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23-04-12 21:01
打卡农科院,年轻人的最新户外游方式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 (ID:LIFELAB2020),作者:阿联,编辑:vasta、WEIFAN,题图由作者拍摄


连续数日的沙尘洗礼下,人们所能造访的绿洲,大概只有农科院了。


在毗邻房价10万起步的北三环,农科院坦然地坐拥着这片占地150亩的试验田。这里一度也被称为“北京最贵麦田”,车水马龙的喧嚣背后,这里正偷偷培育着自己独有的乡野气息。


有人离开城市去乡下种地,有人去近郊农家乐追寻原生态,而那些选择留守城市的年轻人,则不约而同地选择去农科院一日游


露营装备卖得越来越火,人们的时间却越来越宝贵。当户外运动渐渐成为某种周末负担的时候,去农科院逛逛,显然成了在北京城里接触大自然的最轻体验。


对于喜欢低成本城市游荡的年轻人来说,鼓楼太挤,胡同太吵,农科院确实刚刚好。


农科院的试验田,是植物的图书馆,是独属于农学爱好者的“环球影城”。一边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还能顺便解决知识焦虑。再买点农科院出品的网红食材,这一趟下来,获得感无可比拟。


中国农科院的网红产品世壮麦片。“没味儿”,成为了它“纯粹又实在”的最高评价


没什么地方能像院儿里一样,能满足年轻人购物+旅游的一站式需求——年轻人把农科院当成了科研版的农家乐。去实地考察一下农田,再直接下单这片地长出来的农产品,主打一个“所见即所得”,抱回家的是一兜子实实在在的“食品安全”。


如果说农家乐是淳朴乡村景致的自留地,那么各地的农科院,就是工业社会里最后一片稀缺布景。在不影响研究人员毕业论文的前提下,里面的农田花田可以随意打卡,分分钟让你“仿若置身欧洲”。


图源:莫兰迪豆豆


只有亲身涉足一次,你才知道,“哇,城市里居然还有这种地方?”


“ins风打卡胜地”,农科院里的一片田


对于想在休息日出门贴近大自然的年轻人来说,冒着6点早起还会堵车的风险,跨越车海抵达同样人山人海的郊区。周末资源本就稀缺,这实在是一趟性价比极低的苦旅。


而大部分位于市中心的农科院,则迅速成为了城市人周末郊游的“近替”。


图源:小气鬼今天生气了吗


正值春季出游,不少年轻人在朋友圈里展示了自己在大片向日葵、油菜花田里的ins风大片。当评论区急促地询问,“这是什么地方啊好像在南法!”


他们只会在评论区轻轻回复一句线索:“农科院”,给不了解农科院的人们带来无限遐想。


图源:莫兰迪豆豆


然而谜底就在谜面上。农科院的农田,好看是大概率的情况。


试想那些郊区里归属不明的野地,不仅碰到好看野花需要碰运气,踩上泥泞田埂的同时也令人提心吊胆:未知的绿肥和散养的大鹅都有可能击碎今日份的愉快。


相比之下,农科院里的田则美好得多。“农科院的农田是打理得很好很干净的,这在城市中非常少见。”


图源:小气鬼今天生气了吗


一边是公共公园充满了对春色的强行规划,一边是“真正的乡野”离生活过远,农科院的田,妥妥成为了城市人的精神富矿。


农科院的花,可能乍看上去平平无奇,但懂行的都知道,这些“科研成果”也都是另一种科技与狠活的代言。


经常去逛江苏农科院的Cindy,每年都会守着花期去看百合、桃花、和最著名的彩色油菜花。“这里的油菜花开发出了20多种花色,为这专家都研究了15年。”


图源:莫兰迪豆豆


就住在贵州农科院对面的小小,把农科院花田当成了自家后花园,“每年都会预留一两个月的时间去看花卉研究所种的花。”


对她来说,无论是天气晴好时的散步,还是工作下班后的解压,农科院的这片田都可以“感觉被自己承包”。


图源:小气鬼今天生气了吗


最近,来她家对面拍紫云英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本是为了养护试验地而种植的小花,现在是属于农科院的春季限定。城里人只要驱车20多分钟,就能收获一套韩风艺术照,没有人会拒绝这种便利。


图源:河里没有鱼


亲赴农科院,实景“农家乐”一日游


亲身来到农科院的人,一部分还没有结束拍照行程,就会被农产品本身所吸引,站在原地开始下单。


“那些麦田就像3D版卖家秀,看了就不由自主地打开了购物软件,想看看有没有这个农科院出的大米可以买。”


近几年,食品包装上印有“农科院”三个大字,本身就是一种安全加持。


由教授、博士们历经数年研发出来的烧鸡,科研成果一只手都数不过来的大米……原产地高品质原料+干净的配料表,吃的就是一个高学历科技与狠活。


烟台市农科院有原产地研发的新薯种“烟薯25号”;华南农业大学的食堂里有戴着博士帽的“学士酸奶”;华中农大引进地中海水牛出产的水牛奶;专门研究鹰嘴豆的新疆农科院会出鹰嘴豆粉;黑龙江农科院证书拿到手软的大米……


有的农科院食品,直接深入其所在小区的超市就能买到,这也成为“农家乐”的重要环节。


比如北京的中国农科院,该院的拳头产品是“有一定降脂功效”的世壮麦片。于是,院里的很多角落,都有这款看上去长得极其像饲料、但在网络上受到热捧的麦片出售。


农科院超市货架上的麦片


对各大农科院颇有研究的小七告诉我:“最直接的是去院里的麦片门市部,然而只有工作日可以访问,门市部周末也休息。”



“懂行的人都知道,假如门市部不开,就去农科院所在小区的小区超市看看。除了麦片,还有农科院的大米、葡萄酒可以一起下单。冬天的时候,农科院蔬菜也能在超市里直接购入。”


农科院超市里卖的农科院果酒


在街角一家不起眼的种子店里,农科院产的麦片在此成箱堆放。“也许买种子的人,也有顺手带一袋麦片的习惯。”




除了包装产品,农科院大棚里“博士硕士们”种的新鲜果蔬,也有一定的概率被摆摊售卖。有“无土无尘无农药”的黑科技番茄,“富含花青素”的红色芹菜,只要20多块一大兜,就能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带回家。


在农科院最有仪式感的购物,是这里的“菜场”。卖的是农科院自家的菜苗。


有的菜只可遇不可求,甚至住在小区里的人都得碰运气


三五块钱,就能收获农科院同款种子。



“你原本以为在合租房的窗台上种棵香菜,已经是走进农业了。结果别人一盆一盆地来这里搞自助,你才知道,北京原来有这么多人,家居面积能实现种菜自由。



农科院:城市新田园生活方式?


小小告诉我,比起千篇一律的赏花网红打卡地,农科院里看花,主打一个知识的收获感。


“在农科院里,我可以同时看到玉米、小麦、高粱、蔬菜、水果、花卉等等。其他郊区或者景点都比较单一,看花就是看花,摘果就是摘果。而农科院基本一步一景,转头就是又一个农作物。”


农科院版《小森林》,图源:小气鬼今天生气了吗


作为长在农村、后来定居在城市里的年轻人,农科院里的很多东西,小小自己都没见过。


“我从小对各种农作物了如指掌,但是我在农科院实现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看到红色和黑色的向日葵,紫色的灯笼状辣椒,黑色的水稻,和紫色、蓝色的油菜花。第一次看到1米多高的青菜。”


图源:小气鬼今天生气了吗


“城市里长大的小孩,可能都没有看过水稻长什么样,没有真实听过青蛙的叫声。而在农科院,小朋友可以亲自看到麦子发芽、长大、出穗、收割的整个过程,这是在城里非常难得的体验。”


小小家对面,工作人员正在田里劳作


有时候,小小去看完了花,也会顺道在田里收割一把野生的韭菜,捡一把野花,回到家就是一股“农科院风”的田园气息。


经过允许,不是科研作物噢。


而相较之下,北京的农科院,可以亲自感受的大片农田几近于无。住在农科院里的阿民,平时只有在下班遛弯的时候,能隔着围栏,看看玻璃大棚里几棵稀稀疏疏的菜苗。“四舍五入也算贴近自然了。”


图源:阿民


但住一楼的邻居阿姨,在自家门前种了一片玫瑰。这种不可多得的城市浪漫,他经过的时候经常看看。“邻居们或多或少都会在家种一些东西,或者在围墙边上埋下种子。”


为了追赶上邻居们的“农科院浓度”,他好歹在厨房里泡上了根葱。


写在最后


如果说周末去一趟郊区露营,是年轻人对精致生活方式的追求;那么周末去一趟农科院,就是年轻人看透朋友圈包装的开始。


“无论是景色还是食物,都不再追捧表面的鲜艳。就像农科院的食品一样,虽然很丑,但带给人一种本质上的安全感。”


小小在农科院真正的“农家乐”区域采摘的枇杷


市面上的绝大部分商品,你都不知道它怎么来的。但在农科院,你不仅能知道它怎么来的,还能看到哺育它的那片田野。


比起在800块的花瓶里插一根79块的鲜切花,“我更想看看它原本在土里的样子。”


未标注来源图片均由作者拍摄或受访者提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联生活实验室 (ID:LIFELAB2020),作者:阿联,编辑:vasta、WEIFAN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