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校长会(ID:xiaozhangclub),作者:一文,原文标题:《一个朝气蓬勃的好县,怎么可能没有一所好县中? | 重振县中计划》,头图来自:《大象席地而坐》剧照
一
在东莞打工的老罗,曾以为他的人生已经一眼望到了头。
老罗出生在广西一个小县城,跟身边大多数同龄人相似,他初中毕业后就离乡打工,加入了“粤漂”大军。人近三十,他进入东莞一家皮革制品厂做车间工人,顺势在这座城市安了家。
结婚生子后,老罗更没有时间、也没有理由常回老家,对家乡的印象只剩下大年初一时满城飞扬的红炮竹,和春节过后空荡荡的大街小巷。
他正在上小学的女儿,倒是很喜欢县里的生活。
这里有爷爷奶奶,有五毛钱一根的冰棍,有漫山遍野的芒果树、荔枝树。女儿最喜欢的是逛夜市,小小的身影穿梭在冒着热气的小吃档,钓泥鳅、夹娃娃、波波池各种游戏摊位之间,不一会儿就玩得大汗淋漓。县城广场上临时搭建的游乐场,似乎比大城市的欢乐谷、水上世界更能让她快乐。
女儿一天天长大,老罗心里的不安也像吹气球一样越涨越大。孩子聪明伶俐,在东莞上小学时成绩没掉出过班级前三,人人都说她以后一定有出息,能考上好大学。老罗自己没上过大学,自然不知道怎么样让女儿考上大学,可有一点他明白:孩子户口还在广西老家,异地高考怕是要吃亏。
于是,孩子小学毕业,老罗替全家做了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决定:离开生活了十几年的广东,回到老家,送女儿去县里的初中读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之间的岁月里他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老罗算不清楚。但他知道回来是值得的,因为在他几乎一眼就能望到头的人生里,如今出现了新的未知的希望——让孩子考上一所好大学,通过好的教育,走向更广袤的世界的可能性。
哪怕这意味着老罗要放弃大城市里相对高的薪酬、相对多的工作机会,在老家县城从零开始,他也在所不辞。
眨眼间,女儿以优异的成绩升上了初三。如果她能考上广西市里的好高中,一家人是不是又得换个地方生活,换个城市打工?想到这里,老罗有些迷茫。
二
老罗的故事,属于全国1800多个县城里的家长们。做皮包的老罗,卖面条的老李,盖房子的老王,无数个甘愿为孩子的前程付出一切的县城家长,不断向着好学校的所在地蜂拥而去。
孩子始终是家长的软肋。哪里有好的教育,哪里就抓住了家长最迫切的需求,哪里就自然变成了人力、人才、人心汇聚的地方。这就是教育之于地方发展的力量。
正因为好的教育具有吸引人才的作用,它成为地方经济社会进步的强大驱动力。这种驱动力强大到一定程度,教育就成了一种天然的地方名声工程、品牌工程,间接起到招商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回顾我国县城的发展史,绝大部分县城的衰败,都离不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它引发的人才流失、县城“空心化”“老龄化”现象。毕竟,一个县城要发展,“人”是最基本的要素,连愿意留在这里工作生活的本地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寥寥无几,靠谁来生产和消费,靠谁来建设和振兴家乡?
那么,如何让那些已经离开了的青壮年一代回流县城?最立竿见影、最让人难以抗拒的办法之一,就是为他们的下一代提供好的教育,让孩子牵动着家长,带着他们回到故乡。等孩子们也长大成人,自己变成家长,“家门口的好学校”将继续成为他们留在县城的理由,周而复始,良性循环。
一个朝气蓬勃的好县,好的教育必然是它的底色,而由于高中是登上高等学府殿堂的必经之路,县中在整个县域教育系统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对于在外漂泊的县城年轻人来说,一所好县中将成为他们的锚,牵着游子返航。直到县城崛起,老百姓安居乐业,这里的年轻人再不会被贫穷逼得背井离乡。
可以说,如果一个县城缺了优质的县中,它就不可避免地有了“先天缺陷”。就好比一只短了一截的腿,哪怕在发展初期并不明显,当人们想要大步迈进、拔足狂奔,这只腿必然会制约县城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别让教育成为县城崛起的不稳定因素,更别眼睁睁看着县中的缺位撕开一个个人才流失的口子。打造一所好县中,是每一个好县势在必行的使命。
三
一所好的县中,不仅是县城吸纳人才、安定民心、发展经济的根基,还是一个县的文化象征和精神图腾。
看看全国各地的“进士乡”“状元村”,老百姓对从古至今出身当地的文人如数家珍,虽然不一定了解他们的生平或作品,但谁都能说出几个名号。这是因为,在小小的县镇社会所度过的悠长岁月中,这些“状元”“进士”的名字已经沉淀成乡土文化的一部分。
县中也是如此。不比物质文化生活相对丰富的城市,在县城,高中往往成为文化高地和人文资源集聚地。一所有名望的县中,还有从这里毕业的高考状元、名校友,不仅是街坊邻里的谈资、全县人民的骄傲,还是当地的文化符号和“软资本”,能够提振整个县的“精气神”。对于在外打拼的县城年轻人来说,母校的存在本身就蕴藏着一股乡愁,一份精神寄托。
县中,深深根植于乡土社会,是地域文化传承之所、乡愁的根系所在。重振县中,将托起县城老百姓对家乡崛起的希望。从一所好的县中开始,人们将尽情描绘对这片土地未来的美好想象。
老罗带着妻儿回到老家,快要满三年了。
这期间,老罗拿出打工时的积蓄,开了一家米粉铺。虽然时不时还会跑去广东,接一些外包的皮具加工订单,但是老罗感觉自己的“根”已经牢牢扎在了家乡。一家人齐齐整整,这种安心感恰恰是他在外打工时最渴望的。就好像,他终于把自己放回了应该在的地方。
在县城呆久了,老罗也渐渐体会到这里实实在在的人气、烟火气,也许比不上大城市的繁华,不过有人的地方,就有希望。他愿意相信家乡也有富起来的一天,愿意为此出一份力。
可是,眼看着女儿马上要中考了,老罗心里又矛盾了起来。他不想再出去打工,但也不想让女儿独自去市里上高中:不但学费、生活费、通勤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且孩子离得远,少了父母的照顾陪伴,总是怕出问题。老罗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巴不得给她最好的教育,难就难在教育上,他也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
家乡县城,什么时候也能有一所好高中呢?千千万万个老罗,依然在等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校长会(ID:xiaozhangclub),作者: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