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进深News (ID:leju-sydcsxh),作者:许淑敏,头图来自:视觉中国(图为2019年6月7日,广东广州2019足球友谊赛,中国男足VS菲律宾。许家与陈戌源现场观战)
史上“最贵”的卡塔尔世界杯,到处都是中国元素。包围球场的是中国广告、卢赛尔体育场是由中国铁建承建的、奖杯纪念品是义乌制造的……这令网友不禁感叹:只有中国队没到,其他都到了。
但其实,今年也没到场的,还有往年经常组团去国外看球的地产大佬。
支撑起中超联赛半壁江山的地产富豪们,备感落寞,除了王健林的万达重金砸入世界杯,成为FIFA官方指定的最大中国赞助商之外,其余大多都已无暇顾及足球。
2022年,原本是许家印真正实现足球梦的一年。按照设想,砸了120亿元之后,广州恒大足球场将建成世界第一球场;斥数十亿巨资归化的球员,也能够一圆中国足球的世界杯梦。
但如今一切都成幻影,恒大足球场被退地、易主广州城投,大批归化球员集体解约,许家印早已无暇顾及曾经的足球梦,主业摇摇欲坠。
跟许家印一样,很多地产大佬投资的国内球队,也是解散、欠薪传闻不断。包括中赫置地的北京国安、富力的广州城、华夏幸福的河北队等,都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中。
遥想在房地产发展的黄金十年里,房企主业挣得盆满钵满,闲钱大把,足球再怎么烧钱,也只是零头。房企联姻足球,自然是名正言顺。
但今时不同往日,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各家房企遭遇融资、销售等各种难题,生存都成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足球梦”只能被暂时搁置。
一、地产足球落寞
“恳求华夏幸福偿还中国球员血汗钱”,这是中国足球超级联赛第23轮的比赛前,河北队球员拉出的讨薪横幅。
因为球队经营困难,河北队曾面临退出中超的危机。河北队球员之前公开表示,从2020年初至今,俱乐部所有的教练、工作人员和外援都领到了月薪,但一直拖欠中国球员的工资和其他费用。
这也是目前大部分中国足球俱乐部的现状,进退两难。金元足球泡沫破灭之后,中国足坛投资环境一落千丈,不少一线俱乐部因此解散。
加之中国足球俱乐部几乎都被房企垄断,而房地产的不景气,直接导致足球资金投入不足。这些足球球队,大部分都存在欠薪问题,运营举步维艰。除了山东泰山与上海海港等顶级国企俱乐部维持正常经营,其余纯粹的民企俱乐部很难保证不欠薪。
像是“永远争第一”的中超老牌劲旅北京国安,也难逃欠薪泥潭。去年中赫置地100%持有北京国安之后,又将股权质押给了山东省国际信托。
而当下中赫置地难以偿还巨额借款,北京国安面临易主的危机。企查查显示,截止目前,北京国安新增被执行人信息3则,累计被执行金额超8.39亿元。
而广州恒大俱乐部自去年开始,资金窟窿越来越大,经历了归化球员集体解约离去、球员被欠薪等各种情况。
虽然广州恒大仍选择坚守,但它以低成本运营,一年的运营资金只有1500万,并规定球队顶薪为60万元,与明星球员此前动辄上千万的年薪相比,差别太大。由此引来一批一线球员出走,今年初多达21名球员离队,包括郑智、韦世豪、严鼎皓等。
主场同在广州的广州城足球俱乐部,也正经历解散、易主风波。据消息称,富力陷入债务危机,或将退出广州城,以广汽集团为主导的新广州城即将亮相。
报道显示,广汽对广州城的股改高度重视,派出了以集团副总经理陈汉君为首的股改组进驻俱乐部,同时,富力有可能不再参股广州城。但目前从企查查上看,富力依然持股100%。
与此同时,隔壁的深足自去年10月开始出现欠薪,对此,俱乐部全部认账,并表示会统一安排解决外租球员的欠薪,给出的时间是联赛开赛之前。近日,深足获得了深圳市体育产业专项资金资助3500万元,得以解决燃眉之急。
河南嵩山龙门倒是坚持了二十多年不欠薪,即便今年建业地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仍如数归还了球员的欠薪。
据乐居财经统计,2022年中超联赛共有18支球队参与,其中16支球队背后资方都涉及房企。不过,有部分房企早几年已经退出,比如万达于2020年撤资大连一方、绿城于2020年退出浙江绿城、天津泰达已于2021年退出足坛。
二、昂贵的支出
地产商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能凭借足球情怀走多远,万达给了个答案。
万达本想凭借一腔热血投资足球,于2018年,万达在未获取大连一方足球俱乐部股权情况下,开始对球队资助。两年时间内,万达对一方球队投入数十亿。
但始终无法支撑,2020年初,这一“义举”戛然而止。万达一纸公告宣布退出,“由于种种原因,万达至今未获得一方足球俱乐部股权,甚至连俱乐部账户都不能使用”。
支持一家既没有万达品牌露出,又没有实际股权的球队,显然不是件划算的生意。而这两点其实也切中了国内多数地产商投资足球的背后初衷。
地产商始终不做无利的买卖。地产与足球,本就是利益互换的关系,地产大佬看中的,是足球所带来的社会资源、广告效应、社会影响力。
许家印早年投资足球的时候,计算过广告费:“在中央电视台打广告的话,1秒钟大概15万元。一场球下来,比如说中超开幕式在广州举行,有25家电视台现场直播,有300多家媒体报道。11个运动员穿着印上了‘恒大’两个字的背心,是不是很值钱?”
彼时,正值房地产发展的黄金十年,房企主业挣得盆满钵满,闲钱大把,足球再怎么烧钱,也只是零头。房企联姻足球,自然是名正言顺。
今时不同往日,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各家房企遭遇融资、销售等各种难题,生存都成问题。
这样的情况下,房企根本无力再支撑球队发展,只能选择退场。要知道,国内的足球俱乐部非常烧钱。
足协主席陈戌源曾痛批:“中国男足各级国家队已经有将近15和20年没有进入到世界各级大赛中,但中超俱乐部的平均投入是日本J联赛的3倍,韩国k联赛的10倍多。”
显然,大部分房企投资的足球俱乐部基本都处于亏损状态。如广州恒大俱乐部,从新三板退市之前的几年,连续亏损,2013年-2020年上半年累计亏损总额86.35亿元。
而大部分足球俱乐部,每年投入成本要5亿元起步。“中超球队一年的资金投入少说5亿起,球队股东可以从上市公司列支品牌冠名费,用以赞助球队。”一位中超球队负责人曾经对乐居财经表示。
虽然2022年版本的《中超联赛俱乐部财务约定指标》规定,中超俱乐部每年总投入的上限将定为3亿元,中国球员的顶薪为税前300万元,外援的工资最高不可超过税前200万欧元。
即便如此,对当前遭遇债务危机的各家房企来说,仍是一笔巨额支出。
比如华夏幸福早已步履维艰,正寻求债务重组。据最新公告,截至2022年10月31日,华夏幸福累计未能如期偿还债务金额合计596.22亿元。
而且经营上也在寻求改变。7月5日,华夏幸福宣布“将全面转型成为产业新城服务商”,要做“轻资产”模式,任务艰巨。
华夏幸福忙着解决债务问题,忙着业务转变,已经顾不上“足球梦”。这时候,社会效应、品牌美誉度,都没有生存来得重要。
恒大更如是,肩上两万亿的负债,一点都不敢耽搁,只敢以最低的标准投入足球俱乐部。
佳兆业自去年底暴雷之后,也一直忙着化债,最近佳兆业为其担保的上百亿理财产品调整了兑付方案,推出非现金方式兑付方案。
河南建业虽然今年也顺利引入国资河南铁建投集团,但始终不敌行业寒意,年底消息传出,集团将裁员7000人,范围则多为一线人员,包括售楼部置业顾问、物业绿化、管家等。
各家足球俱乐部背后的资金力量,重心都转移了。
三、难回黄金岁月
地产与足球进行深度捆绑,要从恒大2010年收购广州足球俱乐部说起。在此之前,中国足坛一片惨淡,缺乏企业赞助,电视台也不愿意转播,没有强有力的球员,球迷不断流失,亚冠赛场上也只是日韩球队的垫脚石。
而恒大一踏入足坛,就提出“3年夺中超、5年夺亚冠”的目标,大笔资金投入,先是疯狂买入孙祥,郜林等一众国脚,后是引入诸如穆里奇等现象级的外援。
广州恒大用钱砸出来的战绩显赫,12年17 冠、中超八连冠、两夺亚冠冠军......恒大足球所取得的成绩可谓是中国足球史上前无古人的。
恒大的出现,确实搅动了足坛一潭死水。随之吸引了一众地产商大笔资金投入,富力、绿地、上港集团、佳兆业、 华夏幸福等地产商纷纷投资足球俱乐部。
房企进入足球领域的形式各有不同,收购是最普遍的方式,例如华夏幸福收购河北中基队、富力收购沈阳足球队等等。
尤其是广州富力足球俱乐部,仅4个月就冲超成功,一举成为进入21世纪以来广州第三支冲超成功的球队。
那些年,各家俱乐部的资金充裕,开始比拼“外援”。
尤其是广州恒大的砸钱操作,开启了国内的“金元足球时代”。其曾以690万欧元引入迪亚曼蒂、1500万欧元引入高拉特、1100万欧元引入阿兰,甚至1400万欧元从米兰引进保利尼奥,而为引进塔利斯卡,支付了近5000万欧元。
2017年,上海上港足球俱乐部花费6000万欧元引进奥斯卡,让中超联赛成功卫冕了冬季转会窗口引援花费最高的联赛。
每年在转会费上,地产商都要耗费大量资金。正因此,越来越多高水平的归化球员和教练出现在中超赛场,球迷对球队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
然而,正当各家俱乐部打算以“外援+青训”两手抓足球之时,2020年一纸限薪令,让大多数明星外援无法高价续约,只能离开中超赛场。
这个时候,地产商投入多年不见收益,已经打算减少资金投入。
随后到了2021年9月,房地产暴雷潮起,足球俱乐部也开始出现资金运转问题。当时恒大、华夏幸福等足球俱乐部都面临停止运营的可能。
至此,各大地产商投资的足球俱乐部解散、欠薪传闻不断。
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房地产的“黄金时代”促进了中国足球的“金元时代”。伴随着地产行业的落寞,足球的阶段性辉煌也戛然而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进深News (ID:leju-sydcsxh),作者:许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