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5-17 10:26

我在上海等复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余蕊均、杨弃非,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从5月16日起,分阶段推进复商复市。”


上海在15日举行的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首度给出明确时间节点,向外释放了积极信号


而在16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进一步阐释下一步的防控工作,将从16日起分三阶段恢复正常生活生产秩序。


其中,5月16日至21日,全市保持低水平社会活动;5月22日至31日,不断缩小封控区和管控区范围直至解封;6月1日至中下旬,全面恢复全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这也意味着,全面复工,仍需时日。


今年3月以来,由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疫情突袭申城,这座超大城市面临常态化防控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城市”太大,难以触摸。而个体是鲜活的,每一个人的酸甜苦辣,都值得被看见和记录。我们希望通过几位打工人的故事,更好地读懂这段特殊的日子。


以下是他们的自述。


民营药企员工


男,32岁,在浦东新区居住3年


有部分同事回去上班了,我想快点复工。


3月26日,公司正式通知居家办公。因为平时上班来回得3个小时,所以当时第一反应是“可以多睡会儿了”,然后赶紧去囤了点东西。这一个多月在家办公,能够明显感觉和正常上班有很大区别,上下班的界限被模糊了,工作量也变大不少


一周前,我们小区短暂发过出门卡,街道上有部分超市在营业,我出去买了菜,离我们小区就几百米,这是居家以来我去过的最远的地方。但是因为最近7天小区有一例阳性,现在又被要求“足不出户”了。


目前我还在居家办公,但我们公司已经有部分同事回去上班了,吃住都在公司。因为他们要开展化学实验,复工肯定对项目进度有很大的帮助。这些项目属于KPI,如果交付不了是会扣绩效的,每年一个小组最多也就来得及完成两三个项目,所以少一个的话影响会很大。


但说实话,我自己觉得这种闭环管理,其实是复工面临的最大困难,毕竟不方便照顾家庭,一些有慢性病的同事也很不方便。目前全员复工时间还没确定,我想快点复工上班,恢复外部交际


商业地产公司管培生


女,27岁,到闵行区1年


我已经几乎“007”快2个月了。


因为整个行业的大环境,我们公司本来就在收紧支出,特别是对于管理培训这块。这次疫情,商场开不了门,新项目工地无法开工,公司一直没有进账。我听说公司一直在裁员,留下的管理高层焦虑感暴增,拼命增加文书工作,压力就传导到我们管培生这边。


现在我居家的工作量比正常工作还要多得多,已经几乎“007”快2个月了。常听同事抱怨:明明业务都没了,为什么还有这么多PPT要做?


但我对复工的情绪很复。且不说复工之后情况会不会好转,现在我们一些项目因为餐饮等业务需要,会有少部分人值班,但去上班的就没见人回来过。我了解到的情况是他们吃住都要在项目上,完全闭环管理,一待就是1个多月。


商业地产项目比较特殊,一个月营收的损失是很难补上的,即便有报复性消费,但对于正常人来说,隔离一个月不外出就餐,解封了也不会一顿吃三份。我周围已经有人打算之后离开这里另谋出路,我也在物色回老家工作的机会。


世界500强中层


男,70后,家住松江,在沪30年


现在复工小孩一个人在家会很麻烦。


我们3月中旬开始居家办公,具体时间记不得了。其实从2020年开始,我们家对疫情防控是非常坦然的,多少有点准备,但这次最开始通知关4天,我当时只囤了一个星期的量,没想到一直到现在,可能也有点“关糊涂”了吧(笑)


我们小区只有3栋楼,不到100户,到现在一直是“全阴”的,所以每一次有可以出去的政策,我们基本上都享受到了,这是很幸运的。但问题是,政策也一直在变,昨天晚上大概10点钟,通知每天每户可以有一人出去一次,但不能动车,今天早上9点左右又通知,改为两天一人一次,可以动车,但仅限在街道范围内。


你说一个街道才多大点?有多少人上班地点和居住地点能在同一个街道?我看到微信群有人在说,如果跨街道动车,不管是电瓶车还是汽车,被抓到的话会被罚款。因为出门证上会标注明确的日期、街道,一看就能知道(是不是跨街道了)


目前我们公司还没通知复工,企业的风格是结果导向,有事做事、没事就在家睡大觉,全靠自觉,所以在哪儿办公差别不大,只要不误事。其实在家最大的工作量,一个是买菜,另一个就是照看小朋友,也没说啥时候开学。所以如果非要让我们现在复工的话,小孩一个人在家会很麻烦。除非全面解封,可以跨街道流动。


到我们这个年纪,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没啥好焦虑的,好好地活着就行。现在就希望能“正常”,早点让我们开车出去。上海太大了,出去办点啥事,不开车根本没办法,只要城市正常运行,哪怕天天做核酸都可以。


旅游行业从业者


女,30岁,家住青浦区


要复商复市了?先别急,我翻一下小区今天的封控政策。


我们街道的封控政策总是反反复复最早说是可以出门一周,然后又2天静默管理,接下来是静默2天、可以出门2天、又静默2天,今天官方刚出的通知是可以出门3天。


政策的不确定确实让人不太好提前规划。特别是之前买菜不方便的时候,有时候社区会突然通知第二天可能需要静默管理,让居民提前做好准备,附近卖场买菜的档口很快就会排起长队。我现在都有些神经过敏,看到哪个渠道有菜就习惯性囤点,以免突然出现“一菜难求”的情况。


现在这种状况,我感觉立马复工挺难。我们小区有人问过复工的事情,需要单位出证明,向居委会报备,承诺不再回来才能复工。我听说复工的主要是一些工厂,吃住都在里面,封闭管理。


当然,就算能正常出入,现在公共交通都没恢复、私家车也不让上路,通勤还是成问题。但可能也没必要立刻复工。因为行业大环境的原因,特别是今年开始,我们工作量减了不少,偶尔会有比较急的活,也就是当时加班加点完成就行了。我现在对居家办公挺适应的,甚至有些担心是否能够适应通勤生活。


外事机构,长期对接外企


女,29岁,在浦东新区居住6年


希望尽快复工,只要能出去怎样都好。


我已经居家2个月了,突然听说要复工的消息,有点难以相信。


我目前还没有接到要复工的通知,因为工作性质,我们应该也会等到情况基本稳定之后才会复工。居家办公主要就是刷刷邮件、开开会,因为考虑到我们隔离在家心理上可能受到影响,老板也会有意减少工作量,让我们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照顾好自己的心理问题。


我跟大家一样,最开始也是抱着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的心态在看待居家办公。但时间不断延长,两天又两天,每次都是前一天满怀期待出门透气、第二天就收到通知继续等待。现在我已经完全适应了,甚至培养出了新的兴趣。作为花草“杀手”,疫情前出于挑战自我买的花,居然一直活到了现在。


但不是每个行业都能像我们一样“心平气和”。因工作需要,我们会定期了解上海一些外贸外资企业的经营情况。很多仓库在上海的企业,由于供应链受到影响,货发不出去、也发不进来。也有部分有实力的企业向我们反馈,接下来打算分散供应链,比如从其他城市入境、或者分散配送中心。“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可能是疫情带来的一个经验。


我个人还是希望能尽快复工,复工至少说明能出门了。我想出去,只要能出去,怎样都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余蕊均、杨弃非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