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7-15 08:02

保有量破千万,谁是新能源汽车大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程晓玲,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已成为拉动汽车市场的重要引擎。


自2015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已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公安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657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14万辆,下降11.43%;不过,新能源汽车表现依然坚挺,上半年新注册登记220.9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110.6万辆,增长100.26%,创历史新高。


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6亿辆,其中新能源汽车1001万辆,正式突破“千万大关”。在外界看来,新能源汽车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将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那么,哪些城市撑起了日益庞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又将搅动怎样的格局变化?


一、城市版图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6亿辆,其中汽车3.10亿辆,新能源汽车1001万辆,占汽车总量3.23%。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810.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80.93%。


图片来源:公安部网站


从增势来看,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657万辆,与去年同期下降11.43%。根据分析,主要原因出在受疫情影响的4月和5月,新注册登记量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不过,新能源汽车不降反增,并创下历史新高——上半年新注册登记220.9万辆,同比增加110.6万辆,增幅高达100.26%。


进一步看,汽车保有量城市版图也在变迁之中。


截至6月底,全国有81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37个城市超过200万辆,20个城市超过300万辆


其中,北京汽车保有量达到622.4万辆,排名首位;成都、重庆汽车保有量分别为589.6、563.6万辆,分列第2位和第3位;苏州、上海、郑州、西安、武汉汽车保有量均超过400万辆。相比2021年底,武汉变化较为明显,从300万量级成功跃升至400万量级。


这20个汽车保有量超300万的城市,保有量总和达到8090.1万辆,占全国汽车保有量比重超过四分之一,是妥妥的“汽车大户”。



若对比公安部此前公布的2020年数据,可以发现,2020年底至今一年半时间里,这20个城市中,汽车保有量增长最多的前五位依次是杭州(78.4万辆)、重庆(59.2万辆)、西安(48.3万辆)、成都(43.9万辆)及天津(42.9万辆)


汽车保有量增长最少的则是北京,一年半时间汽车保有量增长19.2万辆。这可能与北京严格的限购政策有关。目前,全国仍有8地保留汽车限购政策,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石家庄、天津、杭州、深圳及海南。其中,北京是汽车限购最为严格的城市,采用燃油车摇号与新能源排号的限购方式。


不过,自疫情发生以来,不少地方都通过松绑限购、增加指标或给予补贴等方式,鼓励市民购车。公开信息显示,今年以来,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及天津已相继增加投放购车指标。



进一步看20座城市的人均汽车保有量,最高的是苏州,每百人拥有37.6辆汽车;其次是东莞和郑州,每百人分别拥有35.5、34.9辆汽车。最低的是人口基数最大的重庆,每百人仅拥有17.5辆汽车,广州、上海每百人也仅拥有17.6、19.1辆汽车,排名靠后。


二、格局重塑


在新能源汽车带来的产业加速变革浪潮中,一些传统汽车保有量大市,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明显“掉队”。



例如,截至今年6月底,苏州汽车保有量达482.9万辆、排名全国第4位,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在2021年底才突破10万辆;


汽车保有量居全国第7位的西安,2020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为10.49万辆;


作为老牌汽车重镇,武汉汽车保有量403.9万辆、排名全国第8位,2021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仅10.85万……


此外,汽车保有量全国前20位城市中,还有包括佛山、宁波、济南等在内的多个城市,2021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足10万。


面对新能源汽车这个未来关键变量,又有哪些城市抓住了风口抢先领跑?


从各地已公布数据来看,截至2021年底,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最高的城市是上海,达到63.5万辆;其次,深圳、北京保有量也都超过50万,分别为54.4万辆、50.7万辆。


据相关统计,近年来,汽车零售额在社会零售总额中占比近10%,产业链条长、带动效应强,对于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至关重要。尤其是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发布多项政策支持汽车消费,进一步促进汽车市场潜力释放。


近日,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关于搞活汽车流通 扩大汽车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活跃二手车市场及促进汽车更新消费等措施。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看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消费中的新增长点。针对这样一个快速增长的领域出台政策,既是顺势而为,也能让政策的杠杆效应更加突出,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此背景下,不少城市向更高目标发起冲击。


据不完全统计,武汉、合肥、深圳、西安、重庆等多座城市都曾喊出建设“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口号。而根据各地相关规划,到2025年:


北京新能源汽车累计保有量力争达到200万;


深圳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十四五”期间新增注册汽车(不包含置换更新)中新能源汽车比重达到60%左右;


广州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提升至80万辆、占汽车保有量比重超20%;


成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60万辆,力争达到80万辆;


西安力争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50万辆左右,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


由此来看,在已公布相关目标的城市中,步子迈得最大的是北京——对比2021年保有量数据(50.7万辆),要实现2025年目标(200万辆),北京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还要提升150万辆左右。


三、超车机会


一个行业共识是,我国新能源车产业正处在由产品驱动转变为消费驱动的阶段。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与“汽车工厂”的双重属性日益突出,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让各地看到了突围和超车的机会。


城市进化论&启信宝联合推出的《2022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区域研究报告》显示,上海、广东、广西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量居全国前三,分别达到63.19、53.54、48.51万辆,排名前十的汽车产业大省(区、市)合计占据全国总产量74.1%。


图片来源:《2022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区域研究报告》


不难发现,产量领先的上海、广东、广西、陕西和安徽五个省份,无一例外都拥有各自的新能源汽车代表品牌。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上海。随着2019年特斯拉工厂投产,上海新能源汽车产量一路攀升,从2019年8.30万辆,增长至2020年23.86万辆,2021年又进一步扩大至63.19万辆,坐稳“新能源汽车第一城”的位置。


2021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由上一年42.4万辆提升至62万辆,一举超过深圳(54.4万辆),位居全国第一位。在此之前,深圳已“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注册登记数量最多的城市”。


根据上海的最新目标,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20万辆,产值突破3500亿元。


有这样的成功案例,近年来,各大城市都拼尽“浑身解数”,争取龙头车企及重点项目落地。


以比亚迪为例,这家A股市值在上个月成功突破万亿大关、并拿下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冠”的车企巨头,目前已在西安、北京、深圳、上海、长沙、天津等地布局有整车生产基地。随着市场利好不断显现,越来越多的“入局者”争相向国产新能源汽车“一哥”抛出橄榄枝。


就在几天前,成都与比亚迪的高级别接触引发各方关注。根据成都市政府与比亚迪公司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项目为依托,建立全方位、多元化的战略合作关系,在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展更加广泛、更深层次的务实合作。


在外界看来,这意味着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启动稍慢”的成都,正加速后发赶超。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城市是北京。6月27日,北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壮大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在此之前,北京已相继拿下小米汽车总部和理想汽车。2022年北京市“两会”明确提出,推动小米汽车开工、理想汽车建设是2022年北京市的重点工作之一。


新一轮产业“争夺战”打响,一场城市格局洗牌也已在路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 (ID:urban_evolution),作者:程晓玲


碳普惠体系的运营机制是什么?有哪些顶层设计、制度标准以及方法学?车企有哪些路径参与到碳普惠机制建设中?在碳普惠机制中,金融机构如何赋能企业?


7月21日,虎嗅联合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碳普惠机制如何赋能车企”活动,邀请碳领域专家、整车厂商、金融机构共同探讨碳普惠体系建设给车企带来的业务增值及各方受益点。


点击链接报名,本次活动暂行审核制/免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