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氢商业(ID:Qingshangye666),作者:橘总,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上周同事往群里扔了张微博截图,吃小碗菜外卖里酸辣土豆丝的我瞬间就精神了。
博主吐槽自己在上海一家人均消费2000+的中餐馆的就餐过程,并运用了非常生动的比喻修辞,比如“模仿日料装X做法”、“喂狗型上菜法”、“一屋人饿得跟孙子似的”、“会pua顾客”,每个要素都精准扎在我这个穷酸打工人的痛点。
人们马上扒出这家位于上海的“中国菜·头灶”,逐渐引发各大划水群、社交平台的激烈反应。
一是这事不常有,消费人均2000+的馆子算是见过大世面了;二是这件事够离谱,套餐两三千的中餐,你就卖我西红柿炒鸡蛋?这是把咱们的智商按在菜板上当饺子馅剁。
随着各媒体大V的加入,互联网上掀起舆论讨伐智商税的巨大声浪,部分气不过的网友跑到大众点评上打低分,围观看热闹。
我们找来一位在社交媒体上为“头灶”发声的食客,他发帖的评论区,一半是人傻钱多的冷嘲热讽,一半是“你是店家安排的托”。
今天就来听听来自“韭菜”的声音,他们是咋想的。
氢商业:哈喽哈喽,咱们就直奔主题吧,你真觉得“头灶”好吃吗?
WW:我还真没替它说话,当天体验并不是非常完美。我是一月份去吃的,提前一个月预定的吧。当时有人过生日,我就通过微信问他们有没有生日小蛋糕或者面条之类的小赠礼,那边说有的,结果去了其实并没有提供。
结束后服务人员送到门口,我说今天吃得还行,但服务上有小瑕疵。就问了谁负责微信运营,毕竟一个月前就沟通过生日小礼物这个问题,你们把很重要的一点都忘了,对方道歉的态度也挺诚恳的。
评价餐厅好不好看三个维度嘛,菜品、服务和环境。头灶每道菜都没问题,味道也不错。我认为中餐的上限也就这样吧,个人觉得这家可以归纳为广府菜系,以炒、爆为主,讲究一个锅气。这是他们的一个噱头。
其实我也没太当回事儿,这种菜本来就很难再吃第二次,除非有宴请需要。
氢商业:看到大家的吐槽为啥会那么气愤,甚至发文反驳?
WW:单纯觉得太夸张,而且引起这么大的口水战。不知道到底是真实需要保护的消费者,还是蹭热度?
上海这种地方人均1000以上的餐厅基本尝个鲜就行。食物它是有上限的,再贵也就脱离食物本身。本来吃完头灶我都没印象了,差不多过了半个月突然抖音上刷到好多人在添油加醋地推送。
首先最开始的博主字里行间也没说这里不好吃。不愉快的用餐体验从迟到开始。本来是一起开餐,跟你去看电影一样的道理。你一迟到别人都得等着你嘛。
他的压抑感源自哪里,“这不能说那不能问”是什么原因,“这不能摸那不能碰”又是指什么,都不太清楚。这是要摸灶台吗?
氢商业:听说头灶门店的原址是家叫佐佐的日料店,案板也是用稀有木头做的?
WW:嗯原店好像是家烧鸟屋吧,做中餐以后装修也没换。那位博主说环境压抑不太能get,正常聊天、拍照都可以。
氢商业:你是这家餐厅安排的托吗?
WW:哎,有人这样质问我,其实有点可笑。
比如有人扒出我的付款单,说哎你这么有钱,吃这么贵一顿饭,为什么用储蓄卡不用信用卡?我都笑了。
还有说你吃大铁锅也拍照发点评,为什么吃这么贵的居然没拍照?我没法回答他的疑问,我们相当于跨服聊天了。
人均消费更高的我也去吃过,其实真的也就那样,吃完一样还是觉得不咋值,但我很清楚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把它当成一次尝鲜的体验。
还有一种声音比较好玩,他们就会说那这个东西这些菜食材也就几种,我们这食堂也是这么吃的,我们公司年会怎么吃的,我妈也是这么做的。那为什么不去开家餐厅,这么容易的钱干嘛不赚。
总体来说,一家餐厅的菜的品质没有问题,也没有货不对版,卫生安全更是好的。服务总体没问题,厨师也是有来头的。评估下来我觉得还行。
但食物一旦超出了正常的消费水平后,其实没有必要顿顿吃。
氢商业:他们定价人均2200的套餐,赚疯了?
WW:我本身是做生意的,进门首先想的是他们一家店能盈利多少。店里一共10个席位,外面大厅是6个,包厢可以坐4个。
大厅6个,每位2200来算,一天就是一万三,一个月差不多四十万营业额。再来算成本,店租和人员工资就得占一半,毕竟开在静安寺核心地段商场,然后主厨团队如果是自己人还能省下点,不然聘请费用也不低。
头灶主厨是唐阁最早的米其林三星团队,我记得有个小伙子私信调侃我,说他爸是锦江饭店五星大厨,普通人吃不起的,问要不要给我预约一下。挺有意思的。
综上所述,再刨去食材,水电等损耗,净利润不见得多高。
另外他们的食材损耗也很严重。有道菜是一整只鸡,只取其中6片。
氢商业:剩下的可以跟老板说打包带走吗?
WW:嗯......还真没有人提过这个问题。但是我觉得也没啥好带走的,因为那个鸡腿肉被片完了,除了鸡翅,只剩鸡胸那块的肉也不是很好吃。贵妃鸡品种体型比较小,其实没啥肉的。除非你去烤鸭店嘛,用鸭架煲个汤啥的。如果有人想多加一点可以说。
氢商业:所以能不能吃饱,吃不饱怎么办,可以再加菜吗?
WW:正常人连吃十八道菜能不能饱我也不好说,每个人食量区别挺大的吧。吃不饱的话人家也给上米饭、上炒菜啥的。其实中餐吃到最后还不是一碗面、一碗到蛋炒饭来的最香。
我本人的话吃到最后还是比较油的,大鱼大肉吃多了真的不是量的问题,那么多道一连吃下来挺撑,人的胃就那么大。如果不够他们也免费提供两种碳水。
氢商业:厨师会跟你讲解每道菜的灵感、食材,有这些附加服务吗?
WW:唉其实你去吃日料,日本人也压根不会跟你讲什么匠心。
它也是不是啥创新菜系,这个食材跟那个食材怎么玩花样,不是的,做寿司不就是一个生鱼片包着大米饭吗,几百年前也这样。中国菜也一样,粤菜上千年的历史,逐渐融合杭帮本帮菜,已经比较完善了,你要想做颠覆性变化不太可能,其实它也没什么好讲的。
如果因为它没有细致入微的讲解,没有满足你的各种期待中的需求,然后就不高兴说这东西纯属智商税。当你用钱衡量这东西值不值得吃的时候,说明它不在你的消费范围之内了。
氢商业:所以当时是从哪听说了这家餐厅,决定去吃的?
WW:朋友圈看到的。其实去年的时候跟朋友聚会就听说了,他说这家中餐做粤菜系的,我们说那就尝一下。现在的话这种餐厅得等三四个月才能订到,那我肯定pass掉了,当时还不用排队,过完年就可以去吃。我说那行,正好过生日。
订完之后正好看朋友圈里有人吃过,我问好不好吃,他说就那样吧还行。就想着到时候我自己去尝试一下。吃完之后感觉也就是那样。
氢商业:没那么好吃,也不至于骂?
WW:无功无过吧,至于他们说去吃的都是傻子,我不太能接受。
智商税往往不存在于贵的东西,而是那些感觉实惠的东西,商业角度来讲,任何产品成本都是九牛一毛,所以走量才能挣钱。
(这里想到越来越贵的麻辣烫,不争气地留下眼泪)
氢商业:之前吃过什么餐厅,让你真的觉得是“智商税”?
WW:其实人均只要达到500以上,食材没问题,基本品质就达到了,你也很难再做出很出俏的一个产品。
可能说这个菜品我没有吃过,它也是好吃的,但是这东西也无从比较。
美食这东西它既是无价的,它也没什么好去评判的,你愿意吃就吃。有人三分钟泡面,有人三小时熬汤。你喜欢吃又能负担得起,你就吃呗。
爱煲汤的不能去挤兑泡面没营养,但你吃泡面的也不能去说别人就是人傻钱多,吃饭不是只有饱这一个定义。
最近大波人跑到帖子下来骂。很多东西有道听途说、以偏概全的成分吧。
一定要说人家花两千块钱就是为了吃那个配菜,就是为了吃大米饭配麻婆豆腐,还有说就根本吃不饱的、食材不行的,他也没说明具体是什么食材。
氢商业:皮蛋、麻婆豆腐200一碗也挺贵?
WW:麻婆豆腐、皮蛋没收费,属于前菜和配菜,不在套餐里。
去好点的海鲜大排档也能人均2000。如果你说,今天这一顿饭,我要同时吃到老虎斑、还要吃到澳龙、和牛、鱼翅、花胶,各种高级食材,需要花多少钱?
整盘整盘的你一人也吃不完。每种浅尝辄止的品尝到、样式够多,在我看来属于合理价值对换,毕竟靠点餐方式把这些以上食材都吃一遍,就远超这价了。
日本的怀石料理也是这类逻辑,一年四季的食材凑到一起吃。
氢商业:可能把人均2000的标签抛出来,很多人也会想好家伙,这么贵,我倒是想看看你给我吃什么,如果达不到预期会非常失望。
WW:你觉得自己人生中有什么事情需要用人均两餐两千的菜去纪念?
氢商业:应该不多......我是穷人。
WW:我也觉得不多,再需要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可以自己在家精心做几菜庆祝也挺好的,也可以找家高级餐厅,跟智商高低无关,与消费观念有关。
氢商业:用日料的方式做中餐,本来就挺错位的?
WW:中餐日作的概念,本来是网友贴上的标签。中餐也有位上的方式,它算是一个中餐细分。也可能和居酒屋的装修环境有关,给你一种吃日料的感觉?
日料人均2000其实更不值。2018年我在东京在银座旁边吃九兵卫,说是寿司界百年军校,我记得人均1500吧。回国我去吃地球美食剧场,价格就变成了人均3K。
你说这东西其实也就是十几片生鱼片,里面都是白米饭。开到上海爆满排队,没有人觉得贵。说食材都是日本空运,现在什么食材在国内市场买不到?当时也没有引起这么大的舆论。
这次的讨伐我觉得更像是两个消费世界的碰撞,没必要通过拉踩树立一个人间清醒的大旗。他吃着拉面,说你这不是不是傻呀,你看我这吃的也挺饱还挺好。如果你反驳他,就会引起更大的爆发。
氢商业:你还会去吃头灶吗?
WW:应该不会,我已经尝试过了。
我就是一个普通的消费者,不是美食家,也没必要把食材味道拆解得很细。普通人其实很难尝出它到底好在哪、不好在哪,就平常心吧。
关于头灶的舆论声渐渐熄火,在各大媒体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如这家餐厅将是赚得盆满钵满的最大赢家,获得了流量讨论度、一些好奇的富人也会去尝鲜;比如它满足了一些炫耀者的虚荣心,把每分每秒的体验发布大社交平台上实现价值最大化。
最后大家达成一致:这家餐厅挺好的,不坑穷人,割不到我。
类似的舆论之争几年前就出现在b站纪录片《亿万富翁们的饕餮盛宴》的弹幕和评论区。
矿泉水被装在设计师款杯子里卖300一瓶,一人份的鱼子酱12万,引起广大弹幕的撕x大战,有人说“看起来肯定不如老干妈好吃”、“这些富豪的钱真好骗,脑子有包吧。”
图源:b站
消费的本质仍然是制造更大的差异。有人以此为商机,赚得不少眼球和银子的头灶餐厅做的是这门生意。
《亿万富翁们的饕餮盛宴》的评论区这个朴素且美好的愿望引发大量点赞:
“总有一天你会成为你所讨厌的人。”
“多谢吉言,我讨厌有钱人。”
作为进大观园见世面的当代刘姥姥,希望我终究也有一天能体会有钱人想象不到的快乐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Vista氢商业(ID:Qingshangye666),作者:橘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