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上周关于王宝强的头条铺天盖地,想不看到都难,再自律的人也会看到,看1篇和看100篇同样都可以知道王宝强离婚了,财产被卷跑了…但是消耗的时间却相差百倍,互联网制造了太多这样的垃圾信息占据了人们有限的时间。但这些垃圾信息带来了问题,却也带来了更多的新的互联网创业和投资机会。
对于绝大多数精英群体,收入的增长速度是高于开销的增长速度的,这就意味着会有越来越多的闲置资金产生。
同样多的闲置资金在不同人的手中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大部分人用来消费甚至是过度消费,部分人用来购买理财产品,只有小部分人用来做多样自主投资或者创业。第一种是百分百的让资产贬值,后两种承担着风险也意味着资产增值的可能性,投资、创业过程中的判断与选择往往是信息与分析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一步:信息获取
信息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获取更多信息对自己肯定是有利的。比如炒股投资谁没有过几个“内幕”消息都会被看不起吧,这个“内幕”消息也是信息,虽然很多时候是无效信息,或是过时或是干脆错误。尽可能多的获取正确相关信息来投资就能获得更多赚钱的机会,如何做的更好呢?
• 关键词1:新
图1:上海踩踏事件舆情监控
这是中国安全生产网监测到的关于上海公布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的舆情情况,从去年1月20日至22日15时,相关信息总量为34272条,过程中每日新增信息的数量在图中一目了然。这张图很好的说明了一个新的事件,从产生到成为热点到销声匿迹的全过程。
如果把这条信息换为《秘鲁工人罢工:因为福利没谈拢》会如何呢?这条新闻对于一些人是赚钱的机会,对于大多人是看戏。如何赚钱,什么样人能赚到钱?
最先知道并且能看懂这条新闻的人能赚钱。秘鲁工人基本就做两件事,挖矿和捕鱼。中国70%以上的铜矿依靠进口,秘鲁是中国铜矿最大的供应国,江西产出的铜矿占国内总产量的1/3,看得懂就知道秘鲁工人罢工要买江西铜业的股票短期会长。
但是如果当信息已经传播成了热点新闻,即使能看懂这条信息去买了股票也只能当股市里的“接盘侠”了,这就是信息“新”的重要性。知道要去监控“秘鲁工人”这样的关键词汇就可以在最早期找到这个还很“新”的消息,而不是通过关注大佬们的微博看已经传播到峰值上的“旧”新闻了。
• 关键词2:有效
信息 定义1:创建一切宇宙万物的最基本万能单位就是信息。
信息 定义2:信息是确定性的增加。
关于“信息”的定义非常多,上面两条近代的关于“信息”的经典定义很有趣,第一条说明了信息的普遍存在和数量之多,第二条说明了信息的功能和价值。那么就应该把所有的信息都获取到?显然不是。
统计学告诉我们,抽样调查方法可以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学术上的误差范围可以在±5%内,工业上的误差范围为±1%~0.1%,允许误差的存在一是因为得到的结果足以得出相关的结论,二是因为提高精确度的边际成本会飞速递增,精度提高带来的边际收益远低于消耗的时间成本。能够刚好支持足以得出结论的信息便是“有效”信息。
互联网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制造麻烦,互联网的产生让信息的传播成本几乎减为0,从而让信息量激增,碎片信息甚至是垃圾信息大量产生。信息的获取成本低了,但是“有效”信息的获取时间成本越来越高,而随着社会发展,时间会越来越值钱。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在行、得到、怒马等处付费购买知识内容,因为这样获取“有效”信息的成本开始低于通过搜索浏览获取信息的成本了。人们获取知识信息最终目的是财务财富自由,那么就离不开交易,交易又离不开人和人的链接,知识信息只是能够引发人和人链接的一个契机。再来多做一些推测:
— 高谈阔论类的活跃价值变低
— 体系化的知识会更容易变现
— 知识与人脉结合让知识更有价值,社群可以做这个事儿(在行已经把知识与人脉1v1连接起来了,但是效率还比较低)
— 交易才能让知识最终变现,支付宝做社交好像有戏
— 大数据和互联网信息同理,产生获取数据价值变低
— 数据提炼、解读、变现能力价值变高
……
• 关键词3:数量
关于不同问题获取多少信息可以最高效的解决呢?
信息熵:信息源的不确定性。
信息论香农于1948年提出了“信息熵”这个概念,当信息不确定性越强,把他搞清楚所需要的信息量也就越大,这些信息量便是“有效”信息的“数量”。
这个概念可以看到解决不同问题所需要的最小有效信息数量是不同的,与问题的复杂程度不确定性有关。创业、股权投资由于长期的事情,一路上存在各种复杂程度很高的问题,高效的获取有效信息对于创业者、投资人是必备的功课。
第二步:分析解读
信息获取能力与分析能力是紧密关联的,否则是无法快速判断什么是“有效”信息的。
比如同样一份医疗病例,上面有200多项检测好的数据,我们普通人看可能每个数据都会看,但是专业的医生只会重点看其中的几个数据。这就是对于数据分析解读能力的不同,医生们在长期的工作学习经验中已经总结出了“方法论”,这个“方法论”是加速他们识别数据的关键。
那么对于识别创业投资相关的复杂的信息数据如何形成方法论呢?经济学实际上已经提供给我们一套科学系统的思维方式了,这个思维方式就是创业投资决策过程中的方法论了。
线下创业投资的话题越来越火热,参与到其中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做这样的决策不能跟风、跟热点,因为热点已经是“旧”新闻了,需要依据基础的经济学知识形成自有的方法论、思维体系,这样才能真正的获得靠谱的机会。
本文由Iris(“互联网+”投资人,微信号 irischerub3 )编撰,欢迎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