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6-05-12 07:17

张泉灵:减法、焦虑、哭泣与理性

5月9日下午,在猎豹移动刚搬进不久的新大楼里,虎嗅专访了紫牛基金的合伙人张泉灵。在一阵寒暄之后,匆匆走进办公室的她把自己摔在了沙发上,口中直呼”太忙了,现在尤其忙”。

去年9月份,这位前央视主持人以一篇长微博宣告了自己的“变身”,加盟傅盛旗下紫牛基金,成为了一名投资人。名人效应自不用多说,新诞生的紫牛,项目招募广告一出,便很快引来了上万份的BP。


做减法


一阵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之后,今年年初,张泉灵带领的紫牛基金决定将投资方向收窄至两个方向:内容,以及人工智能。

对此,张泉灵给出了自己的解释:“我想清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在最早的时候,每个基金都会有自己成长的一个实点。比如说,真格基金,赌的就是当时海外归国创业这一波人的风口,几乎所有从国外回来的创业者都会去找徐老师(徐小平),而经纬就是踩到了移动互联这个点。”

在她看来,一个基金做得好不好,有没有获取项目的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有没有赌中一个口,这直接影响到有多少人会来找你,你的项目源是怎样的。而另一方面,一个人对于一条赛道的理解学习也是要花时间的,不可能全知全能。

因而,相较于大抓大把,张泉灵的团队选择了做减法:专注于一两个大方向,剩下的再广结善缘——将所有的不是这两个方向的,但是又拿到的项目源,在初步判断后,交给在这个方向有积累的其他的基金。张泉灵说,这叫net-work。


至于为何看中了内容和人工智能倒也是不难理解。前者风头正劲,而张泉灵本人又是媒体人出生,知识资源都相对充足,后者的话则一直是傅盛极其喜欢的方向。


向LP与创业者学习


罗辑思维的罗胖曾说,他认识的女性中学习能力超强的有两位,一位是罗辑思维的联合创始人脱不花,一位就是张泉灵。


能看到的是,几个月下来,媒体人出身的张泉灵已经能在各大科技论坛、会议上阐述自己对于项目的理解、投资策略等;而此时,光脚盘在沙发上的她,说起自己的投资布局来,也甚是自在。

而实际上,关于投资这件事情,张泉灵则是表示自己,“也没想得特别清楚,也没法想清楚,但是边走边学边看吧。”

“还有什么能比当投资人,更能够去快速地了解互联网 ,学习新东西? ”是当时傅盛抛出橄榄枝时,最打动张泉灵的一句话。两人是在共同投资伴米项目认识的,不久之后(4月份),傅盛便找上了彼时正“想要跳出金鱼缸”的张泉灵。


刚进来的张泉灵,可以说对于投资这件事几乎一无所知。“所以 LP们是怎么放心把钱交给一张白纸的 ?”

“其实,投资和创业不太一样,相对来说,投资是一件你可以去控制节奏的事情,在你还不太懂的时候,你就投得一点,慢一点。可以看好了再出手,有一定学习的过程。”

当然,除了节奏可控之外,张泉灵口中紫牛基金”神奇的lp们”也在其中给出了不少帮助。”第一次开项目选拔会的时候,所有的 lp们都有参加。其中经纬的张颖就给了很多的建议的,包括怎么来办这样的活动,怎么去看项目,怎么去跟创业者交流 甚至怎么去看ppt,怎么合理地分配时间”。


张泉灵也坦言,跨行之后,自己进行了各方面,从常识到知识地恶补,包括基金的涉入、募集、如何去跟人谈判、如何去理解产品、看数字,如何去做投后的管理等。


而这种或主动或被动的学习,也让她对于项目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015年9月,新上手的张泉灵曾一口气拿下三个微信公众号的项目。投资逻辑倒也简单,各种公众号榜单一看,排名靠前又还没有拿过投资的早期项目,就都去试试。


“那个时候,其实主要是以媒体的角度去审视项目,看其呈现的内容本身包括数据这方面,是否有价值,而对于它们未来商业变现的逻辑和路径究竟是怎么,心里其实是不清楚的。而现在则是能看到媒体背后的项目的商业逻辑。”


当然,看懂商业逻辑这件事也是要不断学习的,引路的却正是泥地里摸爬滚打的创业者们——“投资并不是一件高高在上的事,你得让创业者们带着你去弄明白这其中的商业逻辑,他们才是跑在前面的人”。


内容投资好做吗


截止目前,紫牛基金已拿下了20多个项目,如果加上游戏,其中内容方面的项目有6个。就现今内容相关创业的如火如荼之势来看,紫牛算是踩到了点上。不过张泉灵却并不打算将此归结为自己的敏锐洞察。“就是正好这块我相对比较熟悉而已”。


微信公众号“混子曰”是最早被紫牛相中的内容创业项目之一。然而在张泉灵和傅盛两人找上门去之前,“二混子”本人尚任职于大众,公众号不过出于兴趣,当然终是在二人的“勾搭”之下,离职创业,走上一条“不归路”。作为一个自来粉百万+的账号,其实“混子曰”最让紫牛看重的,还是其内容本身的特质。“一个足够有特质的内容,足够好,一定会天然产生盈利的方式。”而除了鲜明的风格之外,“混子曰”的亮点还在于内容的呈现出了文字外,还有漫画。“这意味着,它承载形象和ip的能力要比纯文字的内容强大得多。”


拿下“混子曰”等项目早早地为张泉林积攒了一些内容投资的经验。不过显而易见的是,相对于前六个月的境况,如今的内容创业这块竞争亦愈发激烈了,然而张泉灵也并不大紧张:“毕竟和平台项目不一样。平台实际上是个圈地运动,面对某一件事情,就只能看谁圈得快铺地大。而内容项目则是要求你去找到细分的受众,再进行一个深挖。细分垂直意味着非垄断,而非垄断产品的好处是你能不断地发现新东西。”没有哪家机构能一口全吞。


她对当下创投界热追的“网红”有自己的看法。在张泉灵看来,单一短效网红的生命力不过几个月,并非好的投资标的,挖掘长效网红才是更看重的事情。“投短效网红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投到最大的IP,它拥有短期变现的能力。”而所谓的长效网红,当是能持续生产“长效内容”,或经典或教科书一般。而对于“短效内容”一如各种网络段子,以集纳的方式更迭出现,也许才是不错的机会,比如说段子手经纪公司。


很显然,尽管依旧是围绕“内容”在做事,作为投资人的她和之前作为媒体人的她,对于这两字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理解。


“以往媒体的商业模式是非常简单的,由于与用户之间巨大的隔阂,媒体只能知道自己被多少人买走了却并不知道他们是谁,这也就意味着,购买完成后,媒体是没办法去对自己的用户做进一步运营的。所以它最主要的变现模式就是广告。此外,在原来媒体概念中,内容的制作人和运营的人是分开的,以保持媒体的独立性。而现在出现的不少内容转电商的项目,其实它的内容和营销本身就是一体的。当然,你不能单纯为了卖东西而去营造内容,而是你提供的售卖对于你的客户来说是一种基于内容的增值服务。”更直接的是,内容创业者绝不可能仅仅是一枚体面的写手,后期对于内容的运营、经营都至关重要,而这也正是绝大多数内容创业者的短板所在。


而对于接下来的内容创业的细分方向,张泉灵表示她会比较看好视频类的项目。在她看来,视频是下一代的信息载体,其上有各种商业化的可能。跟其他的内容项目一样,视频方向的创业项目,她看重的也是项目在细分市场上的影响力、是否有成为独立IP的可能性等。


得之理性、失之理性?


上述言谈中,不难发现的,是张泉灵对于“内容”这一创业方向的笃定,但是与这种“笃定”似乎相矛盾的是目前紫牛手中,关于内容的创业项目也不过6个,这在如今的内容创业大火之势头中,似乎显得过于克制。


那么,那些被“淘汰”的项目问题出在哪呢?“事实上,这里面有一大批的项目不是被我淘汰的,而是我在等,等它们成长,以确定我脑子想的事情是对的。”张泉灵表示,“用傅盛的话说,我在等前方响起胜利的号角,再发起第二波的冲锋。”


而所谓“胜利”的迹象,张泉灵解释称,现在自己手头上这几个内容的项目,每一个都是一种内容创业的方向:有内容转电商的,内容本身是服务的,内容可以变成比较大的IP的,内容转线下服务的,游戏、vr内容,而自己在等着它们在成长过程中用实际来告知哪条路是能走通的,而哪条路不能,哪些会快哪些会慢。


“我在等。”张泉灵又强调了一遍,毕竟在她看来,投资是创业者在前方带路,带着你去学习的过程。然而这种过于谨慎的投资风格,在大家都在哄抢好项目的当下,可能直接带来的就是与优质项目的错失交臂。“也许我应该更激进一些,这样一来,现在也就不用拼抢得这么厉害,而我也可以有更好的积累。”张泉灵承认,“谨慎”或许是自己性格上的一个弱点。而创业和投资有一点是非常相似的,就是当你确定了大方向之后,不能等待“前方吹起胜利的号角”才开始迈出第二步,否则就会错失机会,而之后若想再来弥补,得要花费比之前多得多的东西。“不能等100%的胜利。”


关于这一点,张泉灵告诉我们,其实傅盛也在上个月跟她谈过,对,就是被谈哭了鼻子的那一次。由于对于确定性的“强迫症”,张泉灵愣是等了半年,将第二批项目想透了之后再去谈,这时才发现,项目的价格都已不可同日而语了。此外,生生被错过的还有直播平台类的项目。她说,直播这趋势其实她去年年中就推断出肯定能成、必须要成,也跟数家平台谈过投资之事,但硬是没“扣动扳机”——其中原因有价格太贵的因素,但另一方面,张本人也确实偏谨慎,以至于错失机会。#想插一句话:太理性的人做不了VC……


当然,理性与极看重逻辑性也是张泉灵风格中突出的优势。现在大家都热锅蚂蚁地在抓VR项目,但是抓什么、怎么抓,很多VC显然是在瞎投——这太常见了。张泉灵不无得意地说,她在某一天经过长时间思考,突然自己总结出现在能做起来的VR项目的几个必要条件,手一挥,“我立即告诉同事们往这个方向找项目去”。在这个方向上,紫牛找到了,并投之。当然,效果如何,还有待验证。张泉灵显然不是那种容易头脑发热的人,她非得把一件事想通了,找到方向后,马达轰鸣。


对于要不要去就过于深思熟虑的性格做出一些改变,兑入VC的一些“疯狂”,张泉灵也直言,“人到了这个岁数要去改变自己的性格其实是蛮难的一件事情,但是你知道他是对的你就只能推自己一把。你未必能成为一个骨子里就是那种还没有想清楚就能就赶往前跑的这么一个人,但是你不得不随时推自己一把。”


于是,很快,被推着往前走的她,马上要发起紫牛第二支基金的募集,这是一支围绕机器人、人工智能展开的基金,规模大概在3-5亿人民币的样子。而除此之外,每天40-50份的BP阅览量、与创业者的见面沟通、甚至帮助他们去过ppt,做培训,都抽打着她不敢停下来,耳边还时常还想着傅盛的催促,“跑得还不够快啊”。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