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10-11 16:33

一张地铁票的地产生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进深News(ID:leju-sydcsxh),作者:吕秀伦,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看似与地产关联度不高的地铁企业,却在土拍交易场上异常活跃。不久前结束的深圳土拍上,深圳地铁耗资60.38亿元将坪山区3宗地块悉数收入囊中。


在深圳,深铁重金拿地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去年11月,在深圳第三批次集中供地中,它更是疯狂,以178.51亿元的总价竞得5宗土地。更惊人的是,拿地才4天,这5个项目就一起开工了。


实际上,当下地铁企业拿地已屡见不鲜。今年5月,广州首批次集中出让18宗地,成交17宗,总成交价341.396亿元,单广州地铁就以总地价165.19亿元揽获其中4宗地。


紧接着6月,苏州轨交集团以35.12亿元摘得2宗地块;9月,杭州地铁在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上耗资40亿元将两宗地块收入囊中。


有媒体不完全统计,不仅深圳地铁、广州地铁、杭州地铁,还有青岛地铁、武汉地铁、南宁轨道交通、昆明轨道交通等在内,超10个城市的地铁公司均有地产业务布局。


甚至有人调侃道,按照地铁企业这样的拿地速度,其旗下的房地产公司甚至有机会做成千亿房企。


地铁企业属于国资背景企业,并不差钱。当下进军房地产,或许他们不仅看上了当下地产低迷时期的窗口期,同时地铁企业还承担了“托底”的角色,避免过多土地遭遇流拍。


而地铁企业在拿地上也有它的特点。比如,它们倾向于拿下地铁上盖物业的土地,而出让条件就带有地铁建设方面等要求,这类型的土拍基本非地铁企业拿下莫属。


更重要的是,地铁企业通过涉足房地产还可以反哺自己的主业。毕竟卖几块钱地铁票,远远填饱不了地铁企业的胃口。


一、隐形大地主


眼下,地铁企业正在成为地方土拍交易场上的一匹黑马,不断斩获地块,羡煞旁人。


9月28日,深圳结束第三批次集中供地,共推出7宗土地,成交6宗,揽金超106亿元。其中,深圳地铁成为这次供地的最大赢家,将坪山区的3宗地悉数囊入怀中,总地价达60.38亿元。


具体来看,深圳地铁先以49.38亿元竞得坪山坑梓G14306-8011、G14306-8012两宗相邻地块,均位于14号线安全保护区,并进入轨道19号线规划控制预警区。


乐居财经了解到,两宗地普通商品房平均售价不得高于3.53万元/平方米,安居房平均售价不高于1.76万/平方米、最高售价不高于1.85万/平方米。


此外,深圳地铁还以11亿元竞得坪山区石井街道G13305-0046地块,该地块为二类居住用地及道路用地,且为深圳第二批流拍的地块。宗地建成后,商品房销售均价不高于3.75万/平方米。


其实,无论是在拿地总金额上,还是拿地宗数上,深圳地铁都是深圳此轮土拍当之无愧的最大买家。但这却并非意料之外,更多的是情理之中。


早在去年11月,深圳第三批次集中土拍共推出11宗用地,最终均成功挂牌出让,成交地价总额约368.37亿元。其中,深圳地铁耗重金178.51亿元的总价竞得5宗;在2020年,深圳地铁还拿下了分别位于龙华、光明的两宗地块,总价高达133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前九月,深圳地铁以476.6亿元排名新增货值榜第15位;同期,深圳地铁还以新增土地价值126.2亿元排名第23位。


深铁不仅是深圳鼎鼎有名的“大地主”,连起地产销售额也名列前茅。前9月,深圳地铁旗下深铁置业以160.48亿元的操盘金额位居深圳房企操盘销售金额榜第二位,超越招商蛇口、万科、中海等房企。


不单单是深圳地铁,即便放眼全国,多地地铁企业都在各自城市土拍上大举“扫地”。距离深圳不远的广州,就是一例子。


5月,广州2022年首批次地块18宗(含1宗全自持保障性租赁住房)集中出让,成交17宗,总成交价341.396亿元。单就广州地铁就以总金额165.19亿元揽获4宗地。


具体包括海珠区赤沙车辆段AH031422、AH031419地块,海珠区石榴岗南侧台涌AH032318地块,白云区东平地铁站综合开发AB2201086地块以及白云区广海路地块一(石井水泥厂西地块)


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广州地铁以165.2亿元新增土地价值排名第16位;同期,它以698.2亿元新增土地货值排名第11位。


又如,9月,杭州地铁在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中,耗资40亿元将两宗地块收入囊中;去年10月,他以总价35.26亿元囊获临平区杭州地铁9号线昌达路车辆段上盖物业综合体项目两宗地块。


除此之外,6月,苏州轨交集团以35.12亿元摘得2宗地块;更早之前的去年12月,在北京第三批集中供地中,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与北京京投置地房地产联合体以175.3亿元底价夺得朝阳东坝三宗地,成为此次土拍最大赢家。


二、以房养铁


缘何地铁企业会大肆进军地产?


一方面,随着过去一年行业回归常态,行业里暴雷声阵阵,不少民营房企如履薄冰,前途未卜。如此大背景下,他们开始通过收缩战线、减少拿地的方式来进行御寒保暖。毕竟在很多地产老板看来,拿错一块地,都有可能危及到企业性命。


在拿地上,房企开始趋于保守。数据显示,1-9月,新增货值破千亿的房企有7家,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3家,积极拿地的房企数量明显锐减。


但与此同时,催生出国资拿地成主力。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拿地金额TOP100中,城投、平台类公司数量占比49%,民企、国企各占24%和27%。从金额占比来看,民企仅占到21%,而国央企则超过60%。


而地铁企业则属于国资背景企业,并不差钱。而当下,也是地产最低迷时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8月,商品房销售面积8789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8%;商品房销售额85870亿元,下降27.9%,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30.3%。


不少地产老总认为,认为曙光就在前方。前一阵子,在万科股东大会上,郁亮刚表示,“从短期来看市场已经触底,并不是触底反弹,而是一个缓慢温和的恢复过程。”


当下地铁企业进军房地产,或许他们不仅看上了当下低迷时期的窗口期,同时它还承担了“托底”的角色,避免过多土地遭遇流拍。


再者,地铁企业在拿地上也有侧重,比如地铁上的物业,或者是沿线物业。这些土地最明显的就是地下就是地铁,或者紧邻地铁站,交通极为便利。相比较而言,有极大的升值空间。尤其是在北上广深,地铁周边的房价远高于普通住宅。


另一方面,地铁企业也要出于现实原因考虑。众所周知,盈利难一直是全球地铁企业面临的问题。即便在国内,因为地铁前期造价非常高,后期维护的成本也很高,盈利的地铁企业屈指可数。


实际上,地铁企业的盈利并不主要依靠卖票。


以深圳地铁为例,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深圳地铁营收分别为209.9亿元、208.28亿元、163.97亿元。而其中占据大头的是站城一体化开发,分别为140.3亿元、149.43亿元、95.71亿元,占比为66.84%、71.75%、58.37%。 



同期,深圳地铁净利润分别为116.67亿元、111.02亿元、28.9亿元,而构成他利润的主要来源则是——房企老大哥万科。


除了发展自身物业外,深圳地铁还是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数据显示,2019年-2021年,深圳地铁权益法下确认的万科投资收益分别为111.6亿元、111.66亿元和62.82亿元,是深圳地铁利润总额的主要构成,这也造就了它成为国内最赚钱的地铁公司。


早在2015年,万科面临“野蛮人”入侵,陷入股权旁落风险。在关键时刻,深圳地铁入主万科,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终结了“万宝之争”。深圳地铁背后,正是深圳国资委。


深圳地铁充分给予万科发展空间,多次重申“不对万科设指标,不干预万科管理团队,全面支持万科发展”。在万科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深圳地铁董事长辛杰为万科站台,力挺万科,“深圳地铁会长期持有万科股票。”


此外,近年来深铁与万科合作加速,联手拿下TOD项目地块,并合资成立公司,深化“轨道+物业”。在那次万科股东大会上,辛杰透露未来深铁与万科在物流方面还将有诸多合作机会。


不止深铁,广州地铁是越秀地产的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19.9%。由此可以看出,地铁企业在业务上也在进行多元化,比如发展自身物业、投资等方面,通过其他方面来进行反哺地铁建设运营和投入。


三、地铁上盖物业


实际上,地铁企业在某些项目建设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地铁上盖物业,这也是地铁企业拿地上所倾向的。这类物业包括住宅、商场、写字楼、酒店等形式,它与地铁出入口或车辆段直接相连的建筑物形式。


但地铁上盖物业或综合体,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有着极高的难度,不仅与地铁的有效衔接且兼顾地铁运营安全,还需要在地上物业在设计和交付使用后考虑减震和降噪。


因此,在这类地产开发上并非所有开发商都能接盘。例如,上文提到的广州地铁165亿元拿下的4宗地块,其出让条件就带有地铁建设方面等要求。


其中,白云广海路地块就要求竞买人须具有地铁线网建设、运营、管理经验;而海珠赤沙地块出让条件中就有,竞得人须与广州地铁就盖下站场的保护及上盖工程的设计与建设、安全保障、交通疏导、施工组织、物业管理等签订建设管理协议。因此,这些地块被广州地铁拿下也理所应当。


又如,曾经借助大股东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的优势,京投发展开始涉足TOD领域,并开创了地铁停车场综合开发模式。以位于北京地铁10号线、6号线五路停车场的琨御府为例,其具有超过17万平方米商业综合体、近8万平方米居住区。


去年12月,京投发展以175.3亿元的竟得的朝阳东坝三宗地块,将被打造成京投发展在京第五个TOD项目,3宗地合计建设用地面积19.79万平米,建面36.3万平米。


此次东坝地块也是北京土拍首次出现“期地”出让,根据轨交工程进度分期交地开发。也就是说,周期将明显长于普通项目,这点也令绝大多数房企望而却步。


值得注意的是,地铁企业要是放在地铁开发建设运营上是专业的,但在地产开发上却并非专业。但这一点并非担心,往往他们旗下有自己的专业地产开发企业。诸如深圳地铁旗下全资子公司深铁置业,就是专注于房地产开发;而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旗下京投发展等。


即便地铁企业自身不想开发建设,它也会与其他开发商一同操刀项目。今年5月,越秀17亿元收购杭州地铁勾庄车辆段综合体51%股权。又如,去年2月,广州地铁以底价82.343亿元竞得海珠区赤沙车辆段地块。据了解,广州地铁将联合越秀地产对该地块进行开发。


擅长轨道的地铁企业与懂造房子的开发商联合,想必会产生1+1大于2的化学反应。


随着多家地铁企业的副业开发收入超过主业票务收入,想必未来会有越来越多轨道企业加入到这个市场分得一杯羹。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进深News(ID:leju-sydcsxh),作者:吕秀伦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