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5-20 20:09

520书单:现代社会何以“为爱痴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 (ID:hardcorereadingclub),作者:平克,编辑:程迟,原文标题:《情人节最缺的东西,永远是爱情》,头图来自:《爱乐之城》


已经记不清一年有多少个“情人节”了。二月份、三月份、五月份……春天的、夏天的、秋天的、冬天的……


在“5·20”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免俗地,再聊一聊“爱情”。


现代人制造了各种直接或者间接关于爱情的节日,但我们为何要制造?制造了这些节日,是填补了我们对爱的渴求,还是制造了更大的空虚?


今天,硬核读书会试着通过哲学家们的爱情观,去理解现代社会何以“为爱痴狂”。


《正常人》剧照。


什么是爱情?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关于爱情的讨论已经相当广泛了,世界上存在诸多爱情的形态,流行文化也热衷于表现爱情这个主题,很多人认为他们已经在爱着。


几乎所有人都能给出自己对爱情的看法。但这是否就意味着真正地理解爱情?在哲学家看来,如果我们不去澄清“爱情”这个概念,这意味着我们只是在爱情的途中,并没有到达爱情。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

[德]诺拉·克雷弗特著,陈敬思译

未读 | 天津人民出版社,2022-3


《谈情说爱的哲学家》中,模仿《会饮篇》的对话形式,想象各自哲学理念不一的哲学家共聚一堂去讨论爱情。


他们对待学说如对待自己的爱情生活一样诚实。


比如奥古斯丁早年放荡不羁,随后又皈依基督教,实现了爱肉身到爱上帝的转变,被称为“浪子回头”的典范;比如克尔凯郭尔忍痛撕毁与未婚妻的婚约,并视之为痛苦的精神考验;又比如波伏娃一生都与灵魂伴侣萨特保持着开放式关系,以维持双方在爱情关系中的平等,却同时能在精神和学识上互相视对方为唯一的理解者。


《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


我们应该追问的是,因对他人之爱而充盈的爱情确实是伟大的,但我们冠之以爱情的行动是否必然就是真实的爱情,由此涉及到对“什么是爱情”的提问。


爱情的,太爱情的


在超现实主义画家勒内·马格利特的《恋人》(Les Amants)中,两个头裹白布的人亲密地紧贴。


不同于古典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对爱情的刻画,《恋人》以其对爱情的隐喻性而具有深刻的当代意义。


它揭示了当代爱情的一些形式,永远亲近而永远无法亲近的爱人,而且是盲目的亲近,概括地说,爱情的主体间性便是,永恒的亲密与永恒的距离,一种无知的依偎


超现实主义画家勒内·马格利特的《恋人》(Les Amants)


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我们一直享用着的,似乎是盲目的爱情。


只要稍作反思便可发现,一方面,我们身处在爱的形式越发多样的世界之中;但与此同时,“爱情”本身却越发脆弱,它在行动中脱离了自身,人们可以像爱人一样相处,而无需任何情感的实质支撑。


在这里,爱情的相处模式与它的实质内容轻易地产生分裂。可见,我们的的确确在享用着爱情,然而,却未必能说,爱情由此就对我们敞开了。


所以问题便是,在一个貌似包容着多元价值的世界,我们甚至能怀疑,人类是否还能,或者是否还有必要,去谈论爱情本身。


无怪乎各种有关爱情和亲密关系的课程和金句总能在当代流行。从李银河关于两性的学说到现在梁永安、沈奕斐的爱情金句,什么是爱情,什么是好的爱情,什么是好的性别关系,通过倾听他人的智慧与看法,我们希望借此安顿自己的爱情


毕竟,退一步说,尽管人们可以回避或者拒绝爱情,但依旧无法回避“爱情是什么”这一问题。


我们试图通过“金句”去理解爱情。 


恋爱焦虑——我们迫切需要爱吗?


最近有一部动漫叫《间谍过家家》,其中人物设定非常经典。


女主角约尔的职业是个杀手,由于职业原因一直保持单身,直到某一天,她因为同事的“劝告”和害怕身份败露而选择与别人组建家庭,最终在一天之内,她便要求与男主角结婚。


我们在众多的谍战片中其实都能看到这个设定,所以不难去追问这种设定在文化上的来源。


《间谍过家家》海报。


在人类社会中,单身的动机似乎总要遭到审视,人们总习惯于追问长期单身的人为什么不去恋爱,尽管我们已经越发包容单身这一生存状态,单身的人总要向他人解释为什么单身,诸如工作繁忙、找不到合适的人,甚至是宗教原因,等等。


相反的是,我们很少质疑一个人爱的动机,更很少费心思去追问这个人是否理解爱。这似乎默认了,只要人类在生理上走向成熟,就能逐渐理解“爱”这件事,但显然“爱”不仅仅是个生理事件。


澳大利亚作家克莱尔·佩恩在《单身偏见》这本书中正面回答了这个问题。


单身生活越来越普遍,而对单身这一生活状态的了解却并未跟上这一变化。她在对“单身”模式的刻画中指出,“单身”未必比有伴侣的人更好或更糟,作为人类个体而言,他们都有独特的意义。对何谓美好生活的理解,每个人都能给出自己的答案,而不必追求趋同。


《单身偏见》

[澳]克莱尔·佩恩著,张林译

未读·思想家 | 上海文化出版社,2021-12


佩恩在书中这么写道:“很多单身人士正在努力打造一种新的、美好的生活方式,他们健康、自在、与人紧密相连。”显然,单身者在情感上需要的未必就是爱情。女权主义者可以问道,我们能否不基于亲密关系而去达到对他人的理解。所以问题将是,何谓“理解”?


我将“理解”视作爱情的前奏。亲密关系要求我们将一个此前一直陌生的人视作独一无二。


但对所爱之人的独特性却很容易沦为一种自我的幻想,因为“我”并没有真正理解所爱之人,这一将他人“对象化”的过程使我们将爱人永远视为有待支配的对象,而非达到一种对他人的理解。


在这里,理解只能是“和而不同”式的理解。抹除他人差异而得到“理解”就取消了理解本身,而变成了一种支配,支配的关系就违背了爱的原则——纯粹自发的原则。所以,爱情关系应该是享用差异,而非抹除差异。


这里可以引入巴迪欧在《爱的多重奏》(Éloge de L’amour)所描述的“同等的差异”,能享用差异的人将享受到生活的充分的可能性。


《爱的多重奏》

[法] 阿兰·巴迪欧著,邓刚译

六点图书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


爱无关占有,而是在差异中激发的不断的相互理解。巴迪欧用“事件”这个词去刻画爱情。


爱情“事件”之开端得益于一种体验——对差异的纯粹偶然的遭遇。然后,这一基于差异的偶然性随即凸显了爱情的可能性——在差异中不断地创造新的可能。在往后的爱情事件中,相爱着的人将不断地重复差异的体验。


所以,爱情恰恰在于陌异的偶然性,这一偶然性充分激发我们爱的可能。但偶然的遭遇本身何以可能?对于中国人而言,我们会归之于“缘分”这个古老的概念。


由此,我们回到了这一节的主题——有关恋爱的焦虑。爱情对陌异的偶然性的要求将导致焦虑,焦虑是一种无对象的情感,相反,它是因为对象的不在场才产生的。


而爱情则恰恰不是一个时时刻刻在现场的实体,而是一个意义有待填充的事件。当人对爱情有所渴望,则无法回避焦虑,因为他或她渴望着的是此刻不在场的东西。


但毫无疑问的是,爱是始于理解。所以,如果渴望爱,那就首先去理解。而理解首先意味着理解差异,从主体出发持续朝向他人的形式,这是一切爱的前奏。即使我们最终无法收获爱情,但我们并不会毫无收获。


陷入异化的爱情——爱情是被支配的关系?


爱情是抽象的。虽然爱情的确不是什么抽象的形而上学物,但它始终是一种抽象的关系,一种社会关系,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连接于主体之间。


我们不妨继续运用“事件”这个说法,作为事件的爱情始于遭遇,其后续的情形却无可避免地遭遇爱情之外的外部性的建构,这导致这一事件很可能将按照毫无想象力的方式被构造。


也就是说,即使爱情中的主体希望保持它们的爱的独特性,但这一独特性很可能会被逐渐抹平。这种情况表现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形态,就比如,阶级和经济地位。所以,关于爱情的讨论无法止于爱情。


恋爱综艺《单身即地狱》


今年大火的恋爱综艺《单身即地狱》一度占据流量高地,CP们的恋爱日常牵动网友的神经,人们似乎也将快餐式的速食恋爱归为爱情的一类。


弗洛姆在他那本经典的《爱的艺术》中指出,资本主义下的商品经济使爱情物化成庸俗的交换形式,资本的逻辑渗入到人对爱情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一切功利性的考量先行于爱情本身。


《爱的艺术》

 [美]弗洛姆 著,李健鸣 译

99读书人|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1-7


“爱情”关系就扭曲为商品关系,以至于人们在爱情关系中主要地去考量,我可以提供什么,而别人能为我提供什么,我是否能在这段关系中更获利,所以,一个直白的结论便是,爱情成为获利的工具。


爱情的工具化使人失去了去爱的能力。所以,弗洛姆的结论是,必须从当代资本主义体系和工业社会中解放出来,才能获得真正的爱情。


相似的理论倾向也出现在马尔库塞的《爱欲与文明》。简单地说,马尔库塞认为,现代文明蓬勃发展的背后是对人的爱欲的压制,所以,反抗现代西方文明首先必须消除对人的本性的压抑,解放爱欲。


《爱欲与文明》

[美] 赫伯特·马尔库塞著,黄勇 / 薛民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4


在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中,爱情具有独特地位,它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受到束缚,但它却能被还原为人类自我解放的动能。


法兰克福学派在历史上已经退潮了,但他们对人类爱情关系的反省依旧有益。在这里可以指出的是,爱情使我们从原有的生活踪迹中解放出来。私密的爱情必然遭遇外部公共性的审视,在这种情况下,爱情或许能赋予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生活的力量。


当认识到个体面对爱情所处的实际境遇时,这将开启一个自由决断的时刻。哲学家克尔凯郭尔选择撕毁与爱人的婚约,他用极大的勇气做出这一“退缩”的举动。


如何理解这一举动?他在日记中这么写道,“如果我不是一个悔罪者,也没有我从前的生活方式,更没有抑郁症,那么我和她的结合会令我得到过去连做梦都不敢妄想的那种幸福”“然而我明白了,有一种神圣之物在阻断我们的结合。”


对上帝的献身、自童年以来的抑郁情绪,使克尔凯郭尔知道自己无法去给自己的爱人以幸福。


在爱情中的抉择开启了他自身的“纯粹自由的决断时刻”。当爱情迫近之时,人类能够真实地面对自己的渴求,最终结果如何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认清了自身。


是否存在着对“爱情是什么”的终极解答——爱情的多向度


回到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世界上存在无数的爱情的形态,那是否存在一个终极的关于“爱情是什么”的回答。


爱情不仅仅是所有渴望与他人联结的冲动。爱情之为爱情,它始终比单纯的冲动高出一部分,而这高出的一部分,或许能揭示爱情的真相。因此才有哲学家对爱情的不断深入探讨。


于是苏格拉底、奥古斯丁谈爱的超越性,他们称爱情是我们超越自身的一个阶段,从爱肉身到爱一个超验的普遍概念,如他们说的智慧,或者上帝;于是才有克尔凯郭尔谈爱的关系,爱情关系的不对等将产生痛苦;于是舍勒谈爱的价值,去说明,我所爱的对象为什么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于是弗洛伊德谈爱的欲望,爱是欲望,或者说力比多的升华;于是波伏娃谈爱情中的性别,性别在政治上的不平等,是否将使“爱情”在本质上成为一种压迫关系。


从《谈情说爱的哲学家》这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哲学是如何不断激活对爱情这一概念的理解以及我们如何通过爱情达到对自我和世界的理解。


梁永安曾说:“一个人不依靠别人,也可以在世界上过得很好。先找到自己生命的落点和价值开始,如此,往上,有可能遇到灵魂伴侣;往下,也可以遇到很善良的恋人。”


爱情是什么?答案不仅是开放的,而且没人能代替做出回答,只有我们自己才能给出问题的答案。寻找到生命的支点和价值,或许是寻找这个答案的第一步。


毕竟爱情是说不尽的,人类对“爱”的奇特感受则将不断绵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硬核读书会 (ID:hardcorereadingclub),作者:平克,编辑:程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