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2-22 08:31
被“三十而立”困住的年轻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dxl2000),作者:简单心理,编辑:江湖边,原文标题:《仔细想想,赶在30岁之前结婚这件事,只是为了别人的眼光》,头图来自:《非自然死亡》剧照


俗话说,“三十而立”。人们似乎普遍认为,30 岁是某个特别的分水岭。


它可能是一个有点焦虑,但又值得期待的年纪。似乎意味着人们已经在身体和心智上真正“成熟”,内在系统应当日趋“稳定”;但也可能意味着一些职业和人生选择的决定变得紧迫,催婚催生”和“财富积累”的压力愈发清晰可感。


  • 你的 30 岁怎么样,它有没有变得更好呢?

  • 对你来说,年龄焦虑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本期“简单聊聊”,编辑们会谈谈各自对 30 岁的感觉。


寒冰:今年第一次开始焦虑,要不要在30岁之前结婚


我一度是不太有年龄焦虑这个问题的。之前网上看到过很多 30+ 姐姐,说起这件事都是“30+ 的人生好极了”“比 20 多岁自在多了”,让我很期待 30 岁这件事。更何况也没觉得年轻的岁月有多好,20 多岁这些年太多困惑、痛苦和不确定了。


但很神奇的,过了 27 岁生日后,更准确地说今年过完年后,我第一次产生了一股和年龄有关的强烈焦虑感,“是不是得在 30 岁之前考虑清楚结婚这件事了?要不要结,和谁结,总归是要抓紧了”。


记得大概 25 岁时陪朋友参加一个 8 分钟约会活动玩,当时我是场上最年轻的“小朋友”,能感觉到女生的“羡慕”和男生的“热情”,一个 80 后的姐姐问我:“你这么年轻来这干嘛,好好去玩吧,只有我们这些上了年龄的是没有办法”。其实那个姐姐在北京有房有事业,长得也好看,我更羡慕她。


那是我一次直观感受到,在婚恋市场上,对于女生来说,年轻这个因素的比重超过一切。我能理解,但又觉得很可惜,一个人的魅力,一段关系的质量(或许很多人根本不在意),其实都和年龄关系不大。


经常看到网上一些言论对“大龄剩女”的羞辱,好像一个女孩子年龄大还没结婚就是原罪了,但“只”用年龄去衡量一个人其实是对一个人价值的彻底抹杀,人成了年龄的符号,这很可怕。


我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但发现自己还是不由自主地受到这种焦虑的裹挟(只能说集体无意识的力量太强大了),但换个角度想想,赶在 30 岁之前结婚这件事,其实只是为了别人的眼光,我内心真实的感受是并没有准备好。


我并非不婚,但我还需要时间想清楚结婚这件事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需要给自己这样一段时间,在没有想清楚之前,我还是只想快快乐乐地恋爱,哪怕我明天就 30 岁。


▷《伯德小姐》


千万:29岁时,我花了一整年来准备30岁这件事


前几天讨论这个选题时,有个同事提到一句,29 岁跟 30 岁其实也没什么差别。我非常迅速地说,对我来说差别还挺大的。


29 岁之前我都没啥成长目标,但是到了 29 岁,感觉像是进入备战的一年。我经常问自己,你希望以什么状态进入 30 岁?那天要怎么过生日?30 岁以后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样?


慢慢我有了一个大方向:希望能在自己身体里呆得更自由,可以在受委屈的时候明确表达自己的难受,可以在被评价时跳出来骂对方是个没礼貌的傻 X,可以大大方方说自己到现在还看《恶作剧之吻》并且每次都哭得要死。


甚至有了更细致的计划:我应该会邀请朋友过个热闹的生日——因为之前都不敢大声说想过生日,以至于只能假装不在意这个日子。


实现目标的过程还挺艰辛。首先在真的感受到舒适之前,其实你完全不知道自由是怎么回事儿,只能没头苍蝇一样乱试。其次年初本身整个人就很焦虑,有太多不知道哪里来,怎么排解的痛苦堆在眼前。后来坚持做了一年多心理咨询,下决心离开了几段太消耗的关系,为此还一个月搬了两次家。


到了下半年,我开始问自己新的问题:你的目标完成多少了?进度满意吗?这样进入 30 岁可以了吗?


大概到了十月份,我觉得差不多可以了,满意了。当时有个朋友过生日,她压根不愿意任何人提起这件事情,因为她觉得自己又老了一岁。而我心里一直在期待,30 岁真好,长大真好。


到 30 岁那天,我觉得事情已经超出期待的好。我并没有过热闹的生日,感觉自己甚至不需要用“热闹生日”来证明我学会了表达需要,只是跟男朋友喜悦又平静地出门逛了逛,买了块小蛋糕。



我心里有点感谢计时单位的出现。将人生划分成小块,出现 30 岁这样的节点,就像跨年一样,总是不自觉地看看过去,期待一下未来,甚至可以定个目标冲刺一下(当然也可以不)


当然 30 岁后也不是无忧无虑,比如最近冒出来的焦虑是:35 岁就大龄产妇,也不能一直随缘了,婚结不结?娃生不生?


里海:我被“三十而立”这个概念捆住了


从一个直男视角来看 30 岁的话,我的感受更多是恐惧(当然我代表不了所有直男)


行将 30 的我,既没有世俗意义上的安身立命,也没有活出自我意志,完全不在乎他人的眼光和家人的期待。只是一边抱怨时间,一边反思应不应该给自己制造焦虑。在如今的舆论环境下,似乎是一种大大“政治不正确”。


可就算是乐观估计,30 岁也走完人生的三分之一了。一场 5v5 MOBA 游戏,三分之一的时间过后,正是游戏性的巅峰期,累积的经济优势将左右胜利的天平。如果一个王朝过去三分之一,大唐处于开元年间,大宋还没迁都,都还是鼎盛时期。


所以,为什么不可以焦虑呢?30 岁就算不鼎盛,也要开始以鼎盛为目标了。


可是面对自己真实内心的时候,我很清楚,这是自己吓唬自己。说到底,还是被一个“什么年龄应该干什么事情”的概念圈住了,尤其这个概念还锚定了一个精准的数值,就更容易让人对号入座,就像美元锚定了石油一样,世界上所有人都默认他们永远不会脱钩。


我脑袋里的思路就是打不开“三十而立”这把上千年的锁,只能是摆烂放弃反抗了。房贷和 996 没能做到的事,一个“腐朽”的老观念做到了,不知道这算不算跟自己的焦虑和解。反正三分球、两分球都投不进,直接拿球回家不打了。


我鄙视这个概念,可身体和念头都诚实地向它臣服。冥冥之中的念头是,30 岁的我应该是一个更成熟、更有行动力的人。可那是什么样子,现在的我想象不出来。答案似乎只能等 30 岁生日那天之后才能揭晓。


那天之后,如果还是不想结婚的话,理由就要重新想了;那天之后,第一目标就从“人生享乐”变成“阖家欢乐”,那天之后,我再开始早睡早起。


等到那天生日过后,我应该立刻就能明白,让我焦虑的到底究竟是 30 这个数字,还是对自己的不满意?


江湖边:30岁的确更好,但我又怕30岁是“新的20岁”


30 是一个奇妙的年龄。你的前额叶刚刚发育完毕,来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成年时刻。


年轻是残忍的。因为我也有一点恐弱的毛病,无法忍受“做什么都容易犯错”的新人岁月,自尊心还挺低。不但时不时在工作中进行愚蠢提问,还对他人侵犯边界的行为毫无知觉。


时间流逝的好处是,世界发生了一些变化。人人都在谈论 PUA,全球接力 Me Too 运动,豆瓣还有了反社会时钟小组。你可以意识到生命中的一些事虽然很烂,但与你无关。并且慢慢学习原谅自己。


另一方面,人均寿命变长,延迟退休也真的要来了。想想 65 岁去看病还得跟老板请假的日子(如果那时候我还有工作的话),不免感觉今天定义下的 “30 岁”只不过是“20 岁”的另一种说法。


“幸运的话,我的人生也会是一个抛物线”——那么 30 岁,可能即将到达这个抛物线的顶点。


上面这句话来自最近一本风头很盛的书《暮色将尽》。作者 Diana Athil 未婚未育,过得挺好,89 岁时决定“记录凋零”。


Diana 有一段关于自尊心的描述十分动人:


人年轻时,很大一部分自我是基于别人怎么看待你而创造出来的,这一特点通常会持续到中年……这种转变可能发生在与自尊相关的很多方面,其结果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但如果你老了,你就超越了所有这一切,除非你异常地不幸……我现在已经八十多岁,没什么事情会对我的自尊心产生如此至关重要的影响,对此,我有一种奇怪的解放之感。


不知道如此坦诚的写作,是否会让有年龄焦虑的人松一口气。


然而,30 岁一定也有自己的问题。60 岁也是,80 岁确定如此。虽然不知道到时候会不会有这位英国传奇女编辑看得开,但知道有这样的人存在,她可以过得好,对我来说就有希望。


她给我的启发是:


面对衰老,不要带着焦虑去经历。而是带着好奇去观察,与它温和的对话,用真诚的感受去接近。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dxl2000),作者:简单心理,编辑:江湖边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文集: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