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川云记(ID:chuanmoyunxian),作者:凌朵云,头图来自:《我的家里空无一物》
结婚久了,各种小矛盾就不免冒出来了,我和川魔最近的主要矛盾是“扔东西”。
川魔是个特别舍不得扔东西的人,比如他2005年在马来西亚买的一个普通炒菜锅,竟然跟着他辗转了越南、斯洛伐克、中国又到了日本,16年后的今天仍躺在我家橱柜里,锅的涂层已经快掉光了。我买了新锅他仍然不肯扔那口旧锅,他说“还能用啊”,全然不肯相信涂层掉了有害的问题——我简直要认为,那口锅是他马来西亚的前女友留给他的纪念物了。
我问川魔你看过日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没有?讲“断舍离”的。里面的女主人公把家里扔得床和椅子都没有了。川魔说那是有病,过犹不及,那不是正经的“断舍离”。
《我的家里空无一物》剧照,起居室里只有一台挂墙电视
正当我俩争论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人大日本校友会的明音会长在群里通知说校友会为日本校友们准备了“断舍离”线上交流课,由断舍离创始人山下英子的弟子原田千里老师亲自为大家讲解。这不是刚阴天就有人给送伞吗?我和川魔赶紧一起报了名。
5月22号晚上,两个小时的线上课让我和川魔对我们的家庭矛盾有了全新的认识。下面我也把课程内容要点分享给大家,大家先用理论武装一下自己,再接着断断我们的家务事。
视频课截图,上排正中为原田千里老师
《放手不要的东西,一生轻松地生活~开始人生的断舍离吧》
断舍离的概念
不妨把我们的身体、心灵和居住的地方都理解为“空间”,它们的共同之处是都有容量,都易摄取难排出,亦都有时间从其间流逝。那么显而易见,如果不能维持良好的新陈代谢,就会出现拥挤、淤积、阻塞,导致身体不适、心理抑郁、居住环境恶劣。
放手做减法,重获生命力
现代社会是个人人做加法的社会,别人有的自己也要得到,一旦得到就不会再放手。因为总在和别人比多少,便总陷于不安之中,总想要的更多(这个就是所谓的“内卷”吧)。这样我们就埋在物质里,埋在信息里,不再有轻松的心情,甚至丧失了自我,为了重新找回自己,我们试试放手做减法吧。
不能丢弃东西的心理是什么呢?
丢掉还能用的东西=罪恶感
不能丢掉承载回忆的东西=执着心
总是想着一个东西或许以后还能用、别人还能用=不要浪费
东西过剩的三重苦
空间狭窄、时间忙碌、精力疲惫;
当我们“不浪费”东西的时候,我们可是实实在在地在浪费着自己的空间、时间和精力啊。
原田老师帮一位日本主妇的厨房做的断舍离整理,我们是不是仅仅通过图片就能跟着那位主妇一起从整理前(上)到整理后(下)而变得身心舒畅了呢?(图片由原田老师提供)
从三重苦中解脱的方法
1. 自我轴心:从以东西为轴心转变为以自我为轴心,不要去管东西怎么样,而是想想它是否是自己必需的;
2. 时间轴心:不要把过去未来和现在混淆在一起,只考虑这件东西是不是你眼下就需要的;
3. 关系性:也要注意和东西关系性的变化,也许它在过去对你很重要,但今天依然是这样吗?对东西、对人、对事都是如此啊。
断舍离式人生的盘点——踏出人生的新阶段吧
如果东西减少了,自己的空间、时间和精力都会变富裕,心灵空间和思考也会变富裕;
如果放手开始人生的新陈代谢,就会有新的邂逅和意想不到的事物与人际关系到来。
所以断舍离到底是什么呢?
断:不必要的东西不要摄入;
舍:不必要的东西要放手丢弃;
离:摆脱执着,心情舒畅。
你是哪种“不能舍弃”型的人呢?
先做个小测验吧,符合一条记1分:
A型
觉得垃圾分类和丢垃圾很麻烦
认为自己比同居者更擅长收拾
虽然想收拾,但东西太多,曾在收拾时受挫
休息日会积极安排外出,很少待在家里
忙于上学、工作、玩耍,没时间收拾
觉得自己的家并不脏乱
认为家不是放松的地方,而是放置物品和睡觉的地方
觉得送到回收站或者放在旧物网上卖都很麻烦
想要舍弃现在的房子,要一个闪闪发光的新房子
待在家里就很烦躁
B型
别人给的东西,即使自己不喜欢也先保留着
保存着以前恋人送的东西和照片
贺年卡、信件都是长年保存的
毕业相册和各种照片从未丢弃
书架上有10本以上不会再读的书
最近买的常穿的5千日元的衣服和5年前买的最近不穿的5万元的衣服,觉得扔掉5万元的更可惜
衣橱里有不适合自己的和过时了的衣服
保留了3个以上的奖杯、奖状及当时附赠的纪念品等
保留着几年前的手账(日记、记帐本)
收到不喜欢的厨具餐具也会继续用
C型
持有多个指甲钳、耳挖勺之类的一个就够用的东西
容易冲动购物
1个100日元,3个250日元,尽管只想用1个,也买了3个一套的
只要进超市或杂货店,就不会空手出来
卫生纸、瓶装水等消耗品总会多买一些
备有10个以上的各种包装袋
本以为会用到的东西,其实已经一年没用了
在要丢弃东西的时候会想“也许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扔东西的时候会想“也许再也买不到了”
酒店的一次性洗漱用品会带回家
答案:(哪项得分最高就是哪个型)
A. 现实逃避型:不想收拾东西,经常以忙碌、有别的事要做和需要外出为借口;
B. 过去执着型:对过去的荣光无法舍弃,对承载回忆的东西无法舍弃;
C. 未来不安型:担心着未来,为将来储备很多东西,喜欢买大量备用日用品。
(找到自己的类型,有针对性地改变吧。)
课后成果:“我们都想扔对方”
测验结果我是“现实逃避型”,川魔是“过去执着型”和“未来不安型”,只能说,我俩还真够互补的。这个分型也很好地说明了我家的现实状态,我不是舍不得扔东西,我就是讨厌收拾和懒得扔,我希望他帮我做,而川魔是压根舍不得扔东西。
上完课,竟然让他强词夺理地找到了不扔东西的理论依据了,就是那个“自我轴心”,他说“这些东西没超出我的空间容纳能力呀,没有困扰我,我觉得对我都有用,我都需要”。课上互动的时候,他欺负我不会说日语,净跟老师控诉我的问题了,对他自己的问题轻描淡写,导致我现在也不知道对他这种人该怎么办,他这可真是“自我轴心”啊,简称一个字“轴”。
其实他说没超出他空间容纳能力也勉强说得通,因为我家空间还蛮富裕的,除了楼梯下的专用储物间、厨房地窖、室外工具房外,他把后门的门厅变成了食品库,放了很多不用的餐具和不爱吃的干货。把二楼的两间空房间变成了杂物间,都是他成年以后就一直带着无论派驻到哪国工作也没丢掉的旧物,大到打印机小到景点门票,还有一些在日本的旧家具。我说从前你住小房子的时候是怎么放下这么多东西的?他说“从前没你,好像你才是最占地方的。”
这当然是故意气人的话,我搬到日本的东西特别少,5个纸箱打包了前半生,其中还有两个半纸箱都是书,现在放在一个房间都填不满。也正是这次跨国搬家,让我在扔了太多太多东西之后忽然明白,根本没有什么东西是非留不可的。
课上有同学问老师以前的信件要不要留着,我心想:我早扔了啊。有同学问老师过去写的日记要不要留着,我心想:我早扔了啊。有同学问衣服太多了怎么办,我心想:我尽管已经扔得快衣不蔽体了,但要让我再扔任何一件的话,我还是没二话。我甚至想了一下,如果要扔我院子里的植物行不行呢?竟然没有一定不行的,因为我正好喜新厌旧,还可以再买嘛。反正,你光看我可以舍弃前半生从北京二环内毅然决然搬到日本乡下,就知道我是个狠人了吧。
不过从前我在北京的房子小,现在房子大了,反倒更加希望空旷一点儿。我也不是没东西想放,我想装满植物,可是川魔说“日本人不把有土的东西往家里放,那么大院子还不够你种?”即便这样,我也宁可屋子空着装满阳光和空气啊。
空无一物的房间多么奢侈啊
当然,我也有该扔还没扔的东西,没用了的文件票据啥的,去年8月入境日本的时候机场发的注意事项还在呢。我就是纯粹的没时间收拾,或者说舍不得花时间,因为时间都给花了(汉语考试:请问前一个“花”和后一个“花”分别代表什么意思)。这也让川魔抓了我的把柄。
我跟川魔说,要不你扔我一件,我扔你一件吧。他拿起我窗台上放的从列支敦士登买的水晶球小摆件问这个可以扔吗?我说可以啊。虽然这是我从北京带来的唯一一件旅行纪念品,因为列支敦士登这辈子应该不会再去了,但我认为记忆已经永留心中了,东西其实可有可无。他又拿起我画的水彩画问这个可以扔吗?我说可以啊。虽然是我花费好几个小时画的,但只要我手还在,再画就是了,说不定能画得更好。他想想说“可是我的东西还是不能扔”,便又把我的东西放回去了。
对于我们这种情况,老师说还是得两个人坐下来好好商量,我感觉挺难的,因为我们都是“自我轴心”很强的人啊。
在为这堂课建立的断舍离微信群里,我说“我和川口的问题挺难解决的,因为我们都想扔对方的东西”,结果“的东西”三个字没打上就误发出去了,变成了“我们都想扔对方”,真是一不小心就说出了心里话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川云记(ID:chuanmoyunxian),作者:凌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