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混沌学园 (ID:hundun-university),作者:毛利华(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编辑:混沌商业研究团队,支持:混沌前沿课,原文标题:《毛利华:也许我们无法真正地认识自我,但可以成为自我》,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世界突然之间变得有些陌生,我们曾经非常确定也非常熟悉的生活与经验似乎也已经不再那么可靠。
这三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各种信息的大量涌入,也使我们面对了更大的不确定性。有人找到了应对环境变化的方式,但是也有人非常焦虑,对未来充满了迷茫。
不确定性到底是什么?我们如何应对不确定性?
《佛说无常经》曰:“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
无常究竟是什么意思?这个世界为什么是无常的?我们如何在这个无常或者不确定的变化的世界中生存?
心理学对“确定性”这个问题研究得非常深刻。
一位来自北大的心理学老师,他认为:
“生命”的宿命是逆熵而行
“时间”仅仅存在于心理当中
“自我”是头脑虚构出来的一个概念
“原生家庭”是个被过分简单化和夸大了的概念,甚至造成了更多的困扰与危害
可能并不需要设定长期目标,但万万不能没有短期目标
如果你努力过,享受过,尽力过,那些依然很纠结的事情有很多其实都可以轻言放弃
……
他就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毛利华教授。通常北大会安排他的心理课作为学生入门心理学的第一课,因为这会是一堂“拆三观”的课程,同时也是帮学生重新建立正确“心理观”的课程。许多北大学生都会因错过他的课而感到遗憾。
今天上午,毛利华教授做客混沌,分享了课程:《自我概念,源自人脑对确定性的“贪婪”》,带领我们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毛利华老师说:“要想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提三个前提假设:第一个假设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表述:孤立(封闭)系统的熵永不减小;第二个假设是一元论:物理的大脑产生了主观精神;第三个假设是进化论:基因决定了大脑功能。”
“无论你是什么理论的持有者,建议不妨先接受这三个假设。然后我们来讨论本课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不确定世界的确定性模型’。”
一、世界的本质是不可知,但是却处处可知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封闭系统的熵永不减少,这意味着任何一刻的熵跟前一刻的熵都是不一样的,世界的本质是不确定、不可预知的。
但宇宙这个封闭系统却又是由无数个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组成。所以,世界又处处可知。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与周围环境交互的开放系统。
我们所感知并生存于其中的这个主观世界,只是大脑构建的关于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确定性模型。
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说过,“我们DNA里的氮元素,我们牙齿里的钙元素,我们血液里的铁元素,还有食物里的碳元素,都是宇宙大爆炸时万千星辰散落后组成的,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星尘。”
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基础上,宇宙大爆炸的理论使我们能够还原出宇宙的起源过程。但本质上,我们所认为的这个过程,不过是人类的大脑或思想构建出来的模型,仅存在于我们的头脑当中。
无论是三个公理假设,还是由公理假设推论出来的模型,都只是我们的头脑在这个本质不确定的世界当中,尽可能构建出来的一个确定性的模型。
二、为什么我们需要一个确定性模型?
为什么大脑要给我们构建一个确定性的模型,使得我们生存于其中?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来了解生命是什么。
卡尔·萨根关于生命的定义:“生命是一个能够繁殖,突变并复制其突变的系统。”这里有两个核心概念,一个是传承,一个是变异。这两者定义了生命的关键特征。
关于生命还有更直白的一个定义,来自于物理学家薛定谔。他说,生命物质通过在开放系统中自发地维持负熵来对抗热力学平衡的衰变。即,生命以负熵为食。
结合薛定谔和卡尔·萨根关于生命的定义,我们可以这样描述:生命是能维持且可传承的有序系统。
三、在这个不确定的世界里,生命需要逆熵而行
生命以负熵为食,但又处于一个充满着熵增的世界,一个充满着不确定性的世界。在这个不确定世界中构建一个确定性的模型来维持和传承自身的有序,就成了生命最本质的使命。
这个使命使它必须尽可能在不确定的环境中找到确定的、能够生存于其中的,并且能够预测的模型。
跟其他的动物不一样的是,人类大脑不仅仅能构建关于世界的确定性模型,在这个模型中还包含了其自身。从而使得我们不仅仅能认识世界,还能知道我处于模型当中,知道我正在认识世界,正在跟这个世界进行交互。
这个处于模型之中,正在跟世界交互的那个关于自身的模型,就是心理学里最核心,最关键的概念——“自我”。
四、高级思维能力打开魔盒里的“时间”
在人类大脑当中,意识创造出来一个无与伦比的概念,叫做时间。
什么是时间?时间或许在物理上是不存在的,但是,在我们主观感知当中,时间一定是存在的,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时间的存在,就像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意识一样。
奥古斯丁对时间做了一个非常复杂和深刻的思考,他认为,实际存在的东西就是当下,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过去已经过去,未来尚未到来,真正实际存在的就是当下我能够感受到的这个现在。因此他说过去事物的现在,现在事物的现在以及未来事物的现在,组成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个概念。过去事物的现在就是回忆,而现在事物的现在就是视觉,而未来事物的现在就是期望。因此,无论是过去、未来,还是现在,其实都是当下。
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现在,那么这个现在是怎么来的呢?譬如我们现在就处于现在当中,随着时间前行,刚刚的现在就会变成过去,而刚刚的未来又会变成现在,我们好像被一个时间气泡裹挟着不断地前行,这个气泡里就是我们的现在。但是此时此刻你所感受到的现在,其实只是大脑对刚刚过去的事件的一点点记忆和对即将到来的未来的一点点预期,两者结合在一起,重新创造出来的这么一个主观感觉,我们把它叫做心理上的现在。
所以说现在这个概念只会存在于心理当中,只会存在于我们的心智和精神当中。
时间同样也是我们大脑在这个确定性模型当中,所构建出来的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主观感受或经验。
五、不得不出现的“自我”
我们之所以把它当做现在,是因为我们能够感知到的自我在这个世界的存在以及与这个世界的交互就是存在于这个时间段中,“我”只是存在于大脑所构建的“当下”这个关于世界的确定性模型之中,并在这个模型里与世界交互。
当我们感受到现在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其实是我当下的存在,我们用“我”,用自我概念来指代当下的大脑所构建的确定性模型。
我们随时生活在一个又一个不同的现在当中,这个现在不断地前行,未来变成现在,现在变成过去,你也会不断地感受到一个又一个的自我,这个自我贯穿整个生命的始终,从大家来到这个世界上十八九个月开始,我们拥有了自我概念,这种感觉会一直陪伴我们到生命的尽头。
无数个不同的当下的自我串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整体所谓的自我概念。我们现在所体验到的主观世界,是大脑构建出的模型,“我”存在于其中;同时我们的大脑还可以对未来一个又一个不同的时间段构建出不同的模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我”。
此时此刻所有模型对我们来讲都是存在的,所有这些自我都是存在于我们的大脑构建的确定性模型当中。不仅仅包含现在,还包含着无数个过去和未来,在每一刻当中都有一个我存在,不断地诞生,不断地消亡,我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连续的概念。
从儿时一直到现在,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在不同的现在,都会构建一个关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的当下的确定性的模型,但是同时我们又会对我们未来构建能够预期的一个又一个的确定性模型。每一个我们对未来构建的模型,都会受到我们所构建的当下以及过往的模型的影响,这些模型彼此交互融合,又被大脑用来预测和构建下一个关于未来的模型。
我们的大脑构建了一个模型,并且在这个模型中包含了大脑自身,使得我们知道自己构建的这个模型。我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在进化过程当中,人类的祖先获得了一个无与伦比的伟大武器,就是我们发达的前额叶。发达的前额叶给了我们高级思维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一个核心的能力,因为我们拥有了意识(或觉知,自知力)。
大脑构建了一个模型,但是在这个模型当中包含大脑自身,从逻辑上来讲是不成立的。大脑无法包含其自身,所以这个模型一定会崩溃。
但是,我能够感受到“我”正在这个世界当中去感知这个世界,我们都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模型当中的那个自我,所以事实上我们能够感受到的这个包含自身的模型是存在的,完备的。而这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这个模型并非真正的自包含,大脑并非在这个模型中真正包含其自身,它只是在其中创造了一个代表自己的符号,也就是虚构一个指代自己的模型,被称作“自我”。这个我们所感受到的模型中的“我”只是被虚构出来的一个代理,它并不是真实的存在。
按道金斯的话来讲,当大脑对这个世界的模拟已经完备到一定的程度以致于不得不在这个模型之中包含其自身时,意识就会出现。当神经系统复杂到一定程度,以至于它不得不去区分自我的行为信息以及环境输入的信息的时候,意识就得以出现,以区分这两者,去知道哪些行为是自己做出的,哪些行为是外界做出的,通过剔除所有的自身行为所产生的干扰,更加准确地对外界的环境做出反应和预测。
所以,意识创造出来一个用来指代个体在这个模型当中的存在的一个概念,叫做“我”。我的出现是大脑在对确定性的永无休止的追求过程当中,不得不创造出来的一个,使得这个模型能够完备的虚幻概念。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们此时此刻所感受到的这个模型的我,它并不存在,它并不是一个实体,它仅仅是为了让这个确定性模型变得更加完善,大脑创造出来的一个Agent。
而“我”的出现,使得我们能够作为一个个体或者符号,尝试跟模型中的世界进行交互,而这种交互的过程不仅仅局限于当下。我们真正冲破了当下的牢笼,不再只是对眼前的事物进行反应,而可以把思维延伸到无限的时空之外,从此我们拥有了未来。
这在进化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他的物种,当外界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它原有的模型无法模拟,或者无法有效应对,它就必须尝试扩展模型,去建立新的经验,让模型变得更加完备。它唯一能做的就是以生命为代价的试错。
但如果“我”冲破了当下,不再只是跟当下的环境进行交互,不再单纯用以身试错的方式去扩展确定性的模型,而是通过想象,通过去预测,去模拟未来。在环境尚未变化时,“我”可以思考一旦环境变化了会怎样,应该怎么应对。在所有可能性中,“我”可以选择一个“我”认为最符合经验、最有效的可能性。道金斯也说:能够模拟未来的生存机器显然比只能在尝试和错误的基础上学习的生存机器领先一步。
六、影响构建“自我”的四个主要来源
因为“我”是被大脑虚构出来的这么一个概念,它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流动的概念,所以说我们永远无法真正有效地去捕捉它的影子,我们所能够感受到的永远都只是当下这一刻同时又瞬息万变的那个自我,我们很难给它找到一个稳定的、一贯的逻辑,所以说你很难真正有效地去找到它的本质。那么大脑主要通过什么来构建这个自我的概念?什么东西会影响到大脑所构建的这个自我,让它变得虚假,不真实?
1. 记忆
毋庸置疑,最重要的线索和影响一定是来自于记忆,来自于我们对先前经验的总结。我们的记忆当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错误,从这些错误的记忆当中所构建出来的自我概念也必然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错误。由记忆所构建出来的最终我们体验到自我,实际跟我们记忆中曾经的自我以及当下“真实”的自我有着非常大的区别。
2. 无意识加工
第二个影响大脑构建自我模型的来源,就是大脑的无意识加工。我们随时都在自动化地对外界和内部的信息进行加工,并且产生输出,这些输出的结果也会影响到我们的大脑所构建的自我概念。
举个简单的例子,笔仙或者碟仙有人玩过吗?神奇的是,大家都觉得所有人的手指都在这个碟子上,谁都没动,结果碟子开始动,这个箭头会指向不同的字,然后组成一个有意义的句子等等。在西方有类似的东西,最早叫做降灵会,也是一群人坐在桌子周围,所有人手都放在桌子上不要动,过一会儿桌子就开始自己动。大家都觉得是超自然的现象。
后来法拉第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证明了降灵术是不存在的。他在桌子上面加了一个桌布,桌布跟桌子之间用胶粘在一起,桌布跟桌面之间可以有相对运动,因为胶是比较松的。当有人把手放在桌子上,过了一会儿桌子动了。接下来法拉第测量桌布跟桌面的相对移动。就这么一个实验,揭露所有的降灵术都是假的。因为在任何情况下,实验的测量结果都是人的手先动,然后桌子跟着动。
“我”坚信我没有动,但是真正的我其实的确在动,只是我们能够感受到的那个“自我”模型并不知道。
这个证据说明,很多时候我们发出了某种行为,但是我们却意识不到,因为这是由我们的无意识、自动化加工所完成的。这些我们意识不到的东西实际上是我们真正的自我,但却并不被包含在我们能够感受到的自我概念模型之中。
3. 情绪体验
第三个大脑用来构建自我概念的来源是情绪体验。情绪是我们在所有的体验当中最鲜明最强烈的一种感受。如果没有强烈能够感受到的情感,很难让你感受到自己生存和活着,它是我们活着的非常重要的表现。但是事实上我们感受到的情绪同样在很多时候都充满着错误。
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实验,找一些单身的女性问了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这几天过得开心吗?这是一个主观感受。第二个问题是,你上个月有过多少次约会?这是一个关于事实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的相关系数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是没有任何相关的随机的分布。
但是如果你把这两个题反过来问,你先问你上个月有多少次约会,然后回答一个事实,然后再问这几天你过得开心吗?结果是下边这个图,两者有很强的正相关。
这个研究表明,你对自己是否开心的评价,强烈地依赖于当下你能够获得的线索。我们所感受到的情绪很多时候并非是真实的情绪,而是大脑虚构出来的你能够体验到的所谓的“真实”的感觉。情绪体验只是大脑根据它所获得的当下所有的线索以及自身的先前经验,给你重新解释出来的一个它认为最合理的结果,但是我们却会把它纳入到当下我们对自我的判断当中,纳入到我们对自我构念的形成过程当中,毫无疑问在这中间充满着错误。
4. 社会交互
大脑用来构建自我模型的最重要的来源是来自于社会互动或者社会交互。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的大脑是为了去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等级结构关系进化出来的,我们大脑的使命就是为了在这个群体环境当中更好地跟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建立起来合适的社交关系、合适的相互关系,来共同组成群体,社会交互是产生自我的最重要的一个来源。当我们在人群之中,面对不同个体,就会产生不同的自我概念模型。
社会从属,社会比较等等都会成为大脑用来构建自我的来源。
另外,我们所感受到的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也会强烈地影响着大脑对自我模型的构建。
我们来看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心理学实验,找一个人先给他做一些基本测验,只是逻辑能力、数学能力、言语能力之类的一般能力测验。测验完以后,把这些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给他一个假的正反馈,另外一组给他假的负反馈。正反馈的就是告诉他成绩特别好,各方面都特别优秀,负反馈说他特别差,什么都不行。
之后,让他们在一个房间里跟另外一个人坐在一起等三分钟,然后再给他们一个自我评价的判断问卷,自身能力有多高等等。实验者操作的是,这个人得到正反馈或者负反馈之后,在房间里等的这三分钟中,跟他一起在房间的人是陌生人,还是他熟悉的亲密个体,譬如他的恋人或者朋友。
如果在房间里坐的是一个陌生人,可以发现结果有非常明显的反馈效应。得到正反馈的人觉得自己牛得不得了,而得到负反馈的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他们对自我的评价强烈地受到他获取到信息的影响,此时此刻他的自我构念受到了来自于外界环境的特别重要的影响。
有意思的是,如果在这三分钟当中,在这个房间里边跟他一起等待的是非常熟悉他的亲密个体,尽管实验者要求他们在这三分钟的时间里边不要有任何的交流,只是坐在那儿,结果都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出来之后,他对自我评价的结果都会被拉回到正常的水平,无论你得到的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
仅仅只是另外一个人对你的看法就会强烈自动地影响你对自我的评价。我们所感受到的自我概念,更多来自于社会交互,来自于群体,来自于在群体当中我们跟其他个体的交互。
七、人脑疯狂进化带来的反噬:抑郁症、焦虑症……
“我”的概念形成以后,使得我们真正能够觉知到自我,能够拥有未来,从而使得人类能够发展到现在,进化成现在这样一个看起来优势的物种。
这种疯狂的进化使我们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生存和繁衍,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许多不得不接受的副作用,或者叫反噬。
前额叶是我们产生意识,加工自我概念的一个最重要的脑区。对于人类来讲,我们的高级功能,包括思维、时间知觉、对未来的计划性、情绪体验,所有这一切都跟前额叶有关。
但人类发达的前额叶只有接近200多万年的进化史,相对于整个神经系统几十亿年的进化时间来讲,200万年的进化时间非常短暂,这200万年的时间不足以让新诞生的前额叶非常有效地跟其他的脑区磨合在一起,无法交流合作得非常流畅,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很多问题。
跟思维、情绪、人格等有关的精神问题,几乎都跟前额叶有着密切的关系,或者是因为前额叶的器质性变化,或者是因为前额叶跟其他脑区的连接出现问题等。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被诊断为抑郁症?
与情绪相关的精神问题被叫作心境障碍,最常见的是抑郁症。抑郁症和抑郁状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家都有过抑郁状态,但是真要谈到症,其实还是不是那么容易的。真正要诊断为抑郁症,实际上有很严格的标准。
现在社会上抑郁症为什么越来越多?当然因为压力环境,因为不确定性,因为我们所构建的自我模型的不自洽。但也有很多所谓的抑郁症却可能只是夸大了我们暂时的情绪低落或暂时的抑郁症状。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被诊断为抑郁症?精神问题的诊断相对来说没有特别客观明确的标准,很多时候主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很难排除主观的影响。
假设你怀疑自己有抑郁症,跑到专科医院或医院的精神科检查,大夫会给你一堆问卷,问你一些问题,通常你会得到一个中度或者是轻度抑郁症的诊断。它非常依赖于你回答题目时的主观状态以及医生自身的主观经验。
情绪特别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它的暂时性,它仅仅只是对当下外界的刺激进行反应,但是换了一个环境,有了新的刺激进来以后,你的情绪状态会迅速地转换,你能够一瞬间从兴奋的顶峰跌到悲伤的谷底,然后又回到顶峰。所以,假设你现在特别不爽,很郁闷,然后你去测抑郁症量表,基本上都会得比较高的分数,然后被诊断出抑郁症。但是想想如果你特别爽,特别幸福或者平和的时候,你根本不会去医院检查自己会不会得了抑郁症。
抑郁症有时会伴随着另外一个躁狂症的状态,心理学上把它叫做双向障碍。双向障碍基本上是你很抑郁一段时间,又会很兴奋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又会很抑郁,是一个交替。在躁狂状态,人类的自我感受以及创造力各方面的能力都会达到顶峰。但无论是躁狂也好,抑郁也好,都是一个极端的情绪失调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概念失衡的过程。
为什么你会焦虑?
跟抑郁症相关的另外一个心理问题叫焦虑症。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焦虑状态,焦虑是我们的朋友,焦虑状态会提高机体警醒水平,让我们做更好的准备,以使接下来表现更好。通常焦虑能够促进我们去努力,去应对这个使我们焦虑的事件或者环境,所以说焦虑对人类来讲是更加积极一种信号。
但问题在于,如果焦虑是指向一个具体的焦虑实体,你通过某种行为能够真的去影响它,去改变它,那么焦虑就会缓解;如果你的焦虑症状指向了遥远的未来,比如俄乌冲突到底会走向哪一步,人类会不会面临核战争的威胁,新冠病毒到底还能够肆虐多长时间,这些问题你如果不排解的话,你可能就会得焦虑症。因为你没有能力去消解产生焦虑的来源。
所以,大脑能够更容易建立起关于当下的确实性模型,但是如果你没有足够的先前经验以及能力,而尝试去构建一个遥不可及的未来模型的时候,不确定性会大大地增加。所以说,我们拥有了未来,却同时面对了未来的更多不确定性,由此会引发我们更多的对不确定性的焦虑,或者叫前瞻性焦虑。
所谓的焦虑症,很多时候是来自于过于追求未来模型的确定性,必须要让它更加完备,但事实上你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就会产生焦虑的状态,然后又没有行为去解决、缓解它,就会真正地导致焦虑的状态。
八、如何消解反噬?
如果我们大脑的进化导致的副作用,或者叫反噬出现,我们如何去应对这些反噬。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我始终认为心理学的本质是“道”而非“术”,它是关于我们人类心智本身的道理和规律,它是一种规律的总结,而并非是像很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技术或方法。
心理学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帮助你理解自身底层的东西、规律,但也许并不能够帮助你复制别人的成功经验。因为每个人的大脑前额叶不一样,每个人经验不一样,每个人构建出来的自我概念不一样,每个人的确定性模型不一样,适用你的方法可能就是不一样的。
心理学告诉你,你构建这个模型是什么样,你如何去构建这个模型,而不是说别人有那么一个非常好的模型,你拿过来就能够做得跟别人一样好。
我很喜欢电视剧《天道》里的一句话: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很多时候你了解了心理学的一些底层的东西,更好地知道如何去寻找那些属于你自己的独特的东西,可能就更容易找到属于你自己的合适的术。
我们在这里讲到的“道”有哪些?
第一,大脑追求的是确定性。那我们就不断增加确定性,或者说自我实现,构建更自洽的自我。
第二,自我是一个被虚构出来的概念。强调这句话意义在于,因为自我是虚构出来的,所以说它不是实体,这样反而给你的更多的自由去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塑造它。如果你知道大脑如何去构建自我概念,就可以有意识地去影响你的大脑去构建自我的过程,从而让它向着你期望的方向去发展,从而成为一个你所认为的更加自洽的自我。
所以,如何消解反噬?我有两个建议,供参考:
1.增加确定性
怎么增加确定性,个人有一些实操的建议,可能会适合很多人:
第一,我们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大量的知识涌入反而增加了不确定性。知识并不是力量,早先的时候可能是,但现在或许并不是,知道更多的知识也不会减少不确定性,也不会缓解焦虑,它甚至会增加你的焦虑,你知道的越多,你的不确定感就会越强,你的焦虑就会越多。
知识越来越不是力量,但是智慧才真正是力量。如何获取知识,如何甄别知识,如何整合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系统当中,获得自洽,这个能力才是真正的力量。而每个人更应该培养的或许就是这种逻辑思辨、甄别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现在所流行的很多学习方式,比如快餐式的、碎片化的学习,随时看到网上一个帖子或一个知识,就觉得我会了。三天之内成为财务专家,听三天的课程就觉得自己牛了,这种过程其实没有根基,没有系统,它很难真正被纳入到你自己的模型当中,只是浅尝辄止,或者看完了、知道了,然后忘掉了,它是游离的。
只有系统化的学习,跟一门课,跟一个思想,从头到尾跟一个完整的体系,再把它扩展,去了解相关的扩展背景知识,真正地去思考它,跟自己已有的体系结合在一起、搭在一起,这种系统化的学习才真正对你构建自洽模型有用。快餐式的、碎片化的学习,除了浪费你的时间,除了增加你的焦虑,作可能并不会有太大的用处。
现代社会中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就是浩如烟海的知识,而最重要的,跟你最密切相关的,也是影响最大的,就是所谓的新闻——远离新闻。你经常会发现网上一个社会事件或问题出现,一堆人开始情绪激昂,过两天反转,过两天再反转,过两天销声匿迹,过一会儿又出现一个新的东西。
如果你的思想一直去跟这些东西,你会非常焦虑,非常浪费你的精力和时间。这是一个最重要的不确定性来源,因为线索不明晰,真相不明确,信息很片面,所有这一切需要你耗费大量的认知资源去加工,并且让它自洽,很难。跟新闻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儿,尤其社会热点的东西,那些在现代的网络社会当中所衍生出来的所谓信息和新闻。
要看特别重要和有效的东西,比如名人传记。其实任何人的传记都值得看,只要他出了传记,那就是他一生的总结。他一生无论多么默默无闻,还是多么出名,传记总是试图去描述一个相对完整的人生,哪怕这段人生或许并不自洽,或许充满了破裂和各种各样的坎坷,你依然能够在中间寻得能够帮助你自洽的信息。一个个体完整的一生,尤其是一个成功的个体,或者一个非常自洽的个体的完整的一生,对于我们自己构建自身的确定性模型,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你从名人传记,从他人的故事当中所习得的自身的经验,会比你在课本上、用其他方式习得的经验要多得多。这些知识并不是确切地让你能够炫耀的,而更多是来自于你在跟自我的自洽模型契合的过程当中,所感受到的对你自身的潜移默化的帮助。
在日常生活当中,帮助大脑构建确定性模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操方式,就是尽量地达到认知闭合。当我面对一个不确定性的时候,无论我是否能够找到答案,尽量给它一个答案。有几种方式,第一,真的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答案。第二,去相信别人告诉你的答案。第三,自己给自己一个答案。
现代社会当中有很多生活非常艰难的人,他不断地努力,不断被打压,但是最终他没有办法很好地适应社会,这些人急需一个答案去解释所有他面临的不幸。
而恰恰对于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讲,有一个非常有效的答案,叫做原生家庭。这个概念很重要,在心理学上也非常有名,因为我们童年的经验,跟父母、跟社会环境的关系,影响到了我们成年以后的自洽性,影响了成年以后的社会交往和社会融合的程度。
但问题在于,我们所建立的关于自我的模型,来自于许许多多方面,我们的社会经历,所接触的人,所经历的事件,自身经验的积累,以及对将来的期望等等,所有这些动态地结合在一起,加上原有的思维模式和原有的家庭经验,最终形成了这个模型。
原生家庭只是其中一个原因,但绝对不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但是问题在于,原生家庭是一个最容易找到解释的原因。当你做了无数次努力都被现实打压得一无是处,总是失败的时候,你不知道出路在哪里,这个时候有人告诉你,你做不成,别人不喜欢你,你现在性格不好,是因为你小时候你爸妈跟你关系不好,你原生家庭不好。这样一来,马上大脑找到答案了,认知闭合了。你会放弃努力,大脑会非常容易就接受这种解释——没有办法,我小时候我爸我妈对我不好,没办法,我改变不了了,我现在是个烂人。认知闭合了以后,大脑就觉得这不是个问题了,自洽了,这是很大的问题。
尤其是年轻人,在他充满着无数机会,有无数机会可以去翻盘,去创造一个更加自洽的自我的时候,如果你给他一个非常容易获得的答案,去解释所有的不幸和挫折,他会丧失掉努力的动力,他真的就变成烂人了。
这是我认为原生家庭理论可能会带来的最重要的社会危害,尤其对充满着各种可能性和希望的未来的年轻人来说危害更大。我认识许多单亲家庭,或者父母关系特别不好等等有着各种原生家庭问题的人,结果他们自己其实特别优秀和自洽。“自我概念”是动态构建的模型,是个变化的、不断整合的过程,没有一个单纯的原因能够决定和解释你所有的一切。
一定不要有人生目标,但要有短期目标。很多人会告诉你,一定要有人生的目标,我告诉你,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你一定不要有人生目标,你一旦有了目标,它可能永远只是个曾经的目标而已。因为我们大脑的能力不足以去应对一个极其久远的未来的一个确定性模型,尤其在你缺乏线索、经验和对变化的应对能力的年龄。当然对极少一部分很早就确立人生使命并且坚定前行的人,另当别论。
长远的规划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并不是那么有效,但是近期的目标一定要有,这会给你的大脑不断地向这个模型完备和自洽努力的方向,让你的大脑不断地去搜集各种各样的证据,去解决越来越多的相关的不确定性,使得大脑越来越完备,这个模型越来越确定,最终接近这个近期的目标。
每一个短暂的近期目标最终会达成一个长期的目标,但这个长期的目标是你现在没有办法预见的,其实很多时候也是没有必要去预见的。
所以更重要的是关注当下。关注当下有时恰恰也是无我的一个状态,叫物我两忘的状态,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心流(Flow)。心流状态指忘掉了时间,忘掉了自我概念,行云流水一般的感觉。
当你玩游戏的时候,酣畅淋漓,忘了时间,那就是一个物我两忘的心流。当你打篮球的时候,中场接到球,行云流水般地绕过很多防守,把篮球扣到篮里,这个过程就是一个Flow的状态。对不同的人来讲,会有不同的方法。你可以通过关注当下,找到那个适合自己的方法。
如果你找不到也没有关系,只要做一个你喜欢且能够做到的事情就行,投入去做能让自己愉悦——加上三个字,“且合法”——的事情,而且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告诉自己:这无关乎意义。
任何事情一旦我们尝试给它一个意义,反而可能会影响到自洽模型的建立,因为意义本身也是虚无飘渺、动态变化的。试着不总是去寻找一个意义,但其实这对一个成功的人来讲,并不太容易做到,你总是会不自觉地问自己,我这么做有什么意义,我可不可以不这么做。只不过问题在于,很多时候你无法真正地找到关于每一个行为、每一个事件的确切的、稳定的意义,这些时候对意义的思考可能更多地带来的是不确定性和焦虑。
无需经常去想意义,更多只是去做。我不是说你人生真的就没有意义了,就浑浑噩噩去过,而是说你当然会经常去想意义,但是如果你找不到,那就试着不再去想它。中断的能力特别重要,我们知道计算机程序如果没有办法中断的话,那就死循环呀,人类也是这样子,我们的思想如果没有办法中断,就会导致一个不可知的未来,所以说中断能力特别重要。
中断就是一种自控的能力,任何你觉得无法闭合的思想、行为或行为模式,都一定要尝试着给它一个中断的机制。不去想它了,或者说强行给它一个答案或意义,让它闭合。
譬如你不断地想,究竟先有蛋还是先有鸡,你要真的去想这个问题,你想到最后都跳不出来,因为它是一个无法闭合的问题,这个时候你需要给它一个中断机制。不去想它了,这个东西对我不重要,忽略它。或者说明明是先有蛋,原生细胞就是个蛋,OK,你反正只要给自己找一个理由就可以使之闭合。
大多数困扰我们但是却无力改变的事情,其实都可以轻言放弃。我们在社会中受到的教育是你一定要努力,一定要不达目的不罢休,一定不要轻言放弃,一定要坚持,持之以恒。对于孩子来讲,应该也必须这么去教育他,因为他们处于构建模型和意义的过程,处于去学习构建模型规则的过程当中,这个东西特别重要。但是对于在座的任何一个有效自控、模型自洽的成年人来讲,这个教育或许真的不必要,因为可能反而会让你的自我变得更不稳定。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与前一刻的自己比较,而不是别人。要想让你这个模型更确定,不要跟与你完全不一样的模型比较,一定要跟与自己更相似的模型比较。什么样的模型跟自己更相似?跟当下的自我模型最相似?是前一刻的自我。所以永远都跟前一刻的自己相比较,而不是别人。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每当你跟前一刻的模型比较的时候,这个差异会给你借鉴,让你构建更确定的下一刻的自我的模型。
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发现你的模型不断地完善。这种比较让你明确感受到差距,感受到变化,同时也感受到希望,让你有一个目标不断地往前走。
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你对当下的自我不满意,没关系,我对下一刻的自我可能会更加满意,因为我们每刻都在进步。当我们因为孩子的行为感到困扰的时候,每个人都忘了自己曾经那个时候的行为,但事实上当你回过头去想自己在三岁、四岁、五岁、六岁的行为,再跟现在比较,你会发现这个发展、这个时间在你身上起到深刻的无法比拟的影响,时间这个变量对你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任何的变量。
同样的,发展是个永恒的旋律,对孩子也是如此,这一刻、下一刻和将来的他可能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当此时此刻,他惹你生气,他无法自控的时候,不代表一年之后的他还会用同样的方式让你生气,他会换一种方式,你原本曾经焦虑的东西已经不存在了,当然有新的焦虑开始出现。人类意识的优势在于,当我知道我可以这么做的时候,我就可以违背我自身的自动化加工意愿,去改变自动化加工的方向,去向着我的意识所认为的方向去引导,这个是意识的优势。
当你有意识地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去看待他人的时候,这个世界会豁然开朗。因为我知道下一刻的我会变化,因为我会充满希望。总是要充满希望,在任何时候,希望是最重要的。
希望其实就是你的大脑对未来的确定性模型的一个正性的预期。当你有正性的预期,你所有获取的线索、加工过程,都会向着这个预期的方向去努力和发展,你会排除掉那些不符合预期的坏东西的影响,更多去接纳那些符合你预期的,最终让希望成真。
人类产生了意识之后,拥有了两个最重要的品质,也是最美好的词语,一个是希望,一个是勇于去实现希望的努力,叫做勇气。一个自洽的自我永远都会拥有希望,永远都有向着希望去努力的勇气。
2. 构建自洽的自我
关于构建自洽的自我,我也有一些个人的可操作的建议。
第一,规律坚持一项运动。当你的身体状态比较好的时候,由此所构建出来的自我概念一定会更加自洽,比如此刻你坐在教室里,能够享受毛老师的课所带来的愉悦感,但如果你现在胃疼,你很难去享受,因为有一个非常强的不确定性会出现在你的自我模型当中,你的大脑必须要不断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所以一个非常好的身体状态对我们构建完整的自我模型特别重要。
规律坚持一项运动会给你的大脑构建自我模型一个稳定的、持续的线索。我,此时此刻的我,和下一刻的我,和十年之后的我,和十年之前的我,究竟是什么东西把它联系在一起?不仅仅是你的名字、你熟悉的面孔,更重要的是你持之以恒地坚持相似的行为模式。规律、运动,这两个词都很重要。
第二,关注当下。心理学现在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分支,叫做正念,其实应该叫专念。即关注当下,关注自身,关注这个自然而然的状态,去体会它。专念来自于古老禅宗的冥想或禅修的方法,社会上有很多方式,都可以去试,只要你能够找一种方式去感受当下,去顺其自然地感受你的躯体,感受外界,感受内在的环境,那么就可以。
如果你没有尝试过,你可以去试一下。如果不想去尝试,有更简单的方法。这个方法跟正念和冥想效果也差不多。西方科学体系在研究冥想和正念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定义就是重复性单调刺激,或者重复性单调运动。他们发现,你去打坐、冥想,过一段时间以后入定,身体会达到一种物理上平衡的状态。
但这种状态需要你长期实践,刚开始是杂念重生,慢慢地才会进入到入定的状态。对于没有经验的人,一个简单的办法是去感受一个简单的重复性刺激,比如一个灯以固定的频率闪,或者一个钟摆,你就坐那儿看,或者不断做重复的动作。一个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它达到的效果跟你的冥想和正念的效果很相似。单调的重复刺激同样也会让你的大脑逐渐进入到一种比较平和的状态,这个时候大脑会忽略那些不确定性,因为它此时构建的模型非常确定完备,它自己达到了圆融、自洽的状态。
九、试着不去找意义,而是找爱好和同好
对于个体来讲,尤其对于缓解焦虑和抑郁,你不是要去找到意义,而是去找到一个你愿意全身心去投入的东西,以及一群跟你志同道合的人。为什么要加入一群人,其实是要满足我们的社交本性,对于个体来讲,更高质量的、更有效的社交对心理、生理健康水平至关重要。心理学很多研究表明,能够预测个人幸福感的,包括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最佳预测因子,就是他的社交质量和社交范围。
我们是社会性的动物,社会性是我们的本质,我们通过社会关系来定义自我,我们通过社会关系来构建自我,更稳固的、更可信任的、更高质量的社交关系和社交圈子,对于我们自我概念的稳定性、自我概念的自洽性至关重要。找一个真正跟你有共同爱好,并且没有其他利益冲突的群体,对于构建自洽的自我模型很重要。同时,跟自己的亲人、跟自己信任与依赖的亲密个体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与这些重要他人的有效社交和亲密关系,对一个人的自我概念完备性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近朱者赤,和更优秀的人在一起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跟更优秀的人在一起。我期望成为什么样的人,我喜欢什么样的人,我敬仰什么样的人,我以什么样的人为目标,那么这个个体是你潜在的自我模型的努力方向。无论你是否能达到,很多时候你跟这些人在一起,你所获得到的是对你自我模型自洽的完备性的信息来源,会远大于你跟其他任何人哪怕是亲密个体在一起所获得的信息。当然亲密个体对我们来说还有其它更重要的意义。
并不是说他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仅仅只是跟他在一起,这种感受就会让你的大脑获取外界的信息,加工这些信息的过程,慢慢地向着他去靠拢,彼此之间会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出现,最终你甚至可以成为那个你所期望成为的人。
跟更优秀的人在一起,跟你所仰慕和敬仰的人在一起,比起跟让你产生优越感、施舍感的人在一起,或跟谁也看不起谁的人在一起,对你自我模型的自洽性的影响更加重要。
十一、近墨者黑,远离不良环境
人类的主观意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是说我们能够通过主观意识去压抑我们的情绪,去改变我们的情绪。首先,我们一定要确切地知道一点,那就是情绪无法被主观改变。你看到一头熊害怕,你无论告诉自己一定不害怕,都没有什么多大的效果,除非你经过长期地练习。你跟熊无数次在一起,没被它吃掉,你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同样的,当你气愤的时候,无论你告诉自己一定不要生气,无论怎么压抑,你都没办法抑制你肾上腺素的急剧分泌,没办法抑制这种急剧变化的生理状态,所以意识无法干预情绪,因为情绪是一个无意识的自动化加工过程。
但我们的意识可以去调节情绪,最常见的办法是远离引发这个情绪的环境。我们知道情绪是自发的,自动受外界刺激引发的过程,并且是短暂的过程。
你现在很生气,因为面前这个人惹你难受,那你就转过头去摸摸你的宠物或者去看一朵花。你觉得我现在很生气,哪有心情去看花?因果关系错了,不是因为我现在很生气,没有心情去看花,而是说当你真的去看花了,你就不会生气了。你的意识也许无法压抑情绪,但是可以帮助你去改换环境,让环境自发地引发情绪,或者消除另外一种情绪。因此最有效的抵御负性情绪的方式,就是远离那些能够引起你负性情绪的事情或者环境。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就是调整对于环境与刺激的认知,当你拥有更多的经验,大脑有了更多地用来解释身体变化的知识,也就更容易去调节情绪。
在思想层面,在现代社会当中,最容易引发负性情绪的环境就是那些心灵鸡汤和毒鸡汤,当做娱乐就好,如果你真的受用那是另外一回事。但对大多数人来讲,无论正能量还是负能量,除了能够增加你的焦虑感——我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我为什么老是这个样子,除此之外,可能不会有太多建设性作用。
这是对现在能够自控、很完备、比较自洽的成年人的一些建议。
十二、愉悦和放松是可操作的
还有一个很容易实操的事,当你突然之间感受到愉悦和平和,你应该马上有意识捕捉到这一点,并且尝试着去理解什么原因、什么行为导致了这个状态。我听了一首歌,我回忆某件事情,我跟谁在一起,导致了我这种体验。找到这种体验以后,尝试重复这种体验,不一定都成功,但你试多了,你有意识地养成习惯了,最终你会发现,愉悦和放松是可操作的。
就像冥想,刚开始杂念丛生,实践经验长了以后,你坐那儿马上就进入状态,一开始你可能花两三个小时,甚至睡着,但等你实践经验多了,你找到这种规律,大脑习惯了这种模式,一旦到这种状态,迅速就会进入到下一种状态,迅速会有个模型出来拟合它。如果你能够找到那个真正能够让你放松和愉悦的来源,尝试去重复、强化它,可能会对你模型的自洽性、自我模型的完备性有更大的帮助。
十三、不是探索自我,而是成为自我
心理学是帮助我们完成这个目标的学科,我们不是去探索自我,而是去成为自我。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意义是什么?我跟他人有什么不同?我为什么会死?这个世界是否是真实的存在?宇宙从哪里来?什么是真实?我能否永生?死亡是否是终结?什么是存在?为什么要有意义?这些问题是困扰人类无数年的最终极的问题。到现在为止,我们依然没有办法对任何其中一个问题找到一个确切的答案。
恰恰是对这些问题的追寻,使整个人类文明不断地发展,不断地积累,变成现在这个样子。而这些问题有些人会忽略,因为它存在的唯一的价值就是给大家带来无数的不确定性,你再怎么努力都找不到答案。所以你的模型当中永远都有那么几个缺口无法闭合。为了构建更加确定性的模型,大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当它不存在,问题不存在了,我就不需要答案。而更多的人会把这些问题交给上帝或者其它一个无所不能的存在来回答,所以人类拥有了信仰,因为信仰可以给我们关于这些问题的确切的我们愿意去相信的答案。
对我们来讲,无论是交给上帝也好,忽略它也好,这些问题依然存在。而这时候心理学就体现出它的作用。我们知道忽略问题只是一种逃避,而诉诸上帝或者信仰,则只适用于那些真的有灵性,能够虔诚去信仰的个体。但对于那些不想逃避却又无法真正虔诚地信仰某个存在的人来说,怎么去闭合?可能心理学就是除去逃避与信仰之外的最有效的方式,它可以帮助你更好地接近这个模型的确定性答案。
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些困扰人类的终极问题汇总成三个框架:探寻意义、认识世界和成为自我。心理学就是尝试去帮助你了解这三方面的知识,从这个意义上,心理学就是一个关于“知”的学说,知物、知道、知己。
就像其他所有的生命形式一样,我们的大脑生存在这个世界当中,我们必须要去知道这个世界。对于人类来讲,重要的是Know that we know the world。不仅能够知道这个世界,还能够知道我们正在知道这个世界,我们把自我包含在这个模型当中,意识才会出现来完备大脑关于现实的这个模型。当我们有了意识,有了觉知,可以通过觉知去创造意义,去感受意义,去寻找意义。在我们尝试着不断编织意义、搜寻意义的过程当中,最终成为了自我。
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心理学使人成为自己。
你所接触的所有东西,你所学到的所有东西,都会成为你构建自洽模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了解心理学的体系和知识能够让你更好地成为自己。
我们也许永远无法真正地认识自我,但每一个人都一定可以成为自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混沌学园 (ID:hundun-university),作者:毛利华(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编辑:混沌商业研究团队,支持:混沌前沿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