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4-13 10:08

一场因“微信农场”引发的争议:微信,Q化?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张俊,编辑:韩大鹏,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4小时前,一个名为“微信农场”的功能火了,不少人在微信上养起了动物。#微信农场#的话题一度冲上热搜第一,阅读量高达数亿。


然而,网友们对“微信农场”的评价却走向了两极分化,有人认为很有趣,但也有人认为该功能毫无实用价值,甚至质疑微信正在走向QQ化。


诞生于2011年的微信,已经走到了第11个年头,月活用户高达12亿,甚至还在保持同比增长。早期以工作人群为主的微信,用户群体正在越来越多元化,涌入更多年轻用户。这或许也是微信每次更新都面临关注和争议的原因所在。


微信创始人张小龙曾说,在中国,每天有5亿人说微信产品不好,有1亿人想教自己怎么做产品。作为国民级App,众口难调的产品需求将成为微信长久面临的挑战之一。


“微信农场”大火,评价两极分化


今日,有网友发现,通过微信状态和表情包的组合,微信可以变相弄成农场形式。


发现这一功能的网友们纷纷尝试,在微信上开启了养动物模式,“微信农场”,“微信农场背景”,“微信农场为什么这么火”等多个话题词登上了微博热搜。



不少网友玩得不亦乐乎,还晒出了自己养动物、甚至养偶像的截图;不过也有网友认为,这一功能花里胡哨,毫无创新。


@李叁柒Max 就质疑道:“试了下,这不就是加个动图?算啥农场啊。我以为是之前那种养动物以及种菜的游戏呢?这么无聊的玩意儿有什么可推的呢。你在微信农场里养猪,腾讯把你当猪养,一天天的腾讯啥时候能出些实用的功能?”


@李小粥的茶水间 也认为,严格来说这功能根本就不叫农场,就是在主页背景里展示了个动图,连喂养和收获的功能都没有,只能算个加强版版背景图。另外这个农场要6~7步才能开启,流程非常繁琐。“这种啰嗦的流程,也就微信敢做,还能引起一堆人的追捧,还能上热门。这就叫有恃无恐啊,果然应了那句话,你也敢教张小龙做产品?”


实际上,确实如不少博主所说,所谓的微信农场仅仅是蹭上了QQ农场的热度,但在产品上和玩法上并不是类似QQ农场的产品,而是微信在2021年就更新的8.0版本中的状态设置功能的衍生品。


在微信8.0版本上线时,微信状态功能就曾面临着两极分化的评价。在QQ上,早已经实现了个人状态的设置,微信状态也被外界认为是抄袭QQ,缺乏创新。


微信为什么越来越像QQ了?


在8.0以及此后的小版本更新中,微信也上线了动态表情、专属红包等多个新功能,同样被舆论认为是QQ化的表现。


微信越更新,也越臃肿,动不动占据几十GB存储空间也让不少用户头疼。“如果微信再这样更新下去,和当初的QQ有什么区别。”有用户吐槽道。


对于微信的QQ化,外界猜测是因为00后们也开始步入20岁的年龄段,这些年轻的孩子习惯了使用更加个性张扬的QQ,所以微信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迎合新一代年轻人的口味,为了拉更多的微信用户。


从腾讯公布的数据来看,微信向上、QQ向下确实已经是产品的发展大势。


根据腾讯此前公布的2021年财报,截至2021年12月31日,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跃账户数12.68亿,同比再次增长3.5%;QQ移动端月活跃账户数5.52亿,同比下降7.2%。当越来越多的QQ用户转移到微信上时,微信也需要兼顾到这部分用户群体的需求。


不过,相比这些偏向趣味性的功能,网友们的一些强需求功能的呼吁却被淹没了。


有博主总结了大量网友们真正期待的新功能:1、传大文件;2、朋友圈发照片不降像素;3、朋友圈可以发gif图;4、语音进度条;5、私聊照片9张的限制;6、共同好友点赞评论别提示;7、缩小内存占用;8、可修改已发朋友圈……


从这些功能的更新满足上来看,微信的动作确实十分迟缓。


微信在大文件传输上一直被用户抱怨,无法满足生活和工作的需求。吐槽多年后,2020年,微信将文件传输大小提高到200M的上限;直到2021年的8.0版本中,微信才再一次提高到了1G。


曾有媒体报道,微信的每一个功能上线,张小龙都需要自己先测试半年时间。这也使得很多网友认为实用的东西,但在微信上很难得到及时更新。


张小龙有着自己的产品观。他曾说,不要用户说要什么就做什么,“以此网住用户的话,我们也会被累死,因为那样要做的实在太多。”


对于网友的吐槽,他也在一次微信公开课上回应称,自己每天都听到这些声音,都习惯了。“在中国,每天有5亿人说产品不好, 有1亿人想教我怎么做产品。”他开玩笑说。


作为国民级App,微信确实也需要对用户的不同呼声作出回应。只不过,这个回应可能并不像用户预期的那么快。而这对于用户量和功能越来越多的微信来说,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张俊,编辑:韩大鹏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