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2-11-18 18:09

义务教育说“NO”的实验班,在高中能行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黑板洞察(ID:heibandongcha),作者:王玮,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随着去年“双减”政策再一次强调,“学校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招生、分班考试,严禁划分重点班、实验班”,意味着义务教育阶段的实验班等特殊班型被明令禁止。


但事实上,在义务教育阶段之外的高中,这些年来一直在实验班的道路上探索,越来越多的学校建立起自己的特色实验班。那么,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高中的特色实验班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承担着怎样的教育功能和属性,又存在哪些问题?


一、着眼于“校校合作”,特色实验班发展始末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中、大学衔接的方式除了高考和高校自主招生以外,还有许多高中与高校的合作。其中,双方合力共建特色班型即是一种尝试。


早在 1991 年,浙江大学就与宁波中学联合开办了教育改革实验班,目的是为了探寻中学与大学更好的衔接途径,对优秀高中生特别培养。据悉,该班级学制两到三年,学生在高中两年学习后参加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直接进入浙江大学混合学习班,未被选入的学生则继续读高三。在当时,这一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那些被选入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依然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时间来到 1998 年,清华大学和清华附中在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问题上开展了合作交流。清华大学派出有经验的中层干部进入清华附中担任校长,清华附中校长也参加清华大学的会议,了解教育的动态和方向,以便更好指导高中工作。


同样进行尝试的还有上海交大和华东师大二附中,这一合作主要集中在“大学先修课程”。先期由上海交大的老师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信息科学和外语四门大一公共必修课。若选修的学生今后进入上海交大读书,则这些先修课的学分可直接计入大学学分,若进入其他高校,也可持上海交大开出的证明申请这些科目的免修资格。


图源: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官方微信公众号


到了近些年,高中与大学的合作愈发频繁。以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为例,学校基于长期与清华大学“领军”计划、北京大学“博雅”计划、同济大学“苗圃”计划等国内外名校进行人才培养合作的实际,采取开放自主、多元融合、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新青年为目标开设了特色实验班,助力学生优秀成长,提升学校品牌特色。


此外,一些以名人伟人命名的特色实验班也不少。今年 5 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合肥市第一中学联合建设“杨振宁班”,计划每年在合肥市区招收不超过 40 名学生,中国科大与合肥一中将共同参与招生工作;在 7 月,全国高中首家“李四光班”在北京市通州区永乐店中学正式揭牌。该学生与强基计划培养同步进行,与高水平大学合作培养,旨在打通高中和大学壁垒,让学生提前走进大学,感受大学的科学研究。


总体来看,目前我国高中特色实验班多以合作共建方式为主,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承担着衔接高校的责任和功能。对高校而言,如果能将人才培养前置到高中阶段,势必会有效降低招生成本效率,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


二、政策倾斜下,相较普通班,特色班“成色”有何不同


通过梳理,可以看出近两年各地各校特色实验班的开花结果,与国家及地方下发的政策息息相关。2016 年,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给予有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到了 2020 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赋予高中学校更大办学自主权。同年,北京教委发布关于特长生工作通知,明确从 2021 年起,部分具备条件的高中阶段学校可开展自主招生改革试点,试点学校可根据办学定位、传统特色、学科优势等情况,开展人文、科学、艺术、体育、中外合作课程班等特色招生、校内或集团内直升、1+3 培养试验、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试验等改革探索。



正是在这一时期,众多学校开始积极探索建立高中特色班等类似项目。那么,与传统的普通平行班相比,这些特色实验班“成色”究竟有何不同呢?


首先,最直观的差异体现在生源筛选方式上。特色实验班一般是通过自主招生普通中考报志愿两种方式进行录取的。其中,自主招生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招收学业成绩比较优秀的初中生的一种方式,每个学校的招录方式不同,但都明显区别于普通中考报志愿。即使是通过统一招生的方式录取,一般录取分数线也都要高于普通平行班。


以北京四中“道元实验班”为例,相较于一般的教学班,其主要招两类学生一是“全优+特长型”,自身素质发展全面,而且在某些方面还具有比较突出的特长;二是“超常型”学生,学生在某一领域(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和文学)具有浓厚的兴趣甚至达到痴迷、迷恋的程度,有比较扎实的学科基础和超越同龄人的学习潜力。


其次,在培养方式也有所不同。学校大多会根据自身情况和师资配置或者学校历史等,赋予实验班某些特色,或科技、或人文、或工学等等,学生在普通班的课业基础之上,还要接收特色性的教育。像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钱学森班”,除国家基础课程外,还开设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大学先修课。


此外,师资配备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学校一般都会准备较强的师资,集中配给给特色实验班,以加强其教学力量。尤其在升学率等指标的倒逼下,特色实验班作为学校的“金字招牌”,一定程度上充当着学校门面的作用,师资配置上自然不会怠慢。


三、办班初衷虽好,但“底蕴”还需提高


如前文所言,特色实验班作为一所高中的名片,学校的形象口碑在某种程度上都与其密不可分,因此无形间给了学校更多的“光环压力”,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学校在创办特色班型的过程中,或多或少的背离了自己的初衷,甚至出现了反创新现象,实际上以“创新特色”的名义在进一步对学生增负,变相进行补课。


另外不可否认,一些特色班在命名上是有理想的,能够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情怀。而一些高中的特色班表面虽“气势”十足,但内涵却让学生家长捉摸不透,反映了学校对特色课程班思路其实不够清晰精准,虽有“特色”却缺乏深厚底蕴。


当然,作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教育,实际上是可以差异化发展,学校里面可以发展类似特色班、示范班等班型,更多地考虑教育的多元化,创新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公民素养,开拓他们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批判力和实践力,因而特色创新的举措完全值得肯定。但从眼下多所高中所设的特色班来看,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高中创办特色实验班的初衷无疑是好的,目标是希望培养具有创新特色的人才。在当前教育环境之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很多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无法关注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的发展,学校拥有这种创新的特色班,如果说能够适当的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或兴趣去发展的话,对提高学生创新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还是有一定的帮助。


时任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说,从宏观层面看,我国要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必须拥有一大批创新人才,因此就有必要对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进行探索。开设“特色创新班”,是对一些资优生提早进行创新能力开发,激发其科研和人文创新兴趣,为其长远发展奠基。


结语


未来,各地各校不会停下对教育探索的脚步,相信会有更多的高中尝试建立自己的特色班型。但无论如何,最终都希望这些特色实验班不仅浮于班级命名的表面,更要深入其中追寻教书育人的初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黑板洞察(ID:heibandongcha),作者:王玮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