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提示信息

扫码打开虎嗅APP

从思考到创造
打开APP
搜索历史
删除
完成
全部删除
热搜词
2013-06-28 07:10

不管你喜不喜欢,这就是郭敬明和他的“小时代”

《小时代》首映日,票房破7300万。

来势汹汹。从宣发开始,郭敬明和他的团队有意无意的创造和刷新了一个又一个记录。从先发预告片获得微博粉丝疯狂转发,点击率破纪录,到先发主题曲郁可唯版MV,到苏打绿MV,无不在郭小四的读者和粉丝群体中掀起巨大波澜和媒体声浪。直到昨天(6月26日),《小时代》团队通过包场等明的暗的操作方式,甚至制造了部分影院100%场次的排期。的确是赚尽眼球。商人郭敬明虽然第一次进入到自己陌生的领域,但却长袖善舞,为博宣传充分调动了自身的以及能调动的所有资源,绝对是个造势高手。

下图百度指数显示出从6月上旬开始小时代全面超越了同期上映的影片


6月26日,曾成功操作凡客体的远山广告老板邱新宇也在微博上感叹,郭敬明是个营销天才。

如下图,是国内首日排片排行榜:


然而,随着6月27日零点场首映开始,郭导演的“产品”终于亮相了,也“如期”迎来了恶评如潮。

做营销的人都知道,一个营销过度的产品,在积累了大量的受众注意力的同时,也会被寄予可能“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如果产品真的差,则一定是捧得越高,摔的越惨!

首映日过后,无论这部史上排片量最高的影片票房多少,郭导演的电影处女作从电影导演本分上显然失败了。时光网评分2.7分;豆瓣电影4.8分;再看看只有看过电影才能评分的网票网5.1分。

《小时代》作为一部电影,虽然迎来如潮恶评,但其由一名在商业上非常成功的80后青年作家操作的这样一部电影,并成为被频繁讨论的话题,确实是一部现象性的电影。

它的出现,昭示着中国的电影圈、文化圈将出现的一些新趋势和新现象。

(一)导演中心向制片人中心转移

《小时代》有一个很厉害的监制,柴智屏,她通过《流星花园》一手捧红了F4;监制九把刀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再接再厉捧红了全民少女陈妍希和柯震东。素有“偶像剧教母”、“神秘魔法师”之称。

有这样一个狠角色做监制,也毫不遮挡郭敬明以制片人的心态做导演的思维逻辑。影片制作宣发中的所有环节都指向商业变现,撬动郭小四指向的那个代表未来消费主力的庞大市场。

实际上,这绝不是一个孤例,去年,从演员跨界做导演的徐铮做的也相当不错。这代表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导演带着商业化的视角来“制作”电影。

商业触角发达的郭敬明是在按一件商品的方式来“导演”电影。他自然不会放过电影周边这个市场,作为作家,解释电影的热映,顺带再促销一下自己的同名小说也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了。

(二)跨界的流行和资本的渗透,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非“学院派”的搅局者

在大陆有作家、商人郭敬明,首执导筒,执导自己的小说。

在台湾还有网络作家,九把刀把自己的小说变成精彩的电影,叫好又叫座。

信息时代,学院的围墙虽然还在,但获取信息的成本越来越低,自学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过去中国导演分为“第五代”、“第六代”,都来自“学院”。

随着资本的渗透,大量的投资涌入电影市场,有才华有想法的青年导演将获得更多拍电影的机会,也许不远的将来,中国也能出现开卡车出身的“卡神”和租赁电影录像带的“昆丁”。

(三)恶评就是注意力,吓不跑观众反而有引起更多人进入影院

前有《富春山居图》,现在《小时代》来了,很多人看到差评,还是忍不住进入影院一探究竟。

全差评影片《富春》居然已经有近3亿票房入账……

这是时代怪相,这种怪现象不仅是电影人的耻辱,也是对有正常智商和选择权的观众的自辱!

这种现象,不仅反应中国电影观众欣赏水平的低下,更反应的是浮躁社会,人们病态的恶趣味。

当你掏钱买票进入影院支持这样的影片的时候,浪费的不仅是钱和时间,还在纵容更多不知廉耻的导演和商人拍出更多烂片。

(四)诉诸于某个特定年龄群体的电影大量出现

我比较了一下以下几个影片的搜索趋势,当我看到受众比例时,发现了《小时代》的受众比例与其他影片有个非常大的不同。(请重点看最后一张图)


即使是被称为女性电影的“北西”男女搜索比例也是60%多比30%多。而《小时代》的受众有个大反转!

再看上图中的年龄分布,10-29岁的85后、90后占绝大多数。

显然影片的受众群体定位是非常明确和精准的,主要定位于90后女性群体。

与本片汹涌的宣传攻势一样,汹涌而来的还有粉墨登场的90后群体,「正青春」的他们,正上演着青春好戏。

(五)粉丝电影的出现

郭敬明的小说《小时代》积累了2400多万读者,如今他们刚刚或者即将步入社会,成为主流消费人群。

这些读者和郭老师的脑残粉构成了影片的中坚观影群体,如果以平均票价30元计,这2000万左右的观众就能带来超过6亿的票房。


以现在压倒性的排片情况看,影片破5亿没什么问题。

但,没有艺术性,没有人文情怀的电影,票房越高,对中国电影工业系统的伤害越大。

我们的口号是,不去消费恶评电影,让一部分导演无片可拍!

我们可以做主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本文作者微信公众账号:【东乔西看】(ID:Princeqiao),转载请注明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打开虎嗅APP,查看全文
频道:

支持一下

赞赏

0人已赞赏

大 家 都 在 看

大 家 都 在 搜

好的内容,值得赞赏

您的赞赏金额会直接进入作者的虎嗅账号

    自定义
    支付: