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悟00000空(作者曾在复旦学习、任教9年;曾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职20年),头图来自:视觉中国(图为清明节家属前往汶川大地震遗址祭祀)
一
“321藤县空难”到今天两个星期了,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是遇难者的二七,又是清明节,逝者已矣,而生者的痛苦才刚刚开始。
写这篇小文,希望帮助他们尽快走出来,也希望帮助所有在失去亲人的悲苦中挣扎的人们尽快走出来。
专家说,因为是飞机突然急速下降,乘客应该很快就进入了昏迷状态,失去了知觉,所以并不痛苦。这比日航123的乘客要幸运得多。
1985年8月12日,日本的鬼节,日航123航班飞机因垂直尾翼被掀断、液压系统被破坏而失控,飞机进入起伏循环。飞行员与飞机搏斗了半个小时,最终坠毁。
在这可怕的半个小时中,乘客渐渐明白在劫难逃,不少人写下遗书,放在座位后面的袋子里或者自己的口袋里。有人写给妻子,感谢曾经美好的日子,希望照顾好孩子;有人写给父母,遗憾不能尽孝;有人写给生命中的所有人,感恩到今天为止的每一天……
飞机失事后14小时即第二天上午9点,以为无人生还的搜救人员才到达现场,惊讶地发现了四名生还者,两名妇女,两名女孩。
其中一名妇女讲述了她躺在山上等待救援的故事:“坠机后我听到各个方向传来很多人呻吟的声音,一个男孩叫妈妈,我清楚地听到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快来!’。听到男孩说,‘好的,我会撑下去的!’听起来是上学年龄的孩子。黑暗中,我听到直升机飞来,看不到光,但听起来很近。我想,我们得救了,我们得救了。我拼命挥手,但直升机却越飞越远了。‘别走,别走,救命,救命!’我叫着。但是飞机的声音还是渐渐消失了。后来就再也没有听到那个男孩和女子的声音了。”
许多幸存者在那个寒冷的夜晚在等待救援中死去。
520名遇难者家属在得知事情的经过后,难以释怀,想象自己的亲人经历了半个小时的煎熬、甚至有可能又经历了之后14个小时的煎熬,最终死去的过程,心情难以平静。
遇难者中有一个独自乘机的小男孩。他的母亲十分自责,后悔没有陪同一起,想象他生命的最后所经历的恐惧、绝望、孤独,几近精神崩溃。
有一天,她接到一个电话,老者问她是不是某排某座遇难孩子的母亲,得到她的确认后,老者继续说,我是坐在他旁边的某某的父亲,我的女儿非常善良、热心,所以您放心,您的儿子最后不孤独,他们都不孤独、不痛苦。我们要好好活下去,他们在看着我们。
孩子的母亲失声痛哭,终于走了出来。
二
亲人的离世,是人生最悲苦的事情,很难走出来,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也不例外。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先生写过一篇纪念文章《我的父亲母亲》,感人至深。
他因为工作关系,很少能去看望陪伴父母。“妈妈盼星星、盼月亮,盼唠唠家常,却一次又一次地落空。”他的母亲是因车祸离世的。“一个普通的早上,妈妈从菜市场出来,提着两小包菜,被汽车撞成重伤。”他接到消息的时候在国外出差,转辗回到昆明已是深夜,他妈妈其实已经脑死亡,靠机器维持着生命。“我看了妈妈最后一眼,妈妈溘然去世。”
他十分悔恨:“我真后悔没有在伊朗给妈妈打一个电话。因为以前不管我在国内、国外给她打电话时,她都唠叨:‘你又出差了’,‘非非你的身体还不如我好呢’,‘非非你的皱纹比妈妈还多呢’,‘非非你走路还不如我呢,你这么年纪轻轻就这么多病’,‘非非,糖尿病参加宴会多了,坏得更快呢,你的心脏又不好’……我想伊朗条件这么差,我一打电话,妈妈又唠叨,反正过不了几天就见面了,就没有打,而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如果我真打了,拖延她一两分钟出门,也许妈妈就躲过了这场灾难。这种悔恨的心情,真是难以形容。”
任正非的父亲是因食物中毒去世。“1995年,我父亲在昆明街头的小摊上买了一瓶塑料包装的软饮料,喝后拉肚子,一直到全身衰竭去世。”
总结父母的一生,老任写到:“父亲任摩逊,尽职尽责一生,可以说是一个乡村教育家。妈妈程远昭,是一个陪伴父亲在贫困山区与穷孩子厮混了一生的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园丁。”
回忆父母养育自己的艰辛:“我们家当时每餐实行严格的分饭制,控制所有人欲望的配给制,保证人人都能活下来。如果不是这样,总会有一个、两个弟妹活不到今天。我真正能理解活下去这句话的含义。”
他的母亲对他特别照顾一点:“高考前三个月,妈妈经常在早上塞给我一个小小的玉米饼,要我安心复习功课,我能考上大学,小玉米饼功劳巨大……这个小小的玉米饼,是从父母与弟妹的口中抠出来的,我无以报答他们。”
他的父亲把自己唯一的一双皮鞋让他穿走:“我当年穿走父亲的皮鞋,没念及父亲那时是做苦工的,泥里水里,冰冷潮湿,他更需要鞋子。现在回忆起来,感觉自己太自私了。”
老任说:“回顾我自己已走过的历史,唯一有愧的是对不起父母,没条件时没有照顾他们,有条件时也没有照顾他们。”大概很多子女都有这种“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懊悔。
最后,他写到:“爸爸,妈妈,千声万声呼唤你们,千声万声唤不回。逝者已经逝去,活着的还要前行。”
三
2019年父亲节,世界高尔夫名将、对球迷来说是神一般存在的老虎·伍玆发文,怀念父亲:“今年的生活对我来说是一个轮回,祝所有的父亲们节日快乐。您教会了我很多关于比赛的经验,以及如何培养山姆和查理。爸爸,我们想念你。”
2019年4月,伍玆在奥古斯塔夺得美国大师赛冠军,距离第一次在那里夺冠已经过去了22年。所以,伍玆感叹经历了一个轮回。
老虎伍兹的父亲厄尔·伍兹是名越战老兵,酷爱高尔夫,引领伍兹走上高尔夫之路,是他的教练、导师、朋友,父子关系十分亲密。
2006年厄尔因前列腺癌去世,享年74岁。此后很多年,老虎·伍兹被哀思、孤独、丑闻、婚变击倒,能够重新爬起来恢复正常生活和比赛,几乎是个奇迹。
今年3月10日,老虎·伍兹正式入选高尔夫名人堂,这是高尔夫界的最高荣誉。
总之,不管是小民百姓,还是各界英雄人物,都会承受失去亲人的悲苦,谁也逃不了人生这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怎么样才能走出来呢?
首先要承认,既生为人,这些痛苦就不可避免,古往今来,没有一个人能够逃过,七大苦中,极少数的人可能可以逃过其它的苦,但是“死”这个苦总是逃不了的,绝大部分人也都逃不了“爱别离”这种苦。
其次,要想办法积极应对这种苦。这里介绍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世界和平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伯特兰·阿瑟·威廉·罗素(Bertrand Arthur William Russell,1872年—1970年)的方法。
罗素写过一本书,英文书名是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直译为“征服幸福”,大翻译家傅雷的译本译为《幸福之路》。
美国《时代周刊》评论:“罗素的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是现代的圣经,罗素是我们时代的圣人(一位科学家、一流的数学家),很少人能对其由清晰的逻辑推理而来的高道德标准提出异议,他的逻辑推理使得他理性的、完美的劝诫看起来简直就像是最简单的常识,但是似乎很少有人能去实践它。不过至少,他的这种简单的观点可以作为人们对生活的迷惑的一副解药。”
书中,罗素解释了为什么书名叫“征服幸福”,他说:“除了极少的情形之外,幸福这样东西不像成熟的果子一样,单靠着幸运的机会作用掉在你嘴里的。”所以,你必须去征服它,努力才能获得。
“因为世界上充满着那么多可免与不可免的厄运、疾病、心里纠结、斗争、贫穷、仇恨,一个人若要幸福,必须觅得一些方法去应付临在每个人头上的不快乐的许多原因。”
对于“某些无可补救的忧伤,例如至爱的人的死亡”,罗素指出:“沉溺在悲哀里是对谁都没有好处的。悲哀是免不了的,应该在意料之内的,但我们当竭尽所能加以限制。”“当然我不否认一个人可能被忧伤压倒,但我坚持每个人应尽最大的努力去逃避这个命运。”
那么如何限制悲哀、逃避被忧伤压倒的命运呢?
罗素建议:“应当寻一些消遣,不管是如何琐屑的,但求它不是有害的或可耻的就行。”
那么又是什么样的消遣呢?
罗素也讲了合适的消遣的标准:“它们当毋须意志,毋须当机立断,也不当像赌博那样含有经济意味,且也不可过于刺激,使情感疲倦,使下意识和上意识同样地不得空闲。”
罗素认为:“有许多娱乐都能符合上述的条件。看游戏,进剧场,玩高尔夫球,都是无可訾言的。对于一个有书本嗜好的人,那么披览一些和他本身的活动无关的书籍也是很好。不问你所烦恼的是一件如何重大的事情,总不该把全部清醒着的时间花在上面。”
“有的人便去下棋,有的人去读侦探小说,有的人去沉溺在通俗天文学里,还有人去披览巴比伦的挖掘报告。这四种人的行动都不失为明哲,至于一个绝对不肯派遣的人,听让他的难题把他压倒,以致临到需要行动的时候反而更没应付的能力。”
罗素建议大家在平时快乐的时候培养好足够广泛的兴趣爱好,这样灾难来临的时候,心灵能找到一块不受骚扰的地方,可以唤起悲哀以外别的联想和情绪,而不致于卡在悲哀中,使“现在”难以挨受。
他说:“所以我们的生活绝不可建在狭隘的兴趣之上,不可使我们人生的意义和目的完全受着意外事故的支配。”
总之,幸福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意识到世界本身就是很可怕的,人生七大苦,无人能逃;二是热情与趣味要向外而非向内发展,培养对没有切身厉害的东西的兴趣,灾难来临的时候,适当消遣,避免心灵卡在悲苦中煎熬。
但愿大家尽早离苦得乐,这是天堂里的亲人最希望看到的。
正如一位师长朋友所说的那样:“他们在天堂看着你,你哭他/她也哭,你笑他/她也笑。”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作者:悟00000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