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让一部分青年先X起来(ID:youthsX),作者:谢家铭,口述:小李老师,头图来自:《小欢喜》截图
虽然教师不等同于清贫,但这终究是一个需要奉献的职业。除了物质基础外,大部分老师应该也会有精神层面上的追求。我也确实在这个岗位上形成了某种归属感。毕竟编制这种东西还是很难有勇气去主动放弃的。但是让我坚持下来的,或许更重要的是这一份满足。
曾经在我的班级出现过一个小女孩,对于父母的离异,她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要强的母亲总是会找到我,谈论教育孩子的问题。
但面对生活中的这一切,母亲似乎也无力应对,不知道该如何让女儿放下。所以,作为她的老师,我需要为此做些什么。
虽然她在学习上并不让人省心,但这不是我放任不管的理由。为了让孩子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在课堂中,我总会告诉大家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只要能够让自己更幸福,那这就是个人的自由。
或许是我的引导起了作用,这个小姑娘最后解开了心结,可以坦然直面这段经历。她现在已经上了中学,但我们的情感联系仍旧割舍不断,直到今天我们也在保持沟通。这种关系,让我觉得我们就是好姐妹,在生活中一定要互相帮助、互相扶持。这或许就是我坚守在教师岗位的原因。
“教态”
我目前在某二线城市的一所小学教书,教龄八年。曾就读于某师范类院校,拥有高级教师资格证的我,本可以去中学任教。但由于当年报考的机会不多,仅有的两所高中位置也很偏远,所以最后决定来到这所市内重点小学教书。
当时大家就业去向普遍是考研和考公。想要成为一名教师,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招录比大概在10:1,其中很多还是被分到了市内其他区县。
但我们当地教师的就业门槛,对学历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很多读研的同学,在毕业之后还是选择报考教师。但事实上,在招聘面试中,所有人的身份信息都是隐藏的。所以,考官只能根据大家上场后的状态来判断。我们称之为“教态”。
▲ 近年来,教师资格考试报考人数正快速增长。© 《我以我心》
所谓“教态”,通俗的讲是指一个人走上讲台时的表情、音调和音色(此处的“教态”并不是名词解释中的教态,而是指代一种感觉)。这固然可以通过教师招聘培训机构进行训练,但是有很多人天生就具备当老师的感觉,而台下的考官也可以感应到的。
这种教态和学历没有必然关系。虽然研究生在知识结构中可能更全面,但没有有力的证据能证明授课能力就一定比本科生强。优秀教师所具有的那种特质,并不是单靠学历就能培养出来的。
编制
网络中,大家对于老师这一职业的想象,可能会认为:拥有编制、收入体面、工作稳定轻松、有寒暑假等。部分描述确实是有道理的。比如我所在的城市,编制还是很重要的。我曾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段子:“本来在家早上6点不起床妈妈就会生气,但是考上编之后,即使睡到中午也不会有人唠叨。”这就是我们这里认为体面的工作。
并且,这种体面也反应在女性教师在婚姻市场中的追捧。大家在介绍对象时,都会默认男方的工作也要是体制内的单位,这样才能“对齐”。
但是,教师真正的工作状态,和外界的描述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别。
首先,教师的收入水平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第一年工作时,因为试用期还没有定级,我每个月的工资不足2000元。而在学校附近租一个单间就需要1400元。生活压力可想而知,我只能选择和朋友合租,过得也是非常拮据。
直到现在,我的工资每个月也只有3000元多一点。并且,老师们一般也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所以只能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薪资对于女性来说,如果她拥有一个生活条件不错的家庭,并且只需要一份稳定工作的话,教师是有一定吸引力的。但如果一个男性指望依靠这份工作来养家,现实中或许会很艰难。
另外,我们的工作也并不轻松。虽然有寒暑假,但是在假期里,也是会有很多的培训,并且还经常要提交工作报告,真正清闲下来的时间很少。即便是在工作日,尽管不像996那样,但也是一点摸鱼的功夫都没有,一整天连轴转是我的常态。
上课、批改作业、找学生谈话……这些占据了我工作的所有时间。尤其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磕碰打闹非常常见。我每天都要处理二三十次孩子们的告状。尽管都是小事情,但总归要亲自处理。
虽然不会失业,但如果想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一些成绩,还是要付出很多。有时候我会很佛系,比如要求提交材料,我都会拖到最后一刻。但在授课上,我是一个很“卷”的人,因为这毕竟是自己的本职工作。一般每个学期,我都会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每晚备课到12点之后才能睡,包括在晚上有时也要处理很多家长的消息。
▲ 除了待遇,老师平常的隐形任务量也很大,过去明显的工作边界正在趋于模糊。© 《驴得水》
曾有一个学弟要考教师编,但此时他也考上了全日制研究生。在询问我意见的时候,我给他泼了一盆冷水。这里或许掺杂了我个人的念头,毕竟我更倾向于去读研。但更重要的是,我发现他心目中对教师的想象过于理想化了,和现实中我真实感受到的情况并不一样,我担心他会面临巨大的心理落差。
但选择成为教师,很多人还是抱有职业理想的。大部分人会觉得投身于教育事业是神圣的,是能够为整个社会创造价值、无法被替代的。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逐渐体会到了老师的那份成就感。尤其当你有一刻发现自己的教育对孩子起到了作用,虽不能说是改变命运,但至少唤醒了一个美好的品性。
所以,虽然教师不等同于清贫,但这终究是一个需要奉献的职业。除了物质基础外,大部分老师应该也会有精神层面上的追求。我也确实在这个岗位上形成了某种归属感。毕竟编制这种东西还是很难有勇气去主动放弃的。但是让我坚持下来的,或许更重要的是这一份满足。
教学
我所在的学校,老师是非常敬业的。虽然成绩好坏和工资并不挂钩,也没有什么惩罚,但每个老师还是会拼命较劲,恨不得像女娲补天一样,让孩子们多学一些知识。
但成绩的影响因素很复杂。除了天赋,孩子们从小的成长环境和培养的学习习惯都会有影响。作为老师,如果真的是由于自己缺乏关注而导致成绩下滑,那我必然会调整。但一些孩子确实不喜欢学习,无论我如何苦口婆心都没有办法,所以我也不能“牛不吃草强按头”,强迫孩子也不现实。
正常情况下,或许是小学阶段学习内容比较基础,家长是不会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而怪罪老师。我们目前也不再向家长直接公布孩子的成绩和排名,只划分为几个档。所以,孩子们的成绩区分并不大,也不存在升学压力,很多家长的心态还是蛮好的。
但我会尊重每一个家庭的教育理念。无论是鸡娃,还是奉行快乐教育,我都能理解。当然有些家长的教育理念明显偏离,比如持“知识无用论”,觉得小姑娘读书没用,只要漂亮开心就行;或者是“幸存者偏差”,认为考大学也不能挣大钱等,我还是会和他们理性讨论。因为学习对于孩子的一生都至关重要。
老师们并不会因为孩子成绩的好坏而区别对待。学习好的孩子可能认真勤奋、听话懂事,这都是美好的品质;而一部分孩子虽然学习不上进,但品行端正、情商很高、整体能力也非常出色,我们也会非常欣赏。但就我个人来说,比起懂事听话的孩子,我更喜欢有趣的。
或许这和我个人的经历有关。因为我小时候就是一个特别听话的孩子,特别在意老师和家长的看法和评价,按着大人们的期待,表现得特别乖。但是到了青春期之后,习惯讨好别人的我,一旦受到了冷落,就会很难受。
所以我不太愿意让孩子特别听话,而是有意识地按照他们自己的个性去引导,没有必要强行把一个本该很有灵气的孩子,都掰成那种很老实的模样,这违反成长规律。我们应该尽可能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让他有自己的判断。
▲ 电影《死亡诗社》中,基汀老师没有只关注考试和成绩,而是鼓励学生们解放自己。
但这样说也是夸大了老师的作用。因为孩子的性格,单凭老师,影响是很小的。我们很多时候没有能力去完全改变一个人,只是尽量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既定轨道去成长,很多孩子从小就可以看出来他们未来的轨迹,目前他们的发展也基本符合我的想象。所谓“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还是有一定道理。
青春期
到五六年级时,孩子们基本上就开始发育了,尤其是女生,开始出现生理期。这个阶段,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必不可少。如果不加以引导,女孩子们可能会没办法正确处理,甚至感到恐慌无助。我曾亲眼见到别的班级男生当面扔女生的卫生巾。
我觉得这会让女生感到特别羞耻。所以,我必须要告诉女孩们如何应对,并教导大家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去正常对待这件事。经过一段时间努力,我发现这些孩子们不会再对此产生偏见和尴尬,甚至有的男生会在我肚子痛的时候,主动来帮我倒热水。这都让我很欣慰。
还有早恋的问题。虽然我不鼓励孩子们谈恋爱,但是高年级的孩子们在情感上确实会发生一些变化,只是他们可能不会选择表达出来。但在我的班级里,大家愿意和我分享。只要不发生实质的关系,我也都可以理解。
因为这是孩子们情窦初开必然会萌芽的感觉。我觉得既然能保持沟通,并及时跟进了解情况,就是比较合理的管理方式。如果强势地去打压,严肃地禁止,可能会适得其反。
▲ 在青春期进行正确的性教育可以引导孩子们更好地爱自己与爱他人。 © 《性爱自修室》
在疫情线上教学时,孩子们虽然表面上每天拿着手机听网课,但事实上可能会背着家长做一些别的事情。除了玩游戏外,一些孩子还会通过社会软件或短视频应用,和网友交往。因为大数据算法会自动根据他们的年龄和喜好,推送天南地北相似的同龄人。有些小女孩对这些东西会很认真,甚至加微信,互相之间亲亲热热。
通过在班级里安插的“眼线”,我经常能掌握他们会聊什么话题。我也曾经伪装成一个小女孩,亲自去和那个小男网友对话。对方特别享受被女生追捧的感觉。但是女孩子们经常会因为这些事情纠结,比如说看到这个男生的视频下面被其他人评论了,内容暧昧不清,就会吃醋闹矛盾,然后分手。
但是后来,我发现一些行为有些过界。他们有时会互相称呼对方老公老婆,并在微信上发红包,这肯定要进行干预,并及时和家长汇报情况。所幸最后没有造成什么后果,但如果是同城,他们也许会见面?这都是让人会后怕的事情。
总之,在我个人看来,相比“教学”,我认为做好“教育”才是老师更值得追求的事。而这需要老师通过自己日常的言行,去一点一滴地引导。
这些慢慢让我觉察到,自己的心流已从比较热烈的山川大海,变成了一片平静的湖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让一部分青年先X起来(ID:youthsX),作者:谢家铭,口述:小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