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08-05 16:35
跳槽5次简历拒收?收下这份越跳越好的“跳槽指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古典古少侠 (ID:gudian515),作者:古典,头图来自:《平凡的荣耀》


这几天,一家跨境电商招聘采购助理,其中因一条要求把自己推上了热搜——“骑驴找马的人”、“跳槽已经超过5次的人”不要投。



跳槽太多,真的不好吗?


在企业看来,的确是这样的。企业招聘,算的是经济账。


哈佛商业评论写过一篇文章,一个人从招聘、熟悉环境、开始工作,到离职交接,再启动下一轮招聘,一个人入职到离职的成本,基本是他的6倍月薪。如果一个人干了6个月就撤,基本等于公司付了12个月工资。


企业主不一定看过这篇文章,但心里直觉般的算过账——他们不喜欢变动。


但对于个人呢?难道有更好、更新、更高收入的工作,不应该去吗?


这值得认真说说。


从生涯来看,职业收益不仅仅是“财务”,还包括“发展”和“能量”。


财务就是具体收入,发展是能力成长、平台以及可能性,能量则是工作的过程和体验,包括同事关系、身心健康、生活工作平衡等。


简单地说,财务是昨天的钱(这个月发的上个月工资),能量是今天的钱,发展是明天的钱。



跳槽也许能收入越来越高,但发展和能量就欠奉。因为一个行业要深刻理解,1~2年的深度体验是少不了的。


一个做知识付费的小朋友,在这里干7个月18k,那里干8个月25k,同一份技能卖出了3个价,一个比一个高,得意的不得了。


到了第四份工作,他遇到了自己前同事,在新公司干了3年,升到了业务负责人,年包100w,他就傻了。


他是一份技能横向卖了3次,人家是一个赛道往上走。35岁前走到高管,就收入和发展都保住了,而来回横跳,可能到了30,技能一旦老化,处境就会非常尴尬。


前文提到上热搜的这个话题,公司招聘的是个采购助理,这种基础岗位,就更加没必要来回横跳,尽快在一个公司升到项目管理才是职业发展的快车道。


来回跳槽,是手动复利;选好行业,是自动复利。


另一个统计也很有趣,我和《令人心动的offer》的职场导师史欣悦律师聊过,他在一家律所待了17年,干到合伙人,他也观察过身边总跳槽的同行,他说虽然他们工资略高于自己,大概能多个20%,但是幸福感普遍很低很焦虑,因为总觉得有更高的选择。


怎样才是最佳选择?


一个职业变动的周期,比较好的:1年精,2年松,3年动。


1年精,就是第一年啥也别想,把手头的事情做好,做到足够精,手艺要有,结果也要有。


2年松,就是尽快把手艺变成流程,把结果扩大成战功,把时间空出来,在这个行业看看上升空间——公司在行业是什么位置?公司里什么岗位最有价值?我适合干什么?思想上要从工作里抬起头来,看看周围协作。


3年动,因为第二年你前前后后上上下下看了一圈,心里有谱了。所以第三年,如果公司提供机会,继续往上走,一直到天花板——你上司是老板亲儿子,或者是个老外,或者是老板本人。


如果公司也没有想开新项目的想法——那你就可以思考是不是跳槽到更大的平台去。


到了新的地方,就继续 1年精,2年松,3年动。



如果有人主动撩你呢?比如说猎头说,有个地方工资高50%,走不走?


要谨慎。


如果你还在1年期,建议稳住,手艺没学明白呢。如果在2年期,可以根据信息做判断。但除了考虑财务,好的职业人会多问一句——平台和发展?向谁汇报?做什么项目?还有,氛围怎么样?在哪上班?公司是什么文化?


总之,你已经理解了财务+发展+能量,你不仅能赚昨天的钱,还能赚到今天、明天的钱了。


给跳槽太多人的创可贴


好,假如你真的已经是两年三跳的简历,又该怎么办呢?


倒是有很多话术的——


第一,不要否认事实,推卸责任。“哎,是领导不好、平台不好、同事不好、项目不好。”怎么就你到哪里哪里大环境不好,是不你就是搞坏大环境的人啊。不要一张口就错了,大大方方承认就行。


第二,主客观都说一点。比如“这几次跳槽的确有客观因素,比如薪酬的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比如最后一次,我发现和我的职业规划不符合,我更喜欢……(类似您公司)这样的平台”。


你可以把这件事解释过去,先入职。自己到底怎么跳的,因为什么,自己心里不知道吗?


挥舞着创可贴的时候,一定要同时知道,摔跤是因为自己没太看路。多做事前预判,少做事后话术。


就好像我一个哥们,原来是紫薇大师,给互联网大佬算命,年金百万这种。近期一起喝酒说不干了,问,为什么?


答:信命运不如修因果。


遇到了问题,才来预测哪条路好点差点、什么是生门死门、如何逢凶化吉,不如一开始就修因果,好的自然会来。


我也希望你—— 学话术不如想选择,频繁跳不如稳健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古典古少侠 (ID:gudian515),作者:古典(“个人发展共读会”主理人,《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