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acTalk(ID:MacTalkPro),作者:池建强,原文标题:《朋友越来越少》,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最近很多人复阳,几个月过去,人们似乎把新冠忘得一干二净。复阳后,那些已经尘封的记忆又都回来了。
发热、喉咙痛、乏力,鼻子如同水泥封堵,然后开始慨叹平时的健康来之不易。每个人都知道,空气和水是最宝贵的,如同健康,当我们拥有时却并不在意。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一个健康的人有一千个愿望,而一个生病的人只有一个愿望。”
人到中年,常有所感的不止自己的身体,还有时间和朋友。时间越来越快,特别是过了四十之后,生活模式趋于稳定,人生方向相对明确,唯一觉得不够用的就是时间。
能交心的朋友也越来越少。之前有人问我“找朋友”这件事上有什么经验。其实人一生真正的朋友很少,不控制的话,狐朋狗友倒是很多。
什么样的朋友是你真正的好朋友呢?自己可以随时数一下,比如午夜惊醒,可以聊天的人,随时可以借钱的人,出了问题随时赶来帮你解决的人,寥寥无几。
大部分朋友都是过客。包括大学里的同学,某段工作里的伙伴,相伴过一段时间,等你们分开之后,可能十年才会见一次,也可能永远不见了。但即使再见,也找不回当年不加隔阂的熟络。成为创业伙伴和生死之交的例外。你们可能会长期为了一个目标奋斗,从而保持长久而稳定的关系。珍惜那些真正的朋友,关心是相互的,维护关系需要主动。
怎么交朋友呢?自己首先要有闪光点,能吸引别人。还要主动付出,你如果默默无闻又谁都不搭理,只能是孤家寡人一个。
交朋友,最好不要计较利益。我一般对朋友都是不求回报的付出,但有回馈,也会很开心。这样就可以很好地筛选出好朋友,不合适的,自然也就分开了。自己也不会因为付出一定要回报不开心,或者闹得不愉快。
但再好的朋友,都要注意边界感。比如给人提建议,不要强加自己的想法,要知道最终做决策的是对方。也不要以朋友的名义,裹挟对方,打探人家的隐私,做让对方不舒服的事情。不管是朋友,还是亲人,保持边界是重要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时刻警惕中年油腻。
再一个,远离负面情绪的人,这些人永远都在泼冷水和挑刺,对我们没什么好处,对事业也没什么好处。
虽然吐槽和抱怨是人之常情,但你想想,如果一个人经常吐槽倒情绪垃圾,经常习惯性悲观,经常觉得别人有问题,是不是很奇怪?这样的人,和他交流一定会感觉累。不要在垃圾桶里捡朋友。好的朋友能够滋养你,能够让你开阔起来,而不是消耗你。
好朋友的基本共识应该一致,或者说,有相同的常识。但共识一致不等于三观一致。有的人对朋友比较挑剔,要求什么价值观、人生观都相同。说实话,这怎么可能。大方向上大家差不多就可以了,和而不同是最好的状态。而且有时候,不同比相同更重要。
人的自然倾向是思想封闭,而不是开放。刘瑜之前讲过一个词叫“理性的无知”,即使在现代社会,信息更充分更自由,很多人也可能比之前更无知,因为当“无知”合乎我们自己的“理性”,我们就会努力保持这种无知,对任何干扰这种无知但舒适状态的信息,刻意逃避,视而不见。也就是很多人所说的信息茧房。
有一个你信任的人,在对面和你叨叨,“你这么想是不对的,应该怎么怎么”。虽然刚听完你想踹他,但过了一会,你自觉很有些道理。这样的朋友多好,何其幸哉。朋友之间,一开始,因为彼此有共同的爱好臭味相投。但时间久了后,你会意识到,正是那些建立在相同之上的不同,创造了互相影响的空间。
和三五知己,分享人生;和万千朋友,共同成长。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MacTalk(ID:MacTalkPro),作者:池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