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讯研究院 (ID:cyberlawrc),节选自《重塑中小城市的未来:数字化转型的框架与路径洞察力报告》,原文标题:《跳出一线城市思维: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模式及实践》,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切合实际的模式和路径规划是中小型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起点。
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演进的过程。本文基于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挑战及总体思路,分析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提出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参考模式,并提供中国和日本的部分城市实践,作为可借鉴的路径。
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需求分析
本报告认为城市的功能可归类为民生与服务、产业与经济、治理与运行、环境与低碳、政府效能、基础设施6个领域,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也将围绕这6个功能领域来开展,除此之外,为促进城市整体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城市还需要提供政策、资金、人才、标准等一系列支持的措施,本报告中称之为发展保障(领导力/政策)领域。因此,本报告从上述7个领域来研究中小城市的数字化转型需求。
图1: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涉及的7个领域
根据调研,在7个数字化转型领域中,综合关注度由高到底的排序为:民生与服务、产业与经济、政府效能、治理与运行、基础设施、发展保障(领导力/政策)、环境与低碳,如下图所示。而每个领域中大家认为排名前三的内容则是:
(1)民生与服务领域: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智慧公共服务、智慧医疗、智慧社区。
(2)产业与经济领域:排名前两名的是智慧园区、智慧农业,智能制造和智慧能源产业并列第三。
(3)政府效能领域:排名第一的为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和数据安全,第二和第三则为政府协同办公,政府与企业、市民协作。
(4)治理与运行领域:排名第一的为智慧化城市运行管理,第二和第三则为数字乡村治理、智慧城市应急。
(5)基础设施领域:排名第一的为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其次为城市物联网、云、人工智能、数据平台等数字基础设施,并列第三的为城市网络安全设施和智慧交通设施。
(6)发展保障(领导力/政策)领域: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数字化人才、数字化组织机制、数字化政策/规划。
(7)环境与低碳领域: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智慧环保、智慧能源、智慧水务的相关解决方案。
图 2: 中国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领域关注度分析
注:横向为各领域内调研对象对此领域关注度排序反馈的统计,纵向为对各横向领域加权平均值的从高到低排序、体现了调研对象对7个领域数字化转型关注度的综合排序,来源:本报告调研统计
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方法论全景
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演进逻辑与成熟度可以分为3个阶段:
阶段一:其特征是技术驱动、局部发展,通过数字技术、工具、产品的应用和数字化应用建设,以提高政府或企业局部的业务效率为主要目标;
阶段二:其特征是场景引领、系统发展,以场景为中心,通过将城市中的同类场景与人连接,通过场景来推动跨部门跨系统的数字应用连接,并且服务不受物理空间制约;
阶段三:其特征是创新迭代、生态发展,以人的需求为中心,通过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市民的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实现城市级资源的集约化汇聚和数实融合的智能化供给,支持城市敏捷自进化。
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在民生与服务、产业与经济、治理与运行、环境与低碳、政府效能、基础设施以及发展保障(领导力/政策)领域,均可以从3个阶段的视角来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规划和实施,逐步推进。
因此,本报告提出了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全景图,即7类功能领域在3个阶段各自的数字化转型关键特征矩阵(7*3矩阵),如下图所示。中小城市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考下图中各领域3个阶段的特征,首先评估当前7个功能领域的现状,选择1个或多个领域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切入点,确定阶段性的发展愿景,找出现状与愿景之间的差距,明确所选的领域希望提升的内容及目标,进而制定具体的转型计划和实施方案。
图 3: 中小城市数字化转型方法论全景图
民生与服务领域转型模式及实践
民生与服务包括但不限于政务服务、教育服务、医疗服务、社保服务、文化服务、出行服务、餐饮服务等,服务对象涵盖各类人群,包括老年人、残障群体、孕妇、儿童等;服务提供者既包括政府、也包括企业和其他社会化组织;服务内容既需要城乡融合,也需要跨城通办。中小城市的民生与服务数字化转型是指以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基础,通过数实混合方式提供教育、医疗、养老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构建城市整体的在线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满足每个人的美好生活需要。
1.模式概述
对于中小城市而言,民生与服务数字化转型是各类中小城市共同关注的高优先级领域。中小城市在本功能领域的3个数字化转型阶段特征分别为:
阶段一,城市服务的服务主体是政府公共服务部门,服务内容主要体现在城市的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社区等分散的政务或公共服务的数字化应用,市民可通过单项领域的APP或数字服务终端来申请和办理业务,关注点主要是对服务的使用;
阶段二,城市不再仅仅通过政府公共服务部门提供服务,而是通过搭建统一的城市服务平台,一方面聚合所有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也聚合部分企业的商业服务,通过一站式接入方式,为市民、游客等城市人群提供衣食住行相关的各类服务,在用户体验上,将不再仅仅是单向地将服务提供给用户,而是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增添了收集用户需求和满意度的双向渠道;
阶段三,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市民多方主体可共同发挥创新力量,实现城市服务的共建共享和“敏捷化”迭代创新。服务方式上,通过利用数字平台、网络社区以及传感设备定期感知、收集和分析市民反馈,智能化识别市民需求,城市服务供给更加个性化、精准化、主动化,同时,通过监测公共服务的实现效果,相关主体可自主、及时地对服务做出优化调整;
用户体验上,一方面实现对各类服务人群的全覆盖,另一方面还可利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新技术,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差异化、沉浸式的数实混合的城市服务供给。
2. 中国宿州市:统筹集约规划建设全市服务平台(阶段一至阶段二)
宿州是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皖苏鲁豫四省接壤的中原腹地。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宿州市信息化具有一定的基础,建设了一批面向全市政府部门和群众、企业的综合性基础设施和共性应用,各部门也从自身业务需要开发了相应的应用系统。
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数据分散在各部门,数据不够全面和完整,数据资源的利用与共享不足;缺少便捷为民服务的手段,大部分的服务事项无法通过手机端办理;企业和群众办理业务仍存阻碍,这一问题在不动产登记等需要跨部门协调的业务中体现尤甚。
2019年10月,宿州市在全市共性基础平台(市数据中台)基础之上,建立了民生服务平台(便民服务小程序、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与“讯宿办”民生小程序。“讯宿办”小程序的目的主要是发挥社交软件广泛连接公众、高效触达的优势,整合群众和企业所需的共性、高频服务,例如,小程序方便群众办理社保、查询公积金、查询公交实时位置、生活缴费等,这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了全面的、有温度的便捷服务。
宿州市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依托大数据、电子证照、电子签章、在线支付等技术,在确保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权益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公共服务部门共享户籍信息、婚姻登记信息、房屋备案信息、合同信息、税务信息等,面向群众和企业,提供不动产登记业务在线申请的统一入口。此外,该系统实现与统一身份认证系统、统一电子印章系统、统一电子证照共享服务系统的对接,实时为用户提供网上申请、反馈受理意见、办理进度和结果查询等全过程服务。
图4:宿州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与“讯宿办”小程序,来源:中国宿州市政府提供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时,宿州市迅速上线便民服务小程序疫情版,提供健康申报、口罩预约、疫情地图等实用功能,其中“口罩预约”让宿州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网上预约、在线支付、免费快递到家”的地级市,运行27天即配送35万多人次、发放口罩近176万只,提高了政府的应急响应能力。
自2020年6月以来,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系统实现市民办理不动产登记全业务、全流程、跨部门“登记事项2天内办结”,显著提升了服务的便利性。例如,以纳税人为主的用户群体,在不动产交易、纳税、登记环节实现“一件事一次办”,节约了申请人线下办理时间。
现阶段已实现房企相关审批服务由原先的4次线下办理、15项材料、5天等待时间,变为0次线下办理、批量申请、秒批出证;已实现民生服务由原先的6次线下办理、11项材料、6天等待时间,变为1次线下办理、5项材料、1天办结。
3.日本福冈市: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地区综合健康信息平台(阶段一至阶段二)
在日本,超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为城市运营和管理带来了众多挑战。对日本的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而言,如何让城市服务适老化、将有限的劳动资源效率最大化、兼顾城市对人口的集聚效应、盘活地方经济,成为城市转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福冈市是日本九州的一个主要城市,拥有约156万人口,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比例已达21%,是日本“超老龄社会”的缩影。由于慢性病的治疗护理主体逐渐从机构转向家庭,福冈市的高龄群体正在面临家庭护理负担增大的主要课题。
为了打造让老年人生活安心、让服务高效运营的医疗护理体系,福冈市政府启动了地区综合健康信息平台项目,藉由政府开放数据、企业提供分析技术的政企合作模式,将以往零散化、碎片化的服务统合起来,打造了围绕公共、居家、生活三条主线的健康护理综合平台,这表明福冈市正在向民生与服务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阶段二跃迁。
2015年起,福冈市携手日立制作所开始建设地区综合健康信息平台。通过数据汇总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居家协作支援系统及信息提供系统的4个子系统,将福冈市的医疗、护理和健康数据进行汇集和分析,追踪医疗和护理的全过程,从个人维度乃至地区整体对医疗和护理服务进行规划。
图5:福冈市地区综合健康信息平台数据分析系统界面,来源:日立(中国)提供
除了使用图表和地图信息等对当前的医疗护理状况和问题进行可视化展示以外,平台还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根据个人的生活日志(从出生到死亡的各种病例和记录)可轻松分析城市医疗和护理费用的现状、预估未来的成本,并可以按照不同的疾病对其所需的护理项目进行认证。
福冈市运用综合健康信息平台与利益相关方合作,不仅改善了城市医疗护理政策,还提高了医疗护理的服务质量,每年可减少4亿日元的医疗费用负担,并通过改善家庭护理提高了老年人的就业率。福冈市政府认为,未来很多课题不能由政府单独解决,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同时希望把数据分析系统中获得的知识经验和地区特征作为开放数据发布,利用数据为市民创造更多新的服务,吸引企业投资、培养下一代、预防灾害等。
产业与经济领域转型模式及实践
中小城市的产业与经济是以城市为载体和发展空间,以农业、工业或服务业中1个或多个细分领域为主要经济支撑的地区经济形态。
不同中小城市在产业与经济方面的差异较为明显,例如,有的城市在粮食、棉花、蔬菜、水果、茶叶等种植业的某些细分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有的城市在食品、饮料、服装、纺织、皮革、家具、医药、机械设备、电子通讯设备等加工制造业的某些细分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有的城市则在金融、文化、体育、娱乐、软件服务等服务业的某些细分领域具有特色和优势,部分中小城市的特色细分领域同时涉及农业、工业或服务业中两个及以上分类。
总体而言,与大城市丰富多元的产业形态相比,中小城市在产业结构上较为单一、当地的企业规模较小。
1.模式概述
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其特色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优先考虑内容。中小城市在本功能领域的3个数字化转型阶段特征分别为:
阶段一的数字化以当地领军企业自发开展为主,主要关注企业自身在生产、销售、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系统建设以及企业私有云、初级信息安全设施等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数字化效果则体现在企业内部整体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被打通,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效率显著提升;
阶段二的数字化主体则扩展至政府与企业,政府关注点在于引导建立特色产业互联网平台、促进城市空间内特色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及客户之间建立产供销一体化对接联动的机制,数字化效果是提高特色产业链的整体效率,上下游的企业整体提升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智慧种植、敏捷制造、云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以需定产等能力。
阶段三的数字化主体与阶段二类似,但在数字化的内容方面更关注跨业态数字化,例如,除了产业链上下游、还将联动和辐射周边服务行业,此外将建立城市级数字创新平台,城市内外的个人、企业、科研院所等均可参与到本城市的产业与经济创新发展中,并与都市圈中的中心城市及其他中小城市实现产业区域的协同发展、人员跨区域的灵活就业。
中小城市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结合各自的产业与经济特色,可以选择1个或多个特色领域开展数字化转型,如下图所示。本维度的方法论所使用的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农业、制造业、资源型产业、物流服务业、文旅产业等传统产业的数字化,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产业发展;除了城市范围内,也涉及城市群、都市圈内的跨城市产业集群发展。
图6:中小城市产业与经济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建议,来源:腾讯研究院
2.中国彭水县:旅游产业数字化与创新扶贫(阶段一)
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地处武陵山区,拥有苗族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底蕴,其第一支柱产业为旅游业。
2020年起,彭水县通过线上线下场景融合的数字化营销方式,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助产、以产扶农的创新帮扶模式,探索了旅游业的特色数字化转型路径,文旅产业数字化成效凸显,目前已经具备了阶段一的特征。
对于彭水文化旅游知名度、影响力的提升,政府积极与互联网企业联合,坚持目标导向、聚焦合作内容,不断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具体做法为:
一是全方位、高频次地宣传彭水旅游形象、旅游产品,推介彭水苗族文化、地域文化、非遗文化,并在数字游戏产品中,上线彭水文旅形象场景,推出苗族特色游戏服装和道具,帮助彭水进行每天上亿次的体验式宣传;
二是合作企业帮助彭水打造首个大电商平台,所提供的线上直播等数字化销售模式为农特产品拓展销路,吸引超5000万人观看,销售额是相应产品过去一年在主流电商平台销量的3倍。
此外,彭水实施“旅游+”发展战略和全域旅游建设,通过打造网红景点、建设智慧景区等形式,推动线上流量的线下转化,并依托合作企业IP助力各个A级旅游景区与乡村旅游景区景点的提档升级。目前,“彭水苗乡欢乐茶馆”落地彭水蚩尤九黎城,辅以推介苗歌、苗俗、苗绣等彭水非遗项目的动态网页(基于第5代HTML网页技术的网页),吸引用户线上体验、线下打卡。
图7:彭水县通过在线游戏与电商平台的营销新模式,来源:中国彭水县政府
根据彭水县政府提供的数据,在近两年疫情的冲击下,2019年全县GDP222亿元,接待游客302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0亿元;2020年全县接待游客28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43.6亿元,旅游收入及接待游客人次均有所下降。自推广数字化营销模式以来,彭水县实现了旅游经济较快较好的恢复。2021年1—10月,全县接待游客206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104.6亿元。
3.中国莘县:数字农业发展新模式(阶段一至阶段二)
中国山东省聊城市的莘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瓜菜面积100万亩,总产500万吨。
2019年以来,莘县初步搭建起农业数字化服务系统,并对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应用,培育发展一批数字农业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数字农业迅猛发展,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民收入实现全面提升,莘县蔬菜的品牌影响力明显增强,整体上实现了农业数字化转型从阶段一向阶段二的迈进。
莘县的经验是,坚持需求导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初步形成“区块链溯源+数字云仓+高端销售体系”一体化发展的数字农业模式,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农户通过参与切实感受到数字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中的应用价值,全民参与农业数字化建设积极性明显增强。
(1)搭建区块链溯源以及视频交换共享系统、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农产品质量检测系统、数字乡村小程序等公用支撑系统,实现对农业全链条的监督,提高农产品公认度和影响力。
例如,借助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全县农业种植基地实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农业生产节省人工30%以上、节水60%以上、节肥40%以上、增产30%以上;此外,莘县建成农产品区块链追溯基地20处,农资采购投用、棚内生产环境、瓜菜采摘销售等农业数据实现全过程可追溯,全县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9.5%以上,禁限用农药检测合格率达到100%。
(2)加快建设数字化平台,把分散经营的各类主体连接起来(前端连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后端连接高端销售平台),实现产供销一体化联动,在短时间内即可完成优质农产品的组织集中和高价销售;配合产地仓建设,搭建网络货运系统,发展智慧物流,提供配货服务,降低物流成本12%以上;开发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实时提供莘县产地市场和全国农产品交易市场价格信息,为各类主体提供信息服务。
图8:莘县区块链农产品溯源系统,来源:中国莘县政府
(3)开展数字营销。莘县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了“莘县蔬菜”的线上推广与品牌化建设,目前,已成功对接多家互联网电商销售平台,并积极开展了瓜菜菌在线博览会、香瓜电商节、山药电商节等系列活动,扩大宣传推介,促进供销对接,提升了农民收入,例如农产品销售价格平均提高20%。
图9:莘县农产品价格监测平台,来源:中国莘县政府
莘县通过上述数字化转型,也带动了农业数字经济加快发展。通过推进数字技术在种苗育繁推、生产管理、质量监管、供销对接等全产业链中的应用,吸引大批投资者创新创业,形成了以数字农业为主体的数据经济园区。目前,园区入驻企业67家,涉及软件开发、网络货运、电商及跨境电商、农业物联网、直播带货等多种业态。
4.中国宝应县:“智慧荷藕”建设方案(阶段一至阶段二)
宝应县地处江苏省扬州北部,是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宝应县已逐步形成了种植、加工、外销的荷藕产业化链条,连续多年获得荷藕种植面积、荷藕产量、荷藕出口量3项中国第一。
过去,宝应县在产业与经济领域的数字化水平处于阶段一,主要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荷藕的生长环境监测,记录荷藕的生长过程数据,并可为消费者提供荷藕生长加工的溯源服务。本案例实施后,宝应县的产业与经济数字化水平提升至阶段二,利用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广泛应用,充分发挥数据、技术和知识等要素作用,实现荷藕产业种植过程数据可视化、人居环境改善、信息化服务质量提升等。
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1)“物联互通”建设:利用物联网技术记录荷藕在生长过程中的气象变化数据、水情数据、孢子虫情数据等一系列生长环境参数,并通过数据积累建立荷藕品种生长数据模型,实现种植全流程数据可视化,利用大屏指挥中心进行数据展示。
图10:宝应县“智慧荷藕”方案,来源:中国宝应县政府
(2)“溯源平台”建设:通过搭建荷藕溯源管理平台建立荷藕产品生长加工溯源档案,增加农产品供给链各个环节的透明度,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农产品,提升宝应当地荷藕品牌价值。
(3)“冷链物流”建设:为宝应当地荷藕经纪人、荷藕产业企业以及园区政府搭建荷藕交易物流服务平台,为宝应荷藕批发市场、相关企业等提供冷链物流服务以及交易流通信息化服务。
(4)“农旅文化”建设:搭建荷藕文化展示平台,为游客提供当地文化旅游、餐饮、重大农事体验活动等信息,提升当地旅游知名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讯研究院 (ID:cyberlawrc),节选自《重塑中小城市的未来:数字化转型的框架与路径洞察力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