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6-01 08:43
《蒙娜丽莎》逃过一劫,但不是所有名画都有防弹玻璃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编辑:二蛋,原文标题:《你以为名画都有防弹玻璃吗?逃过一劫的<蒙娜丽莎>是个特例》,头图来自:Unsplash


当地时间5月29日,藏于法国卢浮宫的镇馆之宝《蒙娜丽莎》遭遇袭击,一个坐着轮椅、乔装为女性的男子突然从轮椅上站起来,将蛋糕抹在了《蒙娜丽莎》前的防弹玻璃上。也幸得防弹玻璃保护,这幅世界名画并未被破坏。


当袭击者被安保人员带走时,高呼“想想地球吧,艺术家们都想想地球,所有的艺术家都要为地球考虑,这就是我这样做的原因!”可打着环保的名义来破坏名画,不得不让人感叹其脑回路。这种极端行为于理不容,也触犯法律,等待袭击者的将是被起诉。


作为世界第一名画,《蒙娜丽莎》的命运相当波折。1911年,它曾有过被盗经历,窃贼是一个极为爱国的意大利人,认为《蒙娜丽莎》属于意大利,所以将之盗走。两年后,窃贼因为想将画作转手而败露,最终被捕,《蒙娜丽莎》也得以回到卢浮宫。


二战时期,《蒙娜丽莎》为躲避炮火而几度转移,直至1945年才重返巴黎。


1956年是《蒙娜丽莎》史上最灰暗的时光。那一年,它遭一名破坏者泼硫酸,下部严重损坏。几个月后,它又遭另一名破坏者投掷石块,导致局部颜料脱落。从此,《蒙娜丽莎》就成为世界上被保护最严密的艺术品之一,一直被置于安全防弹玻璃罩里,画作前还有硬质栏杆。


不过即使如此,仍然有人惦记着要破坏《蒙娜丽莎》。1974年,它在东京展出时,一位不满意馆方残疾人参观政策的日本女性对其泼了红颜料。2009年,它在卢浮宫中遭遇一位俄罗斯女游客“杯袭”,所幸瓷制马克杯没能穿越防弹玻璃。


这次为《蒙娜丽莎》免遭奶油玷污立下功劳的防弹玻璃,是卢浮宫于2019年10月新更换的设备,不但保护升级,也更为透明。


之所以需要更为透明,是因为名画的魅力在于细节与光影。放一块玻璃挡在前面,清晰度大减,也影响光线与视角,会降低参观者对艺术的感知。事实上,近年来对“罩子里的《蒙娜丽莎》”的批评声音很多,大家都认为玻璃让蒙娜丽莎变得模糊。


也正因此,与许多人想象的不一样,《蒙娜丽莎》所享受的保护待遇并不具备普遍性,甚至可以说非常罕见。在怕水怕火怕熊孩子更怕蓄意破坏的名画领域,大多数作品都处于没有防弹玻璃的“裸展”状态。


上一次有世界级名画遭遇袭击,还是在2020年。毕加索于1944年创作、价值约两千万英镑的名画《女子半身像》,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遭一名20岁男子撕毁。当时,这幅《女子半身像》就处于“裸展”状态,直接悬挂在墙上,前方没有栏杆或护绳,伸手就可触摸,附近也没有安保人员。


毕加索的《女子半身像》▲


无论是在卢浮宫,还是在遍布欧美大小城市的各种美术馆中,馆方对画作的保护措施都相当简单,顶多就是在可移动护栏或护绳构成的一米线。很多时候甚至连护栏和护绳都没有,参观者大可以凑到名画跟前仔细观察每一个细节,绝对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当然,如果是世界级名画,附近往往会有一两个安保人员。另外,为了视觉效果,也有一些画作覆有亮光漆,起到了一层保护膜的效果。换言之,美术馆为参观者提供了尽量大的亲近名画的空间,至于参观者是否会破坏名画,那就全靠自觉。


破坏者乃至盗窃者,似乎都是美术馆和博物馆无法完全战胜的大敌。很多人被电影误导,总以为美术馆和博物馆的安保系统都神之又神,其实绝非如此。


西方博物馆以私营居多,还有一部分依靠政府财政拨款和社会资助。许多博物馆尽管名气很大,藏品甚精,但经费紧张,承担展馆和藏品的日常维护就已捉襟见肘,能用在安保系统上的钱少之又少,甚至安保人员都靠志愿者。所以多年来,许多名画的失窃过程简直可以用儿戏来形容。


比如2020年4月,价值600万欧元的梵高名画《春日花园》在荷兰被盗,监控镜头显示盗贼深夜来到博物馆,直接用铁锤打烂展馆的两扇玻璃门,然后径直进入取走《春日花园》。整个过程简单粗暴,压根不需要考虑什么“技术含量”。


梵高名画《春日花园》▲


在历史上,许多名画窃案都造成了巨大损失。比如1990年美国波士顿的伊莎贝拉·斯图亚特·加德纳博物馆被盗案,损失高达3亿美元;1991年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的20幅名画被盗,总价值约5亿美元;2010年法国巴黎现代艺术博物馆遭窃,损失达1.24亿美元。


对名画的破坏,也是展馆的心头之痛。


2012年,有人在爱尔兰国家美术馆重拳击打莫奈的《阿让伊特盆地塞纳河上的帆船》,导致画作被砸出一个大洞,油彩大面积脱落,肇事者被判入狱五年。


2013年,有人在卢浮宫朗斯分馆用黑色记号笔涂抹名画《自由引导人民》。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的珍藏——伦勃朗名画《夜巡》也曾遭多次破坏:1911年,一位海军厨师试图用小刀划破画布,所幸只是造成表面裂痕。1926年,一名精神病人向画作泼硫酸,所幸也没造成太大破坏。但1975年,一位教师用刀划破画作,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虽然后来画被修好,但仔细看还能发现切口。


美国画家塞·托姆布雷的《菲德洛斯》在法国阿维尼翁展出时,遭遇一位法国女士的亲吻,将自己的唇印留在了画作上。她在法庭上声称自己太爱这幅画,所以必须亲吻,最终被处以4500欧元罚金。


1962年和1987年,达·芬奇的《圣母子与圣安妮》两度遇袭。第一次是油漆,第二次则是枪击,所幸防弹玻璃挡住了子弹。


除了蓄意破坏者,“熊孩子”也时常闹出事情。比如2019年5月26日,原定于在佳士得香港春拍上拍卖,估价约130万至219万人民币的任伯年花鸟四屏之《淡黄杨柳带栖鸦》,就在预展现场遭遇一名儿童撕毁。


在世界博物馆的历史上,参观者体验和展品安保之间的平衡一直是难题。博物馆作为公共空间,必须考虑参观者的感受,突出藏品的美感。但在很多时候,这些准则与展品安全存在冲突。如果要防贼一样去防范参观者,带来的糟糕体验可想而知。


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观念上的重视,在展馆门口尽可能多地消除隐患,是博物馆最主要的办法,入口安检可以让液体、锐器和打火机等疑似危险物品无法入场。


参观者的素质也很重要,在博物馆历史比较悠久、参观者有丰富体验经历的国家,大多数参观者都能做到安静有序,与艺术品保持应有距离,这种基本的社会公德,当然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


但是,无论是寄望于不可能尽善尽美的安保,还是依赖于参观者的高素质,都不能杜绝破坏事件的发生。从历史上来看,破坏名画的人有着各种各样的初衷,除了无聊和仇恨之类的原因外,还与政治、宗教、战争、社会公共道德等问题有关。破坏者希望藉由破坏表达自己的情绪。当世界出现撕裂时,这样的事情或许会越来越多。


但不管怎样,人类对艺术的基本尊重,不但是人类自身的文明准则,也是最有效的“博物馆之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 (ID:feihuayuchangshi),作者:叶克飞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