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经头条(ID:nbdtoutiao),作者:李硕 黄辛旭,编辑:裴健如,原文标题:《1月新能源汽车现“正负极”:销售终端快速渗透,资本市场回调明显,车企高成本压力仍待破解》,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2022年1月,国内新能源车市场仍加速渗透。
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约为41.2万辆,同比增长1.4倍,环比下降18.5%。从新能源车渗透率来看,1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16.6%,较去年同期(6.8%)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
在欧洲市场,德国、法国、英国、挪威、瑞典、意大利、西班牙七国电动车销量合计约为11.37万辆,同比增长30.5%,环比下滑46.4%。
虽然终端表现仍旧亮眼,但1月新能源车板块在资本市场遭遇回调。其中,特斯拉(TSLA)和比亚迪(002594.SZ)市值分别蒸发约1205.7亿美元和1202.89亿元(人民币,下同);理想汽车(02015.HK)和小鹏汽车(09868.HK)股价跌幅较高,分别为23.49%和32.90%。
业内分析认为,1月新能源车终端市场疲软以及在资本市场的回调,一方面是受到了中国及欧洲国家的新能源补贴退坡影响,另一方面则是资本市场对于高估值新能源板块的短暂回调,但新能源板块的中长期成长核心逻辑并没有破坏。未来5年,电动车行业或将处于快速成长期。
乘联会方面预测,2022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在550万辆左右,实现70%左右高增长。
12家车企新能源车1月销量过万
今年1月,新能源车市销量环比去年年末有所回落。“受到去年年底集中交车的影响,1月上旬新能源车市场销量表现疲软,但第二、三周有明显回暖。总体来看,虽然国内仍然有疫情散发本土病例,尤其是集中于京津杭深等新能源车主销的特大城市,但相对温和的防疫举措,对居民出行和购车消费没有明显影响。”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
值得一提的是,1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16.6%,较去年同期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为31.4%,豪华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为10.2%,而主流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为2.5%。
乘联会方面表示,近期随着新能源车补贴退坡和锂矿等基础资源价格剧烈上涨,新能源车企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但新能源车的市场价格预计不会大幅度上涨,车企应有能力化解压力,新能源车在2022年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从市场反馈看,用户对于新能源退坡后的价格变化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共识和预期。
分车型看,1月,新能源车市呈现出高端车型销量强势增长,中低端车型走势较强,市场“哑铃型”结构有所改善的态势。其中A00级电动车批发销量为10.5万辆,在纯电动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为32%;A0级电动车销量为5.1万辆;A级电动车在当月纯电动车整体销量中所占份额为22%;B级电动车销量环比12月下降14%,在当月纯电动车销量中占比为30%。
制表:每经记者 李硕
分品牌看,新能源车市场仍保持“百家争鸣”的局面。1月,共有12家车企新能源车月销突破万辆,较同期增长6家。其中,比亚迪以9.31万辆的成绩再夺冠军宝座;特斯拉中国则凭借5.98万辆的批发销量稳住亚军之位;第三名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为4万辆;奇瑞汽车、吉利汽车、广汽埃安、上汽乘用车、长城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哪吒汽车则分列第四至第十一的位置。
制表:每经记者 李硕
值得一提的是,全年销量超10万辆的新能源乘用车型共有6款,其中A00级车1款、A级车2款,B级车3款,分别来自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和特斯拉。销量最高的单一车型为宏光MINIEV,年销量近40万辆,占2021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的11.9%,销量过10万辆的6款车型合计占比则为33.96%。如果换算至燃油车市场,这样的份额甚至超过了狭义批发销量排名前五的厂商(一汽大众、上汽通用、吉利汽车、上汽大众、长安汽车)之和。
分品牌看,新能源车市场持续“多点开花”局面,共有14家车企新能源车在2021年12月月销突破万辆。其中,比亚迪以9.33万辆的成绩蝉联榜首之位;特斯拉中国则凭借7.08万辆的批发销量保持第二;第三名上汽通用五菱的销量为6.04万辆;长城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小鹏汽车、上汽乘用车、广汽埃安、理想汽车、一汽大众、蔚来汽车、长安汽车和合众汽车则分列第四至第十四的位置。
制表:每经记者 李硕
值得一提的是,造车新势力在2022年首月的表现同样喜人。除小鹏、理想、哪吒三家造车新势力月销破万辆外,蔚来、零跑两家新势力车企1月销量也均超过8000辆。
相较而言,主流合资品牌中“南北大众”的新能源车批发销量为1.37万辆,占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总销量的59%,品牌电动化转型战略初见成效。上汽通用新能源车销量也在1月来到4249辆,而其他合资与豪华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则仍待发力。
东莞证券分析认为,从大趋势上看,芯片供给持续改善,2022年整体车市有望实现稳增长,补库存趋势将得以延续。新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频出,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发布《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继续鼓励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2022年有望保持高增长势头,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有望加快发展。
新能源车出口势头依旧强势
1月,我国新能源车出口势头仍旧强势。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出口5.2万辆,占当月乘用车出口总量的30%。
其中,1月新能源汽车出口突破万辆的车企只有特斯拉中国,出口量为4.05万辆,其他排名靠前的还有上汽乘用车(4814辆)和易捷特新能源汽车(4267辆)。
“全球电动车市场快速扩张,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提供了机遇。为实现减碳目标,欧洲多国政府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中国产品也得到了欧洲消费者的认可,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得到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本月特斯拉出口量突破4万辆,占总销量的67.7%,与上月批发出口销量占总销量比重不足1%形成鲜明对比。有分析认为,特斯拉内销与出口呈现出“季末保国内、平时供海外”的特征,即每个季度上半段生产的新车主要用于出口,下半段则会更多投放在本土市场。1月处于一季度上旬,因此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产量大部分投入到海外出口。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桐桐 摄(资料图)
与新能源车销量保持“同频共振”的还有上游的动力电池产业链。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共计16.2GWh,同比上升86.9%,环比下降38.3%。
其中,三元锂电池装车量为7.3GWh,同比上升35.2%,环比下降34.0%,在总装车量中的占比为45.06%;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为8.9GWh,继续维持对三元锂电池的优势地位,同比上升172.7%,环比下降41.0%,在总装车量中的占比为54.60%。
具体到动力电池供应商来看,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三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和中创新航。其中仅宁德时代一家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就占据一半以上市场份额,不过其市占率较上月下滑5.4个百分点。
制表:每经记者 李硕
行业集中度方面,当月我国新能源车市场共计35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1家。排名前三、前五、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占总装车量比例分别为78.6%、87.1%和94.8%,行业集中度继续保持上涨态势。
“整体来看,2022年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形势有望与去年类似,较大的转变在于增量将大幅提升。今年,产业面临的挑战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上游资源紧缺引发的原材料涨价,二是产业开展碳排放及碳足迹相关工作带来的挑战。”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马小利表示。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以电池级碳酸锂为首的锂盐价格迅速攀升让不少动力电池企业苦不堪言。今年伊始,这种情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愈演愈烈。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累计涨幅已经达43%。
东方证券分析认为,随着动力电池新产能投放,预计核心材料价格将趋稳甚至回落,未来一段时间内电池端的整体成本将出现下降,而下游价格上涨趋势非常确定,随着电池毛利率提升叠加规模效应带来费用率下降,电池环节迎来盈利拐点。
欧美新能源车出现环比下滑
与国内新能源车市表现相似,欧、美新能源车市场销量也表现出同比增长、环比下滑的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1月,德国、法国、英国、挪威、瑞典、意大利、西班牙七国电动车销量合计11.37万辆,同比增长30.5%,环比下滑46.4%。
制表:每经记者 李硕
值得注意的是,1月,瑞典、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电动车渗透率分别为52.8%、20.4%、17.7%、8.4%和21.6%,较上月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尽管1月欧洲多国渗透率出现下滑,但仍维持在高位。有观点认为,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给予新能源车的补贴出现一定程度退坡,或将对车市产生不利影响,不过整体看欧洲各国补贴退坡幅度都在500欧元~2000欧元,退坡幅度相对较小,加之税收优惠减免,因此对新能源车市的影响整体较为温和。
华宝证券分析认为,假期叠加年初传统淡季冲击,1月欧洲车市销量季节性回调符合市场预期。年初作为车市传统淡季,销量一般处于较低水平,此外12月底的圣诞节叠加元旦,假期效应下欧洲车企和经销商仍处于放假中,因此欧洲主流国家的新能源车销量出现不同程度的环比下降。
美国市场方面,据Marklines发布的数据,受能源政策利好影响,1月,美国新能源车销量约为6.24万辆,同比增长75%,环比下滑19%,渗透率为6.2%,基本与上月持平。
其中,特斯拉当月在美国市场的销量为4.02万辆,同比提升62.6%,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其他新能源品牌如极星销量为398辆,Rivian交付214辆,均与特斯拉表现存在较大差距。
华创证券分析认为,中欧新能源车补贴政策逐步消退,而美国相关政策则持续加码,推动美国市场腾飞在即。预计目前中国、欧洲市场均存在政策退坡对新能源车渗透率短期承压的影响,其中欧洲补贴政策力度较大,部分国家在今明年底政策退潮后可能迎来新能源汽车短期销量下滑,但长期而言碳排放政策的强化会是欧洲市场发展的主旋律。美国市场目前渗透率低,2021年为4.2%左右,具备较大发展空间,政策刺激叠加优质供给将有望驱动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渗透。
新能源汽车板块普遍回调
1月,新能源车概念股普遍回调,跨国车企的股价也呈现出分化态势。传统跨国车企普遍飘红,雷诺汽车(RNSDF)和铃木汽车(7269.T)的股价涨幅较高,分别为16.20%和9.59%。而造车新势力中,头部车企特斯拉(TSLA)1月股价下滑11.36%,市值减少了1205.7亿美元;蔚来(NIO)股价跌幅为22.65%,市值蒸发了727.54亿元。
制表:每经记者 黄辛旭
A股市场中,新能源题材同样遭遇回调。重点布局新能源业务的比亚迪(002594.SZ)1月股价下滑15.41%,市值蒸发约1202.89亿元;“新能源汽车第一股”北汽蓝谷(600733.SH)股价跌幅为13.07%,市值减少56.17亿元。
H股市场中,理想汽车(02015.HK)表现并不理想,股价跌幅为23.49%,市值约减少486.86亿元。小鹏汽车(09868.HK)股价跌幅最高,为32.90%,市值约减少858.44亿元。但资本市场的低迷并未影响小鹏汽车的“双重上市”计划。2月9日,深交所发布公告称,将小鹏汽车纳入深港通下的港股通股票名单,小鹏汽车成为首个在美国纽交所和香港联交所完成“双重主要上市”的新势力造车企业。
制表:每经记者 黄辛旭
尽管新能源概念股在1月经历了短暂震荡,但有观点认为,新能源板块的中长期成长核心逻辑并没有破坏。短期下跌后,估值已调整至相对合理的位置。未来5年,电动车行业或将处于快速成长期。
受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影响,1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资本市场也感受到了“寒意”。如,赣锋锂业(002460.SZ)、亿纬锂能(300014.SZ)、天齐锂业(002466.SZ)的股价跌幅分别为6.23%、21.08%、17.38%,市值分别蒸发了127.94亿元、472.85亿元、274.74亿元。仅有宁德时代(300750.SZ)这一动力电池企业市值微涨0.78%。
制表:每经记者 黄辛旭
生意社碳酸锂分析师认为,随着春节之后下游市场逐渐进入生产正轨后,市场对碳酸锂需求还会不断增加,预计短期碳酸锂价格仍会持续走高。
“不过,车企有能力化解上游原材料涨价的问题,新能源车的市场价格预计不会大幅度上涨,锂价格暴涨也不会严重影响中国新能源车发展。”崔东树说。
企业待解高成本难题
伴随着2022年新能源补贴退坡、上游原材料上涨等因素,新能源车企在成本方面面临着双重挤压,“涨价”已成为不少新能源车企短期的应对举措。
如,1月中旬,比亚迪官宣对旗下王朝网和海洋网相关新能源车型进行1000元~7000元不等的价格上调。在此之前,哪吒宣布旗下车型上涨2000元~5000元不等;小鹏汽车旗下全系车型价格上调4300元~5900元不等;广汽埃安部分车型涨价4000元起。
但从长期来看,如何化解高成本压力成为新能源车企接下来的重要课题。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补贴技术指标并未改变。因此,通过产品的技术指标获得更多新能源补贴成为车企应对成本上涨的重要举措之一。
“随着车企在电池与整车集成技术在提升,它们有望在电池能量密度、降低百公里电耗等技术指标获得更好的补贴支持,从而减缓部分企业的成本压力。”崔东树说。
伴随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逐步提升,单车销量规模的提升也成为企业分摊成本的方法之一。以特斯拉为例,其销量的高增长使得特斯拉单车毛利率在2021年第四季度已经提高至30.6%,而传统车企的单车毛利率则多低于20%。崔东树也认为,随着产业规模大幅度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单车制造成本在指数型成长阶段更易发挥规模优势。
此外,面对着电池的高成本压力,车企也在尝试通过提升电池性能、多元化选择供应商、将供应商开发纳入企业内部交易环节等措施改善成本压力、提高沟通效率。如,特斯拉目前已经拥有松下、LG新能源和宁德时代三家电池供应商,还有传闻称比亚迪将成为特斯拉的第四家电池供应商。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电池订单则主要由宁德时代和比亚迪负责。小鹏、蔚来等造车新势力在宁德时代之外,也在接触其他电池供应商。
整体来看,新能源补贴退坡和原材料上涨等因素为新能源车企带来了高成本的压力,也使得新能源车企进入“真枪实战”的下半场竞争。但业内对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仍呈积极预判。“我们预计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550万辆左右,继续实现70%左右的高增长。”崔东树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经头条(ID:nbdtoutiao),作者:李硕 黄辛旭,编辑:裴健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