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虎嗅注:今天(4月28日)上午,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58同城CEO姚劲波与赶集网CEO杨浩涌对话,双方透露了合并的细节,也谈到对分类信息网站发展、O2O、卖服务互联网的理解,值得一读。
以下为虎嗅精编的姚劲波与杨浩涌对话。小标题为虎嗅所加。
回忆合并:最难跨出的一步、印象最深刻的细节
刘湘明:我之前问朋友们最想问你们什么,结果他们都说最关心的问题是说以后你们两家用谁做代言人呢?到底是杨幂?还是范爷?
姚劲波:也不排除用两个代言人,可能我比较喜欢杨幂、杨浩涌比较喜欢范爷。
刘湘明:我想问一问二位在合并的过程当中,你们觉得最难跨出的那一步是什么呀?
姚劲波:其实我一直在追求杨浩涌,我特别想知道他是怎么跨出这一步的,我一直不断地往前跨步。
杨浩涌:其实迈出第一步应该后面就比较容易了,所以我觉得更多是最大的奇迹来自于过去一年市场的变化,因为我一直在说我不介意再打十年,因为这个市场双方都做得非常好,可能都有些不太服输。现实的情况,不管是我跟老姚一起大家都在做很多新的模式的创新,我们可能都意识到有可能两家继续这么打下去,其实是一个赢了当下输了未来的一个结果。这个是比较大的动因,会导致我们正式地考虑坐下来,其实我们两家相互是对手的同时,外面还有更多的竞争对手在和我们竞争。
刘湘明:有这个共识是非常难的,还想再追问一下,在合并的时候,你们各自觉得在这个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时刻是什么呢?
姚劲波:有些投资人也在网上发布这个细节,比如说赶集的投资人出钱,给我们两个在维斯汀酒店关在一起,我一个人跟七八个人谈,他们投资人隔一段时间来一个。我跟杨浩涌坚持在谈,中间有好几次谈崩了,不能谈下去了,恨不得把那个酒瓶砸掉走了,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我跟浩涌两个人,29个小时都坚持下来了,事后都挺佩服自己的,这么复杂的场面我们两个人达成了最后的协议。
刘湘明:浩涌呢?你难忘的时刻是什么呢?
杨浩涌:我觉得那天还好,大家要坐下来谈,不管几点始终要有一个结果出来,在这之前,春节之后约我出过一次饭,我记得他当时说的第一句话是说有什么样的方法能让我们广告费少打一些?因为两家今年可能都是应该都超过十个亿吧。
姚劲波:春节期间我们两家打的广告费加在一起就超过两三个亿,所以这是一个极大的浪费,我提了一个方案,浩涌你可以说一下。
杨浩涌:他提出一个方案说要不我们换点股。
合并后,找不到对手是什么心情
刘湘明:现在和平的感觉到底是什么呀?除了广告费少花以外。
姚劲波:感觉我们两个是在签字的一瞬间,就把频道切换了,我特别希望赶集网这个品牌在他用户的心目中依然保持一个很好的状态,所以现在我跟浩涌都已经站到比较高的高度来看问题的,下面因为这个团队,市场团队,过去打仗打太久了,打十年,突然跟他说不能再打了,这是兄弟,可能他们下面一时还接受不了。我们最近都在处理这样的事情,下面的竞争惯性依然存在,还需要一点时间,让两边真正把对方看成是自己的兄弟。
杨浩涌:我说一下我们两家过去的情况,过去一两年我们两家的竞争是陆海空一起,全方位的一个立体之战,我们内部是以周为单位统计各个城市销售额的情况、市场投放的情况和公关的情况,我们做相应的应变,包括他在当地招了多少人,做了多少销售额,做了什么样的促销动作,这个我们坚持每周在看各种各样的数据,改变自己的策略。这个惯性一直下来以后,突然两家说我们在一起不打了,大家都感觉不太适应,我不知道你们这边团队是不是也是这样一个情况?从我自己来说,我跟老姚肯定是调整比较快的,我们的新业务是不是整合,底下团队的确打了这么多年,突然说两边一起握手,说我们一起向前看,这种我觉得需要一点时间。
姚劲波:我们倒没有,你太重视我们了吧。我们还是更多地往前看一些机会,始终始终50%的精力拽着要看老的业务上的竞争者,突然不用在这个地方打仗了,确实很多人是不适应的,包括我们PR的人,包括销售的人,包括有些部门的人,比如说互相去抓对方信息的人,现在就不需要了。他们就感觉是不是要失业了,是不是要干别的事情去了。我们更多的是需要去看新的业务、新的机会了,这点上跟浩涌的感觉是一样的。
刘湘明:其实大家对合并之后的58赶集也是非常有兴趣的,未来新的机会,现在你们在考虑一些什么整合之后新的机会呢?
姚劲波:两家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都走出来了,都不再是一个纯的信息网站了,58变成6个业务线中的一个了,我们其他还有金融、还有58到家,还有安居客、还有房产,分支信息变成我们六个板块当中的一个,我们起了很多新业务,赶集也是一样。其实两家的新业务并不重合,我们做的事情跟赶集做的新业务重合度很小,合并以后第一我们会有更多的资金,我们老的业务会有利润,我们会少很多广告费,我们也不用再内耗上面花更多的钱了,同时我们可以把最好的人从老的业务里面抽出来。原来是不敢的始终觉得如果抽走的话,会不会让赶集占便宜,或者会不会让我们在老业务上竞争不够,一旦合并我们可以把最优秀的,最优秀的团队调到新的业务去负责新的业务。同时,作为管理层的精力也不用老是回头看,而是说更多地往远方看。
所以说不管是从精力、资金,还是从团队上面,都会加速新的业务的发展。昨天我们跟赶集还宣布了,赶集的好车业务介入到58的二手车里面,双方的新业务都除了获得一个单一母体的支持之外,都能够同时获得58、跟赶集两个品牌、两个流量的支持,成功概率事实上是变得更大的,我不知道浩涌怎么看这个问题。
杨浩涌:更多的是这样,两家市场份额不管是市场营销层面,省那几个亿可能是一个短期的,我其实把那块看得相对小一些,因为那个东西是一个水到渠成,比较必然的事情。它那个几亿省下来其实就是几亿的金额。我倒更看重双方在各自的创新业务上将来去发展的时候,把握会是更大的,比如说我们的好车和58的到家,其实双方的竞争对手都挺多的。我们自己也偷偷摸摸投了很多项目,可能我跟老姚一对,双方其实都投了很多项目,相互都不敢宣布,担心对手去抄。很多业务我们偷偷进行,创新业务都非常看好,现在我们跟这些创新团队去讲两边整合的时候,其实他们都蛮高兴的,因为这个获得的支持会更大。我跟他们说,你们再往下做两倍流量的支持了,年底的业务也是翻倍的,我大概是这么一个结果。我跟老姚一起去聊这个事,两个人都会感到比较兴奋。
刘湘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们怎么保证团队持续的战斗力和心气呢?这是不是一个挑战?
姚劲波:其实团队的竞争它除了跟对手的竞争以外,在很多层面也竞争,第一个58每个业务线、每个地区内部是有PK的,尤其是现在多了跟赶集,也算是内部PK,这种PK会一直存在,业务线跟业务线之间,地区和地区之间的PK的存在,只是原来是外部竞争,现在遍布内部竞争,我们会鼓励和推动这种良性的PK。
第二个层面,58每条业务线,58赶集的房产、招聘、二手车并不是说只有我们,我们还有很多同行友军存在,这个竞争也会存在,这是第二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58跟赶集的很多新业务是在创业的区域,O2O的瓶颈里面。我们除了老的业务对手以外,我们会多出来很多新的我们需要去赶超,我们需要去PK的对手,我并不认为对手竞争会减弱,而是说我们会变成一种新的竞争格局,一些新的人会成为我们的需要关注的对手。
刘湘明:浩涌你还有什么补充吗?
杨浩涌:我们双方要避免的是恶性的竞争,比如说双方为同一个广告位出一个好几倍的价格,包括在线下的销售营销上再去打价格战。我觉得良性竞争对公司内部是好事,我们内部帮助我们团队也在说,现在是兄弟内部的竞争,其实反而会更良性,大家会感到更兴奋,原来两边打得都有一些无底线,现在我们都有一个底线,我们整合以后不管是让市场或者是营销做得更好。
姚劲波:我补充一下恶性竞争是什么概念,原来58是上市公司,我们要求比较严格,原来赶集的代理商说只要碰到58的客户在,那个代理商一定会说58不好,甚至是诋毁的情况发生。我们合并以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恶性的诋毁都制定了一个高压线,任何人不管是58的员工、赶集的员工,58的代理、赶集的代理,只要恶意诋毁对方,只要抓到就直接杀掉。
卖服务的互联网有什么不同?
刘湘明:你们觉得卖服务的互联网跟之前卖东西的互联网,以及作为信息渠道的互联网有什么不一样?
姚劲波:过去58也是一个平台,我们对接了用户和本地的商户,对接的层面是在信息层面,商户把信息发到58,不管是各种信息,二手车的、招聘的、本地服务的、搬家的信息,58的用户始终感觉到是一个需要在大量的信息里面找到一个号码,打过去跟他线下达成这个交易。
最近58在上门服务,在O2O这个领域我们抓了上门服务,我们推出来一个新的品牌叫58到家,就变成不再是信息了,你看到的就是人,这个上门服务的阿姨,这个阿姨是哪里人,她的特点是什么?别人对她的点评是什么?你支付以后,这个人百分之百会在这个时间点上你家里来服务,她的服务和价格是标准化的,你可以点评。这种用户的口碑程度就跟58过去提供的信息服务有本质的区别,过去58提供的信息服务有70%、80%的好评率。中国服务的水份就是70、80分,30、20%的客户是不满意的。但在58到家O2O的闭环服务里面,我们内部统计下来满意度是99%点几。所以它变成了就跟58同城的服务是不一样的,它变成了更标准化、我们更可控,因为这个服务有这么高的标准率,基本上不用推,会通过朋友圈推广出去,这是这一拨O2O的革命,这也是我跟赶集合并以后最重要的区域,就是我们要把服务从信息层面走到交易层面,走到闭环层面。
刘湘明:刚才你跟浩涌都谈到了垂直服务类的竞争对手,这是两个问题,一个就是说在现在整个服务的互联网上面,整个平台的优势到底有多大?包括像服务的流量到底应该是怎么去运营呢?
姚劲波:至少现在所有的O2O的公司,现在都是把58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入口,甚至这个入口在绝大部分O2O公司里面,流量来源里面是超过别的巨头的,比如说BAT,比如说做车的、做放贷都是把58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入口,流量在O2O起来之后,几乎所有的人找服务都是在58、在赶集的。所以流量是我们进入O2O领域很重要的抓手,没有这个的话,我们跟一个创业公司其实没什么区别,这是第一个很重要的流量的入口。
第二个就是说所有的O2O都涉及到两端,服务方和被服务方,大部分是在蓝领这个领域,58赶集是一个重要的蓝领的平台,我们如果今天要用十万个阿姨,我们利用58和赶集的平台很容易招上来,因为本身58、赶集的品牌在蓝领中间就是很重要的品牌。流量就是需求的入口,招募就是服务提供方的入口,这方面58跟赶集都有优势。还有很重要的一点,用户并不觉得58去做58到家和赶集好车是不符合的,很多服务是顺理成章的。
刘湘明:58、赶集都在把自己的一些服务产品化,包括垂直化,你怎么看这个事?转到移动互联网是不是就要做更垂直化、更精准的服务和产品化的方向呢?
杨浩涌:我想解释一下,其实分类信息本身大家有误解,这个行业还处在非常高速增长的行业,并不像大家说的大家都要去做闭环了,我们看到很多常规的需求还是留在这个平台的。我们去年、前年,包括今年都是三位数的增长。进入闭环还有一个说法,当你离交易越近,你平台的价值越高,这是我们坚持的一点,一旦进入交易以后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了,相关的金融保险、后面的延伸服务,拿我们好车举例子,这个平台给我们带来的价值体现在哪儿?我们第四个月,上周刚宣布了一个交易额过亿,这个第四个月过亿的速度当年的团购都没有到这个速度,这是我们在这么多年流量积累,包括我们线下团队积累的。我们第三个月就进了全国20个城市,这个月下半年一开始每个月六七个城市在拓展,这样接入交易从平台来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刘湘明:未来58赶集对自己的定位是什么?是做平台呢?还是继续做垂直的服务?到底哪个是你们未来的重点呢?
姚劲波:目前来说我们58赶集长期会坚持平台定位,我们向所有的第三方公司开放我们的服务,不管你是线下的一个门店,还是在线的O2O公司,都可以在58上面发布信息、获得用户,用户也能在58赶集这个平台找到他所有的服务,所有的房子、所有的车子,所有的服务,我们自己也跳进去做垂直类的服务,如果说市场没有很强的对手,或者说没有具备很大优势的地方。我想我也好、马克也好,都依然是充满斗志的,我们并不认为这个事情做完了,还是觉得看到很大的机会。刚才讲了我们合并就是因为我们看到很多机会,我们并不想这些机会,当我们崛起的时候把58赶集甩在后面,我们是潮流的很重要的推动者和参与者。
刘湘明:你怎么来清晰地定位自己的角色呢?到底是裁判呢?还是运动员呢?这是所有做平台的公司都要回答的一个问题。比如说将来有人可能会做二手车,在58和赶集的平台上也要做二手车,也要做类似于58到家的家政的服务。
姚劲波:58同城是彻底开放的,十年以后、二十年以后,58同城依然不会制约任何人在58上发布信息获得客户。至于有些品类,比如说58到家、赶集好车是我们自营的业务,这部分58到家,我们自营的品类会越少越好,比如说自营的是家政、上门的保洁、美丽甲,简单来说我们要做的是生活服务,生活服务是360行,58也好、赶集也好,我们再有想法也不会全做了,甚至我们做一部分自营的业务也只是为了完善这个平台的生态。我们希望将来很多这个领域通过投资、通过合作、通过商务能够把大家接入到这个平台上面来,至少目前我们是这么个想法。
刘湘明:还有一个问题,服务互联网的门槛你们觉得到底在哪儿?
杨浩涌:我自己总结,因为我们也在做很多的业务,其实就两个字,规模。我不知道老姚同不同意这个观点,规模后面藏了很多东西,你的执行力,你是不是形成规模以后,对外的品牌和流量的采购你做到第一以后,你的整个的成本都会下来。整个的服务因为它实际上太大了,它是太地域化的,每一块的服务,说到本地服务都是5公里范围的,每个人找的服务都是自己身边的商家和少的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它不可能是一个上海给北京提供服务,太碎片化的东西,最终的结果是如果你能够形成一个非常大的体量的,不管是到家将来是百万级订单的入口,还是好车可能是个千亿规模的交易量,每天成交好几万、好几十万辆车在上面成交的时候,它相应的产业链就会越布越好,这是我自己的看法。
姚劲波:我觉得规模跟速度有关系。因为所有的O2O的交易都是一个交易平台,越大的平台、越快达到临界点的平台越好用。在你具备一定规模之前,你的服务是不好用的,你是要烧钱的,一旦你到一定的规模,很容易让两边的用户都有好的体验,比如说我们58投资的代驾的平台,如果你不能快速地变成这样一个规模,你是不好用的,包括滴滴、快的也是一样,当58到家每天有几万单的时候,每一个小区两百米内都有一个阿姨在那儿活动的时候,我们提供的服务依然隐蔽,因为我们服务的交互成本最低,因为那个人就在你的成本,你点请阿姨,这个阿姨可能三五分钟就能出现在你家的门口,能不能迅速地形成一个规模,这个是所有的O2O需要过的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