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矛和盾】在一个游戏里,你和你的对手水平相当,你有一项权利是可以随便修改游戏规则,而他有一项权利是可以不遵守游戏规则,如果你们双方都不能剥夺对方的权利,但是可以通过放弃自己的权利而获取对方的权利,那么要想获得游戏的胜利,你的选择是什么?
昨天关于Uber发生了两件事,一个是法国发生了针对Uber的抗议示威,一个是神州专车做了一个手撕暗示Uber的微博营销策划似有被反噬的风险。
关于第二件事儿,@张向东 在傍晚发了一篇微博得到了颇多认同:
“神州租车的公关失败,并非是技术问题,而是理念错误。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租车市场的准入制度,恰恰是神州、滴滴快的、易到的共同敌人。说到底,一个公司的市场部门,得深入理解品牌的立足点哇——我最难过的是出租车司机对Uber的抵制:难道师傅们真不知道,谁妨碍了他们赚钱吗?”
关于第一件事儿,Uber在全球遭到出租车司机的抵制,法国不是第一个,只是可能大巴黎人民习惯性的表达方式比较激烈。
Uber在巴黎和其他国家和城市被抵制至少说明一点:出粗车的管理体制问题不是只有中国有,这至少是一个各国都面临的问题,但问题的症结真的在于“师傅们真不知道,谁妨碍了他们赚钱吗?”
当你面对一个Yes/No问题的答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不妨可以考虑去掉预设立场换一个角度,在这个案例中就是去掉你作为乘车人的思考,从一名职业的出粗车司机角度出发去思考Uber模式到底给他们会带来怎样的困惑。
押题的矛和盾问题就是司机师傅面临的囚徒困境,Uber模式或者说很多O2O模式的出现给既有的产业从业者出了一道难题:留在规则里面还是放弃规则而遵从丛林法则。
利用信息不对称和行业壁垒是传统上一个产业获取利润的主要方式,打车软件和专车软件所提供的服务刚好就是分别冲击了这两个行业主要利润的来源,可是肯定有人会说,打车软件通过信息的对称化过程不是还让司机师傅们减少了空驶率、增加了收入么?这个问题我和很多出租司机聊过,他们其实很困惑,扣除掉打车软件公司提供的补贴,信息透明化给司机带来的收益不太高,同时他们必须面对透明化后竞争的加剧:有的司机认为他之所以抢不到活儿是因为他的手机是4核的,别人的手机是8核的……
专车软件里面如果司机来自于商务出租车公司其实这个游戏根本不会有这么大的矛盾,这也是一些国家目前解决矛盾的办法:给Uber发一张出租车公司的牌照纳入管理。神州专车策划案中讲的也是这么个故事,不过是讲的丢了所谓“底线”,所以如果认为“租车市场的准入制度,恰恰是神州、滴滴快的、易到的共同敌人。”是不准确的,他们这些人有的是有牌照在手,有的是只有租车没有租人的牌照,有的是啥也没有,他们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有共同利益诉求,但是让他们同仇敌忾还真做不到。当然监管部门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各种闪转腾挪正是利用了这个差别。
专车之外还有顺风车……
让一个职业从业者同时去爱在资本眷顾下的竞争对手和被资本包装后的散兵游勇,告诉他们:如果你们爱我了,我让你们的老板给你加薪,你猜,他们会在多大程度上相信你?相比之下,也许他们宁愿变成你也不会爱你。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互联网+”和O2O在开疆拓土的时候对传统从业者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怀,也许就少一分冲突,当然这只可能是个美好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