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馒头说 (ID:mantoutalk),作者:馒头大师,原文标题:《“仁”,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1
今天想和大家随便聊聊天。
先说件疫情封控期间发生的故事。
我们隔壁小区在5月初的时候出过一首MV,记录封控期间他们小区的生活。MV一看就是出自专业人士之手,节奏明快,旋律动听,演唱专业,歌词也充满正能量,很阳光。
但是,其中有几句歌词,听了却觉得有些不是滋味。
“封在家不是大事情,和邻居们搞开心”;
“午饭烧个鹅肝……排队做下核酸”;
“我们似乎都忘了生活本来应该有的形状,追逐财富让自己看起来显得光鲜明亮”……
说实话,封控倒确实对我和我太太从事的职业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整个封控期间我们家的物资供给也算充足,但我知道,我们绝不能代表所有人。事实上,我太太在那段时期情绪一直很低落,有段时间几乎每晚看了一些新闻,就会一个人偷偷哭。
封几天确实不是大事,但封控那么长时间,至少就我自己而言,是很难“搞开心”的。很多人面临的并不是“追逐财富”的反思,而是“保住饭碗”的压力,至于那些每天定闹钟早上起来为了抢一份最基本生活物资的人,不知道看到那句“午饭烧个鹅肝”会是怎样的感想……
所以我觉得这首MV做得非常棒,就是有些歌词缺了一点东西,归纳概括一个字:
“仁”。
一说到“仁”,可能有些人觉得:没必要上升到这个高度吧?太夸张了吧?
倒真没有上纲上线的意思。
“仁”,不是多么宏大的一样东西。
2
说到“仁”,难免要说到《论语》。
即便你没读过《论语》,但应该也知道《论语》里有一个经常出现的字。
没错,就是“仁”。
整部《论语》,关于“仁”的讨论有50多处,“仁”这个字本身更是出现了100多次,可见是一个相当核心的词汇了。
但有意思的是,孔子他老人家和弟子们成天讨论这个评价那个,但对“仁”这个核心词汇,却从来没有给出过一个明确的定义。
唯有一处,还是弟子樊迟问老师的——“樊迟问仁”。
孔子的回答言简意赅,两个字:
“爱人”。
100多年后,孟子把孔子的话又重新组织了一下——其实也不算组织,就是拼接了一下,于是这句话就成了著名的四个字:
“仁者爱人。”
但问题解决了吗?
什么是“仁”?就是“爱人”?
那,什么是“爱人”?
3
不妨再听个故事。
这个故事叫《赤心国》,作者是丰子恺先生。
故事说的是有一位军官,为了逃避战乱,误打误撞地来到了一个叫“赤心国”的国家。他很快发现,这个国家像个“世外桃源”,国民对外界很多东西都感到很陌生,甚至无法理解。
比如这个国家从来没有“钥匙”这样东西,因为他们就没有“锁”这个概念。军官就和他们解释:比如你把衣服放在箱子里,不上锁,就会有人偷,人家把你衣服偷了,你就冷了。
赤心国的人感到很惊奇:
“你冷了,偷的人难道不冷吗?别的人难道不冷吗?”
军官经过询问,终于明白了:这个“赤心国”有500个人,只要其中有一个人感到冷,那么其余的人都会感到冷。同样地,只要有一个人肚子饿,其余的人都会感到饿;只要有一个人遇到危险、惊慌不安,其余的人都会不安,于是所有的人都会想办法帮助这个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有一颗“赤心”,其中国王的赤心最大,六个当官的赤心比国王的小一点,其余的都是民众,他们的赤心又再小一点。赤心越大,感觉越灵敏。比如,500个人中有一个人因为没有衣服而感到冷了,国王最先有同感,接着是当官的,最后所有人民都觉得冷了——所以,在这个国家,偷衣服是没用的 ,因为只要一人冷,全国人都会觉得冷。
军官被“赤心国”这个理想世界深深打动,渐渐融入了这个国家的生活。虽然他并没有长“赤心”这种东西,但感受能力也和他们一样了。
然而,经过一系列阴差阳错的事件,这名军官最终还是被送回了他原先那个“正常”的世界。他把自己在赤心国的奇遇讲给人们听,很多人都不相信他。军官也不与人争辩,他只是自己努力思考,如何让自己所处的世界,能改良成像幸福的“赤心国”那样。
故事的结尾是:
“他到现在还在努力考虑着。”
4
看完这个故事,大家对“仁者爱人”的概念理解,可能会更清晰一些。
丰子恺先生笔下的这个“赤心国”国民们,拥有“赤心”的最大功能,就是他们彼此之间能够心意相通——对此,我们其实有专门一个成语的:
感同身受。
而这种“感同身受”,其实就是“爱”的体现,是“爱人”的基本前提,换句话说——在我看来——也是“仁”的基础内核。
“仁”这个字,本身就包含一种敏锐的感受力,一种“心意相通”。这可以用另外一个成语来证明:如果有人没有这种敏锐的感受力,那我们往往会说他“麻木不仁”——在这里,“麻木”就是“仁”的反面了。
毫无疑问,丰子恺先生写的是一个童话,正常人类是不可能长出“赤心”这种器官的。但不知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每一个正常人类,其实是不需要“赤心”这种器官,就应该拥有这种能力的:
对自己同胞,对自己同类“感同身受”的能力。
其实关于这个词,我们类似的变体词还有很多,说出来,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甚至挂在嘴边的: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同理心”,“共情”……
这些词背后都有共通的东西在。
孔子他老人家虽然没明确定义过“仁”,但他自己还说过八个字,可以视为一种辅助的解释: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蔡元培先生更是用大白话再一次解释过:
“如果你不想受人欺诈,那就不要欺诈别人;如果你不想受人欺负,那就不要欺负别人;如果你不想被人伤害,那就不要伤害别人。”
所有的这些,其实都是在阐述孔子说的那个字:仁。
现在回到开头我说的那个故事,你可能就会明白,为什么那首MV缺了一点“仁”。
我相信写歌词和演唱编排的人,绝没有幸灾乐祸或凡尔赛的意思,他们肯定也为社区做了很多事,尽了很多力,也衷心希望疫情能快过去,一切恢复正常和美好,但落笔或张嘴的时候,少了一点换位思考,少了一点将心比心。
你可能不是为了押韵脚,而是确实吃了鹅肝,但也应该想想别人的心情。
5
想说这些,是因为这周又看到了一个新闻。
一位要过90岁生日的老太太,去粮店想给自己买两块钱的挂面,但因为没有手机,无法出示核酸码,站在店门口,被拒绝入内。旁边一位74岁的老人想帮她,不想自己的核酸码也过了72小时,爱莫能助。
事后有记者采访了这家粮店的那位营业员,她说自己是遵守了相关规定,并表示了遗憾:如果知道那天是这位阿婆90岁生日,那她一定会——
“再多关照一句,阿姨,我们帮您把面预留好,您回家后可以叫有码的邻居帮忙来取。”
我想,这位营业员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是觉得自己在换位思考,在感同身受了。
但很遗憾,真正有同理心的人,还是会有更好处理方式的。
比如请同事把面拿到店门口给老人(没有同事,自己也可以亲自去做),至于是否收老人的2元钱, 现金还是扫码,甚至是自己垫付,这其实都不重要——你面对的是一位年近九十的孤零零的老人,颤颤巍巍地,只是想买2元钱的面条(哪怕你不知道她是为自己过生日)。
什么是换位思考?换位思考就是,你想想如果站在你面前的是你自己的妈妈,自己的奶奶,你会不会让她大热天白跑一趟,然后再原路走回小区,拉下面子求邻居,帮她再来取一份2元钱的面?
没错,规矩就是规矩,定下来这样就是这样,但其实也有很多种并不破坏规矩的办法的,对不对?
如果来买面的是你的奶奶?如果去配药的是你的父亲?
就看你是不是能感同身受罢了。
6
“仁”,并不是一种可以轻易获得的能力。
在《论语》里,孔子几乎很少认可有人能达到“仁”这个境界的,即便连他最推崇的弟子颜回,也只承认他最多也就能三个月不违背“仁”的标准(“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
也正是因为这种能力很可贵,所以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往往可以胜人一筹。在职场中我们经常听到,某个人“情商好高”,“好会做人”,“和TA相处很舒服”,其实你仔细想想,是不是TA特别会换位思考,和你将心比心?
有时候,“仁”不是叫你心慈手软,也不是叫你大爱无疆,只是要求你站在别人角度想一想罢了。
谩骂别人的时候,把自己代入被骂者的位置想想;做出某个行为举动的时候,从承受者的角度想想;发布政策的时候,多从老百姓的角度想想……
很难吗?说实话,其实还是挺难的。但再难也要去努力去做啊。
有一首歌这么唱:
“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有点缥缈宽泛了,实际点,就“换位思考”吧——“仁”的一个核心。
只要人人能够在动笔、张嘴、行事前稍微能换位思考一下,这个世界未必立刻就会成为“美好人间”。
但肯定会好很多。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馒头说 (ID:mantoutalk),作者:馒头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