成了看似不错的选择。


但这显然是错误的。


一方面,人效就不是一个指标,而是一个指标库,每个企业(甚至他们的每项业务、每个部门)应该选择关注的人效指标必然不同。


按照“穆胜人力资源效能矩阵”,单说宽口径人效指标就有数十种,更别谈基于企业情况定制的窄口径人效指标。如果有人兜售一个通用的人效指标组,告诉您这就是所有企业都应该关注的,那么,他多半没有搞懂人效管理这个新兴的专业。


另一方面,基于不同的人效指标,需要选择的队伍状态和(选用育留等)职能运作也是不同的。


举例来说,人均营收是一个偏进攻的人效指标;而人工成本报酬率就是一个偏防守的人效指标。在这两个指标中,一定有一个对于企业更加重要,这也决定了企业之后的人力资源工作的方向不同。前者可能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大开大合,而后者可能导致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精耕细作。


人效管理是一台精密的仪器,队伍状态和职能运作好比其中的齿轮,稍有变动,对于仪器的状态都有明显影响。这和传统的人力资源专业理念显然不同。以前是,假设人力资源专业可以带来组织能力,默认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做选用育留就一定对企业有益。但现在不同,选用育留依然有标准动作来遵循,但更应该有个性的操作方向,而且并不见得所有操作方向都能推动企业关注的人效指标,有些操作方向反而对这些人效指标有负面影响。换个更形象的例子,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相当于是在给企业“吃补药”;现代人力资源专业则相当于是在给企业“精准诊疗”。


举例来说,某个处于初生期的企业锁定了人均营收作为人效指标,但在人员招聘上却为了节约人工成本而大量引入生手,在绩效考核上更关注了大量过程类指标……用精耕细作的操作方向来支持大开大合的人效指标,结果自然是牛头不对马嘴,人均营收这个指标上表现失败是必然的。


在这个误区上,有的人是“真不懂”,有的人是“在投机”。但是,只要没搞懂人效背后的数理关系,不懂得操作这台精密仪器,“穿上人效的龙袍也不会变成企业的太子”,人力资源部还是无法站到C位。


误区4:人效管理不是事后算账


人效带来的一个好处是,人力资源专业变得更数据化了。于是,分析人效成为了人力资源专业的新时尚,以数据为依托,HR们看似也专业了不少。但仔细想来,分析了人效之后,HR们后续的人力资源工作会有所不同吗?还是会一切照旧?如果人效分析仅仅停留在“事后算账”,那么,这种分析可能就是无效的,建立在这种分析基础上的“专业”可能也是一个误区。


人效只是一个结果,就结果分析结果毫无意义。人效分析更大的作用在于发现问题,发现人效的驱动因素和改进机会。在我提出的“人力资源经营价值链”模型里,“职能→队伍→效能”是一个完整的因果链条,要想获得人效的提升,必须在队伍和职能层面有所作为。所以,人效分析不应该只停留在效能层面,而应该深入到队伍和职能维度。


实际上,这个领域就是大家关注的“数据化人力资源”。但这个领域的难度超过了大多数人的想象。有人对我提出这样的诉求:“穆老师,别整这么复杂,直接给我您研究出来的指标体系,我拿回去自己算算我们企业的情况。”有的人想得更简单:“穆老师,给我们一两个标杆企业的指标体系吧,我们直接对标就可以了。”


在这类朋友的眼中,传统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效管理之间,唯一的不同就是有没有指标来计算出数据。但现实是,即使我给出了几十种实用的指标算法,真正能用起来指导实践的企业还是屈指可数。当然,如果他们只想用指标让自己的专业看起来很唬人,这个目标还是很容易达到的。


正如前面谈到的,人效管理是一台精密的仪器,而每个企业的仪器必然是不同的。所以,企业要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指标体系,必须要找到自己的这台仪器,这必然是一个逐渐优化迭代的过程。


实践中,我们都是基于海量的数据盘点,找到1-3条我称的“人效经脉”,再为企业定制出人力资源战略地图,并量化为人力资源效能仪表盘。在这个流程里,每往前推进一步,都是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逐渐接近真相。


什么是人效管理需要的真相?说简单点,这种“真相”就是发现了以前没有发现的问题,并且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以至于让人马上就想付诸实践。反过来说,没有让人产生这种感觉的分析,都是在事后算账。


要真正实施人效管理,必须有数据研究上的沉淀与功力。而数据,只是深度理解业务和人力资源专业后自然而然的结果。要达到这种境界,没有大量研究人员以数据科学家一样的姿态扎根进去,很难形成突破,所谓“华丽的指标”只会变成没用的装饰。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