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打开虎嗅APP
“朋友脑”,乍一听是人们梦寐以求的选择,其实不然。不论人们的友情观如何变化,一段健康的友谊关系都应该是平等的。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恺哥,头图来自:《请回答1988》剧照
“爱情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朋友故,两者皆可抛。”
“朋友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朋友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朋友的烦恼就是我的烦恼!”
近日,#朋友脑#一词冲上了微博热搜,引起热议。人们惊奇地发现,曾经在“亲情-爱情-友情”中常居末位的友情,不知不觉中,在大家心里竟然有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慢着,“恋爱脑”我倒是听过,“朋友脑”是什么鬼?
一、和朋友脑相处,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所谓的朋友脑,其实就是指脑子里装满了朋友、凡事把朋友放在第一位,极度重视友谊的人。
典型的朋友脑,一般具备以下特征:
1. 无所不能,“先朋友之忧而忧,后朋友之乐而乐”。
往大了说,假设你准备跟一位朋友脑闺蜜出门旅游,当你刚打开手机想查询近期机票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的闺蜜已经写好了旅行攻略、出行安排、吃喝玩乐等事项,还准备了后备计划以防万一。跟她出门,你只要带一张嘴就够了,永远不用为吃什么、玩什么发愁;
往小了说,假设你有一位朋友脑兄弟,他很可能会主动承担起照顾你的责任,当你渴了,他会帮你买水,当你病了,他会为你买药,就连你的鞋带散开了,他都是第一个发现并帮你系上的人。
2. 无话不说,善于倾听。
朋友脑永远是最好的倾听者——
开心时,你可以随时跟他分享自己的喜悦;失恋了、失业了,哪怕是深夜一个电话打过去,他都会马上出来听你诉说心事,并站在你的角度为你分析,给你出主意。
3. 双标无下限,“朋友眼里出西施”。
职场新人犯错,就是给人添乱,朋友犯错,就是迷糊可爱;别人做错事,就是无法饶恕的,朋友做错事,永远是情有可原的,不用你解释,朋友脑已经帮你想好了100个理由。
4. 无条件信任朋友,随时为朋友上刀山、下油锅。
不管你说什么、做什么,朋友脑永远会选择无条件相信你,外人的挑拨离间对他来说都是空气;而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永远会第一时间站出来挺你,给你帮助。
看完你可能会不相信,天底下真有这么重视友情的人?
答案是,真的有,而且有很多。
2015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0个省市的9360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与10年前的调查进行纵向对比,发布了《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研究报告》。
结果显示,46.9%的00后认为,“有知心朋友”是青少年幸福感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一比例,相较10年前(39.9%)增长了7%。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把友情放在第一位,现代社会对友情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近年来,影视作品中的友情元素明显增多,也从侧面反映出友情在人们心中地位的提升:
《老友记》《请回答1988》等不少电视剧对友情的刻画,都得到了大家的强烈共鸣——谁不想拥有一个朝夕相处、无话不说的好朋友呢?
不过,对朋友脑的羡慕与向往,又衍生出了另一个问题:
如果人人都想拥有一个朋友脑,那谁来做这个朋友脑呢?
二、朋友脑:既烧脑,又苦恼
事实上,在与朋友相处的过程中,朋友脑也会面临很多问题:
一方面,把朋友放在首位,包揽所有事情,久而久之,对方可能会把你的付出当作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不但不会感激,还容易落得一个吃力不讨好的结果——
比如出门吃顿饭,你绞尽脑汁想了十几家餐厅,朋友都不太喜欢,最终选择了其中一家,却发现并不好吃,朋友不好明说,你也莫名愧疚,一天下来,身心俱疲。
另一方面,成为贴心的避风港,也就意味着成为朋友的情绪垃圾桶:
职场失意、情场失恋、家庭矛盾,不论朋友发生什么事情,你都得及时陪伴左右,朋友向你大倒苦水,你也接收了许多负面情绪;
当你遇到伤心的事情想找人诉说,又刚好碰上了朋友高兴的时候,贴心的你怕扰乱朋友的兴致,负面情绪只能留给自己默默消化。
朋友脑的付出与回报,往往是不成正比的:
有时候,你把对方视作知己掏心掏肺,对方却只把你当成熟人,自己的付出变成了一厢情愿;
另一方面,友情和爱情一样,也是具有排他性的。千万不要以为铁三角是最稳定的关系,当你们之间出现“第三者”时,对方有了新的好朋友,你的心里难免会不平衡。
事实上,有不少人对朋友脑,是唯恐避之不及的。
有些人对社交距离天生敏感,朋友脑做出的一些家长包办式的热心肠行为,触及了他的私人领域,会给他带来压力,对他而言,反而是一种困扰和冒犯;
另一方面,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观念不同,有时候朋友脑打着“我是为你好”的旗号,反而可能做出一些让人反感的举动——
比如你天生社恐,刚刚鼓起勇气,想要循序渐进地跳出舒适圈,认识新朋友,而朋友脑一鼓作气,自作主张帮你报了校园歌手大赛;
还有一种常见的场景,就是两个好朋友同时喜欢上一个人,朋友脑便暗中决定“牺牲自我”,主动退出,把喜欢的人让给对方——
但实际上,你喜欢的人,并不是一件任人挑选、让来让去的商品。这种看似讲义气的行为,实际上是既不尊重朋友,也不尊重喜欢的对象。
三、各不相同的友情观
每个人都觉得“朋友脑”才是最好的朋友类型吗?
当然不是,不同的人生阶段与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塑造出截然不同的友情观。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塞尔曼认为,青少年的友情可以按照年龄划分为五个阶段,随着年纪的增长,人们对友情的定义与择友标准会不断发生变化:
对学龄前的幼童而言,只要是接近自己、一起玩耍的人就可以称作朋友;4~9岁的儿童往往会将顺从自己的人视做朋友,一旦对方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就会立马打架“绝交”;
9~15岁的青少年,往往能与朋友互相关心,但也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同等程度的回报,这个阶段的友谊还会出现嫉妒心,青少年对朋友的新玩伴会流露出天然的敌意;直到成年以后,人们的友情观逐渐成熟,能够区分并建立不同程度的友谊,比如普通朋友、熟人、亲密朋友等等。
即使是处在同一个年龄段,由于文化差异、生活背景,人们对友情的定义也各不相同。
有人认为好朋友就是要亲密无间、无话不谈;有人认为好朋友也要有彼此独立的空间,不一定要时刻黏在一起,但一定要有相仿的价值观、共同的话题;还有人认为,君子之交淡如水。
作家余秋雨曾经引用过诗人周涛的这段话,来表达自己对友情的一些感触:
“两棵在夏天喧哗着聊了很久的树,彼此看见对方的黄叶飘落于秋风。它们沉静了片刻,互相道别说,‘明年夏天见’!”
《韦氏词典》甚至还专门收录了“友敌”(Frenemy)这一词汇,用来形容经常伤害彼此、吵架翻脸的友谊关系——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和好,继续做朋友。
中国青年报曾经对1012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69.2%的人认为,真正的友谊应该是朋友之间“相互扶持,共同进步”;67.5%的人认为,“君子之交淡如水,友谊不应该建立在利益关系之上”;60.8%的人认为,真正的朋友应该是“直接指出对方的不足,给予建议”。
尽管人们对友情建立了复杂多样的标准,但有意思的是,美国社会认知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住得近的人更容易发展成为朋友,而偶然相识的人互相成为朋友的可能性不大——
事实上,大多数人一生中最好的朋友,与价值观、性格等主观因素无关,就是一起长大的发小或者多年的老同学。
其实,不论人们的友情观如何变化,一段健康的友谊关系都应该是平等的,朋友间也应该尊重彼此的空间和隐私。太重视友情的人,容易过度干预他人的生活,尽管是出于一片好心,但可能会给朋友带来压力,也让自己身心俱疲。
“朋友脑”,乍一听是人们梦寐以求的选择,其实不然。时间长了,往往会造成劳心又费神,伤人又伤己的结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ID:new-weekly),作者:恺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