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6-13 22:13
静态管理后,一位整理师开始重新审视“断舍离”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出色WSJ中文版 (ID:WSJmagazinechina),采访:LYRA,作者:刘兴涛,编辑:陆莹,原文标题:《囤货还是断舍离?要足够了解你自己和物品》,头图来自:受访者


3 月末,整理师西卡出了一趟远差,从上海飞到深圳,住在了深圳附近的小镇上。没料到随即上海暴发疫情,住在镇上一转眼就是两三个月了。


“每天的生活半径不超过 2 公里,去吃肯德基很方便,海鲜、蔬菜都很新鲜。”西卡回想,“这大概是我脱离原生家庭后,第一次在一个非一线城市待这么久。”她很适应,甚至都有点儿舍不得这样的小镇生活,“一瞬间我就特别理解,原来人的欲望没有必要这么多、这么复杂。


西卡是个极简主义者,衣服通常只有黑白两色,行装简单,身上没有多余的东西。第一次见面的下午,我们在长乐路上一家空荡荡的瑜伽馆,落日的光通过对面写字楼的玻璃幕墙反射过来,耀眼,格子间里头的人头攒动。


早个三四年,西卡也是坐在对面高楼大厦里办公的人。毕业后,她在会计师事务所做过税务,在互联网大厂做过广告,出入高端写字楼,工作稳定、离家又近,一度过着父母眼中“啥都不缺”的体面的白领生活。



然而,命运却跟她开了一个不小的玩笑。前几年在一次检查中她发现自己的角膜有问题,但是目前的医疗水平“只能保证你不马上瞎”。治好角膜后,在眼睛里暂时植入人工晶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旦晶片磨损,可能就要面临失明的风险。


20 多岁遭遇这个毛病,让西卡觉得自己还不赶紧做点什么的话,以后老了,“如果再瞎了,我觉得我这人就废掉了”。所以趁现在还算年轻,赶紧把想做的事情先做了,这样子以后也不至于追悔莫及。同时,职业上的倦怠也向她袭来。“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没有存在感的螺丝钉,公司少了我照样转,然后我就觉得读了这么多年书出来,连个有价值的工具人都算不上。”


在生命和职业危机感双双来临的时候,她下定决心,辞去工作,不如放手去做吧!不然“我这辈子就白活了”。


西卡在整理中


西卡把这段时期称为自己的“觉醒”期。不再为了迎合别人而假意逢迎,不再为了在朋友眼里优秀而发奋努力,不再为了成为父母的骄傲而盲目努力,不再为了活成别人的榜样而活着,不再为了好好学习而学习,不再为了表面光鲜而工作。


“原来我可以选择不要,我也可以选择要,原来我是有的选的。”


因为本身就对整理感兴趣,也早已琢磨了很久,西卡走上了一条在中国少有人走的路。她的目标之一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至少让他燃起对生活的一个热情,对生活的向往。”


团队在整理中


去到委托人的家里,每个人都有他视如珍宝的东西,也有他马马虎虎对待、不拘小节的地方。这在西卡眼中就“非常好”,因为想要断舍离,就不能什么都要。有自己很在意的东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就够了。什么都要,到最后什么也留不下。


有时也会接到年轻网红的案子。去他们家里整理的时候,西卡发现他们拥有的东西,小到吸尘器、化妆品的牌子,大到日常出入的场所,几乎都是一样的,用同样的品牌,有同款的潮玩。“我觉得他们就是美得很一样。”


“物品就是你自己,物品也是能够说话的。”


有时候委托人是一个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土,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生活观念。再亲近的人,就算亲如母女,也是有不同的生活轨迹的。在整理的过程中,什么东西应该扔,什么东西不该扔,往往会有冲突。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这个时候作为家人怎样去互相理解对方,怎样去尊重对方,就显得尤为重要。


西卡服务的客户一般是一线城市中较富裕的家庭


整理师,断舍离,好多人觉得无非就是做减法。但是西卡不这么认为。


“人是很复杂的,你想做减法就做,你想做加法你就加,你什么都不做也可以。但是,所有的这些选择都有可能跟整理搭边。所以,这个就是要看不同的人生阶段。有的人刚怀孕;有的人将要迎来一段新的婚姻;有的人刚生了娃;有的人将要生二胎;还有的人独居。什么都有可能,这种多元化就是很有魅力的地方。我们去到不同的家庭,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然后你就去帮他们一起迎接那段新的生活。”


疫情之下,我们的生活轨迹迥乎以前,空间限缩、时间漫漫、物的焦虑、人的惊惶,这段新生活我们应该如何度过?整理师又是一个怎样的行业?


西卡说:“当你自己想去思考,你问自己的时候,这个事情就已经开始走向一个正轨了”。


西卡带着部分工具,即将前往委托人市中心的居所整理


《WSJ.》:“断舍离”在整理中是挺关键的概念,它来自于哪里?是否还是人们简单理解的“少买东西”“极简主义”?


西卡:这个概念是日本山下英子提出的。我见过她本人,2019 年她来中国授课,我觉得她是一个很优雅的长者,身上有一股很“禅”的特别的气质。她自己又是研究佛学,又是练瑜伽。


真正懂断舍离的人,事实上初衷并不是在建议大家都要去扔东西,它本来的意思就分了三个方面:断、舍和离。


断,就是断绝你不必要的购买欲。就是你对购买这件事情本身就要谨慎。但它不是说你就不能买,因为每个人是不一样的嘛。


舍,就更倾向于大家所说的扔东西。但是它本身也不是扔,有可能是卖掉,还有可能是回收资源的二次利用。所以舍弃的话,它其实本身并不是一种浪费。很多时候不管是我自己还是我的客户,对于舍弃的东西,我们都会觉得它会有一个更好的去处,可以去找到它更好的家,这个东西它可以被更好地珍惜。


离,其实是一个思想层面上的东西,即脱离你对物品的一个执念。这样你就不会活得太有负担。


说到断舍离,其实更多时候我把它理解为,是人的一种心态,它是一种禅,一种思想层面的东西。这是我个人的解读,不代表所有人都是这么想的。


极简主义对我来说更是一种生活实践方式。它更多关注的是你怎么去做,怎么真正地每天去活着,或者是说你怎么去更多地简化自己的物品,这是极简主义者所关注的。



《WSJ.》:你自己其实是个极简主义者?


西卡:我自己是,但并不是所有的整理师都是极简主义者。


极简主义者有的时候有点别扭。比如说我这段时间在上海之外生活,就遇到一个很简单的困难——我的护肤品会随时用完。因为当时出差的时候我就没有打算长住,我出发的时候算好了每天的用量,然后把它们灌到小罐子里。结果用了大概 10 天左右就用完了,这个时候我才发现还是回不去。但对于我这个极简主义者来说,我宁愿去买一个试用装,也不会去买一个正装。


其实我明知道买一个正装会更便宜,而且到时候用不完带回上海还可以继续用,或者也许我在外面会待到连正装都用完了,但是我依然不愿意买那个正装。因为我会觉得一身轻的感觉很好,我就是能买最少量的,就买最少量的。就算是面对疫情这样不确定的大环境,我依然没有办法做到什么都往兜里买,全往兜里装会让我自己内心很不舒服。这可能已经成为了我的一种购买习惯。


所以说,极简主义它并不是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生活方式,它确实会给生活带来一定的不方便。这就要看每个人对于方便的定义,至少对于我自己来说,我觉得这种生活方式会让我很舒服。


《WSJ.》:上海疫情中,很多人囤菜囤纸……能囤的都囤了。甚至杭州、北京等别的地方也由于某种对不确定的恐慌,开始买买买囤在家里。在这种情况下,断舍离是不是变成了一种过时的概念?


西卡:很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他们担心断舍离,担心极简主义者,甚至担心整理师的工作。其实这本身并不冲突。


不止一个委托人这回专门来告诉我,原来自己还蛮爱囤东西,这次在家时间久了,反而好像有些东西没那么多也不影响生活啊,而且被困家里一两个月,天天看着,还发现了一些东西挺没必要的,进而更想实践“断舍离”,未来买东西会更谨慎。但这个谨慎、理智跟疫情中囤菜不冲突。


《WSJ.》:所以在你看来“ 囤”和“ 断舍离”不冲突,甚至不是一个角度的事?


西卡:“囤货”,或者大家平时说的“囤积”,英文中有个词叫 hoard,特指囤积那种不必要的杂物,甚至是囤垃圾、脏脏的失去功能的东西。我认为的“囤”可能更偏向这种。


但你要说“战略储备”,面对天灾人祸,或者我们法律上说的“不可抗力”,那这种情况下的确需要做好“储备”。一些国家其实摸索出了一套方法,比如他们有仓库囤压缩饼干等,它很小,不占空间,但可以保命。


和平年代很多人不太有这样的观念,即使疫情中的非常时期,这种战略储备和日常生活是否囤东西,我觉得完全是两件事情。


即使疫情中,什么都囤,我依然不觉得这是件值得提倡的事情;如果有具体分类、具体的方向,定量而理智地储备,这当然是必须的。


整理收纳后的梳妆用品。西卡的整理原则是了解主要使用者的习惯,把多余的送去需要的地方,而非单纯“扔”


《WSJ.》:那个被隔离在上海家中的委托人,是怎么说的?他对着家里的东西发觉还是要继续断舍离?


西卡:我现在差不多正好有 100 个客户了,那是唯一一家不是因为搬家来复购整理咨询服务的。我 2020 年疫情后第一回去他家,真的是震惊了,杂物量特别大,他们家什么都有。食物、酒精、消毒液,这些东西囤了巨多,巨多的意思是他家里的酒精可能 10 年都用不完,相当夸张。


我们整理后,把消毒类的东西捐给了儿童医院。这是很好的“舍”的例子,不占有物品,但也不单纯扔掉,而是让它去往能帮助更多人的地方。


第二年,也就是 2021 年,我们又去做搬家的整理。那时候他们家物品的量已经比第一次减少了三分之一。他还是买了不少的食品,但明显有所克制,过期食品少了很多,第一次真的是一箱一箱地扔。这次女孩子吃的美容保健品量还是比较大,普通食品的量算是在合理的范围内。他们家人口多,量虽然大但消耗快,属于可接受的范围。


这次疫情期间他主动来跟我说要继续断舍离。我问他,之前的吃的你觉得多了少了,少了有没有不方便或者后悔?整理这件事,会不会让你有不安全感?他觉得非常好,完全没有不安全感,这段时间一个人在家还吃不完,只不过面对家里那些杂物,他依然觉得自己保有量比较多。


我觉得他的故事完美契合了断舍离的一个理论——断舍离是个盘旋上升的过程,它不是一个直线,会有诸多困扰。不是说你今天想断舍离,做完了就焕然新生了。其实不是这样的。就像这位委托人一样,第一年有这个变化,第二年有新的体悟,在不同品类上总结自己的心得,一直在了解自己,自我发现、自我剖析。


这是一种很真实的变化,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的我自己。真正实践断舍离的人,就算在封控中依然不会自我怀疑,因为他足够了解自己和自己的物品。


团队在整理中


《WSJ.》 : 说到你自己,你一开始是怎么从一个大厂员工成为整理师的?跨度很大,而且你创业了。


西卡:嗯,我把自己的人生分为觉醒状态和未觉醒状态,2018 年,我 28 岁的时候,我觉得我终于找到了自己,心理上的动荡状态结束了,要去做一件在中国很少有人做的事。


一开始在网上看到说日本有人在靠帮别人收纳生存,我就觉得她们太厉害了太酷了,但是想都不敢想。她们好像是做了我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因为我会面临很多困境,所以我不能像她们这样做这些事情。我会给自己找借口,比如说她们是日本人啊,唉呀她们可能就是做过家庭主妇,所以她们擅长这些之类的。自己家里又不是殷实到让你可以衣食无忧,在上海你还是得挣碗饭吃,你离开你的工作岗位,靠什么生活呢?


2019 年初的时候,我趁着自己还在职,就利用年假去了纽约。当时就想说我一定要去见一下近藤麻理惠(整理专家,2015 年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影响世界的 100 人之一),我当时去了一个研讨会,过去看一看世界上其他的人是怎么去开创自己的整理事业的。


这些人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当时我在国内收到的一些评论就是说,你为什么要做家政?你为什么要做一个体力劳动者?然后这个东西又不赚钱,我们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这个东西太新奇了,你靠你自己怎么可能赚到钱?基本上都是这种评论。


然后我出国了,在国外认识的朋友们都跟我说,唉呀你太了不起了,你应该去做这件事情,你既然已经这么有决心了,你何不开创自己的一个品牌?我觉得你没有问题。 


朋友们都会先听一下你想做什么,然后看一下你的想法,他们觉得你的想法 ok,然后又知道你的为人,他们觉得这个事情不会跑偏,他们就会支持你。


西卡在整理中


我在那新认识了一些南美洲的朋友,他们来自不同的南美国家。因为他们之前也没怎么见过中国人,所以在他们想象中的中国人会有一个刻板的形象。但是他们见到我之后,觉得我挺外向的,也没有他们想象的这么古板,他们就觉得非常新奇,说我这个性格其实蛮适合去做自己的事业的。你不要觉得现在你们国家没有人认同你,你就是那个先驱者嘛,你大可以去干。


我觉得那个时候我大部分努力的动力就来自我去美国认识的这些国外的朋友们。得到了鼓励之后,我回国之后马上就辞职了,然后就开始准备全职做整理。


《WSJ.》 : 有些人认为整理师就是在做家政,但你并不这么认为,是吗?


西卡:我们比较熟知的那种把衣服叠得非常整齐,然后把所有的东西摆放得很规整,这叫代劳性的收纳,这个工作才是家政。


因为它是会复乱的。但凡你做完走了,这就像家里有阿姨洗衣服一样,衣服还是会脏的,屋子还是会乱的。你走了之后这家人乱了,又要请你。你就是在做一个周期性的工作。这个就是家政。但是,如果要是能够做到一步到位,这家人不会再乱了,那么我觉得就可以脱离家政这个概念了。


我们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整理咨询。因为我们觉得每个人的家首先都不一样,你不要不咨询就进去,随意开干,你这样干的最后结果,未必是人家需要的。


其次就是咨询之后,一定要保证这一家人是不会乱的。他怎么样才不会乱呢?你要了解这个人的生活习惯,比如说他的职业,他的身高,他家庭成员的多少,他们家里谁是主导,家里有没有阿姨,这些我都需要知道。


有阿姨的话,跟你们相处得好吗?如果没有阿姨,那你家里平时谁做家务比较多,谁做饭?做饭,可能就涉及厨房要根据谁的身高来定制。


比如说平时爷爷做饭,周末夫妻俩做饭。那我就知道这个厨房可能是三个人用。那三个人用就要把三个人都考虑进来,你不能只考虑一个人。


还有,整理师会给客户安排一些很便利的动线。比如说这个东西放在这里,他就是在这里用,这样子他拿东西动线最短,他的拿取和使用方便了,自然不会把东西到处放。要么就是把标签位置贴得很明确,把图画得很清楚,客户就知道自己家里的东西都在哪儿。只要他能够做到东西从这里拿走再放回去,你可以不管他放得整不整齐,只要他能找得到,我觉得这个就很 ok 了。



团队在整理中


《WSJ.》:在波动更加剧烈、不确定性更多的时代,对我们普通人有哪些建议呢?


西卡:在疫情中,我也不提倡什么都囤。需要先审视自己的家,哪些是自己会消耗的东西,囤了不会浪费。在理性判断下,知道哪些东西自己需要去多买一些,哪些其实没有必要囤这么多。


面对各种不可抗力,肯定是需要去做一个战略储备的。食物,还有一类物品就是没有保质期的,比如卫生纸这类,大家都需要的东西。食物可以买保质期稍微长一点的。我可能会考虑多买一些肉类,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个人是爱吃肉的。那么,这就是很个人化的一个东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个性化地购买。


比如,东西是可循环利用的。用油蜡纸去代替那种一次性的塑料袋,用牛皮纸袋去代替一些塑料膜类的制品。它们都是冰箱收纳必不可少的一些东西。对于像我这样平时就有这种习惯的人,囤的一次性用品的量明显就比别人少非常多。还有一些人,他会用手帕这类的东西去代替纸类产品。所以他就不会有这种囤积的困扰,因为他平时已经养成了这种习惯。


我觉得这个点就非常有意思,它其实打破了大家一贯的对于极简主义者的一个固有认知。大家会觉得你东西越少会越困扰,但其实反而是更注重环保,越是极简生活的人,他其实早已经明白,有些东西我循环利用了,就已经避开了这些风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出色WSJ中文版 (ID:WSJmagazinechina),采访:LYRA,作者:刘兴涛,编辑:陆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